李德雖然不是中國人,但他卻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無法繞開的一個重要人物。他之所以被中國歷史記住,並不是他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多大的貢獻,相反,是因為他給中國革命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與中國革命史上許多重大事件有關。
我們通常認為李德是受共產國際委派來到中國的,沒錯,他確實是受共產國際委派,但不是特派,而是共產國際「順水推舟」。那麼,他究竟是如何為紅色政權的軍事的顧問的呢?這與上世紀初期的一個蘇聯的重要人物有關。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原名奧託·布勞恩(Otto Braun),出生於德國慕尼黑城郊的伊斯瑪寧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德國共產黨。1918年參與創建巴伐利亞蘇維埃。1926年被德國政府逮捕監禁。1928年越獄逃往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因一個偶然事件來到中國。
1931年6月,一名叫做約瑟夫的共產國際信使,在新加坡丟失了一份信。這封信相當重要,裡面有共產國際在東方(中國)工作的重要人物的詳細情況。但不幸的是,這封信碰巧被在新加坡(時為英殖民地)的英國情報人員識獲,約瑟夫本人因此而被捕。這樣一個小人物犧牲了倒也不打緊,但下面的事卻麻煩大了。
英國特工部門得到這封信後,根據這封信上的「上海,郵政信箱208號,海倫諾爾」等信息,來了個順藤摸瓜,在查實情況後,委託南京國民政府在上海逮捕了共產國際辦事處負責人牛蘭,在香港逮捕了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胡志明。那時的胡志明還沒有太大的名氣,只是這個牛蘭非常重要。
牛蘭本名雅各布·馬特耶維奇·魯德尼克,是共產國際聯絡部在上海的秘密交通站負責人,專門負責轉送各種文件和經費等。同時被捕的還有他的夫人、兒子。
牛蘭是十月革命時期的重要人物,他曾是攻打冬宮的指揮官,在蘇聯情報界的地位非常高。因此,牛蘭的被捕蘇聯政府非常重視,決定要不惜一切代價進行營救,而營救工作由有「遠東情報之王」之稱的佐爾格親自主持營。這樣佐爾格就暴露了,想想對於蘇聯這個代價有多大。
佐爾格長期潛伏的中國從事情報工作,對中國的風土人情非常了解,而且對國民黨政府的官僚作風也是非常熟悉。他迅速制定了營救計劃,決定從輿論入手,先從實牛蘭就是在國民黨監獄這個口實,保住牛蘭的命再進行營救工作。但是,如何才能從實這個口實呢?
「有錢能使鬼推磨」,佐爾格決定打通監獄的關節,這樣他就需要一大筆錢。錢從哪兒來呢?只有向蘇聯國內要了,要知道,那時中國的革命,包括早期的共產黨人的活動經費,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蘇聯提供的。那麼,蘇聯會派誰來送這麼大一筆錢呢?
1932年,奧託·布勞恩——李德受命攜帶15000美元的巨款來到中國。他將這筆巨款交給佐爾格,佐爾格用這筆錢從監獄「買」來了牛蘭的親筆籤名。
佐爾格以此為證據,聯絡包括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科學家愛因斯坦、英國哲學家羅素,以及中國的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名人,發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衛無罪的工會秘書牛蘭運動」,最終迫使南京國民政府作出了巨大讓步。至於牛蘭最後是怎麼逃脫的這是後話,但此時他至少無性命之虞。
李德在完成送錢的任務之後,於同年轉入共產國際東方部工作。後因形勢緊迫,中共中央轉入江西蘇區,李德因與王明較熟,應王明的請求,1933年9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軍事顧問。
李德在作顧問之後,王明因受其影響,奉行「左傾」的軍事冒險思想,讓革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後成立軍事「三人團」,軍事上完全由李德負責。
李德列搬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經驗,嚴重脫離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主張奪取城市、與敵人硬碰硬的作戰方針,使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損失巨大,逼迫不得不做出戰略轉移,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
李德的軍事思想,幾乎將紅軍帶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後在「遵義會議」中被徹底剝奪了軍事指揮權,才使紅軍脫離了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