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命換利:嘉慶朝兒子「教唆」母親自殺圖賴案

2020-12-20 澎湃新聞

現代社會常見的「碰瓷」行為,在明清時期被通稱為「圖賴」。清代律學家沈之奇認為:本與人無幹,而圖謀賴人,私下詐騙者,謂之圖賴。若從詞彙角度出發:所謂「圖」者,謀也;「賴」者,利也,取也。前者彰顯主觀故意之「謀」,後者體現客觀行為之「取」。

清代嘉慶朝發生過一起極端的圖賴案件,審案督撫認定兒子慫恿母親赴仇家自縊圖賴,而嘉慶皇帝對當事人蔡允光「慫恿」其母自縊圖賴的事實認定存在疑義。本文以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硃批奏摺中的「蔡允光案」為基礎,結合上諭檔、起居註冊等其他史料,展現一個兒子「教唆」親母自殺圖賴他人的複雜案情。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硃批奏摺:蔡允光慫母自縊圖賴案「蔡允光」案由嘉慶時時任湖廣總督的阮元與湖北巡撫張映漢上報,該案最初系黃岡縣知縣陳若疇負責審理。根據知縣審理,縣民邱成周因花錢購買蔡俸園家土地,蔡允光聲稱該地系族公田地,勒其退還。邱成周不允,二人爭鬧。蔡允光之母萬氏隨後至邱成周家自縊斃命,經知縣驗明屍傷後,確認實系縊死。由此開始對萬氏之子蔡允光進行訊問。

蔡允光在訊問過程中供認,他與邱成周因退還地畝問題產生爭執且被其欺侮,心中不甘,起意通過尋事陷害以圖報復。具體辦法便是慫恿親母萬氏赴邱成周家拼命圖賴,導致萬氏自縊身死不幸結果的發生。督撫根據蔡允光詢問時口供「慫恿」之詞,認為案情重大,將犯證提至武昌府知府陸溥等督同該縣審明議擬,督撫隨同司道對蔡允光再次進行訊問。

根據督撫的審訊,查知本案更多情況:蔡允光系萬氏親子,族人蔡俸園有地一塊坐落於葬墳。嘉慶二十一年,蔡俸園將地典當在族眾名下,嗣後又將地畝私賣給邱成周,便赴外出。

嘉慶二十二年二月,邱成周前往該地耕種,蔡允光詢悉情由後,向其母萬氏告知。萬氏顧慮邱成周在此耕種會妨礙自家塋地的風水,便命令蔡允光前往同族蔡文昭、蔡文安處,一起找邱成周理論,要求其退出地畝。但這個要求邱成周並未允同。

當月二十二日,蔡允光又向邱成周要求退出田畝,邱依舊不允。迫於無奈,蔡允光向親母萬氏聲稱此事非她出頭不可。這時,萬氏答應蔡允光的請求,蔡允光外出賣布。其間同族族人蔡文昭看到邱成周族人邱守義在地墾種便前往攔阻,不料被邱守義用磁片劃傷額角。此事被萬氏知曉後逕自前往邱家理論,途中遇到賣布歸來的蔡允光,告知其情況。蔡允光因邱成周多次欺侮,心懷忿恨,圖賴之心漸起。

蔡允光聽聞其母萬氏告知情況後,便教唆母親赴邱成周家拼命圖賴。萬氏聲言若不得到這塊土地,便要死在邱家,絕不空返。蔡允光在旁回答,如母尋死,必會為母伸冤。二人達成一致,萬氏遂點頭走去。蔡允光擔心他人起疑,不敢回家,在附近躲避。蔡允光之妻張氏見萬氏傍晚還未回家,自行前往邱家詢問。

至邱家後看到萬氏正坐地哭鬧,邱成周與鄰婦蔡林氏在旁拉勸,張氏遂將萬氏扶起,再三勸令回家。萬氏堅執不肯,時已入夜,邱成周取出一捆稻草,令萬氏、張氏同在磨坊住宿。張氏勸萬氏安睡後,亦在旁躺臥,因睏倦睡熟,天亮時方醒,發現萬氏用系磨草繩在磨坊房梁自縊身死,當即喊救。邱成周與鄰人蔡朝瀚聞聲趕來,幫同解決,已經斷氣。

張氏回家後將親母已死之事告知丈夫,蔡允光聲稱親母果已縊死,定與邱家不依。張氏聽其語言可疑,再三追問,蔡允光將慫恿母親尋死之事告知,令不要聲張。蔡允光準備前往邱家尋鬧,企圖以此要挾邱成周退回土地,私下解決。誰料邱成周已前往知縣衙門報案。經知縣驗傷,填寫屍單,上報督撫審理。

此次審理結果與司道審理結果相同。當地督撫認為萬氏雖死由自縊,但實系蔡允光再三慫恿所致,認為蔡允光之居心與謀殺父母無異,應當依子孫謀殺祖父母、父母已殺者凌遲處死律,擬凌遲處死。此案情罪重大,因此恭請王命,將蔡允光綁赴市曹凌遲處死,以彰國法。蔡允光的妻子經官府訊問後,查出其對丈夫的行為並不知情,且本案發生過程中曾多次勸婆婆萬氏回家,遭到決絕,心存息和之意,並不存在協助萬氏、蔡允光等人圖賴行為實現的想法。此外,邱守義毆傷蔡文昭額角的行為依他物毆人成傷律,笞四十,折責發落。蔡文昭傷已痊癒,現在外出,應免到案。邱成周購買蔡俸園地畝,飭令蔡俸園到案後另行查明斷結。

對於這份奏摺,嘉慶皇帝的批閱是「另有旨」。嘉慶帝對蔡允光案中督撫提出的定罪量刑建議並不認同,這在《嘉慶帝起居注》中有詳細記錄:

「蔡允光之母萬氏因邱成功不肯退還地畝,前往哭鬧。夜深住宿,用系磨草繩在磨坊自縊身死。該督等因蔡允光慫恿伊母赴邱成功家拼命圖賴,萬氏聲言如不得地,即死在邱家,斷不空返。該犯答稱,如果尋死,伊必為母伸冤等供。即將該犯照依子謀殺父母已殺者凌遲處死律,恭請王命,凌遲處死辦理,尚未允協。萬氏前赴邱成功家圖賴,蔡允光並未隨往。自縊草繩系邱成功家之物,亦非蔡允光付給。其聳母拼命圖賴供詞系在萬氏自縊後審出,只系空言。問擬斬已當其罪。若即處以極刑,近日他省逆倫之案若有逼母自盡並付給兇器,從旁加功者,又將加以何罪耶?蔡允光業已正法,著無庸議。嗣後審擬此等案件,亦應詳核情節,不得漫無區別,概從重典。」

嘉慶皇帝的不同意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從行為發生的空間角度而論,圖賴行為的實施階段,即蔡允光之母萬氏前往邱成周家哭鬧,半夜自縊身死時,蔡允光並未隨同前往,僅是途中遇到,萬氏實施行為的過程中蔡允光並不在場。其次,從行為發生的工具角度而論,萬氏用以在邱家磨坊房梁自縊的工具——系磨草繩,是她當晚在居住的磨坊中隨手拾得,草繩並非蔡允光家之物,亦非蔡允光給予其母萬氏用以自縊的工具,能否逕自認為這種自縊行為是事先預謀,有待再行考慮。最後,從「慫恿」供述產生的時機而論,蔡允光是在被知縣、知府訊問過程中才供述其「慫恿母親自縊(圖賴)」的內容,這些事實皆為萬氏自縊後審出,並無他人在旁佐證,「只系空言」,在這種情況下「供明」的事實,不能視作對當事人處以凌遲極刑的依據。供述內容存在瑕疵,不能依此為憑也是嘉慶皇帝疑義的重要內容。

從上述疑問出發,可以看到嘉慶帝在本案中慎重對待人命的司法態度。自古迄今,人命案件都是嚴重危害到既存秩序的社會問題。像蔡允光這類案件無論是在立法文本中,或是司法實踐過程中都應是司法機關重點關注的案件類型。這不僅關乎他人生命安全,更是涉及到當時社會宗親服制大義。具體而言,行為人基於圖賴訛詐他人的故意目的,實施或唆使他人死亡的案件在主觀惡意性程度、客觀社會危害性方面都超過了一般的人命案件。因此,蔡允光案案件素材頗為獨特,展現了在事實認定過程中若存在模糊或爭議問題時,官員與皇帝是如何進行處理的。

其實,宋代社會中也發生過類似案件。在宋代桂萬榮編撰的《棠陰比事》中,就記錄了北宋時任宣徽南院使官職的程戡審理過的一起人命圖賴案件,案情如下:「程戡宣徽知處州,民有積為仇者,一日諸子私謂其母曰:母今老且病,恐不得更壽,請以母死報仇。乃殺其母,置於仇人之門,而訴之。仇弗能自明,戡疑之,或謂無足疑,戡曰:殺人而自置於門,非可疑耶?乃親劾治,具見本謀。」

從宋代的「程戡仇門」案至清代的「蔡允光」案,可以觀察傳統中國的社會治理始終保持著穩定性與持續性。即使身處不同社會環境中的司法官員,對待此類案件的法律判斷都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蔡允光並未跟隨其母前往哭鬧,也並未在旁協助自縊死亡,這個過程中沒有提供任何幫助死亡的工具,這些客觀事實都不能完全認定蔡允光存在「慫恿母親自縊身死」的結論產生。督撫臬司僅僅基於當事人蔡允光被訊問時的「供述」,便斷然依子殺父母已死應凌遲律處以極刑,這種做法在嘉慶皇帝看來的是沒有客觀事實證據印證的。若將這種存在疑義的案件都以督撫擬定的極刑加以處理,那其他省份存在客觀方面明確逼母自盡並交給兇器,從旁幫助協助的犯罪當事人,以後又該以何種刑罰處置呢?

在法律程序過程中通過逐級審理,能夠一定程度減少冤假錯案的產生。如蔡允光案中,若是沒有嘉慶皇帝不同意見的提出,依據督撫既有的法律意見,蔡允光將會以殺父母凌遲律處刑。縱然本案當事人蔡允光因已被凌遲處死,無法得到減免,但正如嘉慶皇帝所言對於日後審理類似案件,應詳細審核案件細節,做到有所區別,真正實現「個案正義」的目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法信碼 教唆、幫助自殺行為的定性與處罰
    案號:(2004)烏中刑初字第219號審理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來源:《人民法院案例選》2006年第1輯3.  幫助沒有自殺能力的人自殺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陳某故意殺人案案例要旨:行為人故意殺人後出於讓其母用自殺來為自己開脫罪責的目的,利用母子親情迫使其沒有自殺能力的母親提出自殺,並幫助她自殺的,構成故意殺人罪。來源:《法律適用》1987年第7期5.
  • 網絡教唆、幫助他人自殺可以定罪嗎
    據報導,2001年5月15日,有兩名韓國男子因受到自殺網站的教唆服毒自殺。同年3月13日,成都某重點中學高三學生朱穎因一次測驗不及格,被母親責怪了幾句,竟然按照境外一家自殺網站的教唆吞服了大量安眠藥輕生,幸虧家人及時發現才未釀成更大不幸。網絡的開放性、全球性、隱蔽性增加了網絡犯罪的認定和偵查的難度,使其比一般的教唆、幫助自殺危害性更大。
  • 嘉慶朝奇案:寡婦貌美,婆婆貪財,引狼入室作惡,貪婪讓人沉淪
    清嘉慶年間,有一個名叫李鵬程的人來到了陝西東南部的集鎮李家集,並開了一家祥雲客店。李鵬程有個不爭氣的兒子,名叫李秀,自幼頑皮,不好詩書,李鵬程又調理不好他,就讓他幫助自己照顧客店。那李秀年已十八,正是青春期的多情少年,哪還有心在店中靜候客人。他父親見他不安心在店中,又讓他到集上購買店中所需之物。故李秀少不得在集上逛逛,對青年女子多注視幾眼。
  • 【探討】教唆、幫助自殺行為的定性
    在我國司法審判實踐中,一般將教唆、幫助自殺行為認定為侵犯他人的生命法益的行為,故以故意殺人罪進行定罪處罰。但是,筆者認為,我國司法實踐中對該類行為的認定是不具備合理性的。下面筆者擬就自殺行為、教唆自殺行為與幫助自殺行為分別進行分析。1.自殺行為將其生命法益排除在刑法保護範圍之外。
  • 實錄 | 教唆自殺歸責的理論與實踐·全國青年刑法學者系列講座之十四
    比如說我們來看看這個案例:【案例】廣東省的茂名市電白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個吳某甲故意殺人案,其案情是非常簡單,被告人吳某甲與其母親、妻子、姐妹等家庭成員的關係不和。2010年7月5日下午,被告人吳某甲因不滿母親到姐姐家幹活,沒有回家幫其照看兒子,與母親爭吵後回到電白縣林頭鎮尾輪同記村家裡,萌發自殺念頭。
  • 亞馬遜智能音箱「黑化」,竟教唆主人自殺……
    直到現在,AI產品已經基本成了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家庭用品:智能掃地機、智能音箱、智能手錶、智能照明……因為人們嚮往AI帶來的更便利更高科技的生活,這些都已經成了房屋裝修的基本裝置,可你一定想不到的是,可能有一日,與你朝夕相處的某個家用智能產品,會開口教唆你自殺呢
  • 母親用枕頭捂住兒子口鼻致其死亡 事後自殺未遂
    「番禺母親捂死兒子」追蹤   南方日報訊 (記者/趙楊 通訊員/崔傑鋒)此前媒體關注的廣州市番禺區一黃姓女子親手捂死一歲多兒子案,日前番禺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黃某構成故意殺人罪,判處其有期徒刑8年。
  • 教唆未成年兒子盜竊,荒唐父親獲刑兩年
    教唆未成年兒子盜竊,荒唐父親獲刑兩年 2020-11-26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母親生病住院 兒子不堪重負選擇自殺
    導語:母親生病住院 兒子不堪重負選擇自殺疾病最殘忍的並不是使人死亡,而是讓人絕望。王超和劉明(化名)結婚20多年,雖然夫妻倆種莊稼沒有大富大貴,但生了兩個6兒子。大兒子平時就在村子裡面的一家企業工廠裡面上班,每個月3000元的工資雖然不多,但還是全部都交給自己的母親保管。大兒子平常的時候十分的老實內向,屬於有什麼事情都憋在心裡的類型。母親患病之後,大兒子就沒有心情就工作了,而是幫著父親四處籌錢,從家裡拿來的積蓄在住院的時候也幾乎花的差不多了。
  • 乾隆選繼位人,為什麼不立德才兼備的永瑆,卻傳位平庸的嘉慶?
    為啥,因為嘉慶實在是位平庸天子,乾隆晚年,朝中本就有很多弊端,各種社會矛盾層出不窮,需要一位精明強幹的統治者力挽狂瀾,而嘉慶擔不起這份責任。很多史學家認為,與雍正、乾隆相比,嘉慶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氣。在他的時代,清朝國庫空虛,由盛轉衰。
  • 乾隆帝駕崩後,嘉慶立即召見一位老人進京,和珅:我命休矣
    清朝乾隆時期的有名貪官和珅便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他所貪汙的錢財是清朝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讓人嘆為觀止,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乾隆皇帝駕崩後,和珅便已預料到自己的下場,而嘉慶皇帝也是迅速對和珅採取行動,他可是對貪汙深惡痛絕,不久便將和珅抄家,並賜死。其實,和珅的最大靠山並非是乾隆皇帝,促進和珅被殺的因素有很多,其弟和琳病逝是主要原因,其次還有一個老人的推波助瀾。
  • 清朝渭南命案:驚動嘉慶的殺人犯逍遙法外案,兩屍三命扳倒四個官
    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清仁宗親自過問,查處陝西渭南縣殺人犯逍遙法外一案。在被害者家屬付出二屍三命的慘重代價後,終於將殺人犯繩之以法。最終兩個縣令因貪腐戍邊為奴,陝西巡撫和陝西布政使被降職。王松年也是渭南人,嘉慶六年進士。他對為官不正之人頗為反感,曾經處理過不少貪贓枉法的小吏。渭南老鄉此行是求王松年主持公道。在渭南縣有一個富人叫全璧,家中良田千頃,資材過萬。坊間都傳說,他的資產可媲美陶朱公、家財不輸於沈萬三。全璧除了正經生意,還包攬了渭南的高利貸。
  • 全國首例PUA情感操控案 男子教唆女性自殺被拘5天
    江蘇連雲港男子徐某在網上售賣PUA課程,以「自殺鼓勵」「瘋狂榨取」為賣點,把女性直接稱為「寵物」或「獵物」,教唆偽裝成功人士誘惑涉世不深的女性騙取財物,或傳授如何暴力徵服,讓女性崩潰、失去理性甚至自殺等。徐某以此獲利三萬餘元。江蘇警方認為這些課程不只是道德問題,因此從源頭上對發布者進行打擊,將發布者行政拘留。希望給此類案件的處理提供參考。
  • 荒唐父親教唆兩名未成年兒子盜竊 被判刑兩年
    為人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廣西柳江男子黃強(化名)卻將兩名未成年孩子當作其非法獲利的工具,唆使兩名未成年兒子盜竊。近日,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以犯盜竊罪判處黃強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兩萬元。2020年4月22日凌晨,黃強教唆其兒子小明(化名,15歲)、小園(化名,10歲)去尋找目標,伺機盜竊機動車內的財物。當三人經過一家汽車修理店門口時,發現停在該處的一輛小車上的人員已經睡著,且車門可以打開,於是,黃強指使小明兄弟倆上前盜竊,自己則在附近望風。此次,小明兄弟倆共盜得現金1.6萬元及手機兩臺。經認定,被盜的兩臺手機價值2300餘元。
  • 獲獎論文共讀 論教唆自殺的可罰性——以客觀歸責理論為視角
    ([9]) 陳興良:《教唆或幫助他人自殺行為之定性研究——邵建國案分析》,載《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第72頁。([10]) 袁林、妖萬勤:《我國刑法語境下教唆自殺處罰依據新論》,載《社會科學戰線》2014年第2期,第20頁。([11]) 陳興良:《陳興良刑法學教科書之規範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459頁。
  • 一位母親18年的探尋:我的兒子是校園槍擊案兇手,我卻一無所知
    儘管如此,哥倫拜恩事件仍然成為了美國21世紀之前最為慘烈的校園槍擊案。蘇珊至今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那個曾經樂觀可愛的兒子會成為製造慘案罔顧人命的校園槍擊案兇手。4月20日午後,蘇珊正準備離開辦公室去參加一個殘疾人培訓項目的政府會議。這時,語音信箱中出現了丈夫的留言,「蘇珊,緊急情況,趕快給我回電話!」
  • 乾隆為何把嘉慶確定為接班人
    乾隆皇帝乾隆一生有17個兒子,嘉慶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長、立嫡」的皇位傳承原則,排行靠後且是庶出的永琰,幾乎沒有繼承大統的可能。乾隆最初也確實沒有把他列入考慮範圍。朝中的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乾隆對永琰的態度和用心,就連當時來京的朝鮮使者也多次向朝鮮國王匯報:「永琰為人持重、度量豁達,最為乾隆皇帝喜愛。」其實,乾隆皇帝之所以選擇永琰做接班人,還有一個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放權。
  • 乾隆將一奴才嫁給兒子嘉慶,嘉慶卻偷著樂,奴才生下大清天子
    這一支在康雍時期沒有什麼大人物,一直到乾隆朝,出了一位大學士,名叫來保,這個來保便是孝淑睿皇后的叔祖父。也正是由於來保,使得關內這支喜塔拉氏包衣,在乾隆初年被抬到了滿洲正白旗。乾隆三十九年,乾隆臨時下旨加辦了一次選秀,這次選秀的目的便是給兒子永琰選擇嫡福晉,經過一番遴選,乾隆最終選定了孝淑睿皇后。不過,乾隆這次賜婚或許真的有掩蓋儲君的目的,可以看一下乾隆其他幾個兒子福晉的家世。皇十一子永瑆的嫡福晉是大學士傅恆的女兒,屬於鑲黃旗富察氏,門第自然無可挑剔。
  • 美國高中發生槍擊案 槍手朝5人開槍後試圖自殺
    聖克拉麗塔市一所高中11月14日早晨發生槍擊案。根據最新消息死亡學生人數已從2人升至3人、另有2人受傷。槍手試圖開槍自殺,目前生命垂危。警方稱,調查人員查看了現場的視頻,視頻顯示槍手在聖塔克拉利塔(Santa Clarita)的索古斯高中(Saugus High School)四樓,他從背包裡掏出一支槍,朝五個人開了槍,然後朝自己的頭部開了一槍。
  • 乾隆禪位之後,嘉慶成了皇帝,為何和珅卻還不討好嘉慶
    而且,乾隆還經常上朝主持朝政,和珅站在他和嘉慶旁邊,乾隆才是真正一錘定音者。 因此,乾隆掌控著朝政,掌控著嘉慶,也掌控著和珅命運,這就讓和珅不敢背叛乾隆討好嘉慶。有人認為,和珅偷偷的向嘉慶投降不就行了?還真不能這麼玩,因為和珅不知道嘉慶怎麼想的,一旦嘉慶轉頭向乾隆透露和珅投誠,那麼容不得人背叛的乾隆必然嚴肅處理和珅,如此可能不等嘉慶真正掌權,和珅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