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推送財會資訊,學習財會知識,提升財會技能,終身學習不迷路。喜歡請點擊標題下方右側關注。您的關注和點讚小編持續創作的動力。謝謝!
會計沒事的時候,除了吐槽,似乎找不到說話對象,如果對一個問題堅持自己的看法,突然對方就會來一句:你是學會計的吧!好像我們會計天生的都是「二」一樣。
某網站進行了一個有意思的調查,大意就是,學會計,最痛苦之處是什麼?小編就對這些代表很多會計看法的觀點總結了一下,看看網友都有哪些吐槽。
做會計的痛苦之一:沒有出頭之日
當會計才知道,會計在單位所有崗位中是最難有出頭之日的。會計的專業性很強,都是從最開始的基礎崗位做起,崗位設置從低到高真是很嚴謹,一個崗位就好比是一個個坑,有人早就幫你挖好了,就等著你跳進去了。從在辦公室打雜,到出納,在到五花八門的會計崗位,有些會計崗位名字起得還挺高達上,一個部門幾乎全部是財務經理,比如稅務經理、會計經理、審核經理,即使名字不那麼高達上的也有稅務主管、預算主管、資金主顧等、就連出納都被冠以「出納主管」頭銜,一個部門都是財務主管,實際上除了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外,啥也不是。
頭銜的問題也就算了,最重要的還是這麼多主管、經理的頭銜,工資卻還是3000元,這財務經理、主管當得也太鬧心了吧!
有一個網友留言說,自己大學讀的是會計專業,畢業後自己在一家公司當出納,後來轉了會計,都一直這個單位幹了五年了。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當會計,對數字一點也不敏感,堅持的目的是不想浪費自己的專業,所以這麼多年自己就這麼一直忍著幹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現在感覺自己都快要崩潰了,感覺前途迷茫,感覺自己沒有出頭之日。
做會計的痛苦之二:經常加班
每個行業幾乎都有各種原因的加班,但是會計加班是真的讓人痛苦。有一位網友就這樣說:我覺得學會計最痛苦的一點就是經常加班,因為會計是統計公司的整個財務帳,所以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每到月末年終的時候真的是忙到讓你吐。
不僅如此,還天天被領導喝來喝去,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好像自己大學四年白讀了,自己就對自己懷疑:自己到底怎麼了,連個小學數學題也不會做了。會計用的都是加減法,連乘除都用不上,小學沒有畢業都能當會計。
做會計的痛苦之三:重複驗證別人的結論
還有網友說,學會計最痛苦的一點就是計算的不是自己的數字,而是天天拿著別人的結果來反覆驗證,去計算已經計算的結果到底對不對,就是別人給你一個問題,讓你去找錯。自己本來就不擅長發現錯誤,卻還有天天拿著憑證去驗證別人的結果,有時候很久都發現不了錯誤的原因。
做會計的痛苦之四:考證
會計有關的證書還真是多,有時候費了好大力氣考了會計證書,但是發現自己的工資卻沒有漲多少,甚至還不如那些沒有會計證書的人,和其他部門技術人員工資相比,還有差距,感覺即使考了證書,也沒有什麼盼頭。
還有的會計說,就是當你把所有科目都填寫完成後,發現借貸不平衡,重複了很多遍,還是不平;
還有的人說,會計要記的數字太多了,自己根本就記不住,不是很適合當會計。
結束語:當會計最大的成功就是你成功地耐住了寂寞,讓你養成了持續不斷地學習的好習慣。因為今天不學習,第二天就不知道咋記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