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爸寶媽們,你們有仔細觀察過奶粉的配料表嗎?不知道細心的你們有沒有發現,配料表靠前位置常常會出現「椰子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棕櫚油、核桃油」等等植物油。有的寶媽就要問了,奶粉中為什麼要添加植物油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嬰幼兒時期是寶寶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候,大腦、心臟、心血管組織的發育及皮下脂肪積累,需要足夠脂類的參與。為了滿足寶寶成長發育需要,不僅母乳中含有脂肪(4%-4.5%),我國關於嬰兒配方奶粉的國家標準中也規定了明確的脂肪含量標準。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餵養嬰兒的能量約50%來自脂肪。
而配方奶粉中的脂肪來源主要來自於:奶基原料;植物油;以及無水奶油、稀奶油、OPO等天然乳脂。
那麼問題來了,配方奶粉中的脂肪來源裡為什麼會有植物油呢?
這就要從奶粉的乳原料和母乳所含的脂肪差異說起了:母乳中的脂肪總含量在4%-4.5%,奶粉乳原料的脂肪總含量與其差異不大,但是各種脂肪酸的組成和結構卻有著較大差別。
在脂肪酸組成方面 ,牛乳中的短鏈飽和脂肪酸 (C4:0 - C16:0) 的質量分數高於母乳中的質量分數,而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C 16:1,C18:l ,C18:2和C 18:3等)的質量分數要高於牛乳中的質量分數;在脂肪酸結構方面,牛乳的飽和脂肪酸主要酯化在甘油三酯的sn-1和sn-3 位置,而在母乳中飽和的棕櫚酸(C16 :0 ) 主要酯化在sn-2位置。
通過差異比較可知,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並且結構合理,更容易被寶寶消化吸收。寶寶對飽和脂肪酸的需求比較少,對不飽和脂肪酸需求量比較多。
因此,嬰幼兒配方奶粉常常通過混合各種類型植物油來調和油脂,使奶粉脂肪中脂肪酸的組成和結構更加合理。例如將乳原料進行脫脂,將部分或全部脂肪成分移除,除去含量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再加入各種類型的植物油。
每一種植物油具有各自特色的脂肪酸組成,僅憑一種植物油是無法獲得與母乳脂肪的脂肪酸組成相近的代用品,必須根據每一種植物油脂肪酸的特點,進行專業的調配。
因此我們也能從奶粉配料表發現,奶粉中常會添加多種類型的植物油。常見的有:椰子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核桃油、棕櫚油、棕櫚仁油,還有一些紅花油、低芥酸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和稻米油等。
其中,大豆油和菜籽油、玉米油可以提供多不飽和脂肪,高油酸葵花籽油可以貢獻複合脂肪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椰子油是脂肪鏈相對較短的飽和脂肪的極好來源;棕櫚油是長鏈飽和脂肪的來源。各種複合植物油脂,通過混合添加來調和油脂,平衡脂肪酸,最終使得奶粉脂肪中脂肪酸的結構更加合理,有助於寶寶消化吸收,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