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的畢業生最後怎樣了?54%留京、41%去機關律所

2020-12-11 博雅資料庫

中國政法大學,位於北京,直屬於教育部,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是國家「211 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現有海澱區學院路和昌平區府學路兩個校區。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發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報告顯示:就業率創歷史新高,籤約率73%以上,就業去向多元,質量有所提升,到黨政機關、一流律所就業人數較多,詳情如下:

1、整體情況

2018 屆畢業生 4063 人,其中,北京生源5.6%,男女比例1:1.85%。

籤約率74.35%,就業率98.18%。

①本科生 2092 人(包含第二學士學位 14 人)。

籤約率74.04%;就業率 98.80%。

其中,本科深造率42.25%。

計入二學位,深造率高達62.76%。

②研 究生 1971 人。

碩士研究生 1826 人,籤約率73.55%,就業率97.54%;

博士研究生 145 人,籤約率88.97%,就業率97.24%。

2、國內升學

①本碩博國內讀研:792 人。

其中,本科生讀研726人、碩士升學66人、博士升學14人。

792 人中,有 539 人都選擇繼續攻讀本校的研究生,佔 68.06%;

攻讀北京大 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研究生的有 165 人。

其中,攻讀北京大學 56 人,中國人民大學 35 人,清華大學 15 人。

攻讀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其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研究生的共 88 人。

②本科生國內升學

情況如下表:

3、保研情況

本科生保研情況:

根據中國政法大學教務處《關於做好2018年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2018屆推免推免生名額共425人。

其中,支教團23人;

普通402名:各專業分配名額176名、法學實驗班200名、2013級英語及德語雙專業雙學位推免20名、留校保研5名、高水平運動員1名。

保研率:20.32%。

考研率:14.38%。

4、境外留學

本碩博境外留學206人:本科158人、碩士48人。

206 人中,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中國香港、德國和澳大利亞。

其 中,有 95 人選擇到美國繼續深造,英國 35 人,中國香港 20 人,德國 13 人,澳大利亞 12 人。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同學選擇到韓國、加拿大、日本、荷蘭、法國、新加坡、芬蘭、西班牙和 中國臺灣留學深造。

5、就業單位

本科畢業生落實工作單位563 人。

其中到其他企業的畢業生最多,有 280 人,佔 49.73%;

到機關工作的有 90 人,佔 15.99%;

到國有企業工作的有 55 人,佔 9.77%;

到部隊工作的有 45 人,佔 7.99%;

到事業單位(含高等教育單位、科研設計單位、中初教育 單位、醫療衛生單位、城鎮社區及其他事業單位)工作的有 19 人,佔 3.75%;

到三資企業工 作的有 11 人,佔 1.96%;

到其他單位工作的有 63 人,佔 11.19%。

碩士研究生落實工作單位 1645 人。

到其他企業工作的畢業生最多, 有 739 人,佔 44.92%;到機關工作的有 455 人,佔 27.66%;到國有企業的有 284 人,佔 17.26%; 到其他事業單位(含高等教育單位、科研設計單位、中初教育單位、醫療衛生單位、城鎮社 區及其他事業單位)的有 140 人,佔 8.51%;到三資企業工作的有 9 人,佔 0.55%;到其他單 位工作的有 18 人,佔 1.09%。

博士研究生落實工作單位 127 人。

到事業單位為工作的畢業生最多, 有 64 人,佔 50.39%;到機關工作的有 35 人,佔 27.56%;到其他企業工作的有 18 人,佔 14.17%。;到國有企業工作的有 9 人,佔 7.09%;到三資企業工作的有 1 人,佔 0.79%。

備註:

本碩博落實工作單位統計基數為:協議就業、合同就業、單位證明就業。

下同。

6、就業行業

本科就業行業前5依次是:

公共管 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101 人;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1 人;

軍隊(含國防生),45 人;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43 人;

批發和零售業,39 人。

碩士研究生排名前 5 的行業依次是:公 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503 人;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含律師事務所),440 人;金融業,216 人;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02 人;教育業,70 人。

博士排名前 5 的行業依次是:教育業, 58 人;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38 人;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含律師事務 所),8 人;金融業,8 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5 人。

7、就業地點

2018 屆畢業生中,54.18%的畢業生落實在北京就業。

從就業地域看,京外就業的畢業生 最主要選擇在東部地區(26.33%),其次為西部地區(11.16%)。

從經濟區域看,京外就業 的畢業生最主要選擇南部沿海經濟區(9.19%),其次為北部沿海經濟區(8.09%)。

具體分學歷來看,各學歷層次畢業生最主要選擇的工作地點均為北京,碩士生在北京就 業的比例最高(60.23%)。

除在京就業外,碩士生去東部地區比例較高(26.63%),本科生 去西部地區就業的比例較高(20.64%)。

近三年畢業生在京就業比例基本穩 定,略有下降。

畢業生去西部地區就業的比例有所上升。

8、重點單位

去黨政機關、律師就業合計965人,佔落實單位畢業生41.33%。

①共 547 人到黨政機關工作

其中,本科畢業生 80 人,碩士研究生 435 人,博士研究生 32 人。

選擇到黨群機關工作98 人,行政機關284 人,司法機關162 人。

部分畢業生到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工作。明細如下:

②共有 418 人選擇到律師事務所工作。

其中本科畢業生 69 人,碩士研究生 343 人,博士研 究生 6 人。

其中,有 156 名同學到金杜律師事務所、中倫律師事務所等各領域內的一流律所工作。

③共 258 人選擇到基層機關工作,其中本科畢業生 92 人,畢業研究生 166 人,奔赴全國 28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有部分同學選擇到基層法檢系統工作。

附錄:試驗班情況

①法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班

2018 屆法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班共 170 人,落實 167 人,就業落實率 98.24%。其 中,籤約就業(含籤訂就業協議和籤勞動合同)101 人,佔實際落實人數的 60.48%;繼續深 造(含上博和出國)14 人,佔實際落實人數的 8.38;其他形式就業 52 人,佔實際落實人數 的 31.14%。

②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實驗班

2018 屆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實驗班共 47 人,落實 47 人,就業落實率 100.00%。其中, 籤約就業(含籤訂就業協議和籤勞動合同)2 人,佔實際落實人數的 4.26%;已上碩 12 人, 佔實際落實人數的 25.53%;出國(境)11 人,佔實際落實人數的 23.40%;已上二學位 10 人, 佔實際落實人數的 21.28%;其他形式就業 12 人,佔實際落實人數的 25.53%。

③成思危現代金融菁英班

2018 屆成思危現代金融菁英班共 46 人,落實 45 人,就業落實率 97.83%。其中,籤約就 業(含籤訂就業協議和籤勞動合同)4 人,佔實際落實人數的 8.89%;已上碩 17 人,佔實際 落實人數的 37.78%;出國(境)8 人,佔實際落實人數的 17.78%;已上二學位 9 人,佔實際 落實人數的 20.00%。

④專業碩士

2018 屆專業碩士共 876 人,包括法律碩士(法學)251 人、法律碩士(非法學)322 人、 工商管理 207 人、公共管理碩士 96 人,落實 851 人,就業落實率 97.15%。其中,法律碩士 (法學)的就業落實率為 98.01%,法律碩士(非法學)的就業落實率為 95.03%,工商管理碩 士(MBA)的就業落實率為 98.55%,公共管理碩士(MPA)的就業落實率為 98.96%。

相關焦點

  • 中國政法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主要留京就業
    中國政法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的「211 工程」、「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位於北京,有海澱區學院路和昌平區府學路兩個校區。前身是 1952 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1983 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併組建中國政法大學。
  • 作為政法一哥的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生出路如何?
    30年前,政法類最風光的西南政法大學,搶佔了政法類唯一的重點大學的指標,當時的中國政法大學才經過多次撥亂反正才剛剛開始走上正軌,帶著「中國」的帽子,順利的進入了211工程高校的行列,而西南政法大學則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功入選,差距逐漸就拉開了,也就導致了「政法一哥」的異位。那中國政法大學目前學校實力如何?畢業生就業出路會不會非常好呢?
  • 中國政法大學的畢業生有多少人到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工作?
    中國政法大學2018 屆畢業生共 4063 人,總體就業率為 98.18%。其中本科生 2092 人,就業率 98.80%;碩士研究生 1826 人,博士研究生 145 人,研究生就業率 97.62%。畢業生的男女生比例為1:1.85。典型的文科學校的特點。
  • 兩高律所助力中國政法大學北京「校友之夜」
    1月4日晚,由中國政法大學北京校友會主辦,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協辦的法大「校友之夜」暨北京校友會年會在京順利舉行。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校長馬懷德、校友總會會長馮世勇以及北京校友會理事長李曙光、兩高律師事務所主任戴智勇,與300餘名法大校友們歡聚一堂,共度新年。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留京落戶研究生機會較大
    境外留學:比例位居中國高校前列。主要流向美國、英國,世界top100高校。就業:主要流向北京、華東,從事金融、IT行業。留京就業的京外生源,僅7%獲得留京指標。②研究生以就業為主。主要留在北京,京外生源44%獲得了留京指標。碩士主要流向企業、機關。博士主要去高校。③本碩博平均年薪14.4萬元。
  • 河海大學的畢業生最後怎樣了?48%留江蘇,月薪7912元
    河海大學,本部位於南京,教育部直屬211大學。河海大學,源於 1915 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 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開創了中國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學校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是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深造情況:留京落戶研究生機會...
    國內升學:60%繼續留在本校讀研,40%升入北清人等雙一流高校。 境外留學:比例位居中國高校前列。主要流向美國、英國,世界top100高校。 就業:主要流向北京、華東,從事金融、IT行業。 留京就業的京外生源,僅7%獲得留京指標。
  • 作為曾經司法部直屬的華東政法大學,畢業生出路咋樣?
    提到華東政法大學,感覺這所大學肯定是重點大學,但在歷次國家認定重點大學時,都沒有看到華東政法大學的蹤跡,60年的64所重點大學中,政法類的重點大學是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78年圈了88所重點大學,政法類的重點大學改成了西南政法學院(今西南政法大學)。
  • 中國政法大學,考上就是鐵飯碗,畢業生一多半進入公檢法機關
    法律專業一直是高考學子們報考的熱門專業,但是這和行業的門檻也是非常高的,需要的不僅僅是高學歷,更加需要自身的高能力,但是,考上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可以說是畢業後大多數都擁有了一份鐵飯碗,大多是都是進了國家的公、檢、法機關。
  • 就業大數據:部屬211工程的中國政法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咋樣?
    畢業生就業又都去哪了呢?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是 1952 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學校最初在北京沙灘紅樓辦學,1954 年遷址至學院路。1960 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文革」中學校停辦,1978 年復辦。
  • 上海政法學院的畢業生最後怎樣了?一般月薪4000-5000元
    學校始建於 1984 年的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2004 年 由原上海大學法學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1、就業去向2018 屆畢業生總計 2283 人。其中上海生源833 人佔比35.84%。男女生比例為 1:2.52 。
  • 北京985畢業生留京率不斷下跌:清北本科畢業生留京率不到2成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北京985大學生,不再愛北漂?不是不愛,而是愛不動了。在北京奮鬥,考驗大學生的才華與努力。不過,連北京985的畢業生,似乎都不再愛北漂。近年來,以清北為代表的北京985畢業生,留京率不斷下跌。2019年清北兩校的本科畢業生留京率,連2成都不到。與此同時,廣東是他們離京後最大的流向地。
  • 211北外、中政法真的比985湖南大學好
    其次,四所大學雖然錄取分數線很接近,但是大學校友會排名卻相差很多,北外和中國政法學直接在50名開外,而東南大學排名17,江蘇省排名第二。湖南大學排名27,湖南省排名第二。最後,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雖然是211院校,但是分別在其領域做到了國內甚至是全球領先!
  • 法界五院:從升學和就業看,中國政法、華東政法、西南政法為TOP3
    五院是指: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在五院裡面,我覺得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更好一些。雖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211大學,但在法學界的地位,我認為不如雙非的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
  • 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畢業生李樹陽
    李樹陽,男,漢族,中共黨員,生源地為河北,是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刑法學專業的2020屆碩士畢業生,現對該生研究生期間表現概括介紹,並向用人單位推薦。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研究生工作辦公室2020年3月23日個人求職意向職業夢想: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律師、法務就業意向地區:北京、天津、石家莊行業: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律所、企業愛好特長:籃球、足球聯繫方式:郵箱:wowlsyfs@163
  • 中國政法大學被譽為「中國政法人才的搖籃」,法學就業率是多少?
    中國政法大學填補了眾多中國法學領域的空白,培養了眾多高素質、精英政法人才,被譽為「中國政法人才的搖籃」,在國內政法高校佔榜首位置,一直被學子喜歡。1、中國政法大學就業率我們先看看就業率,根據2018年中國政法大學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政法大學應屆生畢業人數4063人,畢業生就業率是98.8%,創中國政法大學就業率新高,本科畢業生人數2067人,就業率98.80%,碩士研究生人數1781人,就業率97.54%,博士生人數141人,就業率97.24%,整體就業率相當不錯
  • 中國政法大學、法制網聯合開通在線免費法律課程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制網聯合開通在線免費法律培訓學習課程,通過中國政法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官網、法制網進行在線學習,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廣大法律學子、法律職業人士及黨政領導幹部等人員進行線上法律知識學習提供便利。
  • 北京交通大學2019屆畢業生去哪兒了?主要留京津,年薪9.9萬元
    學校作為交通大學的三個源頭之一,歷史淵源可追溯到1896年的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現有東西兩個校區和威海校區,以信息、管理等學科為優勢,以交通科學與技術為特色,學科情況如下:學校發布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情況如下:一、總體情況
  • 這三所政法大學,考上就是鐵飯碗,畢業生一多半進入公檢法機關
    這三所政法大學,考上就是鐵飯碗,畢業生一多半進入公檢法機關法學類專業一直是學生報考的一個熱門,可是,這個行業的就業要求很高,不僅需要高學歷,還需要高能力,學生被淘汰率很高,可是,只要學生能考上這三所政法大學,學生畢業不僅能擁有鐵飯碗,而且大多學生還能進入公、檢、法機關。
  • 華東地區的法學扛把子——華東政法大學
    學校簡介華東政法大學(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華政」,位於中國上海。 華東政法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也是上海最早設立法學碩士點和博士點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