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4月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鄭路平)在批發市場、生鮮超市、農貿市場裡,小到一把青蔥,大至成箱水產,市民只要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產品的產地、供應商、檢測結果等信息便一目了然。去年以來,結合第二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工作,我市在全省先行先試,著力打造「一品一碼」全程追溯系統,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近日,我市構建食品安全「一品一碼」追溯系統工作登上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欄目。
所謂「一品一碼」,即一個批次產品有唯一的追溯碼,藉助它可實現食品從生產、批發、零售到消費全程可追溯的電子化閉環管理。一旦發現問題,監管部門可在第一時間掌控問題食品流向,高效開展核查處置工作。
海峽蔬菜批發市場是我市率先啟動並完成「一品一碼」追溯試點建設的單位。在這裡,車輛從專門的「採樣通道」進場,進行貨主溯源卡登記,檢查農產品身份信息,且「批批檢測」,出場則要走專門的「驗單通道」,買賣雙方完成無現金交易後,交易憑據上會生成一個二維碼。買方只要用軟體掃這個二維碼,農產品品種、產地、檢測結果等信息盡收眼底。
在已建成「一品一碼」的海峽水產品交易中心試點交易區,可追溯智能秤能以IC卡登錄追溯系統進行無現金交易,實時列印追溯小票,實現經營戶快速自主登記進貨信息、無檢測合格信息禁售(批批檢)、影像監控直播、票據可掃碼追溯的「一品一碼可視化追溯」。
今年還將有更多的批發市場通過「一品一碼」實現產品全程可追溯。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要求,我市「一品一碼」年內將覆蓋全市主要批發市場,實現「一品一碼」提質增面。「充分運用行政手段強化引導,推動企業轉變觀念,主動承擔追溯責任,從『要我做』到『我要做』。」這名負責人稱,監管部門除了指導已建成「一品一碼」的批發市場完善升級交易系統、追溯磅秤,加速自檢實驗室改造外,還將新增海峽果品批發市場、華威新西營裡農產品交易中心加入「一品一碼」工作試點隊伍,完成市場標準化改造,嚴格實施「一進口一出口」閉環管理,採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全域輻射」的推進方針,全面鋪開一級食品批發市場的食用農產品「一品一碼」追溯系統建設工作。
除了批發市場,我市還計劃將「一品一碼」工作覆蓋到農產品種養殖、水產品養殖以及終端銷售環節,以點帶面,逐步實現食用農產品生產、收購、銷售、消費全鏈條可追溯。根據安排,年內全市將有100家市級以上農產品種養殖龍頭企業、30家水產品養殖企業和25家大型商超建成「一品一碼」追溯系統。
據透露,我市將在五城區農貿市場開展「農+超」式的智慧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以引入第三方管理公司統一管理為契機,指導規範搭建智慧農貿市場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實現農貿市場與政府職能部門間的信息交互,打造符合農產品追溯要求的規範市場。
我市還將推廣大型零售終端追溯體系建設經驗,推動大型商超以數據整體推送方式接入全省追溯平臺,以政府補貼檢測耗材推動我市生鮮超市執行食用農產品「批批檢測」和「掃碼追溯」;完善升級我市「臻源智慧食安平臺」,在全市消費餐飲終端試點推廣搭建溯源平臺,形成全市各節點的食品進、檢、銷追溯資料庫,實現我市各流通節點食用農產品追溯預警數據的一致性。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