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廣東省發展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下簡稱《計劃》)。計劃明確,2015年底前,各地研究制訂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或者生均財政撥款標準,並逐步達到。此外,到2016年底,全省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比例達75%以上。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舉辦幼兒園13793所,比2010年增加2632所,增長23.58%;規範化幼兒園達到7734所,佔比達到56.07%;在園幼兒數354.58萬人,比2010年增加77.38萬人,增長27.91%;幼兒園教職工數33.67萬人,比2010年增加10萬人,增長42.24%,其中專任教師數18.82萬人,比2010年增加5.19萬人,增長38.08%;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為95.5%,比2010年提高12.9個百分點。
《計劃》明確,2015年底前,各地根據本地實際,研究制訂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或者生均財政撥款標準,並逐步達到。按規定程序調整保教費收費標準,將家庭負擔控制在合理範圍。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扶持力度。
亮點一 落實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三同步」
《計劃》提到,省出臺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的實施辦法,對規劃、建設、移交、舉辦以及回收、補建等作出具體規定。各地定期開展學前教育學位預測,新建園要達到省規範化幼兒園標準要求。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要與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城鎮小區按國家和省相關規定補足配齊幼兒園。
建成後的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公共教育資源由縣(區、市)人民政府統籌安排,歸口教育部門統一管理。
亮點二 「三措施」促進公辦幼兒園發展
二期行動計劃提出繼續加快發展公辦幼兒園。一是各地以縣(區、市)為單位制訂幼兒園總體布局規劃,按照省規範化幼兒園標準逐年建設一批公辦幼兒園;二是規範公辦幼兒園登記管理;三是出臺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集體辦園的具體措施。
亮點三 加大普惠性民辦園認定和扶持力度
二期行動計劃將在繼續落實用地、稅費等優惠政策,多種方式吸引社會力量辦園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園的扶持力度。各地根據普惠性資源布局和幼兒入園需求,認定一批普惠性民辦園。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生均經費補貼、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培訓教師等方式支持其提供普惠性服務。
二期行動計劃具體目標(到2016年底):
1.全省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6%以上。
2.全省規範化幼兒園比例達到70%以上。
3.各縣(區、市)公辦幼兒園比例達30%以上,全省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比例達75%以上。
4.全省95%以上的鄉鎮建有1所以上規範化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
5.幼兒教師隊伍持證率和大專學歷以上比率分別達到80%和60%以上。
6.各地市建立1個以上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區,全省建成1000所貫徹落實《指南》實驗幼兒園。
【推薦閱讀】
2015年最新廣州市幼兒園等級名單一覽
現役軍人子女上幼兒園有哪些優待?如何解決上學難問題?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