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朋友修改後的QQ籤名:「浪漫被歲月滴水穿石!」我當時正好閒著沒事,便開始在鍵盤上碼字,來談談男人與女人的浪漫觀有何不同。
我無法使用精準的語言來給浪漫下一個定義,甚至也沒有能力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究竟怎樣才算浪漫;但直覺告訴我,女人與男人對浪漫的理解是有區別的,並且,女人似乎比男人更加渴望浪漫。
在通常意義上,女人對浪漫的追求,主要是期望男人能製造點浪漫來哄她們開心,而非她們自己製造點浪漫來給男人驚喜;男人對浪漫的追求,也是盤算著怎麼弄點新花樣來哄女人開心,而非期待女人製造點浪漫感覺來讓他陶醉一下。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浪漫情境中,男人往往扮演的是給予者的角色,而女人往往扮演的是接受者的角色。
此外,女人,即使她自己不擅長浪漫,也希望男人能對她浪漫;而男人,如果他自己不懂得浪漫或者不屑於某些形式上的浪漫,他是不會指望女人能對他浪漫的。至少可以說,在浪漫方面,女人對自己是低標準,而對男人是高要求;男人對自己是高標準,而對女人的要求比較低。
另一個明顯的差別在於,男人通常只會在熱戀期或蜜月期才有製造浪漫的熱情;而女人,即便是在婚姻進入了枯燥乏味的「無聊期」,也「不切實際」地希望能夠浪漫一下——其實是,婚姻越乏味,她們便越渴望浪漫。故而,在婚姻中,男人浪漫水平的「每況愈下」常常讓女人感到失望;同時,女人的「無理要求」也越來越讓男人感到疲憊和厭倦。
這裡還有一個悖論:擅長浪漫的人可以為婚姻保鮮,提高其質量;可悲催的是,婚姻的無聊本質,終究會將我們身上的浪漫色彩消磨殆盡,鮮有例外——例外當然有,但是那隻存在於歷史中、文學影視作品中、文人騷客的回憶錄或傳記中或你我情書中勾勒的畫面裡。
當然,我說「婚姻的無聊本質,終究會將我們身上的浪漫色彩消磨殆盡」,這是誇大其詞的。實際上,一旦有外遇的機會降臨,我們身上的浪漫氣息便立刻被重新激活。男人重新撿起了向女人獻媚的武器,而女人則重新得到了被取悅的機會。
除去婚姻的乏味本質這個原因之外,女人之所以有外遇,往往是因為她遇到了一個願意並且也懂得如何給她浪漫的男人;男人之所以有外遇,往往是因為他遇到了那個他願意花心思為她製造浪漫的女人。
不懂得浪漫的男人,往往讓女人覺得「沒意思」,甚至心生輕視之意;可是,太擅長浪漫的男人,往往讓女人缺乏安全感。在婚姻期內,女人如果嫌棄自己的男人不夠浪漫,便可能對那些擅長浪漫的男人心生好感(尤其是當她們的閨密或發小向她們炫耀幸福的時候,她們的這種感受很強烈),甚至是嚮往;同時,她們又很懼怕自己的男人跟別的女人搞浪漫。男人,一方面不願意讓自己的女人被別的男人的浪漫俘虜,另一方面卻企圖拿自己那點兒拙劣的浪漫激情去蠱惑別人的女人。
浪漫氣息與物質無關,但不幸的是,它常常與物質的東西掛鈎。送花、喝紅酒、吃西餐、看電影,這些消費行為往往被認為是(尤其是被女人認為如此,女人似乎更注重「儀式感」)浪漫的標誌;可是,偏偏有不少男人認為這樣的浪漫「沒有技術含量」,他們即便是自己沒有能力製造出「有技術含量的浪漫」,也不屑於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浪漫」。當然,不排除為了取悅女人,他們也可能會偶爾採取一些自己所不感興趣的方式。
浪漫氣息也與貧富程度無關,可是,在某些人的眼中,它卻是與貧富有關聯的。譬如,你很窮,騎摩託車去拜訪丈母娘,她拿你與湊巧在現場的「有本事的」大女婿一比較,立馬嫌棄你寒酸,你的未婚妻也覺得臉上無光,異常尷尬;在你擁有了法拉利之後,若偶爾兩三次異想天開地騎自行車帶老婆兜風,她會覺得你很浪漫、有情調,得意地向她的髮小炫耀。不過,前提是她有品位,懂得欣賞這種浪漫。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譬如在學生時代,女生就認為窮男生騎自行車將她從楊浦帶到外灘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不過,這種事情,也許僅僅是在「無知少女」眼裡才算得上浪漫吧?
寫到這裡,我突然心裡很不安——本文似乎有「性別歧視」之嫌!我向來號稱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以向女性獻媚為最神聖之使命,如今突然筆鋒一轉,搞性別歧視,這很不像我的風格啊,也絕非我的初衷。在此,我要向所有被誤傷到的女性道歉:我的所謂「歧視」,絕非有意為之,而是我與女人接觸得太少,對女人的了解還不夠深刻所致。如果未來老婆也在我的誤傷對象之列,那我現在就乖乖地認罪了——我之所以對女性的了解太膚淺,就是因為你千呼萬喚不出來,來得太晚了。我還得藉此機會趁早向未來老婆大人表忠誠:前面提到的「外遇與浪漫」的問題,只是我對其他男人觀察得出的結論,但不適合我這樣的奇葩——「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一旦您老人家在未來發現我口是心非,我將嘗試所有我能想得到的浪漫方式向您懺悔。
每天分享不同的情感故事,你想看的都在這裡、喜歡的別忘了點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