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接觸英語,從基礎的字母發音開始,當然這個時候學英語就是為了讓孩子有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目前學習英語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不僅在國際交際用語中普遍使用,而且在各個階段的考試學習中都會佔據不少的比重。讓孩子學習英語學習無可厚非,但不能盲目的去讓孩子學,增加負擔容易讓孩子產生牴觸和厭煩情緒;所以3-6歲的時候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如何才能讓孩子開口說英語呢,在3-6歲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零基礎,如果是在雙語幼兒園的話,老師會給孩子更多的英語溝通氛圍,在有外教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口語會比較快,因為環境會讓孩子不得不說;讓孩子學著用英語和其他人交流。一般孩子都是首先學的漢語,在裡面或者幼兒園早教機構都是教孩子學說話,學生活常識,讓孩子有自理的能力。那麼漢語學習的同時學英語對孩子的語言開發有影響嗎?會不會混淆漢語字母發音和英語字母發音呢?是學純正英式英語還是美式英語呢?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將來學英語的用途來選擇。
首先,漢語和英語同時學習不會混淆,在學習的過程中,3-6歲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孩子在模仿發音的時候不會理解發音代表什麼含義;這個時期孩子對圖形,顏色,立體空間感覺是比較強的;可以通過顏色,圖形,或者立體模型來更快的識別單詞的發音和看圖識意;比如看到小鴨子,用英語怎麼說;看到水果,紅綠燈,小汽車等可以通過啟蒙的英語教材來讓孩子有一個初步的條件反射;熟悉之後慢慢的矯正發音,如果家長在英語培訓方法字母或者單詞句子發音把握不是很準確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去有資質的幼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體驗一下,最好是找有資歷的外教老師體驗一下發音,這樣教出來的英語口語比較流暢,而且自然一些。儘量不要讓孩子在家裡一個人對著電腦學半天,雖然單詞量可以提升,但是溝通交流方面還是要實地去體驗。
其次,讓孩子自信的開口說英語,要培養孩子英語學習的興趣;3-6歲的孩子對外界新鮮的事物或者事情都是比較感興趣的;不管父母在做什麼事情,孩子都想去參與一把;所以在培養孩子英語興趣的過程中,父母也要多參與進來。多溝通交流,讓孩子感覺到學英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下次還會主動的去學;讓孩子感覺到學英語是輕鬆快樂的,比遊戲嬉鬧更有吸引力;當有進步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予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鼓勵;當有錯誤的時候,父母也要積極地糾正;把孩子當做朋友一樣去交流和溝通,而不是讓孩子當做被動培訓的對象。當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英語學習有存在感,有成功的感覺;那就等於給了孩子不竭的學習動力。學的過程心態要端正,引導孩子主動開口說英語;如果找幼少兒培訓機構,保證他們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可以給孩子一個正確學習思路,學習計劃;要比家長自己教更科學系統;更有效率一些。
最後,孩子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懂或者不正確的地方,不要用負面的語言或者行為去影響孩子的學習熱情,積極的去鼓勵多說多練;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讓孩子多和外教老師說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交流,在8-12個人的小班中,孩子學的時候更放得開,鍛鍊孩子上臺表演的勇氣,鼓勵在大家面前大聲演講,大聲的說英語,戰勝膽怯;孩子會成長得更快一點。比如在一個小集體中學習,孩子會更開心點;單純的在家裡或者上枯燥的語法,音標,句型,閱讀課程等,會慢慢消耗掉孩子的興趣。儘量的用生活中的常識比如自然科學,音樂律動,唱跳操,故事戲劇,手工繪畫,素描書法,歌唱演講比賽等融入到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英語,還能夠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識和技能知識;多個感官多個角度同時的刺激語言細胞,讓語言方面的智力開發的更完善。
英語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記憶不斷遺忘,然後在不斷鞏固記憶的過程;平時我們說漢語首先是要聽懂,每天不停的有很多人用漢語來進入我們的耳朵,我們大腦很快的處理並作出反應;那麼英語作為我們第二個溝通工具,平時如果聽的機會不多,那麼就不能很快的鍛鍊孩子的聽英語的能力,所以平時多體驗外語環境的同時,在家也可以給孩子提供純正美語的讀物,或者點讀,動畫片等等,抽出時間讓孩子多用英語進行交流一下;汽車的發動機長時間不開肯定要生鏽的,孩子的英語學習一樣,長時間不去主動聽說讀寫,也會慢慢的忘記;印象也談不上深刻了。凱頓美語提醒家長在選擇培訓機構的時候,也要注意幾點:機構的資質是否齊全,教學特色是什麼樣的,針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校區環境和安全措施是否適當,外教和中教老師培訓質量怎麼樣,服務態度如何,收費是否公開透明,後期服務是否跟得上;教學效果評估如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