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題幾乎是每個高三生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包括考上名校的學霸們。高三畢業後,把自己一年做過題整理起來,很多人都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然而也有人疑惑——
「大家都做一樣的題,為什麼學霸們就能拿高分?」
「我明明也刷了很多題,為什麼還是追不上學霸的分數?」
「還不是因為學霸的腦子比我聰明,所以才拼不過人家」
「到底要刷多少題,才能考上名校呢?」
……
大家往往容易從刷題量和智力上找原因,其實無論中考還是高考,都到不了拼智商的程度。很多成績好的同學一樣很刻苦,一樣也會刷很多題。
在同樣刷題的情況下,是什麼拉開了大家的差距呢?其實是刷!題!方!法!看似大家都在刷題,殊不知有些同學已經踩中了刷題誤區,導致成績得不到提高。
對照下面幾種情況,自查一下,有沒有踩中刷題誤區:
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多刷題自然就知道怎麼考了,刷著刷著就會了……
真的是這樣嗎?
考題本質上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檢測,如果連基礎知識都沒有,如何應對檢測。做英語題80%的單詞都不認識,做數學題連基本的公式概念都沒理解,盲目刷題,只會越刷越迷茫。
做題時,遇到沒記住或者記憶模糊的知識點,不立即翻書,重新理解和鞏固,而是憑印象、憑感覺做題。對完答案,蒙對了就過了,也不去查找相關知識點複習。
刷題的目的不是為了看能做對多少題,而是排查還有多少題不會。
如果只憑感覺做題,而不注重鞏固知識點,刷題就是浪費時間。
有的同學做題時看到題就犯難,別人一點撥就會了。表面上看聽懂了,實際上下次遇到同類型題可能還是一臉懵。
聽懂≠會做 (請大聲念三遍!!!)
做題不是簡單解決一道題就夠了,我們需要通過這些題學會它背後的知識點和處理這些題的解題思路。
4、只追求做題量,沒有帶著目的去刷題
有同學只追求做題量,看著自己做完一本又一本的題,很有成就感。心理上產生一種自己很厲害的錯覺,但每次成績都提高不了。
刷題≠做很多很多題(請大聲念三遍!!!)
做題需要總結、歸納和思考。題目的形式是多變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遇到新題型,就要總結題目考察什麼知識點,分析它的思路,然後概括結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當圍繞一個知識點積累了足夠多的題型時,考試遇到題才能得心應手。這也就是所謂的題感。沒有思考和總結的刷題是缺少靈魂的。
1、根據高考題型刷題
高考考卷中60-70%都是基礎題或者由基礎題演化而來,只有將基礎知識完全掌握,才能熟練運用解答大題、難題。
不要一開始就去專攻一些難題偏題,忽視基礎題。另外有選擇性刷題,比如有的知識點變換了好幾種題型,都可以輕鬆搞定;或者一種題型一看到它就有解題思路,就可以不做了。
如果一個知識點換了一種方法出題,就沒有思路了,或者同一題型總出錯,說明還沒有完全掌握,就需要多做專項練習。
2、做過的錯題一定要整理、複習
每次出錯的題,還有做題時蒙對的題,都要整理到錯題本上。最好把每次的錯題按照知識點整理到一起,形成專題。
對於錯題多分析做題思路、還有自己做錯題的原因,然後多複習鞏固錯題本上的內容。
3、拒絕依賴參考答案
遇到不會的題迫不及待翻看參考答案並不是好習慣。
參考答案就像個拐杖,如果自己可以好好行走,拐杖就只是輔助;如果把自己的發力點都轉移到拐杖上,慢慢腿腳的功能就會弱化。
總依賴參考答案,就會形成思維惰性,遇到難題不想鑽研,總想讓答案提醒自己。下一次再遇到這樣的題,依然沒有思路。
4、不要吝嗇和別人分享你的思路
給別人講題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方法,給別人講題的過程也是理清自己的思路的過程。
如果一道題,你可以給別人講清楚,那也說明你完全吃透了這道題。所以不要吝嗇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做題方法和思路。
其實,所有的方法都並不難,真正的難點在于堅持!希望這些方法可以助你提升效率,提高成績。
加油吧!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告知小樂你想要看到的學習資料或者學習方法~ 或者聊一聊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