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 高陵《第四集》帶你探尋高陵城內的七街九巷——神路巷

2020-12-24 陝西法制網

開天闢地事 祥雲瑞高陵

涇渭夾碧繞 鹿苑展新容

高陵區作為一座千年古邑,歷史文化名城,其老城深處的街巷,留存著獨一無二的文化韻味。近日,高陵文旅帶你走進高陵城區老街小巷,一起品讀街巷文化,探尋這座城市的古老記憶。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可能都有巷子情結。走進巷子,就走進了歷史的記憶。城市總是在不停的前行,被改造的城市煥然一新,巷子就像一個容器,包容著許多老輩人的呼吸和命運。

04神路巷

神路巷南起西街中段,北止城隍廟巷中段,長130米左右,明弘治末年(1505)前開拓,在1989年時,主要是北街、草市街村民居住。

每年農曆六月十七日,城隍廟逢香火廟會,人們將木雕城隍爺放在八仙桌上,抬著遊行,稱城隍爺出巡。伴著高蹺、鬼會、肘擱等民間藝術,可熱鬧了。「神」指的是城隍爺,城隍爺出巡必經此路,所以被稱為「神路巷」。

《高陵縣誌》記載:萬曆四十一年,韓思愛知縣事,不畏權要,丰采懍然,始建神道口(今名神路巷)木坊;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邑人李原茂修前石坊;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邑生員李日達又立石坊於神道口

牌樓共計四座,矗立在城隍廟正門前的神道口內。神路巷為南北向通道,距離不足百米。這四座牌樓林立其間,古樸渾厚,為營造城隍廟莊嚴神聖的氛圍,起到了極大的渲染和烘託作用。

巷子裡是粗茶淡飯、高牆矮窗、你我他她,離開熱鬧的主街道,這裡才是生活的秀場。

在巷子生活的每一個人,心裡幾乎都藏著一副丈量這條巷子變化的標尺。在所有與巷子有密切接觸的人們當中,巷子的時新故舊,早已成為了情緒深處抹不去的點,始終與他們長久相伴。

門前的衣架上,晾曬著洗好的衣服,隨風飄蕩的袖腳,給這巷子增添了一道不一樣的「色彩」。

家門口,主人種的青菜鬱鬱蔥蔥,既方便又健康。

旁邊的水泥路,輕便又環保的自行車,斑斑駁駁的牆面……,每一幀都屬於這個巷子獨有的記憶。

每天有萬千人在角角落落,上演著人間百態。巷子裡的人、景、生活共同豐富了這座城。走進巷子,才算真正走進這個城市,才算真正熟悉一個地方。

高陵區經過多年改造建設,街巷生態系統日趨完善,文化旅遊引領示範作用日益顯著,高陵文旅挖掘街巷文化,深挖街巷底蘊、名人資源,讓高陵遊客停下來,走進醉美高陵,盡情品味高陵,尋景、尋詩、尋歷史、尋故鄉。

作者/來源:發現高陵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尋· 高陵《第三集》帶你探尋高陵城內的七街九巷——鹽店巷
    近日,高陵文旅帶你走進高陵城區老街小巷,一起品讀街巷文化,探尋這座城市的古老記憶。高陵的美,遠不止於昭慧塔、涇渭分明,每一條小路、每一條街巷,如同這座城市的血管,流淌著歷經百年的韻味,有著講不完的故事。
  • 高陵區舉辦第一屆「我喜愛的高陵十大美食」評選頒獎儀式
    高陵,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物華天寶,素有關中 「白菜心」之稱,這裡有涇河與渭水悉心的灌溉,千百年來人們在這裡繁衍生息,誕生了許多獨具風味的美食,正在以悄然的姿態影響著人們的味蕾。高陵的美食,更是承載著悠遠深厚的文化底蘊、健康綠色的原始生態、地靈人傑的人文氣息,也是我區鄉村振興和旅遊的引爆點之一。
  • 左營巷、中營巷、後營巷的前世今生 以駐兵之地命名的三條巷子
    後營巷在城東北安定門(東門)北側左營巷在湧泉街西側中營巷在大巷口上段東側西昌城內,與中營巷一樣,以駐軍之地命名的巷子還有左營巷和後營巷。東西段北側,與徐家祠巷連接南側與上大水溝接合巷在東城門段,有九皇宮故址清代巡防後五營駐地,故稱後營巷。
  • 「八街九坊十景」 成都棗子巷「上新」
    成都天府錦城項目又有新進展啦,「八街九坊十景」中的「八街」之一,成都棗子巷街區正式開街。12月3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金牛區獲悉,成都棗子巷將打造中醫藥文化特色街區。將棗子巷周邊1.52平方公裡納入打造範圍,串聯寬窄巷子、尋香道、青羊宮、永陵、成都工業學院等,構建「兩片四核,十字相連」旅遊體系,打造「泛寬窄巷子成都市井文化、棗子巷醫養遊、西安路美食、永陵古樂、王家巷工業設計+文創」5大主題消費場景,高品質營造街區一體化場景。
  • 高陵崇皇的集市 你有多長時間沒有在農村趕集了
    她說「媽:我帶你去崇皇趕集」我說行,說走就走!高陵 崇皇每月於三、八有集,街道位於高陵縣西南,在我所住馬家灣以北,大概距離五、六公裡。坐車半個多小時即可到目的地!高陵一帶地勢平闊,是一個文明城市,規劃先進,風景優美,有著涇渭分明的兩條大河,文明古都小鎮。涇河位於馬家灣以北,河水清亮而透明。
  • 從「半湘街」到「萬祠巷」,順口溜裡的長沙街巷
    長沙城一直流傳著含有地名的順口溜:如「半湘街,一人巷,二裡半,三公裡,四牌樓,五裡牌,六堆子,七裡廟,八角亭,九(韭)菜園,十間頭,百善臺,千佛林,萬祠巷。」這個順口溜,從「半」到「萬」,巧妙地把數字開頭的14條街巷名串起,無一遺漏。
  • 「夕」約源田夢工場,醉享高陵現代田園
    全市通過網絡報名參加帳篷節的市民朋友以及高陵全區各街道、各部門、志願者歡聚在源田夢工場,於林草之間尋星光璀璨,聞鳥語蟲鳴,醉享高陵現代田園,共度了一個美好的周末!「這次千人帳篷節,讓大家很震撼,體驗到了高陵美麗的田園風光,感受到了鄉村旅遊的魅力,看到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巨大變化。」
  • 高陵首屆快閃公益活動!數百志願者齊聚昭慧塔下,傳播高陵最強音
    以「抖動高陵·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的公益快閃活動5月12日在高陵區昭慧廣場舉行。來自高陵區數百名志願者與高陵抖友俱樂部成員一起以拼字「高陵」快閃的方式,向民眾高陵熱血城市宣傳,展示高陵形象。活動現場,由來自高陵各行各業的抖友志願者以及來自高陵的眾多網紅吸引了許多市民的目光。
  • 舌尖上的家鄉情——高陵桑娟石子饃
    早先是為補貼家用少量製作,誰料剛開售就被一搶而空,甚至有人尋到她家購買。桑娟有一股子蠻勁和傲勁,一旦要做,必然要做到最好。既然做起了石頭饃,也定是要讓食客吃一口就上癮。因普通石頭在高溫下會爆裂,她專挑大小均勻的黑青石,洗淨油炒過才可使用。
  • 【青春百科】曹操高陵是如何被發現的?
    三、出土文物二號墓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券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主要由墓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第四,文獻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臨終前留下《遺令》:「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在這座墓葬中也得到了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第五,最為確切的證據就是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
  • 合肥版寬窄巷子:穿街過巷 有古有今
    銀屏街廬陽八景畫廊。(資料圖)罍街。改造後的螞蟻塘巷。(資料圖)撮造山巷,千年古巷變國潮新街。撮造山巷手繪三國壁畫。撮造山巷門面擔當「廬小胖」。蝴蝶巷。北油坊巷。李府巷。寬窄巷子街巷,仿佛總是藏著份神秘與故事。兩牆之間,一段狹長路。
  • 合肥版寬窄巷子 穿街過巷 有古有今
    銀屏街廬陽八景畫廊。(資料圖)罍街。改造後的螞蟻塘巷。(資料圖)撮造山巷,千年古巷變國潮新街。撮造山巷手繪三國壁畫。撮造山巷門面擔當「廬小胖」。蝴蝶巷。北油坊巷。李府巷。寬窄巷子街巷,仿佛總是藏著份神秘與故事。兩牆之間,一段狹長路。
  • 8月第2周樊城區新房熱搜榜出爐:九街十八巷排第一!
    8月第2周(8.3-8.9)樊城區熱搜樓盤排名榜單發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據房天下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8月第2周(8.3-8.9)樊城區最受歡迎的樓盤分別是位於襄陽市樊城區東風路與中山前街交叉口 九街十八巷的九街十八巷、樊城區松鶴路與韓家臺路交匯處的襄陽恆大翡翠瓏庭、樊城區建設路與杜甫巷交匯處的翔悅·百悅府、臥龍大道88號的中梁·紫悅首府、內環西路與中原西路交匯處的襄陽綠地中央廣場。
  • 8月3日 千人帳篷節邀您相約高陵
    這裡就有一個免費體驗的機會等著你!8月3日,由高陵區委、區政府、西安報業傳媒集團主辦,西安晚報、西安報業主語傳播、高陵源田夢工場承辦的「『夕』約源田夢工場醉享高陵現代田園」——2019七夕千人帳篷節活動將在高陵源田夢工場盛大開幕,即日起開始報名,歡迎廣大市民遊客熱情參與。
  • 內江將新命名34條街(路、巷)
    11月19日,記者從《東興區人民政府關於東興城區部分道路命(更)名的通知》上獲悉,經東興區人民政府同意,轄區34條街(路、巷)已新命名,多段道路已變更名稱,正在向社會公布。新命名的道路包括:東環路、桐慶路、聖安路、聖廟路、聖景路、高聖路、青聖路、聖峨路、龍灣路、賽峨路、青龍路、濱河路、聖晏路、高橋東路、光華大道、高橋西路、中棚巷、龍惠路、河灣路、東升一巷、東升二巷、東升三巷、東聖街、桐安街、紅橋街、聖美街、聖林寺街、蓮花坪街、紅峨街、雙石街、新建街、長門街、觀景街
  • 書院街 繁華背後的一碗巷巷面
    成都書院街分書院南街、書院西街和書院東街 走在書院街上 兩邊各具特色的餐飲店生意十分火爆 遠遠望去 兩頭就是有名的大慈寺、太古裡和市二醫院 走到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門口
  • 西安街頭的卡通牆繪,你去打卡了嗎?
    昨天,記者來到西安市高陵區第四、第五幼兒園。園長吳菊利表示從今年9月份幼兒園正式開園招生,滿足了周邊小區孩子上學的需求。高陵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覆蓋了72個老舊小區,惠及2419戶居民,計劃今年12月底全部完工。」
  • 日月山下小高陵:薪火相傳紅色魂
    雖然這條路不知來來回回跑了多少趟,但是每次快到日月山的時候,王師傅總會在一個叫小高陵的地方歇歇腳,來上一晚熱騰騰的排骨麵。 「過去這邊很窮,路邊附近啥也沒有,自從小高陵開了排骨麵館後,來往的司機們可以吃個飽飯,這一片變得越來越熱鬧,建得越來越好了。」王師傅口中這小小的一碗排骨麵,道出的不僅是一路西行的艱辛,也見證著小高陵這個「山窮、地窮、人窮」的「三窮」村落逆襲。
  • 能文能武番仔巷 巷頭巷尾掌故多
    壹宣武巷尾「半蒲街」湮沒故紙堆 舊車站原是「南校場」古代特區「半蒲街」番客雲集寺廟眾多「宣武巷原名『講武巷』,此前叫『講武坊』,也叫『番仔巷』,名字幾經更改。蒲壽庚得勢後,宅地就建在塗門街南側以原泉州汽車運輸公司為中心的一大片土地上,塗門街南側至今有眾多的蒲氏遺蹟。「這裡歷史上也叫『番仔巷』,相當於如今的『特區』,附近還有清淨寺、番佛寺等外來宗教場所。」楊清江說,所以後人稱這一帶為「半蒲街」,作為泉州古港宋元繁盛的歷史見證。
  • 走進「三街兩巷」觸摸了一把南寧歷史
    中山路上的老建築雖然不剩下什麼了,但依然吸引世人前來;建政路活成了每一條老街該有的樣子,很多人去那裡找到南寧的獨特味道;雙孖井熙來攘往間,依稀看見從前市集才有的繁華;水街,精緻商業樓的模樣裡,曾經的熱鬧也讓人回味無窮。   「三街兩巷」呢……   所謂「三街」,即興寧街、解放街和民生街。「兩巷」,就是金獅巷和銀獅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