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社工專業將停招,與當前環境相悖?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日前,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停招事件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和關注,對於突如其來的停招,不僅讓中山大學在校師生措手不及,也讓行業人士感到錯愕和惋惜,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執行院長史柏年說:「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辦學質量在我國高校同學科中一直排名靠前,且在行業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此次停招事件對業界而言是一種遺憾,但它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

    而在愈演愈烈的輿論聲中,作為曾任中山大學社會學系主任(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院前身)的蔡禾教授對停招事件作出了回應 (有少許刪減):

    中大社工是在我作為系主任時創辦起來的,這一路走來的付出使我對停招本科生的決定更感到遺憾,中大這次並沒有停辦社工專業,只是停辦本科招生,但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培養並沒有停。中大停招社工本科生為什麼在全國乃至媒體引起如此大影響,我以為問題在於:

    1、從本科人才培養的數量來講,中大停辦本科專業對全國的影響不大,但在國家大力推動發展社工(改革開放以來,惟有社工是國家十餘家部委兩次發文,要大力發展的),開展社會建設,完善社會治理的時代背景下,這樣的決定顯然是與之相悖的;

    2、中大是全國最早興辦社工的高校,其辦學質量也是位於前列的,這次有如此大的反響恰恰說明了中大社工專業的辦學地位和學科影響力,把一個辦的如此有影響的本科專業停掉是非常可惜的。也正因為如此,它也向社工事業的發展釋放了一個負面信號。

    3、對於一個大學而言,選擇發展什麼專業是有自主權的,但是在做出如此重大調整的決策之前,做充分的調研,了解不同學科的發展現狀,同時了解在做出決定後老師們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讓老師們可以理解和執行的措施,是大學決策者應該做的,哪怕這個過程要花一定的時間。而中大這次在專業調整上雖然提前做了一些工作,但遠遠不夠,挫傷了為這個專業付出辛勞的教師們的感情。

    停招事件所引發的社會輿論或許是中山大學所始料不及的。「其實高校調整或社會工作專業停止招生,早些年就已經有了,此前在西南地區社工領域影響較大的西南財經大學,也停止了社會工作專業本科招生,這次中山大學擬停招事件之所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是因為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本身起步早,走在了全國前列,而且一直以來在社工行業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再加上事件發生在對社會工作關注較高的廣東省,所以才形成現在的輿論態勢。」史柏年說道:「或許校領導也不太了解中山大學社工專業本身在中國社工行業內的影響力。」

    記者調查了解到,擬停招的社會工作專業屬於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下設的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該專業於2000年設置成立,旨在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社工人才,使學生在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機構既能從事實務工作,又能從事策劃與管理工作。本科期間開設包括社會工作導論、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政策、社會福利、社會工作理論、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心理學導論共計11門社會專業必修課程。該專業於2004年獲批招收碩士研究生,2009年獲得全國首批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MSW)的授予權。

    2017年5月6日晚間,面對社會諸多猜疑,中山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王麗霞公開回應稱: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並未停止今年秋季招生工作,而是進行了招生制度改革,在招生的時候與社會學專業一同進行寬口徑大類招生。然後僅僅1小時後,該回應即修改為:「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今年秋季暫停招收本科生。」

    回應一出即引起質疑,該校社工學生及教師表示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原本就是與社會學專業一起進行大類招生,大一結束時再進行專業分流,不存在如今才進行招生制度改革的說法。

    5月7日,數十名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聯名發表致校長公開信,對中山大學社工專業本科將停止招生的消息表示痛心和困惑,並提出3點質疑:

    1、「暫停」招收社會工作本科生是否有官方文件;

    2、「暫停」招收社會工作本科生的具體規定為何(暫停期限多久?細則為何?在校師生如何安置?)

    3、學生為何事先對「暫停招生的決策一無所知?」

    中山大學回應:高校享有設置、調整專業權利;評估2個月調整或暫停18個專業。

    5月7日,中山大學通過其官方微信回應稱學校是依法依規開展本科專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山大學章程》相關規定,學校依法及國家相關政策享有「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及相應的學生培養方案」,「設立、變更和撤銷教學單位、學術研究機構、學術管理組織、行政職能部門等內部組織機構」等權利。

    中山大學校方表示從2017年3月份開始近2個月時間,開展包括校內專家現場考察(抽查部分院系)、校外專家審核(抽查部分院系)、國家高等教育質量常態檢測數據中心(廣州)專業辦學數據分析(評價指標為生源質量、本科師生比、學生國內外交流情況、本科生深造率、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率、調停課率、公選課師均開課門次)等多種形式在內的綜合評估後,決定對包括社會工作專業、財政學、應用統計學、經濟學在內的18個專業進行調整或暫停,通過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完善本科專業設置的頂層設計,使本科人才培養具有更寬的口徑,更符合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更有利於本科生畢業後的發展和成長。

    2017年調整或整合的專業名單如下:

    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社會工作、民族學

    嶺南學院:財政學

    數學學院:應用統計學

    化學學院:化學生物學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工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物理、材料化學(2017年暫不變動)

    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

    中山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學

    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檢驗與檢疫

    國際金融學院:經濟學

    旅遊學院:酒店管理

    「對於一個專業的設置與調整,高校有著自己的評判指標和緯度,如報考率、對口率、就業率等等,而很多高校的社會工作專業都不是考生填報的第一志願,很多都是調劑過去的,這種情況是客觀存在的,而且中山大學此次並不是僅針對社會工作這一個專業進行停招,不應該一味的指責校方,也要從自身找問題。」史柏年說道。

    目前,在學校官網、院系網站上,記者尚未看到關於該校社會工作專業將停止招生的官方文件,而據在讀社工學生反映,此前校方並未與學生進行溝通或告知,而是近日來該事件持續發酵,學院才召開通報會,安撫學生並口頭承諾「學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社會工作系講師盧磊表示:「對一個專業的調整或停招,應該積極主動與該專業在校學生和老師溝通,充分聽取師生意見,而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結果通知,這恰恰體現了我國目前高校行政色彩太嚴重。」

    停止招生是否與當前政策相悖?

    中大校方表示:「暫停2017年招生」不能簡單用「取消專業」去理解,被暫停的專業今後結合學校發展規劃,需要的可以重新恢復,比如土木工程專業,就經歷過暫停招生,之後再恢復的。

    而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年底,中國社工專業人才數量達76萬人,其中持證社工30萬人;相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社區和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崗位超過27萬個,在城鄉社區和相關事業單位設置社會工作服務站(科室、中心)13697個,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達到6000多家。

    政策方面,2016年7月6日,民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的《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提出了「到2020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佔全國總人口比例達到1‰以上,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達到1萬家」;

    11月2日,民政部等12部門聯合出臺《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的意見》,明確了社工職能,對薪酬待遇、職稱評定等問題進行明確規定;

    11月7日,民政部在廣州舉辦的全國社會工作推進會議上就「十三五」時期社會工作推進思路目標任務中,明確提出了要大力支持發展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健全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相銜接的社會工作教育體系,要加快培養一批具有重要引領示範帶動作用的高層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

    盧磊表示:「社會工作是近些年來國家大力扶持發展的行業,2010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明確將社工人才隊伍列入國家統籌推進的六大人才隊伍建設行列中,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法規也在不斷構建和完善社工行業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這充分肯定了社會工作在當前中國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專業社工人才也是現今迫切需要的一類專業人才,而高校作為我國現行教育體系中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責任重大 ,在這樣情況下,中山大學宣布停止社會工作專業本科招生,的確存在與政策相悖的情況。」

    在史柏年看來:「中山大學社工專業本科停招,在專業社工人才產出上對社工行業影響不大,畢竟一所高校每年培養的人才數量有限;但是停招背後所釋放的信號,無論對社工行業發展較好的廣東省,亦或是全國,都是值得警覺地,它所折射出的問題,更為迫切。」

    高校社工專業教育該集體反思,政府政策要真正落實

    在一片輿論聲中有惋惜、有反對,亦不乏支持者,拋開事件對錯問題,停招事件的發生,撕開了高校社工專業教育問題的口子,裡面顯得錯綜複雜。

    「事件背後折射出的是當前中國高校社工專業教育的一種危機,而這種危機並不是現在才有的,高校開設社會工作專業後所培養的一批批高校專業畢業生,最終是要走進社會接受市場檢驗的,中國目前已經處在社會轉型時期,需要一批專業的、有能力、適應中國社會的社工人才,而當前高校社工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程、理念灌輸等培養的畢業生能否真正的勝任這樣的使命,能否讓機構、政府、社會都認可,能否體現出自身價值的不可替代性,這是高校社工專業教育目前急需決絕的問題。」史伯年表示:「畢業後絕大多數人不再從事一線社工工作,高校要反思當前的專業人才培養體制是否適應當前市場,政府也要反思是否給予了良好的就業環境,目前而言,社工從業者依舊面臨著社會認識度低、薪酬待遇差、上升渠道不暢等等問題,與其他專業人才相比,依舊在各方面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這些問題會導致人才流失、行業不完善,進而引起高校生源報考率低、就業率低等現象。」史柏年說道:「高校要反思,培養出真正的能夠勝任當前需求的社工人才,政府要加強投入,給予社工人才合理的從業環境,二者並進才能共同前進;相互推諉或等待其中一方先改變,都無法解決問題。」

    盧磊說:「一方面 ,目前全國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院校超過400所,而其中300多所都是開設本科專業的院校,中山大學停止招生的恰恰是本科專業,這就說明在這一層面的專業教育和培養存在著問題,這當中課程設置、理論與實踐脫節、本土化進程的缺失等等問題都是造成現在事件發生的重要因素,現在還有很多高校的理論是國外的,存在與我國當前社會不契合的問題,這些是許多高校共同面臨的頑疾,時間已久但卻沒有徹底解決。另一方面,雖然近些年來國家對於社工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予以支持和引導,但政策法規有沒有落實,落實的好不好是最關鍵的,當前社會工作者就業率低,薪酬待遇差、晉升渠道不暢等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社工行業發展,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外部障礙,這樣的情況下,包括民政部、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社工人才的投入和保障,讓社工從業者能夠在社會中獲得認同感,達到自身的預期。」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社工專業本科將停招 誰之過?
    中山大學社工專業本科將停招 誰之過? 2017-05-1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菅宇正 「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辦學質量在我國高校同學科中一直排名靠前,且在行業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此次停招事件對業界而言是一種遺憾,但它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 面對記者關於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停招事件的提問,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執行院長史柏年作出了這樣的回應。
  • 中山大學否認"社工專業停招":與社會學專業一同招生
    5月5日下午,多個關注社會工作專業的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存在了十六年的中山大學社會工作本科專業今年秋季將停止招生,該專業碩士教育將會保留。」上述消息迅速在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師生及校友間傳播,並引發議論。  在網絡問答社區「知乎」上,有網友以「如何看待中山大學社會工作本科專業被裁撤」為題展開討論,截至6日下午5點,該話題的瀏覽次數已超過15萬次。
  • 中山大學18個專業今年調整或停招:經濟學、應用統計學入圍
    中山大學18個專業今年調整或停招:經濟學、應用統計學入圍 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2017-05-08 17:55 來源:
  • 2005高考:中山大學八專業只招廣東學生
    南方網訊 中山大學今年將有若干專業只面向廣東招生。其中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土木工程方向,是中山大學與香港大學聯合培養,共招收30人,學生入學後,第一二年在中山大學就讀,三四年在香港大學就讀,畢業時由中大發畢業證,香港大學發學位證。這是記者昨日(9日)從該校獲悉的。
  • 中山大學文科專業也招理科生
    中山大學文科專業也招理科生 2007年04月24日 10: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中山大學回應18個本科專業暫停招生:就業率不是唯一原因
    正在中山大學讀大二的小君(化名)在朋友圈寫下這樣的感慨。由於學校的專業調整,今年秋天,他的專業可能將不再會迎來新的師弟師妹了。5月7日,中山大學官方微信平臺發布了最新一輪本科專業辦學評估意見,決定調整或暫停18個本科專業的2017年招生。小君就讀的社工專業就是其中之一。
  • 福建醫科大學49名社工專業畢業生無一人從事社工工作
    福建醫科大學49名社工專業畢業生無一人從事社工工作  日前,記者在福建醫科大學採訪時發現了一個現象:除考上研究生的學生外,該校2006屆社工專業49名畢業生已全部就業,但沒有一名畢業生從事社工工作。而2007屆已籤約的畢業生中,目前也沒人當社工。  大學生從事所學專業方面的工作,做起來既順手又順心。
  • 社工專業畢業生是否只能逃離「本行」?
    來自廣州、上海等地高校社工專業的調研結果也顯示,畢業生不入本行的情況十分普遍。這一現象發人深省:社工專業畢業生為何鮮有人問津一線社會服務機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為社會領域改革順利推進提供人才支撐?考上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老年學專業研究生的董亭月告訴記者:「做一線社工要面臨許多現實問題,我想走一條比較折中的路,當一名社工專業教師。」理想難敵現實社工專業畢業生放棄到社工機構工作,是否因為他們不喜歡這一行?答案是否定的。
  • 山東21所高職院校為何忙著停招或撤銷專業 專業停招究竟意味著什麼?
    山東21所高職院校為何忙著停招或撤銷專業 專業停招究竟意味著什麼?2019-11-07 17:23:27 來源:新浪網 停招不一定意味著
  • 「社工資格證」考試報名 應屆生熱捧往屆生冷對
    今年6月,全國首次開展「社工資格證」考試,該考試將於6月進行,目前廣東已進入報名階段。記者採訪發現,不論未來是否從事專職社工工作,絕大部分社工專業的應屆生都選擇了考證,而往屆生卻極少報考。謝惠旋告訴記者,即使不做社工,考證也有利於以後晉升,「算是對4年大學的專業學習留個證明吧。」   廖其能,海珠區「青年地帶」青少年社工服務站、綠翠中學的一名「駐校社工」,今年也將從中山大學社工系畢業。他說,身邊有九成以上的同學都報了名。「畢竟社工是一種技術性要求很高的職業,這個資格證的考取,對於未來社工職業化、規範化會很有幫助。」
  • 一個社工專業學生關於社工專業的思考
    作為一個社工專業的大三學生,我欣喜於自己的經歷終於能夠來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再是大一時那個被人一問「社會工作是什麼?」就啞口無言的「萌新」。我將壓箱底的專業書和實習的文書「回味」了一遍,總結出一個自己妥為滿意的答案,但我其中總覺得欠缺了些什麼。直至最近疫情好轉了,閒不住的我想去找份工作(今年可能開學就大四了),在眾多的就業去向中我想通了些東西。
  • 中山大學新開土木工程專業
    本報訊  (記者秦暉通訊員唐銳)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今年有若干專業僅面向廣東省招生。而中山大學和香港大學將聯合培養土木工程方向的學生,條件適合的學生前兩年在中大學習,後兩年在港大學習,畢業後雙方互認學歷。
  • 山東多所大學本科專業停招、撤銷……到底啥原因?
    本科專業停招、撤銷在我省很常見近日,山大今年19個現有專業停止招生一事引發熱議。對於專業停招,很多考生和家長有誤解,直覺印象是「這個專業完了」,其實不然。雖然很多專業停招無法擺脫被撤銷的命運,但從今年山大的情況來看,19個專業中,除7個弱勢老化專業停招,另外12個專業中,有9個學科相近、碎片化、口徑過窄的專業被整合,3個老專業實現了更新換代。省內專業的調整和優化力度較大的,還有山東師範大學。
  • 山東多所大學本科專業停招、撤銷…到底啥原因?
    本科專業停招、撤銷   在山東很常見   近日,山大今年19個現有專業停止招生一事引發熱議。對於專業停招,很多考生和家長有誤解,直覺印象是「這個專業完了」,其實不然。雖然很多專業停招無法擺脫被撤銷的命運,但從今年山大的情況來看,19個專業中,除7個弱勢老化專業停招,另外12個專業中,有9個學科相近、碎片化、口徑過窄的專業被整合,3個老專業實現了更新換代。   省內專業的調整和優化力度較大的,還有山東師範大學。
  • 會計學本科停招,清華大學已官宣,還有三大紅牌專業要慎選
    會計學本科停招,清華大學已官宣,還有一個壞消息,網友:太扎心 2020年高考本科一批志願填報臨近尾聲,但仍有不少考生遲遲無法確定報考哪些專業,畢竟一旦被錄取之後,想要調換專業就難辦了。不過,就在高考生們都心力交瘁不知道該選擇哪個專業的時候,清華大學官宣了一條消息,網友們頓時就炸開了鍋。
  • 中山大學將打造「無專業」本科教育
    中山大學將打造
  • 廣州資深社工超1000人 未來將培養更多高級社工師
    廣州資深社工超1000人 未來將培養更多高級社工師金羊網  作者:符暢、廖培金  2020-11-04 中國社會工作學會和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合作啟動高級社會工作師繼續教育培訓研究合作項目,將培養更多高級社工人才。
  • 社工專業畢業生8成選擇逃離本行
    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大力加強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有效滿足青少年的個性化社會服務需求。    當前,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與青少年社會服務需求不相適應,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青少年社會事業的發展。青少年事務社工為啥職業認同感不高?我省青少年事務社工服務機構發展狀況到底怎樣?建設一支能夠滿足現實需求的青少年事務社工人才隊伍,需作哪些努力?
  • 中國警校將停招本科生 廢除警察教育學歷化
    連日來,一則《公安大學停招本科生》的帖子,引爆出中國警察培養機制即將進行的大變革:全國警校將停招本科生,公安部屬院校今秋實行,借鑑「美國模式」,淡化或暫停學歷教育,培訓將成為警校的主要職能。  記者調查核實確有此事,而且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已向公安部遞交了一套改革方案。
  • 香港社工機構落戶佛山
    南方日報訊(記者/趙進通訊員/楊劍琴冼思琪)香港社工機構首次落戶佛山,將為當地提供專業社工服務,並培育本土社工人才;同時,政府購買的社會公共服務也將受到專業督導。昨日上午,「關愛桂城」建設督導委員會與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下稱「香港社協」),以及廣州市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下稱「廣州啟創」)籤約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