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至今,王家衛作品的消息不曾間斷。
先是關於他的第一部電視劇《繁花》,歷經六年的籌備總算正式開拍。改編自金宇澄同名作品,描寫兩代人的上海故事,並由會說上海話的胡歌和馬伊琍飾演男女主角。為此王家衛更在影視城搭建1:1實景,意圖再現當年上海的都會風光,並表示這部電視劇將會是《花樣年華》與《2046》的精神延續。
同時適逢《花樣年華》上映二十周年,美國藝術電影發行公司Janus Films——影迷們或許更熟悉其旗下CC也宣布將在王家衛的監督下,完成七部經典的4K修復與重映計劃「王家衛的世界」,其中包括:《旺角卡門》、《阿飛正傳》、《重慶森林》、《墮落天使》、《春光乍洩》、《花樣年華》,以及《愛神》的導演版。
王家衛曾在受訪時聊到修復電影的契機,「幾年前,我在某個地方看了自己的電影,我看著monitor,問他們說:為什麼一切看起來這麼混亂?他們回答: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4K投影,你必須升級它。」
王家衛因而逐漸展開修復之旅。目前分別曾在紐約、裡昂數千位觀眾面前放映修復後的電影,並得到熱烈迴響,熟悉王家衛的觀眾或許也猜到他會這樣繼續追求完美。
這就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因為你永遠不會覺得它夠好,你很可能會說之前看起來更好,或是顏色不對等等,這為後面拍攝帶來很多痛苦。
對王家衛來說,電影修復最難克服的是視角的選擇——「這是最兩難的地方,我既要將電影修復成觀眾記憶中的樣子,也要修復成我最初設想的樣子。」
隨著電影編輯技術的進步,可以改變和嘗試的東西實在太多,他們最後選擇了後者:依循導演的期待:因為這代表我對這些電影最生動的想像。
許多導演都曾在電影修復的過程中重新審視過去的作品,並進行新的剪輯。王家衛也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其中最顯見的就是電影的長寬比。
《重慶森林》和《花樣年華》當時是以1.66:1 的長寬比來拍攝和發行,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長寬比之一。但它們在錄影帶上被轉換成1.85:1 ,而大多數觀眾都是在錄影帶上觀看這些電影,因此人們一直認為它們是以1.85:1 拍攝的。若是家裡擁有大螢幕,人們會覺得我看過電影,但事實並非如此。當你用這種形式去觀看,它早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修復版中,觀眾有機會看到電影原始的長寬比。
除此之外,《墮落天使》的格式也改成了變形鏡頭。
這是王家衛最初打算發行的電影格式。但在當時,以標準版拍攝電影再以變形版發行是不可能的。透過這次修復,他們實現了這個願望。
聲音的部分,更與音效剪輯師進行遠端合作,修復了《重慶森林》和《花樣年華》的音軌,並重新混音,格式轉為更不失真的DTS-HD MA 5.1聲道。
細節處則是製作了全新的片頭,讓所有影片的外觀一致,提醒觀眾:這些都是修復後的作品。
修復除了優化,也讓一些遺憾得到彌補的機會。王家衛提到2019 年的一場火災事故,當時我們失去了《春光乍洩》一些原始底片,隨後幾個月裡,我們嘗試儘可能地去修復它們,但有些已經毀損得很徹底。我們不僅失去了部分的畫面,也失去那些膠捲中的音軌,因此我不得不縮短了梁朝偉的一些獨白。
慶幸在L'Immagine Ritrovata電影修復所的努力下,成功將大部分場景恢復到更好的品質。
說到底,電影修復的困難,正也是它的有趣。
2008 年《東邪西毒》修復首映後,有觀眾向王家衛反應這部電影和他們印象中不一樣。
這讓我意識到,有很多觀眾是透過盜版或是不理想的放映場所看到這部電影,這也讓電影本身有了不一樣的視角。當然有些人還是更喜歡自己看過的版本,因為記憶是很難被打敗的。就像俗話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為水不一樣,人也不一樣了。
修復電影的過程中,這句話成為座右銘,時時提醒他,要把這當作一個機會,因為職涯走到不一樣的階段,就會有不一樣的觀點,我要把這些修復作品當作是新作品來呈現給觀眾。
我邀請觀眾和我一起重新開始,因為這些電影不是同樣的電影,我們也不再是同樣的觀眾……
墨鏡王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