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離世:死亡是一個很坦然舒暢的過程,是一種領悟

2020-12-12 芳蘭若與你一起聊情感

昨天早上睡醒了,劃開手機屏幕,點開微信朋友圈,突然發現朋友圈裡,有兩條都是關於他人離世的動態,剛開始還沒有認出是科比,以為是被新型肺炎感染而離世的人,嚇了一大跳。自己也跟著發了一條關於新型肺炎的動態。過了一會,網上科比和他的二女兒墜機的新聞鋪天蓋地。再點開朋友圈仔細觀看,心裡突然一驚,年僅41歲的科比,離世了。

1

不怎麼觀看NBA,不太知道籃球的事情,科比離世,再加上我前兩天剛剛經歷死亡的驚嚇,內心有種說不來的感受,總是想要把它們寫下來。

不斷查找科比的相關信息,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些言論像「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我的字典裡沒有失敗,也不允許失敗。」「總有人要贏的,為什麼那個人不是我?」「死亡是一個很坦然舒暢的過程,是一種領悟。」「沒有死亡哪有生命。沒有黑暗哪有光明,最終你總會接受這一切。」……

真的是很不錯的言論,「一個人對世界的貢獻,在於你走的時候給世界留下了什麼。」科比也給全球人民帶來了很大的貢獻。他的勵志,他的夢想,他的堅持,他的凌晨四點鐘的太陽......不知道激勵了多少人,鼓舞了多少人。我想即使科比離開了,他也永遠會被世人所記住,希望他和女兒能在天堂獲得安寧。

好像這段時間,有很多的年青生命離開了人世。像年僅25歲的韓國藝人崔雪莉,錄浙江衛視節目去世的年僅35歲的高以翔等,他們都是很年輕的生命,然而就這樣突然的離開了人世間。

好像生命就是那麼的脆弱,你永遠猜不到,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如果意外突然來臨,你給世界留下了什麼。

2

魯迅先生有一篇散文《死》。他裡面有這樣一段話,「我即將閉上眼睛,因為對他很煩厭。聽了一會,沒有聲息,他大約走了。但是似乎一個螞蟻又在脖子上爬起來,終於爬到臉上,只繞著眼眶轉圈子。」

或許這就是死亡吧。你的身體沒有了任何的呼吸,靜靜的躺在那裡,看著身邊的人圍繞在你身邊,你想要和他們說話,但卻沒有一個人聽得到你說話,看得到你在叫他們。你百般無奈,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屍體被抬走,裝進棺材,或者被大火焚化等。然後被埋進黃土,隨著時間的流逝,你的身體開始腐爛,然後各種蟲子撕咬著你的身體,最後慢慢的變成了一堆白骨。

這是我理解的死,而我一直在思考著如何面對死亡,畢竟活著的日子多麼的美好,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什么喝什麼,想玩什麼玩什麼,可以盡最大的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但若是死了,你的一切都變成了虛無,你再也沒有機會做你想做的一切了,會有很多的無奈與痛苦。

但人的壽命畢竟有限,也會有很多的意外,病痛等等,有時候並不是你自己所能決定的。所以死,也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如何淡定的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其實也是每個人一生中的必修課。科比也曾說過他自己對死亡的理解,他說,「死亡是一個很坦然舒暢的過程,是一種領悟,沒有死亡哪有生命。沒有黑暗哪有光明,最終你總會接受這一切。」

確實,當你不得不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的時候,其實各種跪地求饒,祈求上天幫幫他,給他多一點的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呢。老天讓你離開,或許是世上再無你的價值,或許是你做了什麼不正確的事,或許是你自己的壽命已經到頭了……到了時間,你就該告別世間,回到你從哪裡來的地方去了。不要過於執著,也不要過於留戀世間。

過於執著的留戀世間,或許久了以後,你自己都感到後悔。同時,既然明白死亡是自己必須經歷的事情,為什麼不在自己能夠好好的活在世間的時候能夠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做自己想做的一切呢?

3

毛姆先生的小說《人生的枷鎖》裡,借克朗肖的話說出他對死亡的理解。

「你活著就應該念念不忘死。死是微不足道的,對死亡的恐懼決不應該影響一個聰明人的一舉一動。我知道我臨死時會掙扎著想呼吸空氣,我也知道那時我會驚恐萬狀,我還知道我無力抑制住不對人生把我逼入這樣的絕境而悔恨不已,但我不承認我會悔恨人生。眼下,雖說我身體瘦弱,上了年紀,生患沉痾,一貧如洗,而且已行將就木,但我的命運依然掌握在我的手心。因此,我沒什麼好遺憾的。」

真的,理解的真好。記得書裡談到那時候克朗肖病的快要死的時候,菲利普想要送他去醫院,克朗肖擺擺手不讓他送,然後做他想做的事。是的,其實他的心裡早已坦然的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

他知道死亡即將來到他的身邊,即便是各種援救對他來說都是無濟於事,所以他選擇了讓自己剩下來的不多時光裡做一切他想做的事。即使他想做的事會加劇他的死亡,他依舊還是願意去做,因為不想要他僅剩的不多時日裡心有所憾。

時光短暫,生命不長,不要讓自己在僅剩的生命裡有太多的遺憾。《月亮與六便士》裡的斯特裡克蘭德,在他不長的歲月裡,40歲高齡,家庭事業有成的情況下, 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棄自己安逸的生活,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孤身一人來到法國巴黎,學習他心中的夢想,畫畫。

再到後來,他來到愛塔的身邊,即使身患麻風病,病痛將他折磨的死去活來,他依舊選擇完成自己心中的夢想。是的,他的腦海中似乎有老天早已安排好他要完成的東西,他一定要將他完成。即使完成了無人看到,無人理解,他也要完成。對的,他要完成老天交給他的使命。

讓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的遺憾,盡全力完成老天賦予自己的使命與職責。這樣,不至於在死亡來臨的時候驚慌失措,遺憾自己還有很多的東西沒有完成,很多的美好沒有享受到。

4

每個經歷過生死的人,都會對人生有更深的領悟。胡歌應該是受絕大多數人喜歡的明星吧。不僅是因為他演得戲好,我想,也跟他經歷的那場車禍有關。2006年8月29日,胡歌和他的女助理不幸遭遇車禍。他的女助理張冕不幸逝世,而他自己,身體受到重創,全身麻醉,脖子及右眼縫合100多針,接受右眼角植皮手術。

是的,在這場車禍中,他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死亡,他足夠幸運,僥倖逃脫。但若不是僥倖,他也見不到明天燦爛的太陽。從此,他仿佛變了一個人。 他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既然我活了下來,就不能白白活著。」

是啊,既然老天讓你經歷了最恐怖的死亡,還選擇讓你活了下來,必然有他想要你完成的事。或是完成自我的救贖,亦或是在一定程度上救贖到他人。

胡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都無法從車禍的創傷中走出來。他無法坦然的面對自己不再俊美的容顏。曾經,他的李逍遙,世間應找不到第二個。在拍《神話》的時候,他的劉海很長很長,是的,他要用劉海遮住他被100多針縫合的雙眼。同時,他整個人散發出來的氣質,也讓人覺得有點壓抑,不是那麼的快樂。

後來,再次看到他主演的電視劇《琅琊榜》的時候,我感覺眼前確實一亮。是的,他把自己的劉海紮起來了,他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眼上的疤痕。他自己的個人氣質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懂得自己要什麼。

女助理張冕車禍不幸離世後,2009年,胡歌以他的名義捐贈的希望小學落成,並在十月底到雲南威信驗收小學。

經歷過九死一生的車禍,他活了下來。經過不斷的自我心靈的救贖,他慢慢的放下了曾經的傷痛,接納了現在的自己,同時,更進一步的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更深層次的意義。既然我活了下來,就不能白白的活著。

科比說的,死亡是一個很坦然舒暢的過程,是一種領悟,真的是很有道理。其實每個人都應該要對死亡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思考。這樣,不至於在死亡即將到來的時候太過慌亂。當你想明白了每個人都必須要死,那是客觀事實,也是必然結果的時候,或許你就不會那麼的慌亂了,你也會懂得去思考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應該做什麼,才不至於讓自己的生命留有遺憾。同時,你也會學著去思考,是否已完成了老天賦予你的獨特使命,思考著當自己離開人世間的時候,給世界留下了什麼。

死亡是對自己有限人生的一種領悟,通過領悟,或許我們會對人生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希望我們都能坦然的面對死亡,同時記得不要讓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生命太短,要活得快樂一點。

相關焦點

  • 科比生前採訪:沒有死亡,就沒有生命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前美職籃(NBA)巨星科比·布萊恩特,於當地時間26日不幸遇難,終年41歲。伴隨著他的不幸離世,各大媒體都開始悼念這名球星。 美國體育播客「The Ringer」26日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則2016年採訪科比的視頻。那時,剛退役沒多久的科比罕見地探討起了「生與死」的關係。他坦然表示:「沒有死亡,就沒有生命。」
  • 身家200億的科比,生前暢談過生死觀:無死何來生?我對生死坦然
    這就是一種感悟,沒有死亡就沒有生命,沒有黑暗何來光明?所以就是接受這個現實,坦然面對」。 「當我在思考自己是否要退役的時候,那同樣是一種對死亡的接納,接受生命有限這一事實,那是所有運動員都會面對的時刻」。 「如果你和死亡對抗,那麼你的內心就會一直在其中掙扎。所以……我坦然面對死亡。」
  • 科比:有死亡才有生命,有黑暗才有光明
    傳奇巨星科比是許多人的偶像,也是許多人的青春。科比的生涯總共獲得了5個NBA總冠軍,1個常規賽MVP,2個得分王個18次NBA全明星的成就,在全世界擁有球迷無數,是當之無愧的NBA傳奇巨星。對於科比的意外去世我們都感到非常的痛心,雖然退役過後不常出現在聚光燈下,但我們總感覺上次見到他就是在昨天,就是在剛才。
  • 科比,一代籃球巨星,更是一代信仰。即使離去,黑曼巴精神永存
    他的離去是一個時代的離歌,也讓那些男孩子們與青春告別。或許這就是偶像的力量,不同的人追不同的星,有的人追的是歌星,有的人追的是球星,但他們都是他們奮鬥年華裡的一個榜樣。我覺得科比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他的存在就是給人力量。他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見過凌晨四點鐘的洛杉磯。始於凌晨四點鐘的信仰,歸於凌晨四點鐘的安詳,科比永遠在人們心中。
  • 洛杉磯湖人隊傳奇球星,科比一個時代的傳奇,一個時代的悲傷
    洛杉磯湖人隊傳奇球星科比·布萊恩特的突然離世震驚了體育界。科比,年僅41歲,從湖人退役還不到4年,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是在湖人度過的。《洛杉磯時報》報導了墜機事件,但沒有透露科比是否在飛機上。TMZ首先報導了布萊恩特是被殺害的人之一,這已經得到了警方和卡拉巴薩市官員的證實。TMZ隨後報導稱,布萊恩的四個女兒之一吉安娜也在直升機上,也死亡了。她13歲。許多運動員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他們對死亡的震驚。
  • 霍華德終於領悟了 科比的那句soft!感受一下強者的心氣
    霍華德終於領悟了 科比的那句soft!我的大腦無法無法處理失敗,因為當我坐下來面對自己說『我是一個失敗者』時,我認為這比死亡還要糟糕。」4、愛我 等你變強了再說 ----《NIKE廣告》5、第二名就是最大輸家6、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7、我的聽力越來越差了,在每個球場都聽不見噓聲.
  • 科比曾被問如何看待死亡:有了死亡才有生命,有了黑暗才有光明!
    不久前,全世界的籃球迷們都得知道了一個噩耗,曾經的NBA超級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影響了一代籃球迷的超級巨星,因為直升機事故離開了我們,全世界都陷入悲傷當中,無論你是否喜歡科比或是討厭科比,都對於這個消息感到無比痛心,不少球員在比賽中也是哭紅了臉,歐文因為過度悲傷拒絕了當晚的比賽,我相信全世界沒有人願意聽見這個消息
  • 洛杉磯痛失城市英雄 各界悼念科比意外離世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電 題:洛杉磯痛失城市英雄 各界悼念科比意外離世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NBA傳奇球星、洛杉磯湖人隊退役球員科比·布萊恩特當地時間26日在美國加州發生的直升機墜毀事故中遇難。包括勒布朗·詹姆斯等球員在得知科比意外離世的消息後痛哭。詹姆斯剛剛在此前一天的比賽中實現對科比職業生涯總得分的超越。科比還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對你充滿敬意,我的兄弟」。這也是科比生前最後一條推文。籃球巨星麥可·喬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語言無法表達我此刻的痛苦。我愛科比,他就像我的小兄弟一樣。
  • 金撞球探:了不起的「科比」
    可想而知,科比的意外離世著實令全球數以億計的籃球愛好者傷心萬分、悲痛不已。從1月26日事發當天至2月24日追思會舉辦,近一個月的時間,全世界的球迷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緬懷著這位既平凡又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 讀林清玄的書,就如同聽黑膠音樂,讓人以坦然的心對待生活!
    他的微博,定格在2019年1月22日這一天,對於離世,他似乎有所預知。在他生前的最後一條微博,我沒有看到他對死亡的畏懼,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灑脫和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猶如他說言:「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 一筆糊塗帳引起爭議,離世的科比再度被消費
    2020年確實是一個令人難受的年份,因為不少人至今還深受病毒的影響,出現各種各樣艱難的局面。對於籃球迷來說,年初科比的不幸離世更是使人悲傷。對於科比的思念至今沒有消散,提到這個洛杉磯湖人隊的名宿,不少球迷還是深感遺憾,因為「直升機失事」這樣的結局確實不適合科比這樣的人物。但更糟糕的是,在科比離世將近半年之後,關於他的消費式話題仍在繼續。本賽季的NBA很可能在北京時間7月31日重啟,也就是說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準備期。
  • 科比逝世的這三個月,我們如何通過社交媒體悼念他
    對於全世界的湖人球迷來說,2020 年 1 月 26 日是一個註定心碎的日子,科比·布萊恩特在這一天因直升機事故不幸遇難。「黑曼巴」的猝然離世讓很多人掉入到一種極大的不真實感當中,頃刻間,全球社交網絡被籠罩進一片悲傷的海洋,世界各地的人通過文字、視頻等形式對科比寄予的哀思,在過去這兩個月的時間中連綿不絕。
  • 再也不催你生兒子了,科比離世2小時,他們做法讓人心寒
    半夜突然驚醒,冥冥之中感覺有事情發生,打開手機,滿屏的墜機消息,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悲痛,不打籃球的人永遠不會體會到這種心情,科比突然離世足以摧毀一個球迷的信仰。有多少人寧願少活幾年來換科比的重生,這個偉大的人又何嘗不想死的壯烈。就在昨天還有人在比較科比布萊恩特和詹姆斯誰更偉大,幾年前興許還有人把科比布萊恩特和麥可喬丹相提並論。不是勝負已分,而是毫無意義,得到科比離世的消息詹姆斯和喬丹都悲痛不已,老詹甚至幾度哭暈過去,足以看出兩人的感情是有多深厚。
  • 洛杉磯街頭紀念科比壁畫成新景點
    Los Angeles Convention Center, DTLA 這幅壁畫位於市中心的一個小巷子裡,由體育壁畫家Jonas Never在2015年繪製。熟悉科比的人都記得這一幕吧。在這張圖片中,科比抓著他的湖人球衣咆哮著,而「洛杉磯文化」的字樣印在了這位超級巨星的旁邊。 壁畫位於:1300 block of Lebanon Street,與洛杉磯會議中心( L.A.
  • NBA美國籃球明星科比談死亡:有死亡才有生命,有黑暗才有光明
    NBA美國籃球明星科比談死亡:「有死亡才有生命,有黑暗才有光明」世間再無冷血黑曼巴!三分鐘帶你回顧籃球巨星科比的傳奇一生,天賦與努力並存,以光為冕致敬籃球人生。儘管科比以場均27.6分排在聯盟得分榜第二位,但湖人隊卻打得十分艱難,實力整體下滑,賽季的失意讓科比迷失其中,仿佛失敗的結局已經為他寫好。低迷時間不長,2005-06賽季成為了科比籃球生涯的又一次轉折點,菲爾·傑克遜教練返回球隊繼續執教,儘管兩人此前發生過爭執,但這次的合作還不錯,湖人隊重回季後賽,這也是科比職業生涯中個人得分數據最好的一個賽季。
  • 格萊美主持人悼念科比:一百萬年也想不到這樣開場
    領獎視頻截圖  製作這部短片的初衷,本是為了在科比球衣退役儀式上的播放,誰都沒能想到最終居然獲得了奧斯卡獎。這部短片以粗糲素描畫為風格,靈感來自於科比在2015年底宣布將在下個賽季退役時,所發布的同名長文《Dear Basketball》,主要講述了科比從一個小男孩逐漸成長為洛杉磯湖人隊超級巨星的傳奇歷程。
  • 科比離世250天,瓦妮莎將kobe戴身上,不給追求者一點機會
    10月3日,科比遺孀瓦妮莎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張和小女兒Koko的合照,並配文寫道:「My KokoBean」,1歲的Koko是長得最像爸爸的一個女兒
  • 墨西哥亡靈節vs天朝清明節:我們何時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追尋夢想的主題早已老生常談,但這部電影題材妙就妙在讓觀眾明白死亡並不晦暗可怕,相反,死亡可以是溫暖的。當影片中連通異世界的金黃樹葉橋梁出現,當畫面中色彩斑斕的靈獸在天空中飛舞,當亡靈節上生者與逝者雖分隔兩世,但同在大開趴體慶祝時,觀眾們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在逃避、恐懼的死亡,可以是多彩的,可以是溫暖的,可以是快樂的。
  • 心理學家告訴你:不要害怕死亡,坦然接受死亡這件事的好處有三點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為什麼我們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存在?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害怕死亡這件事本身呢?派克在書裡面提到,勇敢地接受和坦然面對死亡這件事的好處(價值)有三點:1, 減少對死亡這件事本身的恐懼感,更加坦然地面對生活。害怕死亡,是恐懼的根源。
  • 心理學家告訴你:不要害怕死亡,坦然接受死亡這件事的好處有三點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為什麼我們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存在?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害怕死亡這件事本身呢?(價值)有三點:1, 減少對死亡這件事本身的恐懼感,更加坦然的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