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們寧願去家樂福買菜,也不願在路邊買老人賣的便宜菜?答案來了

2020-12-20 中國網科學頻道

新鮮的蔬菜是我們生活中生存必須要購買得,大多數時候為了新鮮每天都要出去買一次。但是我發現一個現象,越大的城市裡面的人和越年輕的人買菜的時候都會選擇去大型超市比如家樂福或者去蘇寧小店購買,都不願意買路邊老人售賣的便宜菜。

在路邊售賣蔬菜的一般是城市周邊農村郊區的種植戶農民,平日裡一般地裡種的都是蔬菜,自己也吃不完,拿到城裡路邊賣掉。

這裡面就會出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路邊老人賣的蔬菜很新鮮或價格也很低,但往往買菜的人卻不多,這是什麼原因?本文拿蘇寧小店買菜與路邊菜對比說明一下。

原因一,與蘇寧小店對比,路邊蔬菜「不新鮮」。

現在老百姓買菜時候,都喜歡購買新鮮的蔬菜,新鮮的重要程度已經能排到第一位。

不管是在蘇寧小店中還是在菜市場裡,人們在賣蔬菜時會不定時對蔬菜一直噴水使蔬菜一直保持新鮮狀態,或者放在冰箱冷櫃中最佳溫度儲存吧,不容易壞掉。

但是老人們在路邊賣蔬菜時,一般任由蔬菜萎蔫,有的時候才剛剛摘下小半天,但看上去卻已經蔫了,看起來很不新鮮。在普通消費者看來,看上去不新鮮的蔬菜可能已經摘下來好幾天,美觀度也不好看,自然不會去購買。

原因二,連鎖信譽守規則,路邊賣菜人有的會缺斤少兩。

現在年輕人對消費細節方面概念很低,很多路邊賣菜的老人就是看中年輕人不在乎三塊五塊消費這一點,在賣菜時,常常會缺斤少兩來糊弄年輕人。

當有的人在路邊買菜經常被騙後,便會對所有「路邊類」賣菜人產生壞印象。便不會再去路邊買菜。而那些實實在在的老人在路邊賣菜時,卻因為之前有人矇騙過年輕人,而導致自己的蔬菜賣不掉。

年輕人買菜時候其實大多數不在乎三塊五塊,更在乎的是尊重信任規則。

原因三,蘇寧小店品種豐富,路邊蔬菜種類少。

現在城市裡的年輕人生活節奏很快,在繁忙的工作一整天后都身心疲憊,特別累。所以僅有的力氣出門買蔬菜時,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在一個地方把所需要的蔬菜一下買好,不想在走來走去。比如蘇寧小店現在蔬菜品種大概在四五百種,每天送到消費者手中時間不會超過幾個小時。基本上前一天晚上下單預定,連夜蘇寧通知種植戶採摘,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自提點,你就可以拿到新鮮的蔬菜了。

通常路邊的老人所賣的菜都是自家菜園子種植的菜,很常見,重複度很高,種類很少,所以很多人覺得在路邊買一兩種蔬菜家裡不夠吃,還要到蘇寧小店或菜市場中二次購買,跑2次腿,還不如一次性在蘇寧小店或菜市場全部購齊,這樣更能節省時間,反正也差不了幾個錢。

原因四,連鎖品牌品控完備,路邊蔬菜品質參差不齊。

最後一點本來不想寫的,但是我還是要說一些,有些不太善良的老人常常會將菜市場中賣不掉的蔬菜、雞蛋等拿到路邊去販賣,他們覺得自己社會閱歷豐富,利用年輕人的同情心,將品質不好的蔬菜以高價錢賣掉,賺取差價。當年輕人將蔬菜買回家後發現上當時,愛心被傷心,以後不再會幫助或者購買。這讓那些靠在路邊買菜貼補家用的農村種菜老人承受了「幾顆老鼠屎」種下的惡果。但是也沒辦法,沒有規則沒有規範,全靠個人自覺,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寫在最後:

其實買菜是一件小事,但是也是生活裡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屬於衣食住行,食的問題。每一個老百姓對於自己的吃都是十分上心的,容不得一點取巧。

關於買菜,尤其是一線城市,我建議大家了解一下蘇寧最近上線的「隨時會員」。我現在每天預定用這個新鮮蔬菜,今天晚上預定,明天7點後就可以陸續送達,採摘時間不超過24小時,新鮮穩定價格透明。關鍵還是「無接觸快遞」讓我感覺取菜時候更加安全放心。。

隨時會員還具備提前搶購特權,在蘇寧菜場、家樂福的限時搶購商品,「隨時會員」可以提前2個小時搶購,免去了調鬧鐘或熬夜搶菜的苦惱。

蘇寧小店、家樂福等連鎖蔬菜機構的優勢也比較明顯,抗風險能力也更高,可能也更符合城市年輕人消費觀。

不管怎麼說,選擇合適自己的買菜方式最重要。


相關焦點

  • 為啥有人去超市買菜,也不願買路邊老人便宜菜?你知道有幾個原因
    所以說有人寧願去超市買菜,也不願買路邊老人的便宜菜,也是有某種原因的。在我們老家,以前還沒有超市,菜市場就是街道兩邊的攤位。每到逢雙日就會開市,各地菜農就會早早地來街上佔位,好的位置能快速地把菜賣完。後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集市貿易人流量大了,菜攤在街道兩邊已經太混亂,後來就集中起來成立了菜市場,菜市場不在正街,趕集買菜不方便很多。
  • 有人寧願去超市買菜,也不願意買路邊老人的便宜菜,為什麼?
    這是習慣問題,和路邊老人無關,更與菜的價格無關。自從有超市後,生鮮產品一直是最重要的銷售類別,以前我記得都是去農貿市場,在北京,路邊老人賣菜的情況已經很少見很多很多年了。大家去超市買菜,為的是準確的稱重、整潔的環境、蔬菜品種多、順便就把其他需要的肉類、輔食、調味品等一塊買了。我也去過家邊上的八裡橋農貿市場,其實,環境已經好了很多,甚至蔬菜水果的碼放也很專業,比超市的更接地氣,只是價格一點都不比超市便宜,而且,一個攤位一個攤位,還要問東說西的,不是那麼方便。
  • 年輕人為何寧願花「高價」去超市買菜,卻不屑光顧路邊賣菜老人?
    對於年輕人來說,超市裡的「一體化」更能滿足他們日常採購食材的需求,而路邊一些老人挑著擔子賣的農家肥自種蔬菜卻少有人光顧,尤其是年輕一族更是不屑光顧路邊賣菜老人,哪怕超市裡的菜更「高價」,這是為何?年輕人買菜為何更願意選擇超市的「高價菜」,而從不問津路邊買菜小販?作為一個「奔三」的年輕人,僅代表年輕大眾覺得這種現象的產生無非有三個原因!
  • 買菜去超市還是路邊小攤?年輕人都這麼選,答案扎心了
    大家買菜是去超市呢,還是去菜市場或者路邊菜攤呢?答案扎心,請用心看完最後一段話。超市的菜就形成鮮明的對比,包裝好,看著新鮮,拿著方便,很多的年輕人對於生活都很講究,超市的菜就成了首選。【四】跑路少一般菜市場或者路邊擺攤的品種都比較少,基本都是青菜、大蔥,想要把做的菜買齊全,要跑好幾家,非常的累,還浪費時間。
  • 年輕人為何寧願去花大價錢買大牌衣服,也不願光顧路邊攤?
    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崛起,人們也越來越富足,對衣食住行也越來越講究,尤其是年輕人群體更是突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年輕人對穿著打扮方面對自己要求的越來越高。走在大街小巷上,年輕路人大多都是大牌、潮牌,而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衣服更是寥寥無幾,同樣是衣服,同樣是穿一個幾天,為什麼年輕人寧願去花大價錢買大牌衣服,也不願意光顧路邊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年輕人寧願去花大價錢買大牌衣服,也不願意光顧路邊攤?
  • 在這裡買菜,價格便宜一半!
    這段時間人們都在討論著武漢農貿市場的改造煥然一新的菜市場讓買菜人和賣菜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不過總有康粉在康康姐的後臺留言在稱讚菜場改造的同時人家隨便問問就能得到答案了哦畫面一康婆婆,你買的這個包菜划算不?婆可便宜啦!比我之前買的便宜多啦,我之前買的一斤都快4元了!
  • 杭州三裡亭菜市場便宜菜引來八方「買菜團」
    這麼輾轉,是為了到這裡來買便宜的菜。究竟能便宜多少呢?林大媽笑著跟我說:「你信不信?差不多能便宜一半。最近菜價有所上漲,我們小區裡有不少老人跟我一樣去那裡買菜的。」  如果一個月的菜錢按800元錢算,一個月就可以省下400元。對「馬大嫂」們來說,這筆節餘可不算小。昨天上午,記者跟著林大媽一起去了位於三裡亭蔬菜批發市場的零售點體驗買菜。
  • 老人以後買菜怎麼辦
    現在新出一個生鮮社區平臺,一些開店老闆、中間商、房東們就坐不住了,拼命的給生鮮平臺抹黑,說什麼生鮮平臺的出現,會導致傳統的菜市場消失,老年人不懂網絡,不懂手機支付,以後不知道該去哪買菜。我認為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原因下面給大家分析下:先來分析下,為什麼電商平臺的東西會那麼便宜?
  • 昆明家樂福有便宜菜 民眾爭相購買
    「多少年沒買過這麼便宜的新鮮蔬菜了,當時還不敢相信標籤上的價格是真的。」在家樂福雲紡店和龍泉店,均出現上百市民排隊購買便宜蔬菜的景象。原來,這是家樂福在舉行蔬菜展銷節。  雲南、貴州區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商品部食品採購總監毛駿傑說,此次蔬菜展銷節同時在昆明家樂福五家門店舉行,活動時間為4月29日至5月2日。
  • 去蕭山的公交線成了「買菜專線」 馬大嫂跨江淘菜
    一些線路慢慢變成了熱線:比如去瓜瀝的K360路,去義蓬的K361路。不過,令大家沒想到的是,本為方便上班族開設的公交線路,如今成了一些大伯大媽的「買菜專線」。尤其是早上的頭班車,八成是老人。  來看看新「買菜專線」,給我們帶來哪些新鮮的信息。  公交車裡多見白髮族  昨天早上6點40分,記者趕到K360的始發站總管塘。
  • 【職工生活微課堂】市場上冷凍排骨從哪來?為何賣那麼便宜,有營養...
    今天去菜市場買菜,看到很多人圍著一個攤子,特別熱鬧,我湊過去一看,原來是在賣冷凍排骨,這些冷凍排骨從外表看整齊有序,色澤紅潤新鮮,看著就挺不錯。
  • 小販在路邊賣的烤雞15元一隻,為何這麼便宜?看完後不再敢買了
    小販在路邊賣的烤雞15元一隻,為何這麼便宜?看完後不再敢買了。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就是美食了,不僅有特色美食,還有傳統美食。想必大家在街上都有見到過這麼一種美食,這種美食也是市面上比較受人歡迎的,這種美食就是烤雞了。烤雞在市場上也有賣,而且在美食街上也有賣。
  • 家樂福杭椒賣14元早市賣4元 差近3倍
    這是昨日杭椒分別在瀋河東濱河路早市、泉園農貿市場、家樂福超市青年店裡的售價,尤其是早市和超市裡品相相當的一部分蔬菜,零售價出現數倍懸殊,這在當前瀋陽的蔬菜市場並非個案。不過,智慧的居民總是在比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購菜場所。  記者調查發現,相近批發價的蔬菜在不同場所出現較大的零售價懸殊,除了供應渠道差異的傳統原因外,也與商家的經營理念有關。
  • 網購便宜為何很多人寧願去實體店?買家:看得見摸得著款式新
    自從網店出現之後,大家都知道在網上可以買到便宜貨,都不願意再去實體店被老闆坑了,還是在網上買比較實在,直接就是明碼標價了,不會被老闆看人喊價,最後被賣一個高價都不知道。網購便宜為何很多人寧願去實體店?買家:看得見摸得著款式新不得不說網上的東西的確便宜,就比如說一件衣服,如果去普通的服裝店,可能要賣你200塊錢,但是在網上搜同款可能只需要100塊就可以買到手了,直接便宜一半的價格。就連買一個手機也是如此,線下很多手機店也是去網上搶回來的手機,然後就是在線下直接加價兩三百塊賣掉,還不如自己直接去網上買更便宜的。
  • 廣東媽媽花100塊去買菜,網友:蔬菜真便宜,餃子還能買現成的
    廣東媽媽花100塊去買菜,網友:蔬菜真便宜,餃子還能買現成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哪兒都要用錢,尤其是每天買菜煮飯的全職媽媽們都不容易,要照顧到家人的胃口,還要盤算著每天的夥食費大概要花多少,在一線城市生活,如果按照每天都在家吃
  • 買菜都是論斤買,網上賣菜卻論克賣!商家都把客戶當傻子?
    我們很多人的傳統理解是:買東西從來都是論斤或論件買或賣,如今的商家精明到論克賣!記得論可賣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貴的,譬如黃金。但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市民天天要買的菜也開始論克賣了!這個蔬菜論克賣,大概是從網絡大咖們參入賣菜開始的吧。因為本人轉行擺地攤,有幸「入股」了阿里拼多多美團等大佬們開的網絡「買菜館」。
  • 超市買菜時,這兩種冷凍魚再便宜也不要買,超市供貨商說的「內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買菜都選擇到超市去買,這裡不僅乾淨整潔,並且食物歸類也非常的到位,你可以買到任何你想要買的食物或者是生活用品,省了很多時間,也省去了很多麻煩。以前到菜市場買菜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髒亂差,並且那裡的環境也非常的嘈雜。
  • 菜市場買菜,遇到這5種「甲醛菜」要注意,不管多便宜,轉身就走
    ,因此很多老年人都喜歡趕早去菜市場瞅瞅什麼東西便宜了,多買一些回家慢慢吃。菜市場的蔬菜種類繁多,品質也是良莠不齊,看似相同的食材,在不同的菜販子那裡價格相差也是非常大,所以很多人都會圖便宜,買一些價格低廉的食材。但是,這些低廉的食材很有可能是大家口中的「甲醛菜」!去菜市場買菜時,遇到這5種「菜」要仔細挑選,不要只貪圖便宜!
  • 你去菜場怎麼買菜?
    來源:雪球2016年6月10日,早上去買菜,路上我就在想,我現在去買菜,和過去36元工資去買菜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呢?當年因為窮,買菜總是選便宜的菜買,甚至到了菜場收攤前去買,因為那個時候的菜最便宜了。有人說當時雖然工資低,但菜的價格便宜啊。
  • 現在人為何都不愛去超市買菜,而是偏愛去菜市場,只有內行人才懂
    隨著目前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快速提高,消費生活水平也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現在的人們都在一味追求質量,而我們所追求的質量卻恰恰正是我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那些習慣於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人們,無論是從穿衣打扮還是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都備受人們關注,最為強烈的還應是寶媽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