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高考也因之延期。
2020年的高考生,是不平凡的一屆考生,疫情幹擾著學習的節奏,帶來了諸多意外和波折,但這屆考生卻依舊在困難面前,交出了精彩的青春答卷。
風雨中留下的少年意氣與精神氣質,也已經成為追光路上難以磨滅的印記。7月初考生們栽種下的果實,現已迎來了收穫的時刻。
海峽教育報經清華大學招生辦授權,將陸續推出優秀清華「零字班」同學的成長經歷、清華故事及學習經驗,以期幫助更多優秀的、正在逐夢的同學們!
今天,推出的是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學學生石泉的成長故事。
考生檔案
石泉
畢業於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學,清華大學致理書院2020級新生。高中期間曾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福建省一等獎、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福建省一等獎。
高考成績:704分。全省理科第四名,福州市第2名。
自信、樂觀、開朗、大方……初遇石泉的老師和同學都會想用這幾個形容詞描述他的性格,若是和他深入交流,就會發現這個高個子的大男孩不僅令人如沐春風,還有這對於自己未來發展和數學興趣的堅定信念。即將進入求學的新階段,石泉心態坦然,沉著自信,這份自信不僅來源於他對知識的積澱和理解,更在於他對自我未來發展道路的堅持和把握。
當談及自己的高中生涯,石泉用「總的來說,競賽有些失意,課業苦盡甘來」這句話加以概括。2017年,石泉通過自主招生進入福州三中就讀,為了能夠在競賽上有所成就,他從初三到高一基本上選擇了部分停課,以爭取充分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數學競賽的訓練。回憶起準備競賽的那段時光,石泉這樣說道:「這一年多裡,我每天堅持學習數學7小時以上,但文化課也儘量利用餘下時間自己補上,保證打好基礎,以防競賽翻車落得『人財兩空』。高一剛結束時,尚且比較滿意,因為我在數聯預賽中獲得全市第七名,也在學校半期考試獲得第三名,基本完成目標。」
結緣清華,確定目標
競賽這條道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荊棘遍地才是常態。
在2018年7月底的東南地區數學奧林匹克中,石泉遺憾地僅獲得了銀牌第一名,與清北夏令營失之交臂。儘管8月份他依舊全心投入,卻在9月份的數聯大翻車,僅考了129分(滿分300),雖然是省一等獎,但是和他自己省隊的目標相差甚遠,並且又失去了清北金秋營的機會。但慶幸的是,清華給了他再一次找回自己的機會,石泉憑藉實力通過了2018年「丘成桐數學英才班」(簡稱「丘班」)的初審。「參加『丘班』考試是第一次來到清華,身下是亞洲頂級學府的土地,面前是全國最難考的招生考試的通知欄。那一次經歷讓我產生了很強的對清華的認同感,也有對清華深深的感激之情,堅定了衝向清華的信念。」石泉說。
石泉生活照
因為「丘班」的初試需要考查文化課水平,石泉為此下了一番苦工,最終初試排名非常靠前,成功進入複試。談及這次考試經歷,石泉非常慶幸和感激:「這一次考試,讓我發現了自己文化課的潛力;也是因為這一次考試,我懷著感激:倘若將來有機會,一定選擇清華。最終,畢竟實力不及金牌、集訓隊的大佬,並沒有能夠考上丘班,但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明確自己的努力目標之後,石泉決定在高二這一年以競賽為主、文化課為輔安排學習,保證每天6小時競賽、4小時文化課的學習任務。石泉文化課的潛力在這一年集中表現出來,每次大考皆穩定在年級前五,還獲得了兩次年級第一。同時他也在競賽上大有長進,預賽獲得全市第三名,AOPS上的分數也大幅提高,也可以挑戰集訓隊、國家隊的難題。
親臨清華,堅定信念
高二暑假,石泉獲得了參加清華暑校的機會,讓他不僅能夠再一次親臨自己夢想中的學校,更能認識一批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同學。
「高二暑假的清華暑校也給我了很大鼓舞,認識了五湖四海的優秀同學,領略了清華濃厚的運動、學習氛圍,我更堅定了目標向前。不幸的是,在高三,最後一次參加數聯,以幾分之差又痛失省隊,競賽就這樣以悲歌告終吧。時間寶貴,趕緊在文化課上下起了苦功。」
到了高三下學期,突如其來的疫情拉開了自學的序幕。在家的兩個多月,石泉保持自律,堅持每天10小時的學習計劃與1小時的健身,學習之餘他最喜歡的運動就是足球和長跑。儘管疫情期間的多次大考都伴隨著「驚喜」和「翻車」,石泉始終保持著平穩的心態和實力,疫情期間的學習熱情不減反增。最終他借著起起落落磨礪的心態,在高考十分放鬆,儘管生物和英語些許不如意,但總歸考到了自己理想的分數,取得了理科全省第四的好成績,能夠如願進入清華大學就讀。
石泉生活照
將個人發展和祖國未來緊緊相連
高考出分後,儘管石泉在專業選擇上有很大的自由度,他依舊堅持內心所愛,毫不猶豫地填報了強基計劃的致理書院,希望在那裡繼續探索數學學科的奧秘。
石泉在初一暑假的時候就萌生了對數學的熱愛:「當時覺得這些難題的做法好神仙啊,特別幾何題輔助線畫出來好美,我也要畫出這麼美的輔助線。逐漸深入便感受到了這個學科的深刻、這個學科的理學美,就像愛情吧,不知怎的,就愛上了。」
選擇強基計劃,是石泉及其家人深思熟慮的結果。書院設置、小班教學、濃厚的學科氛圍、優質的師資匹配,這些都是石泉堅定選擇強基計劃的理由,除此之外,他更是將自身的發展和祖國的未來聯繫在一起:「從宏大視角來看,清華大學是國家建設型人才培養之家園,強基則是強人才成長之基、民族復興之基。當今社會前進的種種物質基礎,如5G技術、橋梁建設、北鬥導航、在線教育、靶向醫療等等,都需要數理化生信息醫學人文社科等等基礎學科的支持,而這種『支持』的基石,便是人才,目標則是民族復興。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一名狂熱的數學愛好者,而強基計劃正式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有相當好的學習資源,怎能不讓人嚮往?我相信我能在致理書院的舞臺上,延續對數學對真知的追求,跳出青春華麗步點。」
即將進入大學,石泉期待自己能做一個更從容、更人文的理科生,在自己感興趣的數學上更進一步,能夠出國交換,到世界頂尖學府看看,開拓視野、增長知識。相信這位開朗樂觀的大男孩在大學階段的生活依舊精彩,未來可期!
合影
學霸心語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英語科考試結束的鈴聲悄然響起,許多畫面便隱約從腦海中閃過,霎時潸然淚下。一幕幕,有汗水,有淚痕,有烏雲把路遮阻;卻也有歡笑,有歌聲,有景色把夢填布……
回首,曾經熬夜與戰友們齊心攻堅codeforces;想起,曾經在閱覽室裡地毯式搜索著競賽讀本;猶記,曾經駐紮在教研組死磕TSTST問題……作為一名競賽生,正是這段「彷徨」中度過的回憶,給予我成長與進步的臺階,開拓了我的視野。
高三,在校園書屋跟同學探討問題,在課下向老師援疑質理,在家裡擠出時間健身,在強化營大戰外校,在歷史教室找不到空間放卷子……每一個,都是高三中最美好的奮鬥時光!
我最夢寐以求的聲音,是聽到清華通知:「2020年8月14日,綜合體育場準時報到,不許遲到!」今年的疫情也許會改變報到的時間,但不會改變我們的壯志。高中三年,我堅信奮鬥可以實現夢想。「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當你有一顆飛躍的心,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查完分數,談完專業,本是高興時,卻發覺高中生涯無聲無息結束。我會珍重著高中生涯的每個瞬間,它們都會是我人生旅途中最震撼的力量。
文字 | 張立榕;圖片 | 石泉
策劃 / 編輯/製作:羅小春
海峽教育報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