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目前來看新高考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浙江山東等地的3+3模式(6小科自選),一種是湖北河北湖南等地即將採用的3+1+2模式(物理歷史二選一+4小科自選)。2020年,已採用新高考模式的省市考試情況如何,效果是否如逾期呢?對2021屆湖北新高考考生又會有哪些啟示?我們一起來看看。
01
「新高考」意外頻出
除了自主命題和全國卷以外,今年高考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等四省市首次採用新高考模式。與傳統高考不同,考試模式為「3+3」,而且新高考採用的全新試卷。雖然其他省市高考成績也是出乎意料,不僅高分疊出,而且還出現了語文146分的學霸。但新高考更是意外頻出,讓人大跌眼鏡。
今年山東作為啟用新高考的地方之一,高考成績放出以後爆冷連連,甚至被河南全面碾壓。比如,高考成績700分以上考生,從山東省公布的數據來看,絕對不會超過45人,而與山東省人口基數基本一致的河南卻有169人達到70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河南同樣是碾壓山東,前者至少有4.9萬人以上,而山東只有2萬多人,還不到河南省的一半……
其實,不僅僅是學霸集體「翻車」,此前不少高中名校也紛紛跌破歷史最低,還被網友戲稱為「被打回了原形」。山東省此前的重點高中,包括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青島二中、日照一中等等,反倒是一些地市級的重點中學考得讓人十分佩服,高考成績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比如煙臺、濰坊等地的高中。
對於山東省高中名校和學霸集體「沉沒」,不少家長也大呼意外。有家長表示,山東各地考生承受著沉重的學習負擔,競爭十分激烈,還頂著「學霸」的帽子,卻在新高考之後直接被打回了原形,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02
為什麼新高考首年會「遇冷」?
今年,山東新高考啟用以後,考生可以自由選擇三門選修課,我們都知道,文科很難提分,即使是學霸和普通學生,文科之間的差距也不會相差懸殊。但理科不同,理科強悍的學霸能把普通學生拉下一大截,學霸和普通學生之間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理科上。
但新高考3+3模式,抵消了理科見長的學生們的優勢。因為無論是差生還是普通學生,都會本能地避開選擇物理化學,在很多人心裡物理化學是六小科最難的,最不容易「混分」的。這個現象造成了小三門的物理化學考試,變成了學霸們自相殘殺的血腥戰場。由於賦分制的存在,考生並不是以實際成績計分,而是以排名計分。必然有大量學霸因為自相殘殺而被賦了個相對低的分數。
//////////
但原本中上遊但物理化學成績不是那麼頂尖的在這場競爭之中被賦予了很低的分,這才導致理科考生高考成績一片哀嚎。
至於高中名校被打回原形,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大多數名校都是依靠理科起家,直白的講就是「重理輕文」,這些高中的尖子生大都會選擇傳統的「化學+物理」。所以,新高考的賦分形式之下,重點高中就遭遇到了迎頭一擊。哪個學校的學生物理化學選擇的多,這個學校的學生在賦分的時候就會吃虧,這個學校的「總分」就會偏低,這也是這些名校「翻車」的一個重要原因。
03
老師坦言:新高考模式
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或者有人會說,低分又有什麼關係,高考是本省PK模式,只要本省排名沒有問題,並不影響學霸們的錄取。
這個觀點錯得離譜。學霸扎堆選擇物理化學被賦低分,但普通學生甚至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選擇了相對容易的科目反而被賦高分。這已經明顯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因為賦分吃虧,學霸們在總分上自然也佔不到優勢,大三門裡面,語文英語又極難拉開差距,唯一的數學成了學霸們的救命稻草,一旦數學拉不開足夠的差距,學霸輸給普通學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也會有人說,既然物理化學這麼難競爭這麼激烈,那大家都不要選擇不就好了?
在理工科中,物理和化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科,選擇了物理化學,意味著90%以上的專業可以選擇,而要求必選物理的專業有11212個,佔比46.61%。
可以預見的是,明年選擇物理的人數必然再次出現斷崖式下跌。一方面,學霸們可以避免在物理上自相殘殺,得到極低的賦分,另一方面,參與到其他小三門的競爭中,雖然不佔據絕對優勢,但至少也不會落下風。可是無論是地理,歷史還是政治,都不是傳統學霸們擅長的理科,換句話說,學霸們在這些科目上和普通學生差距不大,並沒有必勝的把握。考試不是憑藉實力而成了賭眼光和運氣。
對於高中來說,隨著傳統名校的「翻車」,也會冒出一批「新名校」:生源變化不大,老師的水平短時間改變不大,但因為選科上佔了便宜整體成績很美好。為了維持這種成績甚至會給學生提供幾種選科「套餐」,而不是」自助餐「,逼著學生選擇文科或者側文專業,起碼不能選全理的組合,這樣可以考出更好看的分數;而那些重點高中,在分數和社會的巨大壓力面前,也會「妥協」,於是引導學生放棄物理,於是「棄物理」現象就會越來越突出,和浙江一樣,很難彌補,除非出現「託底」政策。
甚至網上流傳著一種方案,新高考下,重點高中想考好,也很容易:傾全校之力,辦一兩個理科的尖子班,全省之內競爭,爭取賦分更高,衝擊北大清華,即便上不了北大清華,在本地也是「高分」;其他學生,儘量勸他們不要選擇物理和化學,這樣就可以考出社會上想要的「分數」,至於報志願有多麼困難,學生以後發展如何,國家以後發展如何,都不是我們的事。
這就是目前山東學霸和名校們遇到的難題。這場新高考改革會如何調整,這需要考驗各地教育有關部門的智慧了。
寫在最後:
新高考目前看來依舊是一場摸著石頭過河的嘗試,這一屆的高中生是最艱難的。「你覺得新高考的模式對湖北高中生會有什麼影響?」歡迎留言區討論。
聲明:本文來源高中生家長圈綜合高中物理、講地又講理、新高考等整理,由公眾號《零點高三》排版編輯。本次轉載重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