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第一年學霸紛紛「翻車」老牌名校集體「沉沒」家長出乎意料

2020-08-21 零點高三

​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目前來看新高考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浙江山東等地的3+3模式(6小科自選),一種是湖北河北湖南等地即將採用的3+1+2模式(物理歷史二選一+4小科自選)。2020年,已採用新高考模式的省市考試情況如何,效果是否如逾期呢?對2021屆湖北新高考考生又會有哪些啟示?我們一起來看看。


01

「新高考」意外頻出

除了自主命題和全國卷以外,今年高考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等四省市首次採用新高考模式。與傳統高考不同,考試模式為「3+3」,而且新高考採用的全新試卷。雖然其他省市高考成績也是出乎意料,不僅高分疊出,而且還出現了語文146分的學霸。但新高考更是意外頻出,讓人大跌眼鏡。

今年山東作為啟用新高考的地方之一,高考成績放出以後爆冷連連,甚至被河南全面碾壓。比如,高考成績700分以上考生,從山東省公布的數據來看,絕對不會超過45人,而與山東省人口基數基本一致的河南卻有169人達到70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河南同樣是碾壓山東,前者至少有4.9萬人以上,而山東只有2萬多人,還不到河南省的一半……

其實,不僅僅是學霸集體「翻車」,此前不少高中名校也紛紛跌破歷史最低,還被網友戲稱為「被打回了原形」。山東省此前的重點高中,包括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青島二中、日照一中等等,反倒是一些地市級的重點中學考得讓人十分佩服,高考成績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比如煙臺、濰坊等地的高中。



對於山東省高中名校和學霸集體「沉沒」,不少家長也大呼意外。有家長表示,山東各地考生承受著沉重的學習負擔,競爭十分激烈,還頂著「學霸」的帽子,卻在新高考之後直接被打回了原形,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02

為什麼新高考首年會「遇冷」?

今年,山東新高考啟用以後,考生可以自由選擇三門選修課,我們都知道,文科很難提分,即使是學霸和普通學生,文科之間的差距也不會相差懸殊。但理科不同,理科強悍的學霸能把普通學生拉下一大截,學霸和普通學生之間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理科上。

但新高考3+3模式,抵消了理科見長的學生們的優勢。因為無論是差生還是普通學生,都會本能地避開選擇物理化學,在很多人心裡物理化學是六小科最難的,最不容易「混分」的。這個現象造成了小三門的物理化學考試,變成了學霸們自相殘殺的血腥戰場。由於賦分制的存在,考生並不是以實際成績計分,而是以排名計分。必然有大量學霸因為自相殘殺而被賦了個相對低的分數。

//////////

原本中上遊但物理化學成績不是那麼頂尖的在這場競爭之中被賦予了很低的分,這才導致理科考生高考成績一片哀嚎。

至於高中名校被打回原形,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大多數名校都是依靠理科起家,直白的講就是「重理輕文」,這些高中的尖子生大都會選擇傳統的「化學+物理」。所以,新高考的賦分形式之下,重點高中就遭遇到了迎頭一擊。哪個學校的學生物理化學選擇的多,這個學校的學生在賦分的時候就會吃虧,這個學校的「總分」就會偏低,這也是這些名校「翻車」的一個重要原因。


03

老師坦言:新高考模式

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或者有人會說,低分又有什麼關係,高考是本省PK模式,只要本省排名沒有問題,並不影響學霸們的錄取。

這個觀點錯得離譜。學霸扎堆選擇物理化學被賦低分,但普通學生甚至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選擇了相對容易的科目反而被賦高分。這已經明顯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因為賦分吃虧,學霸們在總分上自然也佔不到優勢,大三門裡面,語文英語又極難拉開差距,唯一的數學成了學霸們的救命稻草,一旦數學拉不開足夠的差距,學霸輸給普通學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也會有人說,既然物理化學這麼難競爭這麼激烈,那大家都不要選擇不就好了?

在理工科中,物理和化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科,選擇了物理化學,意味著90%以上的專業可以選擇,而要求必選物理的專業有11212個,佔比46.61%。



可以預見的是,明年選擇物理的人數必然再次出現斷崖式下跌。一方面,學霸們可以避免在物理上自相殘殺,得到極低的賦分,另一方面,參與到其他小三門的競爭中,雖然不佔據絕對優勢,但至少也不會落下風。可是無論是地理,歷史還是政治,都不是傳統學霸們擅長的理科,換句話說,學霸們在這些科目上和普通學生差距不大,並沒有必勝的把握。考試不是憑藉實力而成了賭眼光和運氣。

對於高中來說,隨著傳統名校的「翻車」,也會冒出一批「新名校」:生源變化不大,老師的水平短時間改變不大,但因為選科上佔了便宜整體成績很美好。為了維持這種成績甚至會給學生提供幾種選科「套餐」,而不是」自助餐「,逼著學生選擇文科或者側文專業,起碼不能選全理的組合,這樣可以考出更好看的分數;而那些重點高中,在分數和社會的巨大壓力面前,也會「妥協」,於是引導學生放棄物理,於是「棄物理」現象就會越來越突出,和浙江一樣,很難彌補,除非出現「託底」政策。

甚至網上流傳著一種方案,新高考下,重點高中想考好,也很容易:傾全校之力,辦一兩個理科的尖子班,全省之內競爭,爭取賦分更高,衝擊北大清華,即便上不了北大清華,在本地也是「高分」;其他學生,儘量勸他們不要選擇物理和化學,這樣就可以考出社會上想要的「分數」,至於報志願有多麼困難,學生以後發展如何,國家以後發展如何,都不是我們的事。

這就是目前山東學霸和名校們遇到的難題。這場新高考改革會如何調整,這需要考驗各地教育有關部門的智慧了。


寫在最後:

新高考目前看來依舊是一場摸著石頭過河的嘗試,這一屆的高中生是最艱難的。「你覺得新高考的模式對湖北高中生會有什麼影響?」歡迎留言區討論。


聲明:本文來源高中生家長圈綜合高中物理、講地又講理、新高考等整理,由公眾號《零點高三》排版編輯。本次轉載重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老牌名校集體「沉沒」,是教學質量下降了嗎
    2020年高考,山東出現了一個極其怪異的現象。高分考生大幅度減少,老牌名校集體沉沒,高分段的成績慘不忍睹。今年山東考生總數53萬人,700分以上的考生,不會超過45人,650分以上的考生4680人,對比一下河南的數據,河南考生人數大概是山東的兩倍,但河南700分以上的考生169人,650分以上的考生理科9653人,數據上完全碾壓山東。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
    一、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此觀點來源:育人街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老師坦言了
    ,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此觀點來源:育人街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雖然其他省市高考成績也是出乎意料,不僅高分迭出,而且還出現了語文146分的學霸。但新高考更是意外頻出,讓人大跌眼鏡。山東省是孔孟之鄉,學習風氣本來就非常濃厚,更是被冠以「學霸」省。不過,今年山東作為啟用新高考的地方之一,高考成績放出以後爆冷連連,甚至被河南全面碾壓。
  • 山東高考賦分制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
    山東高考賦分制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 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雖然其他省市高考成績也是出乎意料,不僅高分迭出,而且還出現了語文146分的學霸。但新高考更是意外頻出,讓人大跌眼鏡。山東省是孔孟之鄉,學習風氣本來就非常濃厚,更是被冠以「學霸」省。不過,今年山東作為啟用新高考的地方之一,高考成績放出以後爆冷連連,甚至被河南全面碾壓。
  • 山東新高考:學霸集體沉沒 名校打回原形 老師叫苦連天
    來源於:微信公眾號《高中生學習參考》原題目: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老師坦言: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特別聲明:本文是小編整合網絡資源編輯而成,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一、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此觀點來源:育人街
  • 新高考遇冷,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苦了孩子
    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與傳統高考不同,考試模式為「3+3」,而且新高考採用的全新試卷。雖然其他省市高考成績也是出乎意料,不僅高分迭出,而且還出現了語文146分的學霸。但新高考更是意外頻出,讓人大跌眼鏡。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名校被打回原形!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
    一、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此觀點來源:育人街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
  • 新高考模式第一年,好多「名校」為何集體翻車?聽聽老師怎麼說
    文/愛教育的雯雯2020年的高考成績已經陸續放榜,隨著時間的發展,因為中考和高考的成績發布,很多省份的高中都已經陷入到了「名校翻車」的漩渦之中,這是為什麼呢?今年是山東、北京、天津和海南等地區實行新高考模式的第一年,效果很不盡如人意。北京等地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但是山東的效果很不好,因為山東省的人數太多,競爭也很激烈,所以效果很明顯。
  • 新高考落地第一年出現「翻車」,學霸廝殺慘烈,中上遊考生成炮灰
    第一年摸著石頭過河,相對傳統高考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2020年新高考有哪些「翻車現象」,下面一起來看看,也讓大家對新高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也給即將要選考的高一高二同學一些警醒和建議。2020年北京、天津、海南、山東四個省市高考採取滿分為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日語等)滿分均為150分(計卷面原始分),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選考學科,每科滿分均100分(採取賦分制)。在「3+3」模式下,形成了20種不同的選考組合,在這個相對陌生的高考機制下,2020年新高考第一年落地也出現了好多「翻車」現象!
  • 新高考錄取各類反常:高分段理科學霸扎堆,中分段理科生掙扎
    今年是山東、北京、天津、海南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而今年這些省份在錄取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我們明年高考注意的「異象」高分段理科學霸扎堆根據山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2020年山東省一分一段表來看,雖然今年山東省高考實行「3+3」的自由選考制度,但頭部高分段依然被「理科生」牢牢把控著。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文科學霸集體「沉沒」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根據2020年一分一段表來看,雖然山東省實行了3+3的選科制度,選科可以自由搭配,但從最終的成績情況來看,頭部高分段仍然被偏理科的考生群體佔據。傳統的文科生(政史地組合)基本上無緣清北。
  • 2020新高考下,眾多考生超700分,而名校翻車不斷比比皆是
    第一年摸著石頭過河,相對傳統高考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2020年新高考有哪些「翻車現象」,讓大家對新高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也給即將要選考的高一高二同學一些警醒和建議。在「3+3」模式下,形成了20種不同的選考組合,在這個相對陌生的高考機制下,2020年新高考第一年落地也出現了好多「翻車」現象!
  • 山東新高考對江蘇、河北等地家長的啟示:高分滑檔,名校翻車…
    >山東96個志願,一檔線上報滿96個志願的考生158509人,佔比64.2%;考生在前30個志願就被投檔的有104498人,佔投檔考生數的52%;前70個志願投出182040人,佔投檔考生數比例為90%;報考志願過於自信也是滑檔的重要原因,三分之一考生沒有填滿96個志願;還有個現象就是,滑檔人數中沒選物理的佔大多數,下面選科會講到;江蘇、河北等8省市,明年第一年新高考
  • 山東高考名校集體「沉沒」,五四制打敗了六三制?聽聽老師怎麼說
    山東省今年實行新高考,考試內容發生變化,考試模式發生變化,賦分制度,各種組合競爭等等,讓很多考生和家長在考前都沒有底,即使高考結束,成績出來後,高考志願填報也是讓很多家長焦頭爛額。 萬事開頭難,第一次總有不順心不如意的地方,山東省新高考也不例外。
  • 名校「翻車」的背後,選科是重要原因,新高考不能讓學生「胡來」
    在新高考地區,隨著高一課程的結束,很多學生都開始「蠢蠢欲動」,計劃提前選科分班了,實事求是地講,學生根本沒有能力同時學好9門學科,尤其是各科老師都用「等級考」,而不是「合格考」的標準來要求學生時,學生不僅非常辛苦,而且成績不高,容易產生挫敗感,所以早分科,對於學校和學生都有利,分科後,老師可以把學生進行區分,按照不同標準要求學生,教學更加準確。
  • 2021考生必看:談談今年新高考的「翻車現象」,請學弟學妹們注意
    2020年,第二批試點地區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份新高考首次落地。第一年摸著石頭過河,相對傳統高考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接下來學長就帶領大家深入剖析一下2020年新高考有哪些「翻車現象」,讓大家對新高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也給即將要選考的高一高二同學一些警醒和建議。
  • 名校高考「滑鐵盧」的深度思考,是疫情是新高考還是素質教育?
    高考成績的公布,幾家歡喜幾家愁。先是考生個人,考得好的家庭喜笑顏開,喜上眉梢;考得不理想的家庭,烏雲密布,神情黯淡。漸漸走出個體家庭,人們開始交流討論孩子所在的班級、所在學校考得怎麼樣?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多所名高中遭遇「滑鐵盧」,踏上「名校淪陷」的風口浪尖,進入家長口誅筆伐的漩渦。多所名高中「翻車」原因值得深思,是疫情是新高考還是素質教育?別當一陣風,家長來忙解釋家長走後照念經。
  • 2020北京高考:西城老牌名校「戰功」欠佳,其實早在預期之中
    根據2020年北京市高考一分一段表,700分以上的有80人。而這80人之中,來自海澱牛校有57人,西城只有14人,差距甚大。由於今年是實施新高考的第一年,不分文理科,全市狀元也出自海澱的人大附中。我朋友任教的某西城老牌名校,只有2人超過700分線,眾多師生儘管心有失落,但依舊處之淡然。
  • 2020北京高考:西城老牌名校「戰功」欠佳,其實早在預期之中
    根據2020年北京市高考一分一段表,700分以上的有80人。而這80人之中,來自海澱牛校有57人,西城只有14人,差距甚大。由於今年是實施新高考的第一年,不分文理科,全市狀元也出自海澱的人大附中。我朋友任教的某西城老牌名校,只有2人超過700分線,眾多師生儘管心有失落,但依舊處之淡然。
  • 高分滑檔、低分撿漏、名校翻車?
    對高考生來說,今年的高考報名人數高達1071萬,疫情影響高考推遲了一個月舉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首年落地新高考,不少省市還進行了本科批次的合併等。前幾年滑檔人數控制在1.7-1.8萬,今年山東省第一年落地新高考,共96個志願,沒有服從調劑志願,由於沒有填報經驗可以借鑑,很多考生的保底志願沒有填好,導致今年滑檔人數暴增,高達4.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