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名校被打回原形!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

2020-08-27 閱讀100000000000

一、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

此觀點來源:育人

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

「新高考」意外頻出

除了自主命題和全國卷以外,今年高考還有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等四省市,正式採用了新高考。與傳統高考不同,考試模式為「3+3」,而且新高考採用的全新試卷。雖然其他省市高考成績也是出乎意料,不僅高分迭出,而且還出現了語文146分的學霸。但新高考更是意外頻出,讓人大跌眼鏡。

山東省是孔孟之鄉,學習風氣本來就非常濃厚,更是被冠以「學霸」省。不過,今年山東作為啟用新高考的地方之一,高考成績放出以後爆冷連連,甚至被河南全面碾壓。比如,高考成績700分以上考生,從山東省公布的數據來看,絕對不會超過45人,而與山東省人口基數基本一致的河南卻有169人達到70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河南同樣是碾壓山東,前者至少有4.9萬人以上,而山東只有2萬多人,還不到河南省的一半……

其實,不僅僅是學霸集體「沉沒」,此前不少高中名校也紛紛跌破歷史最低,還被網友戲稱為「被打回了原形」。山東省此前的重點高中,包括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青島二中、日照一中等等,反倒是一些地市級的重點中學考得讓人十分佩服,高考成績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比如煙臺、濰坊等地的高中。

對於山東省高中名校和學霸集體「沉沒」,不少家長也是怨聲載道。有家長表示,山東各地考生承受著沉重的學習負擔,競爭十分激烈,還頂著「學霸」的帽子,卻在新高考之後直接被打回了原形,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那麼,為什麼山東新高考會「遇冷」?

今年,山東新高考啟用以後,考生可以自由選擇三門選修課,有相當一部分考生選擇了物理、化學。按照現實情況來說,理科出高分也是正常現象,原本理科出身大部分考生依然選擇物理和化學,這也本無可厚非。不過,原本中等水平的學生在新高考賦分的模式下,卻吃了不少暗虧,原本成績在中上遊的高考生卻因為賦分變成了「差生」。所以,原本比中上遊成績差的考生沒有選擇物理,這才導致理科考生高考成績一片哀嚎。

至於高中名校被打回原形,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大多數名校都是依靠理科起家,直白的講就是「重理輕文」,這些高中的尖子生大都會選擇傳統的「化學+物理」。所以,新高考的賦分形式之下,重點高中就遭遇到了迎頭一擊。

對於山東省學霸最高分僅有711分,700分以上總人數不足50人的尷尬情況,不少家長紛紛吐槽,這真的是苦了孩子了,努力三年卻因為堅持選擇物理化學,最終倒在了高考這座大山的半山腰,實在是不甘心。還有家長表示,即便是新高考,也希望是全國同一張試卷,這樣即便是真的考得不好,心裡也不會有太多的不甘心。對此,你怎麼看?


二、老師坦言:新高考「3+3」模式,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此觀點來源:教育圈

今年是山東、海南、北京、天津實行新高考考試的第一年,新高考的效果如何呢?北京、天津和海南的情況不太清楚,但是山東省因為人數太多,競爭太激烈,產生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新高考改革,打破文理分科,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職業規劃,從設計理念上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在實際的執行的過程中,還是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很多生源好的傳統「名校」,都在今年「翻車」了,這是這些學校之前都沒有想到的,即便是考得不好,老師也只是感覺到」羞愧「,當然更多的是不解:為什麼我們明明很努力,但是卻考成這個樣子?社會的解讀,是老師不負責任,後面的結果,可能會更嚴重。那麼,這些「名校」為何突然考不好了呢?

第一,中等生選擇物理和化學,賦分吃虧!

在賦分模式下,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你學得夠好,選擇哪科都不會吃虧,所以山東省狀元依然能考出711分的高分,因為他的物理、化學和地理,賦分都接近100分。但是,好學生畢竟是少數。,而且是極少數。在理工科中,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學科,選擇了物理,意味著90%以上的專業可以選擇,而要求必選物理的科目有11212個。佔比46.61%。由此可見,選擇物理不吃虧!但是,物理太難了,導致成績中下遊的學生,根本學不來物理,所以很多普通高中,幾乎沒有學生選擇物理,在「重點中學」,除了少數為了專業硬撐著的學生外,選擇物理的學生多數都是中上遊的學生,在賦分模式下,這些中等生就被人為化成了「差生」,賦分很可能低於原始分,不是因為他們不優秀,而是因為比他們差的人,沒選物理。

第二、名校為何集體「翻車」?

在這種情況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那些「重點中學」,這些學校因為生源好,在文理分科的時候,都是「重理輕文」的,即便是新高考,這些學校的學生依然堅信自己是優秀的,他們中多數都選擇了物理+化學+其他的組合。山東省第一屆選科數據,也就是今年參加高考的這一批學生,選擇物理的人數有21萬多,佔總人數的39.52%,雖然看數據還可以,但是實際上僅高於政治,在所有選考科目中排名倒數第二,而這些選擇物理的學生和選擇政治的學生, 在高中階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次的學生。物理和化學,很可能出現「尖子生」互掐的現象,哪個學校的學生選擇的多,這個學校的學生在賦分的時候就會吃虧,這個學校的「總分」就會偏低,這也是這些名校「翻車」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人說,某某一中怎麼沒有這樣?這是因為這些學校,一個是辦重點班,集中全校的力量,培養一個班的學生,考出一兩個高分,「一將功成萬骨枯」,犧牲了多少其他學生,不得而知。而其他的學生,則儘可能引導選擇文科或者側文,這樣一來,數據完全可以很好看。所以,在今年,突然冒出來幾個「新名校」:生源變化不大,老師的水平短時間改變不大,為什麼就考得突然「很美好」?於是對外界傳遞一個原因:我們管得嚴!我們老師更負責!

第三、新高考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有一個窮人,經過辛苦努力賺了10兩銀子,他捨不得花,但是生活總要用錢,他想:「要是能把這些錢變得更多一點就好了。」終於有一天,他想出一個好辦法:他找來工具,將這10兩銀子熔成了兩份,一份7兩,另一份3兩。再然後,他在這7兩銀子中加入雜質,湊成10兩的重量。如法炮製,3兩銀子也就變成了5兩。他如願以償地用10兩銀子花出了15兩銀子的效果。但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這些純度不足的劣質銀子逐漸被人發現了。可因為相對來說,數量實在太少,流通轉手的次數又太多,人們根本找不到這些銀子的來源。但其中巨大的「利潤」卻讓很多人動心。於是更多的人紛紛開始效仿。這就導致了之後很短的時間內市場上流通的白銀成色越來越低,他可以將10兩白銀摻入3成雜質,別人就可以摻入4成、5成乃至更多。那麼,當一個商人偶然接到了一塊成色十足的白銀,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他要麼將這塊白銀收藏起來,不再進行流通;要麼將其重新熔鑄,做成面值更大的劣質貨幣,再次流向市場。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選課會不會有這樣的結果?在這場競爭中,生源最好的高中被下一等級的高中「幹翻」了,於是這個差一點的高中會有好生源,為了不被發現其中的「奧秘」,它會給學生提供幾種「套餐」,而不是」自助餐「,逼著學生選擇文科或者側文專業,起碼不能選全理的組合,這樣可以考出更好看的分數;而那些重點高中,在分數和社會的巨大壓力面前,也會「妥協」,於是引導學生放棄物理,於是「棄物理」現象就會越來越突出,和浙江一樣,很難彌補,除非出現「託底」政策。其實,新高考下,重點高中想考好,也很容易:傾全校之力,辦一兩個側理的尖子班,全省之內競爭,爭取賦分更高,衝擊北大清華,即便上不了北大清華,在本地也是「高分」;其他學生,儘量勸他們不要選擇物理和化學,這樣就可以考出社會上想要的「分數」,至於報志願有多麼困難,學生以後發展如何,國家以後發展如何,都不是我們的事。這是我們想要的結局嗎?

相關焦點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
    一、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此觀點來源:育人街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老師坦言了
    「被打回了原形」。有家長表示,山東各地考生承受著沉重的學習負擔,競爭十分激烈,還頂著「學霸」的帽子,卻在新高考之後直接被打回了原形,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那麼,為什麼山東新高考會「遇冷」?今年,山東新高考啟用以後,考生可以自由選擇三門選修課,有相當一部分考生選擇了物理、化學。
  • 山東新高考:學霸集體沉沒 名校打回原形 老師叫苦連天
    來源於:微信公眾號《高中生學習參考》原題目: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老師坦言: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特別聲明:本文是小編整合網絡資源編輯而成,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比如,高考成績700分以上考生,從山東省公布的數據來看,絕對不會超過45人,而與山東省人口基數基本一致的河南卻有169人達到70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河南同樣是碾壓山東,前者至少有4.9萬人以上,而山東只有2萬多人,還不到河南省的一半……其實,不僅僅是學霸集體「沉沒」,此前不少高中名校也紛紛跌破歷史最低,還被網友戲稱為「被打回了原形」。
  • 山東高考賦分制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
    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 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比如,高考成績700分以上考生,從山東省公布的數據來看,絕對不會超過45人,而與山東省人口基數基本一致的河南卻有169人達到70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河南同樣是碾壓山東,前者至少有4.9萬人以上,而山東只有2萬多人,還不到河南省的一半……其實,不僅僅是學霸集體「沉沒」,此前不少高中名校也紛紛跌破歷史最低,還被網友戲稱為「被打回了原形」。
  • 新高考第一年學霸紛紛「翻車」老牌名校集體「沉沒」家長出乎意料
    ,還被網友戲稱為「被打回了原形」。有家長表示,山東各地考生承受著沉重的學習負擔,競爭十分激烈,還頂著「學霸」的帽子,卻在新高考之後直接被打回了原形,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02為什麼新高考首年會「遇冷」?//////////但原本中上遊但物理化學成績不是那麼頂尖的在這場競爭之中被賦予了很低的分,這才導致理科考生高考成績一片哀嚎。至於高中名校被打回原形,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
  • 格雷欣法則思維模型-不要讓劣幣驅逐了良幣
    這就要引出格雷欣法則格雷欣法則是一條經濟法則,也稱劣幣驅逐良幣法則,意為在雙本位貨幣制度的情況下,兩種貨幣同時流通時,如果其中之一發生貶值,其實際價值相對低於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實際價值高於法定價值的「良幣」將被普遍收藏起來,逐步從市場上消失,最終被驅逐出流通領域,實際價值低於法定價值的「劣幣」將在市場上泛濫成災,導致貨幣流通不穩定。
  • 周末讀史 | 劣幣驅逐良幣:格雷欣法則的原理與史例
    以下把焦點聚在三個論點上:(1)舉例說明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原因與過程。(2)說明格雷欣法則在哪些條件下才會成立?(3)歷史上有過反例(良幣驅逐劣幣)嗎?在哪些條件下才會出現?以晚清各省競鑄銅元的實例,簡要說明格雷欣法則的真實性與嚴重性。1840年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造成「銀貴銅賤」(銀兩價值高,銅錢相對貶值)。
  • #劣幣驅逐良幣
    劣幣驅逐良幣劣幣驅逐良幣(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當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或銀子(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由16世紀英國伊莉莎白財政大臣格雷欣提出,也稱「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老牌名校集體「沉沒」,是教學質量下降了嗎
    是山東教育水平在這一年中斷崖式下滑,還是河南這一年突飛猛進了呢?都不是,問題出在山東今年啟用了高考新模式,也就是新高考3+3模式。,新高考3+3模式帶來的結果。或者有人會說,低分又有什麼關係,高考是本省PK模式,只要本省排名沒有問題,並不影響學霸們的錄取。這個觀點錯得離譜。學霸被賦低分,而普通學生甚至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選擇了相對容易的科目反而被賦高分。這已經明顯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 新高考遇冷,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苦了孩子
    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今年高考還有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等四省市,正式採用了新高考。
  • 2020年,當劣幣不再驅逐良幣,則更能Build Your Dreams
    很明顯,比亞迪這一次與豐田的合作,不僅是將進一步提升自我的產品研發能力及品質控制能力,更是自身技術路線與水準的國際化認可,當汽車巨頭豐田都已經認可比亞迪的時候,未來自然會更值得期待。劣幣不再驅逐良幣未來5年可期上面一段,我們簡單回顧了一下2019年比亞迪在技術方面的大事件,不全,但是基本具有代表意義,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巴菲特的投資是有底氣的,這個底氣就是比亞迪一直致力於核心技術的進步,一直在腳踏實地的前行。
  • 假發票無法報銷 手撕發票遭遇"劣幣驅逐良幣"困境
    「劣幣驅逐良幣」是經濟學中的一個著名定律,即「在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面額價值相同的通貨」同時流通的情況下,實際價值較高的通貨(所謂良幣)會被人們「熔化」,甚至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較低的通貨(所謂劣幣)反而會充斥市場。一直以來,在南寧市手撕發票市場,也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在一些場所,假發票為數不少,消費者想要真發票有點難。
  • 一個學校的沒落,從劣幣驅逐良幣開始
    點開朋友圈,一則美篇躍入眼帘,是我前學校視頻教研會美篇。看著一個個熟悉的面孔,一種失落感油然而生。我在這個學校待了18年,每一草每一木都留有我的氣息,每一個人我熟悉到聽腳步就知道是誰。然而,前年我不得不離開,很多同事實在找不到我離開的理由,定論為我吃錯了藥,只有我清楚,離開是因為在這裡已經找不到人生價值。
  • 知識點 | No.4 什麼是劣幣驅逐良幣?
    「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最早是由英國的託馬斯·格雷欣爵士發現並加以表述的,因此也叫「格雷欣法則」。18世紀20年代之後,白銀終於變為非主流,黃金成為貨幣世界永恆的主題。對物理和數學來說,牛頓是奠基人;對牛頓來說,物理和數學只是業餘愛好。牛頓的本職工作,只是英國王室的造幣大臣。在這個職位上他一幹就是三十多年,那是相當兢兢業業。
  • 20隻ST股跌停,5000億大白馬卻飆升,機構:良幣驅逐劣幣
    來源:WindA股良幣驅逐劣幣據機構統計,1999年以來(截至2020年12月14日),A股退市企業僅125家,不符合掛牌情形、吸收合併、連續虧損是三大主要退市原因對於退市新規給市場帶來的影響,機構普遍認為,這將助力A股「良幣驅逐劣幣」,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 鍾其頂:通過食品真實品質認證遏制「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當前食品流通市場缺乏對產品質量真實性監管技術手段,民眾不時買到質次價高的食品,行業也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標準缺失是現階段食品真實性監管的難點。鑑別食品真假需要依賴科學技術手段,同時也需要建立食品真實性相關標準,從而維護消費者自身合法利益,提升消費信心。
  • 魏老爸做客電視節目:老爸評測要讓良幣驅逐劣幣
    老爸評測對內有一條雷打不動的原則,就是絕對不收廠家的廣告費或是贊助費。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保證產品可以從一個非常客觀的角度去做專業檢測,不摻雜任何商業推廣信息在裡面。這個態度擺在那,時間久了,老百姓是看得出來的,他就會信任你。」魏老爸說。
  • 有多少人給這篇高考作文打滿分,就有多少人正用「劣幣驅逐良幣」
    但最後限制我「想像力」的,不是這些生僻字,而是:海德格爾、卡爾維諾、麥金太爾、韋伯、切斯瓦夫·米沃什、維根斯坦……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樹上的男爵、大海與風帆、對無法言說之事保持沉默……海德格爾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卡爾維諾是義大利著名的小說家,兩人的作品如果沒有很深的哲學與文學造詣、沒有上下文的呼應、沒有旁邊的注釋,很難有人會一看就懂。
  • 有多少人給這篇高考作文打滿分,就有多少人正用「劣幣驅逐良幣」
    雖然我不知道高考滿分作文的評判標準是什麼,但我想作為下一屆高考學生的標杆、作為高考高分作文的指向標、作為所有老師解析的範本,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好好說話」、「說人話」。讓所有人看得懂、讓所有學生看得懂,才是一篇高考範文最基本的東西。
  • "原裝進口"奶粉屢曝問題 業內憂"劣幣驅逐良幣"
    然而,奶粉市場的「媚洋」之風,也催生一大批奶粉「假洋鬼子」品牌,一些國內商家在海外註冊商標,或委託代工生產、或購買大包基粉在國內罐裝,產品只銷往國內,在宣傳上卻號稱「原裝進口」、「奶源進口」,打擦邊球以混淆視聽。業內人士透露,國內商家貼牌生產的「假洋鬼子」奶粉,保守估計佔國內進口奶粉品牌的六到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