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

2020-08-30 龍翔媽媽和你說

一、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

此觀點來源:育人街

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

除了自主命題和全國卷以外,今年高考還有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等四省市,正式採用了新高考。與傳統高考不同,考試模式為「3+3」,而且新高考採用的全新試卷。雖然其他省市高考成績也是出乎意料,不僅高分迭出,而且還出現了語文146分的學霸。但新高考更是意外頻出,讓人大跌眼鏡。

山東省是孔孟之鄉,學習風氣本來就非常濃厚,更是被冠以「學霸」省。不過,今年山東作為啟用新高考的地方之一,高考成績放出以後爆冷連連,甚至被河南全面碾壓。比如,高考成績700分以上考生,從山東省公布的數據來看,絕對不會超過45人,而與山東省人口基數基本一致的河南卻有169人達到70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河南同樣是碾壓山東,前者至少有4.9萬人以上,而山東只有2萬多人,還不到河南省的一半……

其實,不僅僅是學霸集體「沉沒」,此前不少高中名校也紛紛跌破歷史最低,還被網友戲稱為「被打回了原形」。山東省此前的重點高中,包括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青島二中、日照一中等等,反倒是一些地市級的重點中學考得讓人十分佩服,高考成績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比如煙臺、濰坊等地的高中。

對於山東省高中名校和學霸集體「沉沒」,不少家長也是怨聲載道。有家長表示,山東各地考生承受著沉重的學習負擔,競爭十分激烈,還頂著「學霸」的帽子,卻在新高考之後直接被打回了原形,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今年,山東新高考啟用以後,考生可以自由選擇三門選修課,有相當一部分考生選擇了物理、化學。按照現實情況來說,理科出高分也是正常現象,原本理科出身大部分考生依然選擇物理和化學,這也本無可厚非。不過,原本中等水平的學生在新高考賦分的模式下,卻吃了不少暗虧,原本成績在中上遊的高考生卻因為賦分變成了「差生」。所以,原本比中上遊成績差的考生沒有選擇物理,這才導致理科考生高考成績一片哀嚎。

至於高中名校被打回原形,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大多數名校都是依靠理科起家,直白的講就是「重理輕文」,這些高中的尖子生大都會選擇傳統的「化學+物理」。所以,新高考的賦分形式之下,重點高中就遭遇到了迎頭一擊。

對於山東省學霸最高分僅有711分,700分以上總人數不足50人的尷尬情況,不少家長紛紛吐槽,這真的是苦了孩子了,努力三年卻因為堅持選擇物理化學,最終倒在了高考這座大山的半山腰,實在是不甘心。還有家長表示,即便是新高考,也希望是全國同一張試卷,這樣即便是真的考得不好,心裡也不會有太多的不甘心。對此,你怎麼看?

二、老師坦言:新高考「3+3」模式,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此觀點來源:教育圈

今年是山東、海南、北京、天津實行新高考考試的第一年,新高考的效果如何呢?北京、天津和海南的情況不太清楚,但是山東省因為人數太多,競爭太激烈,產生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新高考改革,打破文理分科,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職業規劃,從設計理念上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在實際的執行的過程中,還是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很多生源好的傳統「名校」,都在今年「翻車」了,這是這些學校之前都沒有想到的,即便是考得不好,老師也只是感覺到」羞愧「,當然更多的是不解:為什麼我們明明很努力,但是卻考成這個樣子?社會的解讀,是老師不負責任,後面的結果,可能會更嚴重。

那麼,這些「名校」為何突然考不好了呢?

在賦分模式下,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你學得夠好,選擇哪科都不會吃虧,所以山東省狀元依然能考出711分的高分,因為他的物理、化學和地理,賦分都接近100分。

但是,好學生畢竟是少數。,而且是極少數。

在理工科中,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學科,選擇了物理,意味著90%以上的專業可以選擇,而要求必選物理的科目有11212個。佔比46.61%。

由此可見,選擇物理不吃虧!

但是,物理太難了,導致成績中下遊的學生,根本學不來物理,所以很多普通高中,幾乎沒有學生選擇物理,在「重點中學」,除了少數為了專業硬撐著的學生外,選擇物理的學生多數都是中上遊的學生,在賦分模式下,這些中等生就被人為化成了「差生」,賦分很可能低於原始分,不是因為他們不優秀,而是因為比他們差的人,沒選物理。

在這種情況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那些「重點中學」,這些學校因為生源好,在文理分科的時候,都是「重理輕文」的,即便是新高考,這些學校的學生依然堅信自己是優秀的,他們中多數都選擇了物理+化學+其他的組合。

山東省第一屆選科數據,也就是今年參加高考的這一批學生,選擇物理的人數有21萬多,佔總人數的39.52%,雖然看數據還可以,但是實際上僅高於政治,在所有選考科目中排名倒數第二,而這些選擇物理的學生和選擇政治的學生, 在高中階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次的學生。

物理和化學,很可能出現「尖子生」互掐的現象,哪個學校的學生選擇的多,這個學校的學生在賦分的時候就會吃虧,這個學校的「總分」就會偏低,這也是這些名校「翻車」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人說,某某一中怎麼沒有這樣?這是因為這些學校,一個是辦重點班,集中全校的力量,培養一個班的學生,考出一兩個高分,「一將功成萬骨枯」,犧牲了多少其他學生,不得而知。而其他的學生,則儘可能引導選擇文科或者側文,這樣一來,數據完全可以很好看。

所以,在今年,突然冒出來幾個「新名校」:生源變化不大,老師的水平短時間改變不大,為什麼就考得突然「很美好」?於是對外界傳遞一個原因:我們管得嚴!我們老師更負責!

有一個窮人,經過辛苦努力賺了10兩銀子,他捨不得花,但是生活總要用錢,他想:「要是能把這些錢變得更多一點就好了。」終於有一天,他想出一個好辦法:

他找來工具,將這10兩銀子熔成了兩份,一份7兩,另一份3兩。再然後,他在這7兩銀子中加入雜質,湊成10兩的重量。如法炮製,3兩銀子也就變成了5兩。他如願以償地用10兩銀子花出了15兩銀子的效果。

但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這些純度不足的劣質銀子逐漸被人發現了。

可因為相對來說,數量實在太少,流通轉手的次數又太多,人們根本找不到這些銀子的來源。

但其中巨大的「利潤」卻讓很多人動心。

於是更多的人紛紛開始效仿。

這就導致了之後很短的時間內市場上流通的白銀成色越來越低,他可以將10兩白銀摻入3成雜質,別人就可以摻入4成、5成乃至更多。

那麼,當一個商人偶然接到了一塊成色十足的白銀,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他要麼將這塊白銀收藏起來,不再進行流通;要麼將其重新熔鑄,做成面值更大的劣質貨幣,再次流向市場。

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

選課會不會有這樣的結果?在這場競爭中,生源最好的高中被下一等級的高中「幹翻」了,於是這個差一點的高中會有好生源,為了不被發現其中的「奧秘」,它會給學生提供幾種「套餐」,而不是」自助餐「,逼著學生選擇文科或者側文專業,起碼不能選全理的組合,這樣可以考出更好看的分數;而那些重點高中,在分數和社會的巨大壓力面前,也會「妥協」,於是引導學生放棄物理,於是「棄物理」現象就會越來越突出,和浙江一樣,很難彌補,除非出現「託底」政策。

其實,新高考下,重點高中想考好,也很容易:傾全校之力,辦一兩個側理的尖子班,全省之內競爭,爭取賦分更高,衝擊北大清華,即便上不了北大清華,在本地也是「高分」;其他學生,儘量勸他們不要選擇物理和化學,這樣就可以考出社會上想要的「分數」,至於報志願有多麼困難,學生以後發展如何,國家以後發展如何,都不是我們的事。

這是我們想要的結局嗎?

相關焦點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老師坦言了
    ,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此觀點來源:育人街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比如,高考成績700分以上考生,從山東省公布的數據來看,絕對不會超過45人,而與山東省人口基數基本一致的河南卻有169人達到70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河南同樣是碾壓山東,前者至少有4.9萬人以上,而山東只有2萬多人,還不到河南省的一半……其實,不僅僅是學霸集體「沉沒」,此前不少高中名校也紛紛跌破歷史最低,還被網友戲稱為
  • 山東新高考:學霸集體沉沒 名校打回原形 老師叫苦連天
    來源於:微信公眾號《高中生學習參考》原題目: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老師坦言: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特別聲明:本文是小編整合網絡資源編輯而成,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一、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此觀點來源:育人街
  • 新高考遇冷,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苦了孩子
    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今年高考還有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等四省市,正式採用了新高考。
  • 山東高考賦分制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
    山東高考賦分制第一年:學霸集體「沉沒」!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 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比如,高考成績700分以上考生,從山東省公布的數據來看,絕對不會超過45人,而與山東省人口基數基本一致的河南卻有169人達到70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河南同樣是碾壓山東,前者至少有4.9萬人以上,而山東只有2萬多人,還不到河南省的一半……其實,不僅僅是學霸集體「沉沒」,此前不少高中名校也紛紛跌破歷史最低,還被網友戲稱為「被打回了原形」。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名校被打回原形!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
    一、高考惹爭議,學霸集體沉沒,名校被打回原形,家長:全國一張試卷此觀點來源:育人街2020年高考雖說歷經波折,但總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不過,除了延期開學、線上網課和高考推遲之外,新高考也成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
  • 新高考第一年學霸紛紛「翻車」老牌名校集體「沉沒」家長出乎意料
    比如,高考成績700分以上考生,從山東省公布的數據來看,絕對不會超過45人,而與山東省人口基數基本一致的河南卻有169人達到70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數,河南同樣是碾壓山東,前者至少有4.9萬人以上,而山東只有2萬多人,還不到河南省的一半……其實,不僅僅是學霸集體「翻車」,此前不少高中名校也紛紛跌破歷史最低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老牌名校集體「沉沒」,是教學質量下降了嗎
    2020年高考,山東出現了一個極其怪異的現象。高分考生大幅度減少,老牌名校集體沉沒,高分段的成績慘不忍睹。今年山東考生總數53萬人,700分以上的考生,不會超過45人,650分以上的考生4680人,對比一下河南的數據,河南考生人數大概是山東的兩倍,但河南700分以上的考生169人,650分以上的考生理科9653人,數據上完全碾壓山東。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文科學霸集體「沉沒」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根據2020年一分一段表來看,雖然山東省實行了3+3的選科制度,選科可以自由搭配,但從最終的成績情況來看,頭部高分段仍然被偏理科的考生群體佔據。傳統的文科生(政史地組合)基本上無緣清北。
  • 新高考錄取各類反常:高分段理科學霸扎堆,中分段理科生掙扎
    今年是山東、北京、天津、海南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而今年這些省份在錄取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我們明年高考注意的「異象」高分段理科學霸扎堆根據山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2020年山東省一分一段表來看,雖然今年山東省高考實行「3+3」的自由選考制度,但頭部高分段依然被「理科生」牢牢把控著。
  • 新高考模式第一年,好多「名校」為何集體翻車?聽聽老師怎麼說
    文/愛教育的雯雯2020年的高考成績已經陸續放榜,隨著時間的發展,因為中考和高考的成績發布,很多省份的高中都已經陷入到了「名校翻車」的漩渦之中,這是為什麼呢?今年是山東、北京、天津和海南等地區實行新高考模式的第一年,效果很不盡如人意。北京等地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但是山東的效果很不好,因為山東省的人數太多,競爭也很激烈,所以效果很明顯。
  • 山東高考名校集體「沉沒」,五四制打敗了六三制?聽聽老師怎麼說
    山東省今年實行新高考,考試內容發生變化,考試模式發生變化,賦分制度,各種組合競爭等等,讓很多考生和家長在考前都沒有底,即使高考結束,成績出來後,高考志願填報也是讓很多家長焦頭爛額。 萬事開頭難,第一次總有不順心不如意的地方,山東省新高考也不例外。
  • 新高考落地第一年出現「翻車」,學霸廝殺慘烈,中上遊考生成炮灰
    2020年,第二批試點地區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份新高考首次落地。第一年摸著石頭過河,相對傳統高考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2020年新高考有哪些「翻車現象」,下面一起來看看,也讓大家對新高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也給即將要選考的高一高二同學一些警醒和建議。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名校最熱門專業,清華706投檔線不是工科
    2020年很多名校在各個省份都出現了斷檔的尷尬,山東新高考的第一年,在沒有詳細參考的情況下,志願填報報偏的可能性很大,今年山東的投檔線又是什麼樣子呢?「專業(類)+院校」的模式,專業優先,直接投檔到專業,不存在專業調劑問題。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分數線很多人看不懂,怎麼和去年比較?
    山東的成績也公布出來,作為文理不分科的第一年,山東的分數線也備受大家關注。由於今年採用了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模式,分數線和往年不同,不是很好比較,作為開端的第一年,使得很多人摸不著頭腦。那麼新高考由於是第一年,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分數線到底該怎麼看,和2019年,也就是去年的高考怎麼去比較呢?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考生選擇考試學科,基本上還是按照之前的文理,理科物化生,文科史地政選擇,最多有一科變化。
  • 「沭圖分享」山東新高考第一年本科錄取情況報告出爐!
    本文轉載於高中備考指南2020山東省新高考第一年,我們稱之為改革元年,是載入史冊的一年,山東省作為第二批全國改革試點省份,是最有代表性的,因為第二批改革省份是山東、北京、天津、海南,只有山東省是考試大省,給全國其他省份改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下面小編從幾個維度來分析下今年山東省新高考的錄取情況供大家參考。
  • 山東新高考對江蘇、河北等地家長的啟示:高分滑檔,名校翻車…
    報考志願過於自信也是滑檔的重要原因,三分之一考生沒有填滿96個志願;還有個現象就是,滑檔人數中沒選物理的佔大多數,下面選科會講到;江蘇、河北等8省市,明年第一年新高考,志願填報也可能出現讓人意外的情況,特別是高分考生,一定要填好保底志願,一旦滑檔可能就要復讀。
  • 山東考生:志願填報犯了難,原因第一年新高考
    2020年是命途多舛的一年,學子們經歷了史上最難高考,高考前的不確定性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學子們,高考結束後又經過兩個星期漫長的等待,三年的努力終於看到了結果,不少省份成績再創新高,600分的高分翻了一倍,理科錄取分數線高了二十分左右,在參加高考人數基本不變,招生人數基本不變的前提下說明學子們都很努力創造輝煌。
  • 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分數線很多人看不懂,網友:腦子完全不夠用
    山東的成績也公布出來,作為文理不分科的第一年,山東的分數線也備受大家關注。由於今年採用了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模式,分數線和往年不同,不是很好比較,作為開端的第一年,使得很多人摸不著頭腦。那麼新高考由於是第一年
  • 山東省新高考第一年本科錄取分析(2021高考生必讀)
    2020山東省新高考第一年,我們稱之為改革元年,是載入史冊的一年,山東省作為第二批全國改革試點省份,從選科情況來看,選物理有21萬人,僅次於政治的18.8萬,但是選物理的學霸比較多,所以很多人認為選了物理不利於得高分,這句話是沒有問題的,由於學霸多,考高分的競爭多,賦分後就會降分,但是今年山東省的物理試題難度之大,可能很多家長也都聽說了,賦分後基本都是漲分的,正是因為學霸太多,所以物理試卷一定會很難,要不然按照山東的這幫學霸,題目簡單了能給考出一大批滿分。
  • 同是新高考第一年,這兩地為何差距這麼大?聽聽老師怎麼說
    北京今年是新高考改革第一年,和山東省一樣,但是北京700以上的高分段人數高達80人,打破了歷史記錄。去年也才24人,這說明北京高考改革一定改變了什麼。那麼北京市新高考改革到底改變了什麼?為什麼同樣是新高考改革的山東今年高考700分以上人數極少?別忘了北京2020年高考學生總共也就49200多人,山東省53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