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查資料首選百度還是利用學校的資料庫?
每次文檢課課堂調研中,總有90%以上的同學反饋查資料會首選百度。也有老師在和我們約文檢課嵌入課堂時,抱怨研究生的論文很多參考文獻來自網絡。從這裡可以看出很多同學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對學術資源來源的權威性是不夠重視的。參考文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篇論文的深度、廣度和獨創性。在論文開題時是不是全面了解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不是掌握了最前沿的國內外研究動態?是否遺漏了相關研究領域最權威的學者和他們的研究成果?這些都是在檢索過程中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百度學術作為一款學術引擎是可以得到很多檢索結果,有些論文是網上的開放資源,可以免費利用,有些能直接連結到本校的學術資料庫中,也能夠免費利用,但有些是需要收費的。所以建議研究生們還是要多多關注學校已經購買了使用權的學術資料庫。
我校的學術資料庫是針對學校的學科專業配置的,是全校師生學習和研究的文獻保障。中文資料庫對中文學術資源的保障較全。包括CNKI、萬方、維普、臺灣學術文獻庫、臺灣月旦知識庫、晚清及民國時期期刊全文庫等,從地域和時間的維度覆蓋了1833-2018年這一時間段的學術文獻。外文資料庫除了有代表國際學術研究高水準和前沿的Web of science(SCI/SSCI/A&HCI)資料庫外,其它一些國際知名的出版集團創立的綜合資料庫和專業資料庫,如Science Dirict(愛思唯爾)、Emerald管理學(愛默瑞得)、Wiley、Tailor&Francis、ABI、EB-SCOhost、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Sage、Jstor、Gale(參考工具書系列庫)、BvD(國際金融、宏觀經濟資料庫)、IBFD(國際稅務稅法研究),圖書館都有購買使用權。
圖書館主頁上默認的搜尋引擎「讀秀」,用過的同學都知道,比百度的功能強,中文圖書非常齊全。「讀秀」期刊論文的外文搜索(百鏈雲),是對各種不同資料庫的統一檢索,檢索結果中,除了全文連結,對我館缺藏文獻的「文獻傳遞」功能也是十分強大的。
此外,目前有兩種可以進行統一檢索的知識發現系統,正在我校圖書館試用。超星發現和Spischolar學術在線,在主頁下面的資源動態欄和試用資料庫中可以看到。它們可以說是讀秀的升級版,不僅檢索的文獻類型全,文獻量大,文獻傳遞方便,還提供有強大的文獻分析功能(多種維度)和可視化的知識關聯圖譜。歡迎研究生們積極試用和反饋。
02. 文獻的篩選和評價
很多同學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任何一個搜尋引擎中,一個檢索詞可以檢索出數萬甚至數百萬條的記錄來。如此海量的結果如何篩選呢?篩選的方式其實有很多,有資料庫(中外文、綜合或專業)的選擇,有文獻類型(圖書、報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的選擇,有不同級別期刊(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等)的選擇,有檢索欄位(標題、主題、關鍵詞、著者等)的選擇,有不同欄位組合的高級檢索方式(並且、或者等)選擇,還有時間、學科、文獻來源等的選擇。
我們以讀秀期刊庫為例,檢索「accounting education」這一關鍵詞,全欄位檢索有258421個結果,將關鍵詞打上引號(作為固定詞組)後檢索結果為15863個。我們將檢索詞限定在特定的標題欄位,檢索結果為2541;關鍵詞欄位,檢索結果為2976。可見經過篩選後的文獻會更有針對性,更符合我們的檢索要求。
篩選文獻,除了前面所列的一些限定檢索方式外,還有幾個重要的學術評價工具可以利用。中文社會科學文獻索引CSSCI,國際知名的學術評價工具:科學引文索引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人文和藝術引文索引A&HCI、期刊引證報告JCR、工程索引EI、國際會議論文索引ISTP等。EI和ISTP本校沒有,但其它幾個評價工具在圖書館資料庫列表中都有。我們可以利用評價工具,跟蹤學術前沿,了解專業領域權威的研究者、研究機構和研究成果。
03.海量文獻的管理
在第一次檢索課堂的調研中,50名研究生中只有一位同學回應,在利用一款免費的文獻管理軟體Mendeley。絕大多數同學還未意識到在積累學術資料的過程中,文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兩款文獻管理軟體,可以比較後選用。
NoteFirst是本校購買了使用權的文獻管理軟體。軟體的位置:主頁———中文資料庫———軟體———Note-First,下載安裝後,註冊使用。軟體功能較強,可以檢索、訂閱、導入文獻題錄;可以下載全文;可以添加各種標記、注釋以及書籤等記錄閱讀文獻的筆記;可以建立一個團隊協作研究,共享資源;可以嵌入到word文檔中,自動規範參考文獻格式。網絡版軟體,同一用戶在不同計算機 間的題錄數據可自動同步更新。
另一款管理軟體是CNKI平臺自帶的。軟體的位置:CNKI中國知網主頁———CNKI常用軟體下載———CNKI數位化學習平臺———CNKI E-Study———本地下載。CNKI E-Study為讀者提供面向研究領域或課題,收集、管理學術資料,深入研讀文獻,記錄數字筆記,實現面向研究主題的文獻管理和知識管理;實現在線寫作,求證引用,格式排版,選刊投稿等。
這是一種全新的數位化學習體驗。選用適合自己的文獻管理工具,相信能對研究生們的學習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