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文獻綜述

2020-09-05 新角度學術網

1確定撰寫綜述的主題(方向)

確定選題是關鍵環節之一,因為如果選到在本專業領域中已經被做到「爛」的方向,那這個綜述幾乎是毫無價值的,只有選題新、所選的文獻資料也是新的才會有所價值,而且大多數時候,選擇的都是領域內近期比較熱門的課題。
確定文獻綜述的選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導師共同商討來決定,畢竟很多時候做綜述都能夠為之後的研究做一定的鋪墊,跟導師一起決定可以讓鋪墊的效果最大化,所以何樂而不為呢?當然,也不是所有時候都是為了論文寫作而選的,一般來說選題會有兩個目標:
a) 第一個自然是為論文寫作而鋪墊。這時候我們所選的題目會與自己要做的課題方向一致,這種寫作一般開始只確定一個初步的題目,再大量查閱資料之後才會進一步確定最後的題目。
b) 第二個則是為了展現當前專業領域的最新進展。這種一般都是專家學者為了讓各位學者及時了解最新的消息和知識從而收集最新的文獻來研究歸納進行撰寫文獻綜述,
另外,一定注意文獻綜述所選的題目不要過於龐大、過於空泛,題目太大的話需要涉及到大量的文獻,這對於後期閱讀、整理文獻的工作量上升了很多的壓力,同時由於太廣也會更容易偏題、也容易流於表面。所以不管是剛入坑的小白還是已經有所基礎的研究人員,都建議選擇比較小又精準的題目。
2收集文獻

在選題確定之後,就需要大量檢索自己需要總結的文獻資料了。檢索的方法有很多,對於專業的研究者來說,文獻可以從專業出版物比如學術期刊、圖書或者是理論版的報紙中尋找。不過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顯然網絡檢索更為方便快速,更適合做文獻綜述這種需要大量的文獻資料的事情。其中大學和各種研究院的圖書館都會提供非常豐富的數字文獻資源,相信在這些機構在研究的朋友自己也非常了解。
除此之外,國內外的學術期刊資料庫也是很好的檢索方式,這裡列舉一些比較常見的中文資料庫:中國期刊論文網、萬方資料庫、中國知網、超星數字圖書館、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龍源期刊網、維普網、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還有讀秀學術搜索;
比較常見的外文資料庫有:SpringerLink Journals、ScienceDirect、Web of knowledge平臺、Reaxys、ProQuest學位論文全文庫、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和Cambridge Journals。
上述的資料庫每一個都具有不小的權威性和影響力,還富有屬於它們自身的專屬特色。如果能夠善於利用這些資料庫來檢索自己想要的文獻資料,相信相比於紙質的文獻資料檢索省下的時間也不只是一點半點。


3管理收集來的文獻資料

在檢索到並下載了上百篇文獻資料後,如果不對這些大量的文獻進行整理,那之後的閱讀就會顯得比較雜亂無章。可能有朋友會覺得整理起來太過於麻煩了,畢竟文獻數量過多,但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數位化時代,一切都變得非常方便。文獻整理領域中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軟體——EndNote。
我們可以通過EndNote建立屬於自己的期刊資料庫,其能管理的資料庫基本沒有上限,至少能夠管理數十萬條的參考文獻。EndNote還用極其科學的三級分類系統,分類中最上層的是library,我身邊做文獻管理的基本都習慣於將所有文獻放在一個library裡面統一管理,所有的文獻插入編輯都可以使用到這個一個資料庫,還可以建立子文件夾,更方便於深層次的管理。
EndNote軟體提供了非常精確、便捷的檢索功能,我們只需要通過作者、年代、題目等等的信息快速找到我們想要的文獻,在後續的閱讀和再次查閱的過程中,EndNote都可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4閱讀文獻綜述的技巧

整理完文獻資料之後,自然就到了閱讀的部分了,不過要閱讀收集所得的成百篇文獻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要做綜述的話,要求不僅僅是閱讀過一遍大概留個印象就算了,還需要我們提煉出文獻中關鍵的部分,比如研究的思路、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所得的結論等等。這些重要的部分如果只是瀏覽一遍,是沒辦法總結出來的。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用一點小技巧了。
這裡我建議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帶著辯證的思維,邊讀邊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久遠的記憶。俗話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的時候做筆記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大量文獻資料使得我們的記憶壓力很大,如果不做筆記的話,隨著閱讀數量的逐漸增加,可能前腳剛讀過,後腳就忘記了。
文獻的綜述創作都是基於文獻的知識的,如果對文獻知識只有模糊的印象,是無法在創作的時候順利構建好綜述的結構。而如果後期再去從大量的文獻中查找,顯然是非常浪費時間的一件事情。所以邊讀邊做筆記是一件收益非常高的手段。
作為數字網際網路化時代的今天,做筆記的方式也不僅限於在筆記本上手寫了,無論是微軟旗下非常有名的OneNote還是愛琴海軟體公司開發的noteexpress都非常適合做綜述閱讀筆記,結合前文所提到的各種各樣的學術論文資料庫檢索到的數位化論文,二者結合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5擬寫題綱

由於文獻綜述設計到的內容又多又雜,直接動筆就寫顯然會容易讓整個文章也雜亂無章,那樣整個文章的價值也就會大打折扣了。所以我建議在寫作開始之前先自行擬定一個寫作題綱,將整篇文章的主題與涉及到的材料加以安排和組織,促使整篇文章的結構完整,論證的層次也更為地清晰。
這裡建議題綱的編寫格式順序為:
1.題目—2.作者—3.單位—4.摘要—5.關鍵詞—6.概述研究內容及意義—7.全面闡述國內外學者研究現狀—8.分析與討論—9.參考文獻—10.文獻檢索途徑(來源、作者、題目、摘要等等信息)


6確定文獻綜述的結構

這裡所值得結構自然是這篇綜述的本文結構,也可以叫做段落結構,一般來說,常見的文本結構會有以下三種:
a) 年代序列式結構顧名思義,這類結構就是將某個研究方向按年代的順序由舊到新逐漸推演敘述。作者在這種結構的敘述當中一般都會總結不同歷史時期研究思路的特徵,並將其與所在的時代結合分析具體的情況。對於社科領域的研究來說,經常採用這種敘述結構方式,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教育領域如教育理念、政策隨著年代的更替而變化,採用年代序列式結構就再適合不過了。
b) 學派發展式結構這類文本敘述結構多是將研究成果按某些學派為代表的學者的觀點來分開敘述,敘述有可能採用並列式的也有可能採用並列式的論述結構也有可能採用分叉式的論述結構。兩種論述結構最終產生的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大家如果想按學派發展式結構來編寫的話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論述結構。
c) 貨架問題式結構這個結構名稱可能讓大家會有點感覺到莫名其妙,但其實意思就是將本領域中的所要撰寫的研究成果歸納總結為某幾個問題或者是議題,然後詳細敘述即可。在這類結構中,幾個問題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邏輯相關性,但是聯繫卻並不會很大,比較微弱。
這三個文本結構其實並沒有什麼優劣之分,想要採取哪種結構來撰寫文獻綜述,應該與你所選擇的課題所在的領域、研究問題和文獻閱讀等等有關。文本結構是整篇綜述的邏輯推演的關鍵,在開始撰寫之前一定要思考好哪個結構更適合你所研究的問題。


7寫作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a) 確定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一般來說包括:引言——正文——結論——附錄(參考文獻);
引言一般包括撰寫綜述的原因、意義、所引用文獻的範圍和正文的基本內容提要;
正文部分一般又分為主體論證——歷史發展——現狀分析——趨向預測——總結。這部分是綜述的主要內容,是整篇文章的重點,一定要按照格式一步步推進;
結論則是總結的文獻研究的結論,這部分需要我們概括性地指出對於這個課題研究的一些想法,有能力的話也可以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學術見解和意見;
附錄部分就是列出我們所參考的文獻,這部分對於綜述來說其實也挺重要的,畢竟綜述就是在對現有的文獻資料進行歸納與分析,所列的文獻資料可靠程度越高,你的綜述可信度也越高,讀者也更願意去相信你;
b) 注意寫作時文字的連貫性無論是論文還是綜述,文章整體的連貫性非常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寫作時最好的狀態就是一氣呵成,最好不要斷斷續續,更忌諱寫著寫著就去幹別的事特別是玩手機,也不要邊寫邊想別的問題。一心二用對於寫作影響太大了,其也是最為影響文章連貫性。
不過或許會發生寫著寫著發現前面有的問題出現了紕漏的情況,這種時候我建議先繼續寫下去,但是要在你覺得有紕漏或者有錯誤的地方做個批註,無論是做在專門的筆記本上還是直接在word文檔上做批註都可以,只要寫完的時候能夠快速找到這個地方即可。做完批註後一路繼續寫下去,直到目前所撰寫的部分結束了再回去修改。相信這個做法會讓你大大減少文章不連貫的情況。
c) 儘量文字簡潔,勿大量引用原文文獻綜述的目的是分析你所研究的領域內的某一課題的過去與現在的研究成果,表明當前的研究狀況和預測未來將要發展的方向。所以,我們在做綜述的時候儘管免不了要使用到文獻的原文,但是一定要避免大量引用原文,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要用自己的話把作者的觀點給表述清楚,再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一些你自己的觀點、意見或者是建議。
所以綜述也不是簡單地羅列文獻資料的內容就可以了,同時在陳述別人的研究成果、思路和你自己的觀點的時候,語言儘量要簡潔,最好不要長篇大論。篇幅佔比比較多的一般都是研究問題的論證、解決過程。
d) 緊緊圍繞課題研究的問題不少朋友在第一次寫綜述的時候都容易遇到一個問題——寫偏了。偏離研究問題的核心其實是一個比較常見,但是對文章的影響很大的事情。偏離核心會嚴重影響整篇文獻綜述的價值。所以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文章所描述的各種研究成果與你所研究的課題直接相關,是與研究的問題僅僅圍繞在一起的,能夠順利反映出這個問題的歷史情況、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也能充分展現出這個研究內容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將綜述的價值最大化。
e) 勿將自己的研究作為綜述主體前文已經將我們撰寫綜述的目的說的比較清楚了,但是由於見過不少同學在寫綜述的時候帶入了太多自己的觀點和研究狀況,反而將本應是重點的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現狀和動態放到一邊的情況,所以在這裡我也要給大家強調以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研究作為綜述的主體,不要讓自己的觀點成為綜述的主體部分。
綜述是為了看清當今研究的進展和困境,為之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切實可靠的參考,如果自己的觀點和研究成為了主體,那這篇綜述可以說是意義不大了。畢竟綜述綜述,「綜」才是重點啊,對大量有用的課題研究文章的客觀闡述和分析才是一篇好的綜述應該做的事情。

【來源:新角度學術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3007314911@qq.com


相關焦點

  • 研究生新生如何撰寫文獻綜述
    不管是期刊論文,還是學位論文,文獻綜述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一定意義上,文獻綜述的質量影響著論文的總體質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生新生如何獲取文獻資料?撰寫文獻綜述有哪些常見的誤區?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如何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引出自己的研究問題?本文就上述問題提供一些見解,供研究生新生參考。
  • 如何撰寫文獻綜述類科技論文?
    綜述類論文與普通科技論文有較大區別。綜述類論文儘管不需要作者實測數據,只是引用它人的文章就可以完成,但其難度一點不比其他類型論文差。綜述類論文不僅只是同一類型文章的歸納總結,還要對相關文獻有一些合理分析與預測。
  • 研語新知 | 研究生新生如何撰寫文獻綜述
    研究生新生如何獲取文獻資料?撰寫文獻綜述有哪些常見的誤區?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如何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引出自己的研究問題?本文就上述問題提供一些見解,供研究生新生參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進行文獻綜述的第一步是獲取材料,即現有的相關研究文獻。如何獲取研究文獻,這裡提供幾種通用的方式。中文文獻一般使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
  • 談談撰寫文獻綜述的步驟
    概括地講,文獻綜述是對文獻資料的綜合評述,是作者在收集大量有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綜合分析與評價,整理概括而成的專題性學術論文。以醫刊彙編譯的工作體會來看,文獻綜述的撰寫,遵循著「定向選題、搜集文獻、分析文獻、撰寫綜述」的生成路徑。
  • 研究方法 | 如何撰寫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
    02 文獻綜述撰寫的前期準備▷ 文獻來源和查找方式如何查找和選擇文獻?如何有效地進行文獻閱讀?這些都是撰寫文獻綜述的前期準備工作,對於寫作文獻綜述十分重要。撰寫文獻綜述前期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要對文獻資料進行查找和選擇。社會科學研究最主要的文獻來源通常包括以下部分:(1)相關的著作。
  • 文獻綜述撰寫的基本要求與內容
    文獻綜述是一類既不同於讀書筆記,也不同於科研論文的特殊文體。文獻綜述在具有特殊性的同時,也具有與其他文體一樣的要求,即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內容。文獻綜述的基本內容包括前言、正文、總結和參考文獻。下面,賽恩斯編譯文獻綜述撰寫的基本要求與內容做簡要闡述。
  • 研究方法丨如何撰寫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學科中某個研究方向進行總結和展望的論文,一般是由對該領域有深刻理解的學者撰寫。撰寫綜述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獻,需要作者檢索文獻,篩選文獻,從文獻中提取重要的信息以及進行批判性的思考。系統性綜述基於現有文獻的數據,檢驗假說,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常用方法。各種類型的綜述之間並無明確的界限,需要根據問題、文獻、作者以及刊物等靈活選擇。好的綜述並不是只是介紹當前的進展,羅列文獻。綜述需要指出研究方法上的問題以及研究中的不足等。讀者在讀完一篇好的綜述,應該了解:所綜述領域的主要進展;有爭議的領域;主要的研究問題。
  •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文獻綜述撰寫
    編者語:文獻綜述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論文寫作、課題申請和發現新論題等方面具有廣闊地應用空間。但從根本上講,學術問題的形成離不開大量文獻資料的閱讀、思考和分析論證,它是從學術史和問題域中誕生出來的,而不是靈光閃現。好的研究論題往往被認為是那些可讓學者得以安身立命、長期耕耘的極具延展性的研究論題。
  • 「科研訓練營」第一期回顧 | 黃晨熹:文獻綜述撰寫與規範
    第一期的主題是《文獻綜述撰寫與規範》,由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黃晨熹教授主講。課程線上線下同時開展,共吸引了校內外近兩百名本碩博同學的參與。首先,黃老師介紹了文獻綜述的定義,並提出「研究方法是練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的觀點,由此引出了本期課程的主題。黃老師提到作為文獻綜述的寫作者,要避免「高談闊論」、「文獻堆積」這兩種傾向。
  • 淺談文獻綜述撰寫需要遵循的基本規則
    依據賽恩斯編譯的經驗,文獻綜述的撰寫需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規則:一、選題是寫好文獻綜述的首要條件。應從實際出發,明確所闡述觀點的目的性和目標性,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兩者均有實際意義。應該從循序漸進、邊緣搜索、聯想移植、厚積薄發等方面著手;遵循「窄、新、精、奇、深、特」的大原則;儘可能做到「小題大做」,而不是「大題小做」綜述論文;應具有科學性、價值性、可行性和優勢性。二、題目表達文獻綜述的中。議題應以直接、具體、簡短、準確、醒目的詞語反映出課題中最重要內容的邏輯組合。
  • 如何綜述學術文獻
    如果說閱讀文獻是為了挑選出你想要的貝殼,那麼撰寫文獻綜述就是把這些挑選後的貝殼編織成藝術品。之所以不是簡單用線串起來,是因為一份好的文獻綜述往往不是連點成線、簡單排列那麼簡單,而是由點成面,心思巧妙地呈現某一特定領域中前人研究成果的美妙圖景。
  • 研究生如何撰寫文獻綜述?博士後精煉總結這5種研究方法
    研究生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草擬的撰寫提綱,對經歸類後的觀點或結果,從不同側面、不同層級進行「綜」和「述」,做到客觀、準確、忠於原文。三是結論。結論是文獻綜述的必要內容,具體又分為2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主體」內容之後單獨撰寫結論,這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研究的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指明主要觀點、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使讀者更加明確該綜述的主要觀點和內容。
  • 如何撰寫一篇中文綜述?
    兩周前,導師一聲令下,要求我撰寫一篇中文綜述完成雜誌社的約稿。說實話,前幾年根據課程要求撰寫的所謂綜述,跟發表級別的要求相比只能算是學術垃圾……但是,導師一聲令下,我也只有硬著頭皮上!可是我一個大四年級的課題組「新生」毫無正式寫作的經驗,該如何攻下這一城呢?在這兩周裡,我學到了很多。下面分享一下萌新的進化歷程吧!
  • 學術觀點 | 如何寫作文獻綜述
    原文名稱:「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自然》專訪」編者按:文獻綜述(review)是一種獨特的學術文體,是指對某一領域,某一專業或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搜集大量相關資料,然後通過閱讀、分析、提煉、整理當前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或建議,對其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一種學術論文。
  • 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自然》專訪
    《自然》採訪了一些寫作老手和新手,了解他們如何讓自己的綜述不同凡響。文獻綜述是科學家的重要資源,既展示了一個領域的歷史背景,又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意見。撰寫文獻綜述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靈感,還能練習寫作。但是,很少有科學家接受過如何撰寫綜述的培訓,也沒學過什麼才是優秀的綜述。
  • 論文寫作之如何搞定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歷史現狀、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文獻綜述是針對某一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程度,要求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動態、前沿性問題做出較詳細的綜述,並提供參考文獻。作者一般不在其中發表個人見解和建議,也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客觀概括地反映事實。
  • 畢業生寫論文之前如何做好文獻綜述
    畢業生研究生如何在寫論文之前做好文獻綜述呢?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分為六步走戰略,首先我們就按照這六步走分別來給大家講一下。這六個步驟分別是,第一步選擇主題 從日常性渠道研究課題。研究者如何避免自己的偏見?第二個階段是。從日常生活興趣中選擇研究興趣研究興趣具體化研究興趣的聚焦。選擇角度反思研究興趣的關鍵。第三個階段是根據研究興趣確定研究課題,第四個階段是訪問圖書館。如何去在圖書館當中查詢我們所需要的資料。第二步是文獻檢索 如何去搜索任務和方式。
  • 一線教師課題申報:如何做文獻綜述
    一線老師在申報課題時,有一個環節繞不過去,就是查閱相關文獻。筆者看過一些老師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發現存在一些問題,想和一線老師交流交流,僅是個人觀點,供批判。一、什麼是文獻綜述課題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與文獻綜述論文的撰寫,是有區別的。
  • 文獻綜述:步驟與問題!
    一.撰寫文獻綜述的一般步驟文獻綜述的撰寫步驟一般可分為文獻的搜集,文獻的閱讀和分類,文獻的加工、比較和評述,預測趨勢或提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等。3.文獻的加工、比較和評論撰寫文獻綜述的關鍵在於對文獻觀點的加工整理和評論。首先,對文獻的觀點按照一定的原則,如上文所提到的分類方法,進行整理、陳述,使之系列化、條理化。提煉觀點時,要力求做到準確無誤,不片面理解。其次,對不同的觀點進行合理的分析、比較和評論。
  • 知網查重撰寫文獻綜述的技巧分享
    很多學生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對畢業論文的綜述查重也很關注嗎?有些學校有明確的要求,畢業論文需要文獻綜述,文件綜述需要數千字左右。如果這幾千字也要進行知網查重(https://www.it54.cn),真的會讓同學心碎,文獻綜述也作為畢業論文的一部分啊。畢業論文的綜述查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