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愛非攻是墨家學派的主張,那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2020-12-12 天奇成語故事

「兼愛」、「非攻」是墨家學派的核心主張。「兼愛」指的是愛所有人,是指不分親疏、不分遠近的普遍的愛,強調「愛無差等」。「非攻」指的是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說白了,就是主張人與人之間要互助互愛,才能實現和平共處,社會才能處於一種最好的狀態。

兼愛非攻到底是什麼意思

實際上,兼愛就是兼相愛,交相利。就是愛人,愛百姓而達到互愛互助,而不是互怨互損。非攻就是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對防禦戰,墨子是支持的。兼愛和非攻是體和用的關係。兼愛是大到國家之間要兼相愛交相利,小到人與人之間也要兼相愛交相利。而非攻則主要表現在國與國之間。只有兼愛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證兼愛。

墨家的介紹

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別,諸子百家之一。其與「名家」、「數術家」等並列為先秦諸子百家中專門研究「自然科學」的學派。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鉅子」。

墨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須向團體奉獻。墨家學派有前後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及認識論問題,關注現世戰亂;後期墨家在邏輯學方面有重要貢獻,開始向科學研究領域靠攏。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那些事22:兼愛非攻的墨家,到底是怎樣一個流派?
    春秋戰國那些事22:兼愛非攻的墨家墨這個字,總是能夠給人無限的遐想。現在我們提到墨這個字總是會想到文房四寶,他們可以創造非常豐富的藝術和美學價值。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與墨相關的,在春秋戰國時期發展並且盛行的一種思想流派——墨家學派。這種學派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那種動蕩戰亂的條件下誕生的,但是它並沒有和統治者的利益有什麼必然聯繫。
  • 為何說兼愛是墨家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
    」孫詒讓曰:「廉,疑即兼之借字。」(孫詒讓《墨子間詁》引《呂氏春秋》)。因此,《呂氏春秋·不二》篇把墨子的學派特點概括為「貴兼」,這與《莊子·天下》篇所概括的「泛愛」,其含義是完全一致的;《漢書·藝文志》曰:「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
  • 墨家 「兼愛」思想與儒家「仁愛」思想的對比
  • 墨家的思想主張
    墨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之一,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精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墨家學派有前後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及認識論問題;後期墨家在邏輯學方面有重要貢獻。墨家主張人與人平等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此外,還有其他幾方面的基本思想。
  • 墨子和墨家的基本思想
    那麼從這段話裡面我們似乎可以看出,墨家的門徒,他們好像不是什麼來自上層社會的人,不是一開始就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而是來自社會的底層,或者是社會的邊緣。這一點提示我們墨家學派跟其他學派有些不同。 那麼墨家的學派有哪些思想和主張呢? 墨家學派的思想和主張還是很清楚的,它有自己的綱領。
  •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且看墨家始祖墨翟!
    墨子是戰國時期的人,他創建了墨家學派。是有個偉大的思想家,實踐家。墨子的原名叫做墨翟,墨子原本是宋國人,後來移居到了魯國,就此定居了下來。墨子的家裡祖祖輩輩都是做手工藝的,並且還管理著數百個做手工的奴隸。
  • 墨家——兼愛
    墨子以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等為口號,意圖建立一個天下大同的烏託邦社會,無奈毛驢懟大巴,最終墨家還是被統治階級扼殺在搖籃裡,泯滅於歷史長河之中。 這個系列,我們只寫墨家和儒家對立的觀點,把墨家的觀點和儒家逐條對應分析,看看墨家這個青春叛逆期的少年是怎麼跟大腿對著幹的。
  • 墨家遺留下來的四大重要之物,非攻變化多端,第一已被妖劍折斷!
    其中墨家是一個歷史很久的門派,一直提倡兼愛非攻的思想,墨家還遺留下了幾件屈指可數的重要之物,非攻變化多端,第一已被妖劍折斷。第三 非攻兼愛非攻其中的「非攻」應該和這所武器又很大的聯繫吧,它的名字很符合墨家一貫的理念,非攻是一個很變幻莫測的武器,能根據戰鬥時候的需要變出不同武器的形狀去對抗敵人,也是墨家的重要之物。非攻是天明在墨家機關城中找到的,依靠它多此度過了難關,曾用它逃過了了衛莊的鯊齒,但是不幸的是非攻最後落到了公輸仇的手中。
  • 歷史上有很多神秘組織,帶「黑社會」性質的墨家,情況是怎樣的?
    墨家立足於平民百姓和下層民眾,主張兼愛、非攻,其門徒多為平民百姓,而且個個武功高強,遊俠居多,經常進行除暴安良,扶助弱者,制止戰爭。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又稱巨子,生活於春秋戰國時期,大約生於公元前476年,死於公元前390年。
  • 兼愛與仁愛皆為大愛,儒家與墨家有何不同,女人掉水到底救不救?
    比如說墨家的兼愛和儒家的仁愛,而且這兩種愛的解釋也大體類似,比如孟子說尊賢使能,墨子說尚賢事能,意思都是一樣的;再比如孟子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墨子則主張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本質上都是要互惠互利,要相互尊敬,共同發展。
  • 秦時明月:墨家主張非攻,可一直硬剛秦,反觀農家則畏首畏尾
    墨家作為早期出場的諸子百家一員,更是向觀眾展現了其非凡的實力。一舞傾城雪女、陽春白雪高漸離、雷神之錘大鐵錘、無鋒墨眉燕丹,以及千奇百怪的機關術……當初這些無不令觀眾心潮澎湃。但是,這還不算墨家最強盛的時期,墨家最強盛時,戰力比現在高出了一倍不止。墨家最強陣容六指黑俠時期,是墨家最為強盛的時期。
  • 何為墨家?
    墨家學派有前後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及認識論問題;後期墨家在邏輯學方面有重要貢獻。墨家學說主張人與人平等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重視文化傳承(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歷史背景
  • 敘拉古之惑:最後的墨家
    何炳棣先生認為墨家在秦獻公時期入侵,是因為實踐「非攻」的政治理想,扶助當時還弱小的秦國。這原本並不錯,但是我們如何去解釋經過秦獻公和秦孝公兩代變法後,已經強大到四處徵伐稱王的秦惠王時期,還會有東方的墨子趨秦投效呢?根據《呂氏春秋·去宥》的記載:東方之墨者謝子,將西見秦惠王。
  • 【省考積累】十二家學派代表人物及觀點
    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 春秋戰國時期學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按漢代史學家的劃分,先秦思想家通常分劃為儒、道、墨、法、名、陰陽六家,並以前四家為重。下面擇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作簡要概述。儒家學派儒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中較大的學派,與墨家並稱「顯學」。「儒」的前身是古代專為貴族服務的巫、史、祝、卜,後來指相禮為業的知識分子。
  • 最早的NGO —墨家
    例如:1 非營利性,企業不算是NGO      2 非政治性 ,政黨不算是NGO      3 非宗教性,教會不算是NGO      4 非地域親緣性,宗族會、老鄉會也不是NGO到這裡,有人會講,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什麼組織才是NGO?能不能舉個例子?呵呵!
  • 墨子兼愛的用意與難處
    《莊子‧天下》說:「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由此可見,墨子勇於實踐自己想要幫助天下人的願望,不論犧牲多大都要全力以赴。他的精神可以感召俠義之士,但是他的學說能否讓天下人信服呢?儒家的孟子認為「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滕文公下》)這種批判雖然嚴厲,但在孟子自有一套推理過程。道家的莊子認為「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
  • 我愛記常識,下半旗是把旗子下降到什麼位置?
    1-5題文學常識  1、「民貴君輕」,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哪家學派的思想?  2、「兼愛」、「非攻」是哪家學派的思想?  3、「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是諸子百家中誰的觀點?  4、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大多站在民眾一邊,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專替君主打算,這一家是?
  • 墨家作為一個卓越的顯學門派,為何在大秦帝國統一六國後消失了
    比如,道家的無為,儒家的仁政,墨家的兼愛、非攻,法家的法治、縱橫家的合縱、連橫等等,不勝枚舉。在諸子百家的各個流派中,每一個流派的創始人都想把自己門派的學說兜售給諸侯國,都想讓諸侯國運用自己學說來治理國家。孔子周遊列國,到處宣揚仁政,孟子遊說各個諸侯國,宣揚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理念,法家宣揚法治,墨家宣揚兼愛、非攻。
  • 該新墨家登場了:當代新墨家如何看待大陸新儒家
    這是一種充滿辨識度、排異性、獨尊性、與多元文明共存的社會現實格格不入的關於中西方文化在當今時代的關係主張。在他的觀念裡,沒有儒家的中國就不成中國,取消了儒家獨特性的中國就是「西化之國」,等同於亡國。你看這個說法和蔣慶的沒有什麼區別。       蔣慶、康曉光是大陸新儒家中被批評最多的,為什麼呢,因為看起來他們最保守。其實蔣、康並不保守,反而最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