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1世紀的20年代,
最老的「90後」已經三十歲,
最老的「80後」已經四十歲,
這時,一批「20後」也悄然降生了。
看著20後出生,
80、90後紛紛表示不淡定。
「20後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
「20後看80後,就像80後看40後」。
從「禿頭、被催婚、社交恐懼」到「隱形貧困、焦慮惜命、奶奶青年」,那些自詡「還是個寶寶」的80、90後一代,已經正式奔四奔三。面對這個敏感又焦慮的年齡, 如何抓住年齡的尾巴,收穫「愛的結晶」?
1、先說說備孕
其實備孕並不複雜,最要緊就是「規律產檢」。該做什麼檢查、該如何注意飲食,一切「遵醫囑」——產科大夫比我們清楚得多,也專業得多。另外,孕前檢查是為了避免可能的出生缺陷和遺傳病,我們還是做了為好。
2、調整生活習慣
生活規律,這事兒難度不大。首先是不抽菸不酗酒,不吃特殊藥物。平時咱除了體檢做CT時會接觸輻射,也不靠近什麼輻射源(家裡的手機、電腦、微波爐、吹風機、電磁爐……只要是合格的家用電器,正常使用時,它們發出的輻射都遠低於傷害人體的水平)。
唯一需要注意的應該就是按點兒睡覺了。熬夜工作、通宵打遊戲什麼的,就讓它們暫時退散吧!
3、關於怎麼吃
孕婦的確需要額外補充營養,但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多。營養過剩反而有可能引發孕期糖尿病、孕期高壓血、寶寶超重等問題。
事實上,從開始備孕到你懷孕頭3個月,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素只有1種——葉酸。這段時期缺乏葉酸,可能妨礙寶寶的神經管發育。葉酸還可防止寶寶體重過輕、早產、兔唇等問題。
不過食物中的葉酸,生物利用度比較低,吃上一大堆,可能效果也不太明顯,還是服用人工合成的葉酸有效率。
4、適當運動
適量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心肺功能,有助於維持合適體重,促使大腦分泌愉悅激素,這些都利於受孕。
所以準爸爸們要多進行適當的下肢運動,可以打開骨盆,讓精子有活力;準媽媽們也需要通過運動調整內分泌,比如備孕時做小幅度的跳躍運動,懷孕後做舒緩的孕期瑜伽,讓骨盆為懷孕做好準備。
5、保持好心情
健康陽光的心態,無論對於生育,還是身體健康都非常有益,有研究表明長時間的工作壓力,會使體內大量產生一種「焦慮激素」,加重緊張感。
這一激素分泌過多突破了原有的激素平衡,導致內分泌混亂,影響卵巢排卵能力,因此備孕期恰當減緩壓力可有效保證卵子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