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時代民營經濟?看北大原副校長怎麼說

2020-12-13 中國青年報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

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張國有做客中國經濟網,暢談「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話題。中國經濟網整理張國有教授訪談內容,以饗讀者。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張國有做客中國經濟網「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系列訪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張鵬/攝

民營經濟體現社會主義特徵

問:如何評價民營經濟70年來發展成就?

張國有: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的一個基本看法是,民營經濟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基礎,它是一直是,不是有時是。中國經濟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國營經濟,一個是民營經濟。70年來我們一直是兩條腿走路,而不是一條腿,只不過有時候一個腿長一個腿短,但70年來民營經濟一直都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基礎。

問:有一種聲音認為「民營經濟越來越發展會影響公有制」,該如何看待?

張國有:完全不會。不但不會,這個民營經濟還是我們新的社會主義理念、規則和機制下孕育的一個主體,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體現了社會主義體制的特徵,不必擔心民營經濟發展會影響公有制,實際上它會產生新的形態。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民企、新經濟現象是,個人佔有份額很小,但是佔有的人數很多,即社會成員合作共有的一種形態,我稱之為社會成員合作共有制,這種形態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中的一個典型形態。對於這種方式,未來還應進行更多的探索和發展,這是很有價值的。

問:如何更好發揮國有企業的作用?

張國有:1992年對國營企業的稱呼改為國有企業,我認為國有企業在數量上可以不太多,但在整個社會當中要起到穩定經濟,帶頭示範、試驗的作用。國有企業也要盈利,但不能把盈利作為首要目的。對國有企業的地位和作用還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張國有。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鵬/攝

部分民企經營困難不必看得過分嚴重

問:去年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懷疑和動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給民營企業帶來更多困擾。出現這些錯誤言論的原因是什麼?

張國有:近幾年國際經濟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國內市場形勢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集中起來可能對民營企業帶來較大挑戰,因為民營企業體量比較小、技術基礎比較弱,產品技術更新換代的實力不是那麼強,所以有些民營企業經營不下去,大家感覺到形勢不太好。

我覺得這個階段遲早會過去,但同時也要正視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政府要為民營企業去制定更好的政策,去創造更好的環境,民營企業自身要轉型升級,適應新理念、新規則、新技術、新發展。現在民營企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不能把一些民營企業由於各種各樣的困難經營不下去的現象看得過分嚴重。民營企業、國營企業都會遇到經營上的困難,該怎麼解決就怎麼解決,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前提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心態調整到經濟正常發展的軌道上,有起有伏,有漲有落,不要到漲的時候特高興,落的時候又是「國進民退」,又是「民進國退」,並不是這樣。

問:如何更好地解決「三座大山」的問題?

張國有:市場的很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要靠企業家的智慧跟遠見去解決。政府要不要管市場?一定要管,比如假冒偽劣,企業是沒法管的,必須由政府來管理不合市場競爭規則、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對於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裡邊問題比較複雜:有一些是政府的事情,但並不完全是政府的事情,有些是金融機構的事情,也不完全是金融機構的事情,有些是企業的事情,也不完全是企業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明確規則,而且要規定得很具體。從長遠考慮怎麼融資怎麼貸款,要制定一些比較好的規則。轉型涉及的問題很多,首先是根據需求去轉型,產品、技術、人才、機制等方面都要跟著轉。

問:民營經濟在今天需要什麼樣的保護?怎麼樣才能實現對民營經濟的平等對待?

張國有:我感覺以後不要再過多的提民營經濟跟國營經濟、民營企業跟國有企業,不要更多的去提所有制特徵,因為企業就是生產產品,提供技術,為社會服務,應該有一個統一的規則,比如說制定一個企業法,在這個企業法的框架下,大家共同享有所有的權利、規則、職責,然後共同去為社會服務。

40多年來,如果沒有黨的領導不會有改革開放新的局面,如果沒有市場機制也不會有如此的繁榮。未來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政府來做,支持民營經濟有很多非常好的理念,一定要把理念轉化成規則,而且越具體越好,規則除了可行外還要保持穩定。保護民營企業的權益要通過規則去實現,讓民營企業家有一個穩定的預期,有一個長期經營的心態。

高質量發展應重視人才

問:民營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哪些必要因素?

張國有:我特別的希望,民營企業除了開闊眼界去制定新的規則以外,要把企業建立在高素質人才的基礎上,要幹事在有人,要幹高質量的事,得有高素質的人才。當然這就有資金、招聘方式等等問題,但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高素質人才進不來,民營企業的質量就上不去。所以說企業要建立在高素質人才的基礎之上,這是民營企業將來要特別重視的一個問題。這些年凡是能夠發展起來的企業,甚至在世界上能夠立足的企業,都是高素質人才積聚的企業。對人才的分布和使用上,民營企業需要看的長遠,制定規則和發展預期,讓人才有穩定的心態做研究。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大趨勢,民營企業也必須朝著品質方向發展。應考慮未來市場需求如何,產品更新換代是否有技術支持,生產流程是否要智能化,同樣涉及到需要引進培養哪類人才,如何使用好的規則和機制把人才團隊組織起來,有了高品質的產品、技術和人才,才能將企業建立在高品質軌道上。

問:政府和高校在更好發揮人才作用方面應如何做?

張國有:大學要儘可能培養出畢業5年、10年還能用的著的知識跟技術,傳授新的課程、新的手段、新的技術、新的知識給學生,讓他們能在未來10年、20年、30年的時間裡都能發揮作用。政府除了改革教育,還應及時發布一些供求信息給民營企業,提供一個人才信息平臺。

(整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方)

相關焦點

  • 福建省民營企業家熱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
    《意見》首次作出「兩個始終是」的新論斷,旗幟鮮明地突出了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四個重要抓手,「引」的高度更加明確,「統」的作用更加突出,「合」的大勢更加清晰,「愛」的關懷更加全面。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後一段時間我國都要面臨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這個關鍵階段,《意見》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力量。
  • 人民日報整版聚焦:如何正確看待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有人發表了一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如「民營經濟離場論」「新公私合營論」等。對此,習近平同志指出:「這些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不符合黨的大政方針」「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
  • 百戰歸來再讀書 第二期「新時代中原民營企業家培養計劃高端培訓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保平  11月18日,第二期「新時代中原民營企業家培養計劃高端培訓班」在京開班。
  • 北大原校長丁石孫逝世!季羨林說他是北大歷史上最值得記住的校長之一
    、八屆、九屆中央委員會主席,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歐美同學會原會長,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丁石孫同志,因病於2019年10月12日14時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校慶時候在報上發表的,後來別人給我看,我說唉喲,抬得太高,我說我在北大沒有做那麼多事。  主持人:我曾經看到一個評論,就是季羨林先生對北大校長的評論,他曾經有一次說北大歷史上有兩位非常成功的校長,一位是蔡元培先生,另外一位就是您丁老,您聽了他這個評價您是什麼反應? 主持人:您怎麼評價您在學校當校長?
  • 民營企業如何向創新「聚力」?---聽一線民營企業家們怎麼說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題:民營企業如何向創新「聚力」?----聽一線民營企業家們怎麼說  新華社記者胡喆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是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一招。民營企業如何堅持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
  • 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 重塑民營經濟新標杆
    「溫州對中國來說,是一座極具時代符號意義的城市。」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說。  從1980年代走出一條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發展路子、取得風向標式的輝煌,到一度沉寂、備受質疑,再到如今奮力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溫州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過艱難曲折的徵程,創造了許多的「中國第一」,形成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甌越大地各項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的大發展。
  • 原北大副校長:中國人不要過分去追求諾貝爾獎
    引領不是領導的意思,而是指大學能夠影響整個國家的時代思潮。北大如今在中國還有點地位,並不是因為北大現在的科研成果多麼了不起,而是北大曾經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五四運動」也好,「新文化運動」也好,都是代表了時代的方向。
  • 2020甌江金融論壇暨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系列活動即將舉行
    原標題:2020甌江金融論壇暨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系列活動即將舉行   2020甌江金融論壇暨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系列活動,將於2020年12月18日至20日在溫州隆重舉行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民營經濟能起到什麼作用?
    民營經濟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有多大?「56789」是近一段時間研究者的形象概括,即民營經濟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佔比超50%;GDP和固定資產投資、對外直接投資佔比均超60%;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佔比超70%;城鎮就業佔比超80%;對新增就業的佔比貢獻超90%。
  • 136所院校·169位校長、院長齊聚北大經濟學院,共商新時代經濟學...
    本次論壇圍繞「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經濟學創新與發展」的核心主題,共同探討新時代下經濟學的創新與發展,著眼長遠,守正創新,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貢獻力量。為嚴格遵守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規定,保證學術交流的暢通和高效,本次論壇充分利用數字媒體,採取了線下主會場與線上視頻會議並行的形式。
  • 【評論】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 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
    昨天召開的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暨表彰大會,總結了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成果,隆重表彰為我區民營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向全社會鮮明釋放區委、區政府始終關心、重視、支持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強烈信號,對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動全區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新發展
  • 新時代下民辦教育如何行穩致遠
    日前,在浙江諸暨舉辦的「新時代、新教育、新戰略」中國民辦教育榮懷高峰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民辦教育若能創造新的教育方式,則能引領未來教育的方向。 在當天的論壇上,來自教育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新時代人才培養、辦學多元化與差異化、未來教育目標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 北大國發院EMBA教授黃益平《中國2049》報告——如何走向世界經濟...
    如何看待未來30年的挑戰未來30年,中國將面對的一些跟過去很不一樣的問題,特別突出的有三個大的新挑戰民營企業代表未來中國經濟未來要靠創新,誰是創新主力?根據張曉波教授和魏尚進教授的研究,從國內智慧財產權的貢獻比例看,最重要的來自民營企業,佔70%,國有企業僅貢獻5%,外資企業貢獻25%。結論很清楚,中國經濟能不能持續增長,就看能不能持續創新,而創新的關鍵要看我們能不能很好地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 北大新校長林建華:大學是個大家庭
    浙江大學原校長林建華15日出任北京大學新任校長。他時隔4年重返北大,成為這所著名學府117年歷史上的第27任校長。林建華在履新演講中說:「北大從來不止是一所學校,她是人們心中的圖騰,寄託著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大學必須守護真理的純潔,不允許任何不良風氣玷汙青年人的靈魂;大學有責任代表社會良知,維護核心價值。」視點君帶你看北大新校長履新演講全文,盤點歷任北大校長。
  • 弘揚「晉江經驗」 再創泉州民營經濟新輝煌
    弘揚「晉江經驗」 再創泉州民營經濟新輝煌——習近平總書記民營企業座談會重要講話在我市引起熱烈反響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了十分重要的講話樸實的話語藏不住周榮來對「黨中央多次為民營企業站臺」油然而生的認可。他認為,新時代的民營企業家要站在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不斷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意識,為新時代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走上「創新路」高質量趕超「習總書記的講話是對唱衰民營經濟論調的最有力回擊。」
  • 北大舉行2020年開學典禮 校長寄語學子做新時代的北大人
    9月20日上午,熟悉的《燕園情》在北京大學五四體育場響起,北京大學舉行2020年開學典禮,2020級本科、碩士、博士新生相聚於此,共迎新學期、共啟新航程。在開學典禮上,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寄語北大學子,要做新時代的北大人,德才均備、學以成人。
  • 新時代 新階段 新徵程——北大光華教學改革
    新時代 新階段 新徵程北大光華本科、研究生教學改革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AI+5G驅動的智能雲連接時代來臨,新冠疫情引發深刻變化。新時代、新階段、新徵程,光華管理學院主動變革,提出「科學、創新、實踐、情懷」的新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學生擁有知識的厚度、思想的高度、行動的力度、做人的溫度。改革新理念:科學·創新·實踐·情懷首先是「科學」。北京大學在1919年「五四運動」中喊出了「德先生」、「賽先生」的口號,科學訓練與專業學習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顯得更加重要。
  • 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任南科大新校長
    原標題:南科大迎來新校長   11月19日晚,南方科技大學官方網站更新校領導介紹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已經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
  • 北大碩士賣米粉,校長助陣年入兩億,這是高等教育的「跑題」?
    北大校長周其鳳親自為張天一站臺引發社會關注,助陣張天一的米粉店一夜躥紅,目前張天一年入兩億被視為有出息、成功人士、行業黑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特別強調「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雙一流』建設,支持中西部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學」。這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動員令,是高等教育最緊迫的戰略任務。這樣來看,董明珠批評的沒有錯,對國家來說,張天一碩士畢業賣米粉就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 《新民營經濟研究》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新民營經濟研究》一書,該書是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的新形態、新特徵和新模式等首次作出系統研究的讀本,也是當前對新民營經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書由武漢市總商會、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聯合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