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友在《問政江西》平臺舉報稱,餘干一公辦學校教師近10年在編不在崗,長期「吃空餉」,甚至在民辦學校擔任校長職務。接到舉報後,經餘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調查,在公辦學校任教的和在民辦學校擔任校長的教師實際並非同一人,系同名同姓,因此舉報不屬實。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楊文超/文
舉報人:在編教師長期脫崗「吃空餉」
網友「仗義執言」在舉報信中寫道,教師李某興1971年出生,是餘干縣第四中學在編教師。
餘干縣東山學校2011年成立,李某興來到該民辦學校擔任語文教師,目前擔任校長。近10年來,李某興未在餘干縣第四中學上過一天班、教過一節課。一邊「吃空餉」拿著餘干縣財政部門發放的工資,一邊在餘干縣東山學校任教領著雙份的薪水。
該網友稱,針對中小學教職工管理,教育部門、財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已出臺相關政策,嚴禁公辦學校在編教師長期到民辦學校任教。李某興的行為嚴重違犯這一政策,「吃空餉」無形中佔用教育資源,對其他教師非常不公平,希望餘干縣有關單位能儘快處理。
縣人社局:在編教師不存在脫崗情況
接到網友舉報後,餘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通過查閱資料、聯繫財政部門、教育部門了解情況,發現人社局教師檔案共有兩名叫李某興的教師。一位是1968年出生的教師李某興,檔案記載畢業後在餘干縣原信河中學任教。根據財政部門最新的工資發放明細表,顯示其現為餘干縣第四中學教師,工資一直正常發放,系統中未查詢到其他姓名為「李某興」的工資發放信息。
縣人社局工作人員詢問餘干縣第四中學相關負責人了解到,1968年出生的教師李某興自2013年10月調入餘干四中任教以來,從未脫崗,學校相關負責人證明其多年一直在一線教學。
民辦學校教師為同名同姓
教師檔案中另一名1971年出生的教師李某興,檔案記載先後在餘干縣白馬中心小學、楊埠初中、白馬橋初中任教。工資系統顯示2012年減員,之後未有相關工資審批信息。
縣人社局工作人員根據其與縣教體局籤訂的《餘干縣在編公辦教師到民辦學校任職任教協議書》認定,李某興自2011年8月至今一直在民辦學校任教。縣人社局工資系統顯示2012年已減員,無工資審批信息,縣財政統發人員工資發放表無發放信息。
縣人社局回應稱,兩位姓名皆為李某興的教師一個在公辦學校任教,一個在民辦學校擔任校長,不存在長期脫崗「吃空餉」情況,此次舉報屬於同名同姓導致的誤會。
網友們有相關訴求、建言和意見,可通過《問政江西》(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設擴大社會參與加強社會監督平臺)投訴舉報通道反映,熱線電話:0791-86849600、8684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