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GDP增速拾階式下降,企業經營的各種風險隨之顯現:買家的拖欠、破產,上下遊產業鏈的萎縮,還有來源於新經濟新模式的挑戰,企業的日常經營不斷受到衝擊...上市公司這樣的問題屢見不鮮,那麼,企業應收帳款的風險管理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現狀:IPO提速,上市公司數量劇增
隨著我國近年來IPO審批制度的改革和發行效率的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12月,A股共有3450餘家上市公司。從2000年9月19日,A股上市公司數量突破1000家,到2010年9月15日,A股上市公司突破2000家。IPO的提速,使得國內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持續增長,隨之而來的應收帳款的總額也持續增長,對於應收帳款的管理考驗著上市公司的風控水平和公司治理能力。
以A股上市公司為例,近年來應收帳款總額居高不下,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根據choice統計數據,A股上市公司2016年應收帳款總額為3.80萬億元;及至2017年中,A股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總額已經增長到4.29萬億元,而上半年淨利潤總額為1.80萬億元,A股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規模已遠遠超過了淨利潤規模。而近兩年A股上市公司應收帳款計提壞帳準備規模也重新擴大,逐漸回升至2013年前的高位。面對不斷擴張的應收帳款規模,上市公司需要為此應對的壞帳風險也逐漸累積。
上市公司應積極應對收帳款風險進行管理
企業的賒銷,會導致應收帳款總額增加和計提壞帳準備規模不斷增長,這是導致企業應收帳款風險的主要源頭。由於賒銷已經成為上市公司運營常態,資產、資金和信息的不對稱,買家破產、拖欠等風險也隨之而生;企業賒銷會導致應收帳款總額的不斷增長和計提壞帳準備金額的增長,而計提壞帳準備金額的提升往往給市場和投資者傳遞出一個信號: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已然在提升!風險信號的傳遞又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壞帳計提比例較高,說明上市公司短期收債能力不足。此外,若應收帳款和壞帳計提比例持續增長,將會對上市公司的日常經營及資金管理產生衝擊。
因此,應對應收帳款總額的不斷增長,我國的上市公司面臨著需要積極主動進行應收帳款風險管理的問題。應收帳款由企業賒銷而形成的,賒銷雖然能擴大銷售量,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和更多的利潤,但同時也存在著一部分貨款不能收回或者拖欠的風險,震驚市場的樂視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特別在市場增長乏力、多變的經濟環境之下遭遇到應收帳款的拖欠甚至壞帳,公司的盈利空間將遭到擠壓,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乃至威脅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應收帳款的管理還關係到現金流的表現,影響到企業的融資成本,關係到股東和投資者的利益。如果風險管理部門,只把寶押到宏觀經濟的復甦和市場環境的好轉上,而忽視了採用金融工具對風險進行管控,那就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置企業安危於不顧,視股東和投資者如無物。
在應收帳款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企業的賒銷問題,賒銷在我國企業較為普遍,由於資產、資金和信息的不對稱,買家破產、拖欠等風險也隨之而生,樂視事件殷鑑不遠。
對於某些成熟穩健的上市企業,公司內部有良好的風控制度,合理運用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工具保護應收帳款的風險敞口,待風險事件發生時,可以得到中國信保的先行賠付,最大限度的挽回損失,不至於嚴重影響到財務報表,有效穩定了股東和投資者的信心,保障企業的正常運營和股東利益。在某種程度上也減少了對相關上下遊產業鏈的衝擊,保證了行業生態圈的穩定,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此外,在應用出口信用保險工具的同時,承保企業也能受益於中國信保一系列的產品保障和配套服務,如買家資信調查、信用保險融資、行業分析、重大案件跟蹤等,有助於上市企業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實現上市企業經營盈利、促進經濟發展、實現社會價值等責任。
重磅預告:《「護航 新徵程」——2017年度信用風險管理評級暨政策性職能履行績效評估報告發布會》1月16日隆重舉行
為充分履行政策性職能,助力企業提高風控水平,更好地服務企業「走出去」,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定於1月16日下午在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四季酒店一樓明珠廳舉辦「護航 新徵程」——2017年信用風險管理評級暨政策性職能履行績效評估報告發布會。誠邀您關注!屆時著名經濟學家賈康教授,廣東省發改委、財政廳、商務廳等政府領導,TCL、美的、格力等眾多知名企業高層,廣東衛視《財經郎眼》監製/主持王牧笛等將在現場共同見證這一業界盛事。
著名經濟學家 賈康教授
《財經郎眼》監製/主持王牧笛
想了解更多關於《「護航 新徵程」——2017年度信用風險管理評級暨政策性職能履行績效評估報告發布會》資訊,詳情請點擊:
重磅: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績效評估報告即將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