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成立55年來西藏教育發展綜述:桃李芬芳滿高原

2020-12-15 中國西藏網

  西藏自治區成立5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特殊關懷下,西藏各族人民感恩奮進、團結拼搏,走過了波瀾壯闊的恢弘曆程,創造了人類歷史的人間奇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懷西藏各族人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區黨委帶領西藏各族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論述,西藏各項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西藏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感恩奮進新時代,同心譜寫新篇章。本報從即日起推出「百姓故事——慶祝自治區成立55周年」欄目,講述各族幹部群眾的親身經歷和深切感受,充分展示新時代新發展新成就新生活,充分報導西藏各族人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決心,敬請關注。


圖為南木林縣完全小學的學生在上計算機課。記者 楚武幹 攝

  55載春風化雨育英才,55載桃李芬芳滿高原。自治區成立55周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教育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教育工作,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目標任務,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保穩定,聚精會神抓發展,全力以赴提質量,以信息化為新動能,促進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各級各類教育整體轉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教育事業邁上新的臺階,340多萬各族群眾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夢變為現實。

  現代民族教育體系全覆蓋

  「曾經我們教育的目標是來得了、有地住、有學上;現在變成了上好學。」5月25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前開啟了第二場「代表通道」,全國人大代表、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通過網絡視頻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隨著西藏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要找到出路、改變命運,教育是關鍵。」走出大山進入內地西藏班讀書的經歷讓格桑德吉堅信這一點。為讓老家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實現夢想,2001年,大學畢業的格桑德吉毅然回到家鄉教書。

  「現在鄉親們的觀念都轉變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說起這些年自己工作最大的感受,格桑德吉有些興奮。

  墨脫,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如今,當地的辦學條件越來越好,建起了三層教學樓,孩子們有科學實驗室、美術室等,老師們上課也用起了PPT,在疫情期間,孩子們也能上網課。「黨的教育政策也越來越好,西藏農牧民子女享受『三包』教育政策,如今我們門巴族孩子入學率和小升初的升學率都達到100%。」格桑德吉表示。

  和格桑德吉及她的學生一樣,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的還有很多。同時,作為西藏教育事業發展的親身經歷者和見證者,他們的成功也彰顯著55年來西藏教育發展的巨大成就。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995所,在校學生84.15萬人(含區外88530人)。2019年,全區小學淨入學率99.71%,初中毛入學率102.8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6.6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7.65%,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84.42%。如今,全區已經形成了涵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為一體的現代民族教育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教育發展路子。西藏教育實現了義務教育由面上普及向讓每個孩子受到良好教育轉變,學校建設由外延擴展向內涵提升轉變,各級各類教育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發展轉變,邁入了教育強區的新階段。

  教育信息化為夢想插上翅膀

  上午9點多,日喀則市桑珠孜區齊拉路上的日喀則齊魯小學,60多名一年級小學生已經整齊地坐在「智慧」教室裡。今天,老師要用現代化的「智慧黑板」給孩子們講解課文《小鴨子和小公雞》。孩子們盯著黑板,眼睛裡閃爍著新奇與欣喜。

  鈴聲響起,老師走上講臺,打開身後懸掛的白色顯示板,顯示板上是今天課程相關的文字、圖片和視頻,顯示屏上活靈活現的小鴨子和小公雞讓原本嚴肅的課堂氛圍瞬間變得生動活潑。「『智慧』教學讓孩子們的眼界更寬,學習、思維能力也有了極大提高,未來,他們將會走上更寬廣的人生路。」日喀則齊魯小學校長拉瓊說。

  日喀則齊魯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只是西藏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教育信息化在西藏的發展,交互式一體機、遠程授課系統、在線教育平臺等「網際網路+教育」應用,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區中小學建設多媒體教室9484間,覆蓋率達73%;建設計算機教室789間,覆蓋率達84%;全區中小學校教師擁有計算機的比例達100%,每百名學生擁有的信息化終端數量為8.22臺,在全國處於中等水平;在網絡攻堅方面,全區已有92%的學校實現了寬帶網絡接入,其中出口帶寬100M及以上的學校佔73.36%,通過多方努力,預計今年年底,西藏將實現「網際網路+教育」中小學校全覆蓋。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族群眾對信息化教育的期待不再止於互聯互通,更進一步希望促進教育公平。在這種理念驅動下,由區教育廳建設的「西藏教育珠峰旗雲平臺」應運而生,如今註冊用戶近60萬、總資源數超過12萬。平臺集成了各類課程資料、教學視頻以及別具特色的藏語教學輔導材料,師生可以免費使用,學習西藏乃至全國一流教師的課程與教研資料。「偏遠地區的師生獲取教育資源的成本大大降低。」朱生高說,平臺上除了有課本掃描版本,還配有相應視頻、語音資料。未來,所有孩子或許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教育會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續。

  思政教育鑄魂育人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豔》。剛才大家聽到了嗎?是雄壯的國歌在布滿朝霞的天際迴響;剛才大家看到了嗎?是奪目的五星紅旗在清晨的第一縷清風中飄揚……」2019年4月下旬,山南市貢嘎縣在各中小學校深入開展「踐行核心價值觀 爭做『四講四愛』好少年」活動,這段話摘自其中一名學生的演講稿。

  教育為本,德育為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四為」服務,著力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深入持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定不移地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構建「大思政」工作體系,真正做到每名教師都是德育教師,每門課程都是德育課程,旗幟鮮明加強意識形態管理,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領導權和管理權,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引領教育系統廣大幹部師生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核心看齊。

  始終堅持把政治合格作為育人的首要標準,大力實施「靈魂塑造工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師生頭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持不懈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團結和反分裂鬥爭教育,突出加強馬克思主義「五觀」「兩論」教育、新舊西藏對比教育和感黨恩教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帶動影響家人理性對待宗教,消除宗教消極影響。

  積極創新載體方式途徑。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深入開展「四講四愛」「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獻祖國、青春告白祖國」等主題活動。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學校、班級、宿舍和模範個人創建活動,穩步推進各民族學生混合住宿、混班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師生愛黨愛國熱情,增強了廣大師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性和自覺性。

  知之愈深,信之愈篤,行之愈實。一次又一次浸潤洗禮,一次又一次理解和提升,隨著西藏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推進,全區各民族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五個認同」「三個離不開」思想進一步增強。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下一步,西藏將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把黨的領導貫穿教育工作全過程,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網絡,著力抓好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自治區成立55年來我區文化事業發展:春色滿園花爭豔
    自治區成立55周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著力保護和弘揚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西藏文化事業實現了大發展、大繁榮,全區各族人民享有更加豐富的文化生活,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 西藏自治區概況
    1792年至1793年清政府制定《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對西藏地方政府的政治、財政、軍事、外交、宗教等方面進行了規範,加強了中央的管理。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籤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實現和平解放。1956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首府設在拉薩。
  • 西藏發展高原養蜂 推動蜂農 「甜蜜事業」
    這是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在開展高原蜜蜂養殖技術越冬適應性試驗,當年獲得成功。從此,西藏告別了無蜜蜂養殖產業的歷史。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經過長期研究認為,由於西藏屬於高寒地區,冬季花源稀少,但是西藏地域遼闊,高海拔複雜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的多樣性,使蜜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養蜂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巨大的空間。
  • 西藏高原生物學術研討會在拉薩召開
    2020年7月11日,由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學會主辦,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協辦的西藏高原生物學術研討會在拉薩召開。來自中國農科院、西藏大學、西藏農牧學院、西藏農科院、西藏林規院、西藏林木科學院等區內外科研院所和學會代表約80餘人參加本次學術研討會。
  • 西藏自治區全面落實15年義務教育免費「三包」政策
    「追夢 西藏的足跡」全國網絡媒體西藏行(四)  西藏自治區全面落實15年義務教育免費「三包」政策  光明網拉薩7月23日電(張璋)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吳英傑22日下午會見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局長姜軍帶隊的
  • 西藏自治區資訊|西藏不只有雪山與高原,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西藏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西藏不只有雪山與高原,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密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高潔神聖之地的話,大概有一個地方,會被最多的提起西藏這些年來外來的人越來越多,有外來的遊客,也有外來的打工者,之所以越來越多的打工者湧入西藏,顯然與當地的經濟環境是有關係的,可以說當地的基本工資產業政策,照顧什麼的比沿海地區要好,條件好,自然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去這些地方。
  • 官方:基本適應西藏教育發展的專業化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中新社拉薩9月10日電 (王莉 張偉)西藏自治區教育廳近日發布,西藏自治區成立55年來,西藏以改革為主線,堅持問題導向,始終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開展,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數量基本滿足、結構水平基本適應全區教育發展的專業化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 西藏五十年:拉薩新變化_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_山西新聞網...
    「古」是為有近1300多年的歷史,「新」是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後迅速崛起。40年來,城市人民的生活質量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人民安居樂業,文化生活多樣,社會穩定,人心所向,充分體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亂石縱橫,人馬路絕」,這是過去西藏交通的真實寫照。長期以來,西藏高海拔地區的群眾深受冬季取暖困擾,以往的拉薩取暖的方式都是靠燒牛羊糞、木柴,黑煙滾滾,更痛苦的是冬天處在枯水季,50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西藏交通和建設的力度,昔日「進藏難」成為歷史。
  • 七大產業助力西藏經濟平穩發展
    新華社拉薩10月29日電(記者劉洪明、田金文)近年來,西藏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大力推進高新數字、高原生物、旅遊文化、清潔能源等「七大產業」發展,成效明顯,前三季度,七大產業實現增加值289.05億元,有力推動了全區經濟發展。
  • 西藏自治區全面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_教育_中國西藏網
    近日,記者從區黨委組織部獲悉,為全面提高農牧區黨員幹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西藏自治區在「萬名村(居)幹部文化素質提升工程」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工作,力爭用2年多的時間,實現全區所有村(居)主幹基本能夠收聽收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廣播電視新聞、使用國家通用語言進行日常交流
  •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2019-03-23 11:57:27   來源:央視網
  • 西藏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
    但是,直到20世紀中期,西藏仍處於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統治之下,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社會保守封閉、衰敗落後。     西藏真正步入現代文明始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經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區成立、改革開放等重要發展階段,西藏不僅建立起全新的社會制度,而且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五老峰下雪蓮盛開 雪域高原白鷺翱翔——廈大與西藏的校地情緣
    在經歷了8年異常艱苦的援藏工作後,葉雪音轉入西藏公學(西藏民族大學前身)從事漢語文教學,直到退休。幾十年來她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不負廈大人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的光榮使命,為西藏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也為廈大學子在雪域高原的家國情懷書寫了精彩的篇章。
  • 團結帶領各族青年為西藏新發展奮鬥——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共青團...
    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55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一代又一代青年響應黨的號召、聽從時代召喚,紮根邊疆、建設家鄉,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壯麗篇章。
  • 高原高原—中國西部美術展收藏作品展到達西藏 「春雨工程」惠及...
    8月16日「高原展」來到西藏,受到當地藝術界及媒體的熱烈關注,30餘幅收藏作品在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與廣大觀眾見面。這些作品均以西部題材為表現對象,風格各異,精彩紛呈,體現出畫家對「地理高原」的情感和對「精神高原」的追求。作品一經亮相,受到西藏藝術家的一致好評。
  • 最權威的西藏概況
    到清朝,西藏與中央的關係進一步得到加強,清政府分別在1652年和1713年冊封達賴和班禪,正式確定其封號。1721年,清政府廢除第巴制度,制定噶倫制度。1727年正式設立駐藏大臣辦事衙門,對西藏進行全面管理。1790年建立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廈政府,1791年清政府派軍進駐西藏,規定駐藏大臣與達賴共同掌管西藏事務。
  • 英文中國日報進駐西藏 成立西藏記者站
    中新社拉薩12月29日電 (記者 徐長安)在2010年歲末之際,英文《中國日報》29日晚間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舉行儀式,宣告成立該報西藏記者站。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崔玉英出席此間揭牌儀式並共同為該報西藏記者站揭牌。
  • 闊步邁進西藏發展的新時代
    從此,雪域高原人民開始了建設團結、富裕、文明新西藏的偉大進程。圖為1960年拉薩市東城區蔡公堂鄉擺脫了奴隸枷鎖的老媽媽,以無比興奮的心情接受土地證。 新華社記者 馬鵬萬/攝60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西藏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正昂首闊步邁入全面小康的新時代。  一、 民主改革開創了西藏社會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在西藏實行民主改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內容,是先進的社會形態代替腐朽落後的社會形態的必然結果。
  • 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成立了西藏自治區,選舉產生了西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阿沛·阿旺晉美當選為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一大批翻身農奴擔任了自治區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職務。西藏自治區及其自治機關的成立,實現了西藏社會制度從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向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性跨越,標誌著西藏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開始全面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冬季到西藏來看雪 55家景區景點推出免費或半價優惠
    圖說:推介會上跳起了民族舞蹈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拉薩暖陽、人間聖地觀山賞雪、雪域高原尋湖……今日,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廳在滬舉行「冬遊西藏」暨「千年薩迦古鎮」旅遊推介會,發布了系列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