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滬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金標準將提高!

2020-12-22 上海發布

根據市衛健委、市財政局組織制定的《關於提高上海市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金標準的實施方案》,本市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金標準上調。獨生子女傷殘後未再生育和未再收養子女的人員根據年齡每人每月可領取扶助金660-760元;獨生子女死亡後未再生育和未再收養子女的人員根據年齡每人每月可領取扶助金820-920元。具體規定和解讀詳戳下文↓

一、獨生子女傷殘後未再生育和未再收養子女的人員符合本市規定條件的,按照以下標準給予特別扶助金,直至亡故或者子女康復為止:

(一)49-59歲,每人每月660元。

(二)60-69歲,每人每月710元。

(三)70歲及以上,每人每月760元。

二、獨生子女死亡後未再生育和未再收養子女的人員符合本市規定條件的,按照以下標準給予特別扶助金,直至亡故為止:

(一)49-59歲,每人每月820元。

(二)60-69歲,每人每月870元。

(三)70歲及以上,每人每月920元。

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所需資金,由各區人民政府負擔。特別扶助對象申請流程、資格確認以及扶助金發放方式等按照《上海市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實施辦法》(滬衛計規〔2017〕2號)執行。

本通知自2019年10月30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4年9月29日。凡符合《上海市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實施辦法》規定條件的,按本通知的標準發放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金,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

資料:市衛健委、市財政局

編輯:石軼君

相關焦點

  • 申領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金
    《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人口計生委市財政局關於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嘉政辦發〔2008〕112號)2.《關於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關懷政策的若干意見》(嘉衛計〔2017〕212號)二、辦理條件:同時具備以下五個條件的對象:1.具有本市戶籍。2.1933年1月1日以後出生。
  • ...北京市財政局關於提高本市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標準...
    京衛家庭〔2018〕5號各區衛生計生委、財政局:  為貫徹《財政部 國家人口計生委關於建立全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的通知》(財教〔2011〕622號),經市政府批准,從2019年開始,提高本市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標準,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別扶助金標準今年提高
    中國網2月10日訊 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姚宏文在今日的國家衛生計生委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在2014年的計劃生育工作中,穩妥紮實有序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是重點。姚宏文介紹,要促進人口健康長期均衡發展,今年的計劃生育工作也有重點任務。
  • 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
    第四條 計劃生育服務補助資金,主要包括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計劃生育家庭補助(原獨生子女保健費)、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計劃生育避孕藥具購置、計劃生育事業費、落實長效節育措施一次性獎勵
  • 呼圖壁鎮發放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
    (通訊員馬立娟)4月6日,呼圖壁鎮全面完成2016年度計劃生育獎勵和特別扶助金發放工作。今年,全鎮共確定獎扶對象149人,特扶對象35 人。共發放獎勵扶助金520420元,特別扶助金196920元,獎勵扶助金全部以存單形式發放到戶到人。
  • 肥西縣多舉措做好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工作
    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是婦幼健康、計生特扶和職業病防治民生工程項目中的重要一項,為進一步加強此項民生工程工作,肥西縣採取多項舉措,加大對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力度,妥善解決他們的生活、就醫、養老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 計劃生育有哪些獎勵標準? 計生獎勵扶助標準一覽
    1、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別扶助金標準 從2013年起,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別扶助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
  • 讓所有計劃生育家庭都能夠領到扶助金
    2005年林西縣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實行獎勵扶助制度,經過審核,兩位老人符合條件,每人每月能夠領到50元扶助金。老兩口高興地說:「我們做夢也想不到還能夠拿到扶助金。」  十五期間,全區各級人口計生部門努力建立以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實行獎勵扶助制度為主要內容、其他各種獎勵優惠政策為補充內容的計劃生育社會保障機制,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向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傾斜,解除了計劃生育家庭的後顧之憂。據了解,目前,全區共有9620名60歲以上的計劃生育夫婦享受到了每人每年600元的獎勵扶助金待遇。
  • 安徽向計劃生育家庭累計發放獎勵扶助金4.5億元
    對農村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的夫婦年滿60周歲後給予獎勵扶助,自2007年起就被列入省政府重點實施的民生工程項目。根據國家規定,從2009年起,對於符合條件的農村計生夫婦,獎扶金標準從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720元。在執行國家統一標準的基礎上,安徽省對只生育一個獨生女的獎扶對象另增發120元。今年,全省已確認獎扶對象120168人,將發放獎勵扶助金8903.48萬元。
  • 【民生政策】如何辦理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給付
    》(2016年1月修訂) 2、《國家人口計生委、財政部關於印發全國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國人口發[2007]78號)3、《山東省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對象具體確認條件的政策性解釋》(魯人口發〔2008〕40號)
  • 2020年,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將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工作!
    2020年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將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工作。現在已經開始填表了,而且今年申報比往年提前二個月。2020年,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將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工作!獎勵扶助政策一、獎勵扶助對象的確認條件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本人及配偶均為
  • 合肥市給予計劃生育家庭扶助和獎勵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對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實行獎勵扶助、對採取長效絕育的家庭進行獎勵、對計劃生育退休人員給予一次性獎勵、給予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關懷扶助……昨日,合肥市出臺《計劃生育家庭發展項目實施方案
  • 今年我市兌現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近九千萬元
    10月31日,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今年我市共兌現獎勵扶助金8990.56萬元。截至目前,所需資金已全部到縣區財政,各縣區正在開展打卡發放工作,預計11月30日前能全部發放到位。    今年,我市認真組織開展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工作,共確認2018年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69379人,獨生子女傷殘扶助對象868人,獨生子女死亡扶助對象2293人。    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包括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我市分別自2004年和2008年開始實施,於2010年開始納入民生工程。
  • 邵東市為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家庭開展免費體檢
    邵陽新聞網12月10日訊(通迅員 周小將 彭豔雲)為提高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家庭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12月7日—9日,邵東市衛健局組織邵東市中醫醫院為本市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家庭207名成員進行免費健康體檢醫療服務。
  • 2017年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基本發放完畢
    ­  我市採取有效措施,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截至發稿日,我市2017年度計生家庭獎勵扶助金基本發放完畢,累計發放金額1002萬元,受惠群眾7065人。­  據悉,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是國家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實行的經濟獎勵扶助。
  • 固鎮縣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分配資金標準
    2020-12-15 廢止時間: 暫無 名  稱: 固鎮縣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分配資金標準
  • 肥西縣精準幫扶計生家庭特別扶助對象
    日前,肥西縣2018年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民生工程項目522名特別扶助對象503.6萬元扶助資金已通過「一卡通」發放到人,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近年來,為進一步落實好此項民生工程,縣委、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精準扶助政策,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機制,深深地溫暖著受助家庭。
  • 廣州失獨家庭扶助金偏低 每月僅150元
    南方日報訊 (記者/曾雅)「孩子走了,留給家庭的只有繼續痛苦地活著。」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失獨」夫妻每人每月有150元扶助金,也就是相當於每天只有5元錢,對此,有人大代表建議「從福利彩票銷售、計劃生育罰款等領域中按比例提取」,提高扶助金標準。
  • 中央將制定計劃生育扶助保障補助國家基礎標準
    中新網8月13日電 中國政府網13日公布的一份文件顯示,中央將制定計劃生育扶助保障補助國家基礎標準,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逐步提高。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 2021年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特別扶助資格確認開始啦
    根據省衛生健康委部署,2021年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和城鎮其他人員參照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資格確認工作已經開始,符合條件的人員請儘快提交相關資料進行資格確認。辦理條件(一)申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本人為我市農村居民戶口;2.1933年1月1日以後出生,1973年以來沒有違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規章或政策規定生育;3.現存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或子女死亡現無子女;4.年滿60周歲。(二)申請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需符合以下條件:具有我市戶籍,獨生子女死亡或傷病殘後未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計劃生育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