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讓孩子提前入學,確實不是明智之舉,就我個人教育子女的親身經驗和感受來講,其中弊大於利。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我們每一個家長的夙願。
所以,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否到了上學的年齡,就想盡千方百計、找熟人,託關係、改年齡等等,讓孩子早早地入了學,以求孩子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贏在起跑線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11條明確規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這種入學年齡的規定,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其科學依據的。
如果孩子是上幼兒園,早上晚上,對孩子的影響相對來說要小些。
如果孩子是上小學的話,提前入學,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小學與幼兒園的教育學習方法,都是截然不同的。
幼兒園注重的是寓教於樂,是以遊戲為主,在玩中學,而且沒有固定的統一的要求,伸縮性很大,想學就學、想玩就玩、想走就走,學校也並不強制要求。
但是,孩子上小學了就不一樣了,小學是以學習為主,開始系統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按照小學的各種要求和規定就顯得很吃力,就會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更嚴重的是,老師講的有些知識聽不懂、學不會,還會造成孩子厭學,失去學習的興趣。
孩子提前入學弊大於利,為什麼呢?
我先來分享一下我個人的養子心得。
在我養育第1個女兒的時候,由於當時人年輕,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也聽其他家長說,女孩子懂事比男孩子早,提前入學比較好。
孩子提前入學的好處:
1.孩子提前一年上小學,就提前一年畢業,提前一年參加工作。
2. 孩子提前一年上小學,可以節約一年幼兒園的學費。
3. 孩子提前一年上學,家長提前一年少操心,也提前一年安心工作。
4..如果孩子真的學習不好,跟不上,還可以留級,就算高考失利了,還有復讀的機會,復讀一年仍然和同齡人站在相同的起跑線。
「年輕有為」就是對贏在起跑線心態的最好解讀。
所以,我的女兒還差4個月才滿6周歲,就提前上了小學。
事實證明,這是個錯誤的決定,不僅苦了孩子,也苦了家長,到現在我都感到深深地自責與後悔。
提前入學的壞處:
1. 孩子在同一個班級裡,相差幾個月大的孩子,在知識的接受程度、思維邏輯、能力方面、語言表達方面有一定差距。
在女兒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由於她比同班的孩子小几個月,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還沒準備好,也在學習上處於劣勢。
為了拉近和同學們的差距,不至於掉隊,為了跟上老師的節奏和步伐,女兒在一二年級的時候不停地趕趟子。
因此,在學校裡,老師經常給她「開小灶」,周末上補習班。
在家裡,我幫她重溫課本,把她在學校沒有學懂的知識,再給她講述一遍,全程輔導。
2. 從生活自理能力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年齡小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物品,經常丟三拉四,不僅影響學習,也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女兒剛上小學時,由於年齡偏小,記事也晚,不是忘帶鉛筆,就是丟橡皮擦,不是沒帶教科書,就是沒帶作業本,有時連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也不記得。
個別年齡偏小的孩子,有時還會發生尿褲子、哭鼻子。也就是說,老師們不但要上課,還要在孩子們的生活上投入精力,這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老師,都帶來了很大壓力。
在這期間,女兒與大她幾個月的孩子相比,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更多,老師和家長也是身心疲憊。
3. 可能影響孩子身體和身心的健康,不利於孩子健康發展。
孩子提前入學,使孩子過嫩的肩膀早早地承擔起與他們年齡不相稱的重擔,那是不明智的舉動。
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過難的知識和過重的負擔,容易使他們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喪失學習的興趣,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增加孩子身體和心理負擔,甚至會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對今後的學習生涯影響非常大,對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極為不利。
但是,晚入學的孩子得益於得到更多時間成長,他們更加自律,注意力更集中,更能很好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更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更能得到同學的讚許,更增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更加強了孩子的學習自信心。
據一項對100名提前入學學生的調查顯示:只有18%的孩子對學習感興趣,56%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16%的孩子上課坐不住。
據老師反映,提前入學的孩子在自立能力、注意力集中、獨立完成作業等方面明顯比其他孩子差一截。
因此,孩子提前入學,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性,因人而異,神童另當別論,請家長們理智、慎重的做出正確選擇。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請家長們參考與借鑑。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