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NASA給地球洋流「上色」:美輪美奐

2020-12-25 網易手機

(原標題:[圖]NASA給地球洋流「上色」:美輪美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公布了一組奇幻的世界洋流照片,看起來就像是梵谷的繪畫一樣,抽象又五彩斑斕。據悉,NASA通過最新的圖像彩色技術給洋流上色,用顏色來表達不同海域海水的溫度。一眼望去,地球表面好像被火花包裹。「上色」原理非常簡單,大海會輻射出紅外線,根據微波的波長和振幅,就能確定它的溫度。

然後用涼爽的綠色表示冷,而溫暖的紅色表示熱。

科學家表示,這技術可用作監測氣候變化和全球生態系統。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地球海洋「洋流」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洋流又被稱為「海流」,通常是指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著一定方向進行的較為穩定的流動。洋流是地球表面熱環境的主要調節者,全球巨大的洋流系統促進了地球高低緯度之間的能量交換,維持著地球表面熱量的動態平衡。
  • 洋流正在加速!NASA發布海洋消失的景象,沒水的地球或是這樣子
    海洋通過洋流的形式,將海底的各種養分「翻到」海水各個深度,為各種浮遊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養分。不過現在的科學報告指出,地海洋的洋流正在加速,它們的的速度越來越快。根據發布在《科學》的科學報告,研究人員分析了從1990年至2013年地球洋流情況,發現海流的能量每十年增加約15%。對於這些洋流在近幾十年內加速的原因,有研究人員認為,可能與當前的氣候變暖有一定的關係,畢竟當前氣候變暖確實是一個趨勢。
  • 給地球引力場畫一張圖用於揭示洋流的秘密
    美航天局與德國空間中心合作研究項目「引力復原和氣候實驗」(Grace)的研究人員,7月21日首次公布了其研究成果——最精確的地球引力場圖。   洋流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十分強烈。作為科學家研究洋流及其對氣候影響的最新工具,Grace可以獲得更為精確的數據,大大幫助科學家改進對洋流的認識。
  • 最詳細洋流圖出爐(圖)
    20年的全球數據揭示了世界海洋包含有數百條帶狀的洋流。(圖片提供:Nikolai Maximenko/夏威夷大學)  研究人員如今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海洋洋流圖,並在此基礎上揭示了赤道的周圍平行排列著大量條紋狀的洋流。這張洋流圖的解析度所達到的前所未有的水平,將有助於增進科學家對與海洋有關的所有現象的理解。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嘗試破譯海洋的「大動作」。
  • 最詳細洋流圖出爐
    20年的全球數據揭示了世界海洋包含有數百條帶狀的洋流。(圖片提供:Nikolai Maximenko/夏威夷大學) 研究人員如今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海洋洋流圖,並在此基礎上揭示了赤道的周圍平行排列著大量條紋狀的洋流。這張洋流圖的解析度所達到的前所未有的水平,將有助於增進科學家對與海洋有關的所有現象的理解。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嘗試破譯海洋的「大動作」。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球五帶的劃分、洋流、搬運、堆積)
    圖1 地球上五帶的劃分2、洋流的分布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海水運動,叫做>洋流。按照洋流的性質(冷、暖),可以將洋流分為兩種類型:暖流、寒流。①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帶來了大量的海洋暖溼氣流,對沿岸氣候「增溫增溼」,帶來充足的水汽和降水。
  • 中國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洋流變得越來越快了
    據最新的研究證明,今天地球上的洋流比20年前移動得更快了。2月6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這種加速正在全球範圍內發生,其中熱帶緯度地區的影響最為明顯。這種速度的提高不僅發生在海洋表面,而且還發生在6560英尺(2000米)的海洋深處。
  • NASA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主要洋流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新研究,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主要洋流變得更加湍急。 該航天局花費大量時間監視和研究我們自己的星球,使用了長達十年的衛星數據來測量波弗特流渦(Beaufort Gyre),並發現由於海冰迅速融化,該環流的移動速度變得更快。
  • 地理洋流分布的記憶法則,洋流滿分可以靠它
    其實在洋流中盛行風起了很大的作用,無風不起浪,比如由於東北信風的影響形成北赤道暖流以及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的冬季洋流逆時針方向流動。還有其他的知識點大家去網上或者課本裡都會有相應的介紹。對于洋流的流向以及分布的位置,我們該怎麼記憶呢?
  • 地球不正常?北大西洋洋流有15%概率停止,科學家:或現冰凍模式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在地球上,氣流對全球的氣候變化可以說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它們帶動了一些冷暖氣流的移動,從而在形成四季變化之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隨著地球生態環境的改變,越來越多難以預測的氣候現象逐步多了起來。
  • 地理知識 —— 洋流
    洋流是地球上熱量轉運的一個重要動力。洋流調節了南北氣溫差別,在沿海地帶等溫線往往與海岸線平行就是這個緣故。海洋下墊面的性質是不均一的,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冷、暖洋流上。除了盛行風以外,還有海陸分布、地轉偏向力等因素,它們共同作用,形成了實際的大洋洋流分布,如下圖。1.
  • 在世界海洋眾多的洋流中,你覺得哪一個洋流的規模最大?
    洋流是指全球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一定方向進行的較為穩定的流動,洋流運動的能量主要來自於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高低緯度之間的分布差異,是促使大氣和洋流運動的根本原因。從具體角度來說,洋流可以分為風海流、補償流和密度流,全球洋流運動是一個整體,共同組成了全球大洋的洋流體系,洋流的運動主要受到行星風系、地轉偏向力、海陸分布和海底起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 高考地理試題:水循環和洋流模擬試題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4、自己繪製一張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圖,閱讀教材小組合作完成P62頁活動內容。   5、閱讀教材P62頁的材料總結洋流的分布規律。   ①永久積雪冰川補給 ②是雨水補給   ③是地下水補給 ④此河位於我國東北地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地球上儲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 B.冰川 C.河水 D.湖泊淡水   7.下列關于洋流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 B.赤道逆流是風海流
  • NASA公布全球洋流圖像酷似梵谷畫作
    美國宇航局用可視化技術將全球海洋表層洋流的圖像呈現出來,出人意料的是,它們看起來很像這幅梵谷在1889年創作的名畫。美國宇航局通過可視化技術製作了一個計算模型,名為「估算海洋循環與氣候第二階段」。這個模型是根據2005年6月到2007年12月間洋流運動情況製作出來的。美國宇航局說:「估算海洋循環與氣候第二階段是全球海洋與海冰的高解析度模型。
  • 海深:神奇的洋流
    原來,這是「洋流」在做義務搬運工。大海中有一股水流,類似大陸上的江河,它有規律地順著地球上恆定的風帶按一定方向流動,人們稱之為洋流。 形成洋流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大氣運動。盛行風吹拂海面,使表層海水隨風漂動,上層海水又帶動下層海水流動,這樣就形成洶湧的洋流。另外,海水密度的差異也是形成洋流的原因之一。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海洋中環繞大陸的巨大洋流可被視為地球的循環系統,每一支洋流的水量相當於世界上所有河流流量的總和。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真美:NASA的超高清地球全景照片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經常會放出一些美輪美奐、百看不厭的照片,近日又給出了地球的全景照,解析度高達5400×2700,遍布全球的浮雲、黃綠相間的大陸、深藍廣袤的大洋、白雪皚皚的格陵蘭島和南極洲都清晰可見,美不勝收。
  • 全球最大的洋流,長度超2萬公裡,水量是全世界河流總量的200倍
    地球上71%的表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而海水並非是靜止不動的,不同的海洋中也有不同的洋流,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北大西洋暖流,正是由於這股洋流的存在,導致北冰洋地區的平均溫度遠高於南極洲,而且這股洋流還影響了整個歐洲以及半個亞洲的氣候,如果沒有它的存在,歐洲大部分地區將不適合人類生存,英倫三島以及斯堪迪納維亞半島等地將和格陵蘭島一樣成為一片冰川
  • 我們如何判斷世界大洋中,不同區域洋流的流動方向和性質?
    洋流又被稱為海流,是指全球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一定方向進行的較為穩定的流動。全球洋流是一個巨大的複雜系統,洋流運動促進了地球高低緯度之間的能量交換,洋流是地球表面熱環境的主要調節者。那麼,是什麼力量促使表層海水大規模的運動的呢?
  • 洋流:最大規模海水運動,僅墨西哥灣暖流就為所有河流徑流的20倍
    太陽輻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來源,有了太陽輻射的能量才能維持地球上的大氣運動、洋流運動、水循環以及給我們人類社會提供能源。太陽輻射能在地球上經歷了一系列的傳遞過程,包括大氣、下墊面、水圈、生物圈等都處在太陽輻射能的傳遞之中,從而形成了地球上的物質和能量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