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發布通知明確表示,全區大中小學、幼兒園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繼續推遲,同時明確,各盟市教育部門和各高校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做好防護物資保障,啟動開學條件評估準備工作,有序組織教職工返回學校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在3月16日印發了《呼和浩特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學前後疫情防控工作預案(第一版)》(以下簡稱《預案》),為開學工作做準備。
分類分地分段「錯峰開學」
《預案》明確,要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和轄區學校情況做好分類、分地、分段「錯峰開學」「錯時上下學」「錯層授課」,認真研究制定錯峰返校和複課方案,將各項防控措施精細到每個部門,精準到每個時段和區域,精確到每位學生和教師。各學校制定的錯峰返校和複課方案經旗縣區教育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發展局批准後實施開學準備工作;寄宿制學校制定的錯峰返校和複課方案要提交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批准後,實施開學準備工作。
各學校開學時間確定後,經屬地教育主管部門覆核,具備開學條件的學校實行錯峰開學。
第一批錯峰開學工作安排:普通高中、初中按照年級從高到低順序,每天一個年級開學。小學按照五六年級、三四年級、一二年級順序,每天兩個年級開學。
第二批錯峰開學工作安排:中等職業學校先將外地返回的住校生按照要求隔離14天,隔離結束後按照年級從高到低順序開學報到,每天一個年級開學。
第三批錯峰開學工作安排:幼兒園開學時間視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
《預案》要求,各校要在衛生室(保健室)附近設置相對獨立的隔離觀察室,用以暫時留觀身體不適的師生。沒有衛生室(保健室)的學校要儘快建立衛生室(保健室)。
嚴格執行「三個不得」
學校嚴格實行封閉管理,嚴格落實「三個百分百」(即:中小學封閉化管理達到100%;一鍵式緊急報警、視頻監控系統與屬地公安機關聯網率達到100%;城市中小學專職保安員配備率達到100%),嚴禁外來人員隨意進入校園。
從即日起,全面開展校園環境清潔整治行動,對學校所有場所場館、設施設備等進行消殺清潔,徹底消除衛生死角。
堅決執行「三個不得」(即:未確定開學時間之前不得開學,防控條件準備不到位的不得開學,疑似病例隔離條件措施不到位的不得開學)。加強對師生的心理健康和負面情緒疏導工作,尤其是對準備中考、高考的學生,在外地因疫情不能返回或在重點疫情地區的師生,通過網絡、電話等多種方式給予必要心理疏導和關懷。
開學後師生每日檢測體溫兩次
對轄區內各學校(園)師生體溫檢測統一部署,開學時立即啟動入校體溫檢測制度,嚴格進校人員管理。對教職員工和學生進出校園進行晨檢、午檢,每日不得少於2次。
動態更新疫情健康檔案數據。將師生每日的晨檢、午檢情況,缺勤、缺課病因追蹤情況,復工、複課證明查驗情況納入疫情健康檔案,隨時掌握師生最新健康狀況。
疫情形勢穩定前,各學校(園)不得組織聚集性、大型集體活動。會議採取視頻形式召開,必須要召開的現場會議嚴格控制人數,參會人員座位間隔不少於1米,全程佩戴口罩。集中上課應佩戴口罩。
寄宿制學校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學校,食堂進貨要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要在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的指導下加強自備水源的防護,做好供水設備的清潔、消殺工作,通過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提供的學生生活飲用水,開學前必須監測合格後才能使用。採取分段錯峰就餐的方式,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確保就餐安全距離,避免交叉感染。
加強對開展學生營養餐配送學校的監控管理。疫情形勢穩定前,供餐企業將盒餐分送到各班教室外指定位置或者校方指定區域實現無接觸取送餐。在教室(餐廳)內就餐,確保就餐安全距離,避免交叉感染。
建立突發情況應急處置措施
疫情防控期間,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堅持「日報告」「零報告」。發現呼吸道病例異常增多或當日請病假人數超過基線水平時,要立即電話報告,並在2小時內書面報告各旗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部門。收到師生散發(確診或疑似)病例的報告後,各學校(園)、各旗縣區教育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發展局要立即電話報告市教育局,並在2小時內向自治區教育廳值班室書面報送初步調查情況,同時做好後續報告。
師生出現相關症狀後,醫院不能排除但暫未達到住院標準的病例(門診觀察病例)需停課觀察,直至醫院排除或診斷升級(明確為病例)為止,其中醫院排除傳染病的需要提供有效證明,方可返校。具體停課觀察要求按照當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有關規定執行。在未經屬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下,學校衛生室(保健室)不得在校內進行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學治療等處置工作。在隔離條件完備的基礎上,緊急或特殊情況下,可做短期隔離觀察。
各學校(園)要結合實際制定應急預案,在開學時組織一次應急演練,結合演練情況調整和完善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