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4道提高題

2020-12-11 孫老師數學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4道提高題。提高題不一定是難題,如果你對配方法的特點胸有成竹,那麼他們一點兒也不難,如果你只是比葫蘆畫瓢,沒有深入研究配方法的精髓,那麼它們可能就是極難的題,不過不用擔心,我已經對這些題目進行了非常詳盡的解析,就在下面,研究透它們,你一樣可以把配方法學得像那些學霸們一樣出色。

第1題,二次項係數為1,根據配方法的原則,當常數項等於一次項係數一半的平方的時候,這個一元二次式子就是一個完全平方式,據此可以列出一個只含有字母k的等式,解方程即可求出k得值。

第2題,小括號明顯阻礙了咱們觀察和分析這個式子的特點,所以第一步把括號去掉,得到①式。

現在就轉化為①式加上哪個一次二項式是一個完全平方式,則本題的解題思路可以是這樣:隨便寫出一個完全平方式,如②式,然後令其減去①式,得到的一次二項式2x+21就是答案。所以本題的答案有無窮多個,填任意一個即可。

第3題,一元二次方程使用配方法變形,前後得到的方程還是同一個方程,本題就是根據這個特點來解題的。第一種方法如下,直接把原方程配方,然後和已知中配方後的方程對照就可以求出m和n的值。

方法二和方法一相反,展開已知中配方後的方程,得到方程③,要注意的是,原方程二次項係數為2,所以方程③的每一項都要乘以2,這樣便於和原方程進行對照。

第4題,這種解方程的方法叫「換元法」,一般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因為方程中的未知數都是以x+1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可以將其用單個的未知數y來代替,得到一個關於y的方程,見①;

第二步:解這個關於y的一元二次方程,見②;

第三步:再次代換,用x+1代換y,從而就可以間接地求出x的值,見③。

初一、初二、初三、基礎、提高、真題講解,專題解析。點頁面上方「孫老師數學」進入「孫老師數學主頁」,然後點「關注」,可以查看更多課程!加油

相關焦點

  • 第一講 一元二次方程及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
    第一講  一元二次方程及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一、重要知識點1.
  • 初中數學,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各種題型一節課搞定
    初中數學,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各種題型一節課搞定。配方的意思就是構造完全平方式子,配方法就是藉助構造完全平方式,然後再開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下面5道練習題囊括了使用配方法的大部分常見題型,以及這些題型的詳細解法,看看再練練,爭取徹底掌握配方法的使用精髓。第1題,這是一元二次方程最基本的題型:二次項係數為1。詳細解法如下。
  • 一元二次方程
    學習目標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2.會解一元二次方程3.學會用韋達定理解決問題4.能夠與函數相關聯(函數與方程思想)對於第四個要求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後面會以專題形式與大家進行交流。  1.定義:(不多說什麼)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一元),並且未知數項的最高次數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 解一元二次方程:十字相乘法和配方法的對比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所學知識裡面最後一類方程,也是最重要、涉及知識點最多的一類方程,想要學好一元二次方程,就要把以前學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甚至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識都要熟練掌握,給一元二次方程打好基礎,這樣才能學好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講義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開平方法 形如x =p,(p≥0),解為x=±√p 形如(nx+m) =p,(p≥0),解為nx+m=±√p。 2.配方法。
  • 一元二次方程的講義
    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變形式有:ax²+c=0(a≠0,a、c為常數);ax²+bx=0(a≠0,a、b為常數);ax²=0(a≠0,a為常數)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練習:1、在①x ²+3=x; ② 3 x²- 4x – 5 ; ③x ²=- 1/x+2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2、關於x的方程mx²-3x= x2-mx+2是一元二次方程,則m___________
  •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這些天學生預習一元二次方程,遇到的配方法,常常會配錯,特別是遇到一次項係數b是分數時。下面還是通過題目進行分析吧!首先要弄清楚配方法是將一元二次方程等式左邊設法變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再用開方法達到降次的目的,把原來的一元二次方程變成兩個一元一次方程!
  •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總結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在前面的每個視頻裡面都已經講了,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圖一圖一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種方法,直接開平方法,此方法用於簡單的解方程中,但是注意的是要把二次項係數化成「1」再做。
  • 一元二次方程(總結歸納)
    (2)配方法,理論上只要有實數根的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用此法,步驟:①變形:把二次項係數化為1;②移項: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③配方:方程兩邊都加上一次項係數一半的平方;④用直接開平方法求解.(3)公式法,適用於所有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為
  • 中考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知識點匯總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點內容,在近幾年常以應用題和綜合題的形式出現,也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點,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應用,不管是直接開平方,還是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方程,四種解法各有不同,不同的依據,不同的適用範圍,都需要同學們重點掌握的,然後根據題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
  •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情況.2.經歷探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過程,體會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思考方法,領會「化歸」思想和「降次」策略.3.教學重點  運用因式分解法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為兩個一次因式的積是零的形式. 17.2(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學目標  1.通過對一元二次方程配方實例的分析,思考和歸納,理解配方的過程,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 中考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及應用專題突破
    [命題規律]近三年本地中考常考考點是選擇合適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方程的應用,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判斷方程根的情況或根據方程根的情況求字母係數的取值範圍,根與係數關係的簡單應用.常命基礎題或中檔題.2.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選擇的一-般順序:直接開平方法→因式分解法→⑥公式法→配方法.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解一元二次方程時,在方程的左邊加上一次項係數一半的平方,再減去這個數,使得含未知數的項在一個完全平方式裡,這種方法叫做配方,配方後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開平方法了,這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 八下《一元二次方程》好題精選
    一.選擇題(共15小題)1.方程x2﹣4x=0的解為(  )A.2B.4C.0或4D.±22.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是5,腰長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8=0的一個根,則此三角形的周長是(  )A.12B.13C.14D.12或143.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沒有實數根的方程是(  )
  • 《一元二次方程》的4個知識點,這都沒掌握好,考高分就是妄想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學習,可以對已學過實數、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識加以鞏固,同時又是今後學習二次函數打下堅實基礎。要想學好這章,需要掌握以下4個知識點。
  •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基礎知識點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基礎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基本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知識框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合輯
    (點擊圖片可放大閱覽)【要點梳理】要點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將一元二次方程配成要點詮釋:(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訣:一除二移三配四開方;(2)配方法關鍵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兩邊都加上一次項係數一半的平方.(3)配方法的理論依據是完全平方公式.
  • 九年級關於解一元二次方程運用配方法和降次,你吃透了嗎?
    大家好,歡迎各位學生和家長來到學時輔導,今天老師要來分享的就是九年級上關於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部分知識內容,在本講我們需要掌握的就是會用直接開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配方的基本過程,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在探究如何對比完全平方公式進行配方的過程中, 進一步加深對化歸的數學思想的理解
  •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等內容的深入和發展,也是以後學習方程以及函數等數學知識的基礎。「 2.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增強競爭意識。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源於實踐並反作用於實踐。   三、學法分析  學習本節課以前,學生已學過用開平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對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已經比較熟悉。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係數與根的關係運用
    今天分享的內容——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直接開平方法體現了降次思想,將一元二次方程轉化為兩個一元一次方程來解。例1解法:配方法就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運算在一元二次方程aⅹ2+bⅹ+C=0(a≠0)中,若a,c異號,則方程一定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判別式通常用希臘字母△表示,即△=b2-4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