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近日,一小區居民因擔心同小區「韓國代購」回國後未被隔離,便向警察求助。然而真相卻是該韓國代購併未出國。
網友戲稱,「表面是防疫新聞,實則是315打假?」
來 源丨錢江晚報,豆瓣鵝組、電商報、經濟日報、江蘇網警
沒有出國記錄
朋友圈卻「出國代購」
是科幻片?
還是自導自演的一出大戲?
「韓國代購」並未出國
近日,微信公眾號「北青社區報天通苑版」發布的文章引發網友關注,文中提到,一小區居民因擔心同小區「韓國代購」回國後未被隔離,便向警察求助。
然而,不到兩小時,社區民警張警官就回復了該居民,這個在鄰居群裡的「韓國代購」並未出國。
可是,在這名「韓國代購」的朋友圈中,自二月十四號至十六號,她的朋友圈幾乎是在直播自己的行程——從起飛到落地,從掃貨到打包,可謂是滴水不漏。
對此,不少網友調侃道:
「得知韓國代購從未去過韓國,心底立馬踏實了!」
「表面是防疫新聞,實則是315打假?」
「鄰居安心,買家沉默」...
假代購的套路有哪些?
1.物流造假
有兩種方法進行物流造假:
一是直接修改物流信息,這樣即使是從國內發貨,消費者查詢的發貨地點也是海外。
據了解,一般個人賣家發貨的海外直郵運輸過程在5-7天左右,加上有不少店家需要湊重量平攤運費才發貨的情況,至少需要兩個星期以上才能收到貨物,所以那些兩三天就收到貨的,需要多多注意下。
還有一種物流造假的方式,就是國內一些較大的代購商家會把假貨先運到國外,再從國外發貨寄回國內。
這樣原本產自國內的山寨假貨經過一波騷操作之後,就變成了變成了海外直郵的正品,所以就算是「海外直郵」大家也應該保持警惕。
2.「憑證」造假
不少代購建立客戶信任都是靠「憑證」,一般的「代購憑證」包括轉帳記錄、交易記錄和聊天記錄,然而這些同樣可以通過作圖軟體做出來。
為了避免被坑騙,很多人會有意識的索要發票。真正做代購的人,一般都不僅僅是專為一個客人採購,排隊又排很長,實在有心無力專門為客人打一個單,所以所有的物品都打在一個單上。
其實就算打了小票也不能完全保證代購的真實性,網上也有很多高仿小票的模板,某寶收銀單定做也比比皆是,而且技術都很好,即便和真的小票放在一起對比,也看不出任何差別。
3.地理位置造假
很多代購為了證明自己確實在國外會用微信的地理位置定位,然而這個定位系統,其實也有漏洞可鑽。
在一線電商平臺,一些商鋪為微商及「代購」量身打造了「代發朋友圈」的業務。
4.朋友圈小視頻造假
很多代購都喜歡在群裡或者朋友圈裡發小視頻,以此來表示自己「親身」去現場採購。
然而,目前一些平臺的視頻並沒有設置「轉載視頻」的按鈕,人們能夠輕鬆快捷的在網上獲得類似代購的的視頻,便可以發布在自己的朋友圈偽裝自己在外代購了。
5.外包裝造假
為了不讓購買者通過外包裝辨別真假,萬能的「假代購」想到了用正品空瓶造假的方法。
通過網上的一些途徑,購買到正版商品的包裝,再將假貨裝進裡面進行售賣,便可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了。
315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了!
您準備好了嗎?
嚴打侵權,用法律保障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