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喝了一杯茶,隨手寫下這首詩,結尾7字卻被傳誦了千年

2020-12-15 紅衣記史官

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曾經在他的《蘇東坡傳》序言裡,這樣說:

「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一個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詩人!

東坡先生滿肚子墨水,經典名句經常是信手拈來,隨隨便便就流傳千古,其中就有這麼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句詩率性灑脫,用詞簡單而精準,一下子寫出了人生的高境界因此備受讚譽。

作家林清玄就寫過一篇與之為題的散文,裡面談到「清歡」: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這首詞寫了蘇軾與好友冬日與好友遊玩時見到的景色,以及那天吃到的人間至味,在作品最後發出了詞人的感嘆,深具哲理意蘊。

詩詞大意:

時令為初春的早上,斜風細雨,正是乍暖還寒時候,山中還是柳色煙光,霧色朦朧隱約未見的樣子。

到了河邊忽然就變得陽光明媚,一切豁然。那彎曲的洛水漫漫悠悠地奔往淮河而去

中午時分,與朋友一起坐進農家裡,茶杯裡泛著雪沫乳花似的茶湯,一股清新直抵內心。

主人擺出了嫩綠的山間蓼芽和蒿筍,作了一盤春天的素菜。真是讓人難忘的感覺,原來人世間最美好的不是濃湯肥味,竟是這清淡如茶的歡愉。

寫這首詩的時候,蘇軾大概正處在不惑之年,而此時,他的人生已經歷了大起大落,先是王安石變法受到的波及,又差點因為「烏臺詩案」丟了性命,雖然僥倖保住腦袋,但還是免不了被貶謫。

而曾經名滿天下,胸懷抱負的他,縱然生性豁達,卻也終究會感嘆自己的渺小江的河水。「入淮清洛漸漫漫」這一句微微流露出一閃而過的無奈,但很快就淹沒在浩渺的壯闊中。

這味是食之味,雖然清淡卻是爽口,入口難忘。這味更是人生滋味,要的就是煎茶釀酒的閒雅而不落寞,要的就是抽離出繁華之外的樸素而不自卑

「清歡」把內心回歸自然的寧靜,透過詩意的語言寫出心中所想的生活。

東坡先生一生也經歷過無數坎坷,但他始終樂觀向上,無法左右生活,就把握好自己的心態,不讓愁緒籠罩心頭。

正因為如此,他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時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享受清歡,就是享受獨處的感覺,放下執念,在生命之流中不急不緩地前行。

無論暗夜白晝,或是乍暖還寒,寵辱不驚,平靜淡然,不盲從,不奢不貪,悠然自適。

靜水流深,人生何必太匆忙。

有人說:「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學蘇東坡。」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也能讓我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恰逢出版社活動,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兩杯奶茶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古代大家的人生哲理,提升自己的品味!

閒暇時間,可以跟孩子一起看,豐富知識面的同時,增進感情的交流!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杜牧這首詩被傳誦千年,卻含蓄至極,真實的意思讓人驚嘆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悵詩》,便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最含蓄的一首詩。它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雖然只有短短28字,真實意思卻讓人驚嘆。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想更清晰的認知這首詩,必須要先了解它的創作背景。
  • 劉禹錫被貶夔州,寫下一首詩,最後7字一語雙關驚豔千年!
    李白曾三過夔門,寫下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絕唱。杜甫也曾在夔門的最高處寫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千年一嘆。夔門所在的古代夔州,也就是今天的奉節,無疑成了一座被千年文脈築就的詩城。
  • 蘇軾找朋友喝酒,卻被友妻大罵,寫下一首詞,形成一成語流傳千年
    所謂「詩酒聯姻,密不可分,杯盞之間,清濁濃淡,折射出的是人間百態,世事滄桑」。品著這些酒詩的醇香,想像著曲觴流水的景象,我不禁有些醉了,但是也萬萬比不得下面的這位酒興詩人,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詞中酒神——蘇軾!
  • 一壺春茶解千愁,蘇東坡一句感嘆流傳了千年
    從西蜀峨眉到江南錢塘,從黃州東坡到惠州煙雨,從潁州西湖到儋州海濱,蘇東坡一生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用自成一派的詩詞書畫記錄所見所感。長期貶謫人生,賦予蘇東坡別樣的世事思考,也賦予他行遍大好河山的腳力——他好交友、好山水、好美食、好飲酒、好品茗,一瓢飲一簞食不改其樂。
  • 幾首被千古情種傳誦至今的悼亡古詩詞
    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從悼亡詩出現一直到北宋的蘇軾這期間,悼亡詩寫得最有名的有西晉的潘嶽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這裡介紹元稹、蘇軾幾首被千古情種傳誦至今的悼亡古詩詞。
  • 蘇東坡醉酒後寫下一首詞,下片甚是經典,說出無數男人的心聲
    這一年,他寫下了不少好作品,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都是此時所作。蘇東坡當年在酒醉後寫下的這首詞,特別真性情,常常成為夜深人靜時無數次敲擊在心頭、迴蕩在心間的聲音。從中,能讀到一種對自由的嚮往,一種跨越千年時空而依然存在的強烈共鳴。這首詞可謂是通達人心之作,尤其是人到中年,被生活壓抑到幾近崩潰的男人。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這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以至於蘇軾也是遇到古戰赤壁抒發自己的傷感之情,因為他也是從高峰跌落到了谷底。這樣的經歷,也讓蘇東坡對人生對世界有了重新的認識。蘇軾到了黃州後,有好友送了蘇軾一塊地,蘇東坡就在上面種了些莊稼,並自稱為東坡先生。
  • 茶、喝茶、茶文化,一杯茶喝出人生滋味
    喝不來,不喜歡,誰喜歡苦湯子?」不過,再不喜歡喝茶的,不會喝茶的,要說不知道茶,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舉目望去,城鎮鄉村都市處處茶樓茶館,尤其是我們大四川,無論公園也好,路邊也好,庭院也好,只要有空地,就有不少露天茶館。周末或者假日,三朋四友邀約在一起,隨便找一個茶樓或者露天茶館,一杯茶,一盤瓜子就可以坐一天。
  • 李白思念故鄉寫下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卻成為傳唱千年的名篇
    確實是啊,當我們遠離故鄉、回憶起故鄉時,故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我們魂牽夢縈的,在著諸多的值得回憶的故鄉的事物當中,月亮一直佔有者重要的地位。在古往今來的憶故鄉作品中,以月為代表的憶故鄉的作品不勝枚舉,人們更願意將自己憶故鄉的情思寄托在明月當中,讓自己的情思與月亮掛鈎。
  • 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文/冰凌讀書有詩云: 一 壺茶香一壺醉,半盞清酒半盞淚。四溢飄香的茶能夠使人陶醉,品一杯清茗,樂在其中,惹人陶醉。而喝酒半杯卻摻進了半杯淚,酒摻淚啥滋味,只有飲者自己知道,恐怕是五味陳雜吧。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一杯青茗詩意濃!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其詩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則以詠史抒懷為主。在詩歌成就上,杜牧創造了晚唐詩歌的高峰。但在官場上,杜牧卻終生失意,屢次進諫,屢被流放。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初冬夜飲》,便是杜牧失意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經典。《初冬夜飲》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杜牧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勾勒了一個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抒發了杜牧官場失意後的惆悵。
  • 李清照在逃亡途中,含淚寫下一首詩,氣勢和意境超過蘇東坡
    筆者最欣賞她的《聲聲慢》,自從上學時背誦這首詩,時隔多年,依舊能一字不落背出來,尤其是最後兩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身為婉約派的翹楚,李清照的地位和影響毋庸置疑,但她也曾寫過相當豪邁的作品,氣勢和意境超過蘇東坡。
  • 古人在品了七道茶之後,寫下了傳誦千古的《七碗茶獻》
    鐵觀音,即置茶。用茶則將鐵觀音茶葉取出敏在蓋晚中,以蓋網大小來確定置茶量。第五道:高山流水高山流水又稱「懸壺高衝」,取其美的意境。提起水壹,對準蓋碗,由低向高注人開水,衝泡高度以15釐米為宜。其目的是將蓋碗底部的水刮去,以免倒茶湯時水滴入杯中而影響茶質。第十道:關公巡城關公巡城,氣勢磅礴,包含著圓滿的中國圓跡哲理。在這裡指將茶水依次均勻地巡迴斟到品茗杯中。第十一道:韓信點兵斟茶到最後,要將碗底最濃的一部分茶湯一點一滴均勻地倒到品著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一致,這種手法稱為「韓信點兵」,在這裡代表精華雨露均分的大同思想。
  • 白居易見人打枝頭鳥,一怒之下寫這首詩,最後7個字直擊人心
    看到賣炭的老人家,他寫下「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的千年經典,為苦命人鳴不平;聽女子彈琵琶,他寫下「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為姑娘的身世感動落淚;看到池塘上孩子偷偷採蓮子,他寫下「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為孩子不慎留下蹤跡著急。愛詩的朋友們很多應該猜到了,沒錯!這個可愛的小老頭兒就是白居易。
  • 路遇小雨下個不停,楊萬裡調皮地寫下首詠雨詩,開篇7字就驚豔了
    無論是《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還是《桑茶坑道中》中的「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都能讓我們會心一笑。而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小雨》中,楊萬裡又以詼諧之筆,給我們帶來了驚喜。
  • 白魚紫筍 蘇東坡一生的嗜好
    白魚紫筍 蘇東坡一生的嗜好 時間:2017-07-04 14:17:58 來源:中國網 編輯:本網編輯   中國網四川7月4日訊(王仕彬 文/圖)古往今來,以茶會友、以茶待客,已成為華夏子孫的傳統習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飲茶已成當代一種具有藝術品味的高雅文化,不僅在居家獨品佳茗,也不僅對客人來訪奉上一杯清香濃茶
  • 皇帝召見,7歲才子當場寫下這首妙詩,句句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但以上種種都是大人們世界裡的月亮,它們似乎承載了太多生活的辛酸,而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中,我們來感受一下一位唐代7歲才子心中的月亮。此詩名為《賦新月》,來自唐代一位姓繆的7歲孩子,此子年幼有才被稱神童,得到唐玄宗召見,於是當場寫下了這首詠月詩。全詩人小志氣大,短短28個字句句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值得一讀再讀。
  • 柳宗元六句詩《漁翁》為何引千年爭議?蘇東坡的解讀堪稱「奇趣」
    圖片來源:央視網【爭論】柳宗元被貶到永州的第七年,寫下了這六句小詩,在歷代詩人和詩評家中引起了不休的爭論。北宋蘇東坡首先盛讚此詩充滿奇趣,他在《書柳子厚〈漁翁〉詩》中說:「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熟味此詩有奇趣。然其尾兩句,雖不必亦可。」言下之意,結尾兩句可刪。南宋劉辰翁表示反對,他認為:「此詩氣澤不類晚唐,下正在後兩句。」此後,《漁翁》結尾兩句是不是該刪,歷代有兩種意見。南宋嚴羽、明代胡應麟、清代王士禛、沈德潛等詩論大家挺蘇。
  • 《江城子》愛妻去世十年,蘇東坡悲痛寫下惦念詩,好一個痴情男兒
    導讀:《江城子》愛妻去世十年,蘇東坡悲痛寫下惦念詩,好一個痴情男兒蘇東坡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採和書法受世代人的景仰,但是蘇軾一生卻仕途坎坷,雖有滿身抱負卻不得重用,同時他的情感生活更是牽絆一生,蘇東坡在19歲的時候
  • 李白山中遇到高人,幾杯酒下肚寫下這首詩,最後一句詩仙當真直接
    李白的曠逸的人生態度、瀟灑的詩文才華、超凡脫俗的情操和胸懷,都配得上「詩仙」二字。曾經有一次在山中遇到一位高人,用李白的話說是「幽人」,也就是隱居世外桃源的高人!這樣的高人多少就帶有幾分仙氣了。李白和「幽人」二話不說,坐下就對飲。酒至微醺,李白的仙氣爆棚,居然讓「幽人」自己回去。如果明天還想再來對酌,也可以,請把你的琴帶來!真是一個傲氣與仙氣十足的李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