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2020-12-22 冰凌讀書

文/冰凌讀書

有詩云: 一 壺茶香一壺醉,半盞清酒半盞淚。

四溢飄香的茶能夠使人陶醉,品一杯清茗,樂在其中,惹人陶醉。而喝酒半杯卻摻進了半杯淚,酒摻淚啥滋味,只有飲者自己知道,恐怕是五味陳雜吧。

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

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一杯青茗詩意濃!

——01——

喝茶的最佳境界是,一個品字,意味深長。三口為品,是指慢慢飲,一口一口地啜。

古有七分茶八分酒之說。茶倒七分剛好,酒飲八分正妙。七分茶是對客人和茶的尊敬。能牛飲的不是茶,是老白開!

相傳,蘇東坡被貶到湖北黃州,臨走時王安石有交代,讓他回京時帶一些長江中峽的水回來。

三年後,蘇東坡回京城參加考核,路上特意到三峽取水。可是,只顧貪戀兩岸美景,直到過了中峽,才想起取水之事。他想讓船夫回中峽取水,三峽的水流急湍,回頭談何容易,水流一瀉千裡,奔騰不息。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在另一方面也寫出了三峽水的急湍。

三峽美景

蘇東坡想下峽的水不可以嗎?於是,就取了下峽的水送給王安石。

王安石很高興,邀請他一起品嘗新茶。隨後,拿出皇上新賜的蒙頂茶,用蘇東坡取來的水泡茶,茶泡好後,王安石親自給蘇東坡和自己倒上一杯茶,只有七分。

蘇東坡偷偷腹誹:這個老傢伙一杯茶還捨不得倒滿。結果,王安石品了一口茶,就說這是下峽的水,不是中峽的水呀,蘇東坡不得不老實交代。

原來,中峽的水清而不浮,蒙頂茶又是極品,所謂好茶配好水是有講究的。對於倒茶倒七分,則是對客人和好茶的尊重。

品一杯清茗,欣賞著那小小的精靈在水中旋轉、升騰然後慢慢落下。水色由透明慢慢轉為淡綠,晶瑩剔透中帶著質的轉換。小啜一口,微苦中帶著甘甜,唇齒留香,滿屋飄溢。那真有「茶不醉人人自醉」的美妙感覺。

紫砂極品一枝梅

一壺茶香滿壺醉,沒有生命的事物,人們的心境不同,所賦予它的生命就不一樣。人生苦短,沒有永遠的苦,亦沒有永遠的甜,苦中有樂,樂在其中。

獨享茶香,摒棄繁華紛擾,以一種淡泊寧靜的心境看待人生,就會有詩和遠方!

——02——

就不是解愁藥,但是磨人精。喝少了你掌握它,喝多了它掌控你。酒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消磨人的意志。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世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人們對詩仙李白愛酒的事都不陌生,李白可以說無酒不歡,李白逢酒必喝,喝必舞劍,舞必作詩。酒、詩、劍是李白人生三寶,行雲流水舞劍,才思敏捷作詩,成就了千古佳話。

李白塑像

曹操在《短歌行》裡寫到: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自古好像有個不成文的意識:酒能夠解愁,酒真的能夠解愁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有的人遇到難事不如意的事,就借酒澆愁,結果,喝的爛醉如泥,也解決不了事情,還會越來越糟糕。

半盞清酒裡滴落半盞淚,應該是悲痛吧,用酒澆愁,酒只能麻醉你的神經一時,不能麻醉你一世,該解決的事還是要解決,要有勇氣敢於面對人生。

所以,學會面對,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事情,竭盡全力想辦法解決,俗話說,活人不能讓尿憋死,話糙理不糙。只要思想不滑坡,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肯努力,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擺正心態,努力了就不後悔。酒不幫人人幫人,人間自有真情在,成功一定會向你招手的!

飲酒品茶都是雅事,但是物極必反,凡事有度。茶有提神醒腦抗疲勞和幫助消化的作用,可是濃茶會傷胃,致使消化不良,所以脾胃不好的不要喝濃茶。

七分茶八分酒,至於酒,更是不能多喝,雖然酒能舒筋活血,但是喝酒誤事,酒後駕車都是要不得的。

事物好與壞之分沒有截然的界線,就像酒和茶,只有你用對用不對地方,物盡其才就是好的,反之亦然!

一壺茶香一壺醉,只有心醉其中,就能領會 「只可會意不可言傳」 的心境。

——END——

相關焦點

  • 品茶如品酒,牛飲般的品茶用於解渴是喝不出什麼茶味的,關鍵在品
    一杯清茶,曾被譽為使人青春永駐、返老還童的至寶,也曾被貶為使人上癮而喪失英雄氣概的毒藥;曾產生中國久遠而優雅的茶文化,也曾引起殘酷而慘烈的暴力競爭;曾開通了東西方的貿易之路,也曾導致最早的走私與掠奪……很多外國友人一提及中國,最想聯想到的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
  • 優雅人生 緣茶而始
    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津潤喉的,是茶;琴棋書畫詩酒茶,怡情雅興的,是茶。為推進我縣茶葉產業發展,培養茶葉產業專業技能人才,提高從業人員業務水平,傳播中華茶文化,推動社會各界健康飲茶、科學飲茶,由松谿縣婦聯主辦、松谿縣親松家政公司承辦的茶藝師培訓班於2020年12月5日圓滿落下帷幕。
  • 香溢人生一味茶!
    茶為一種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長品易健康、長壽,茶品順為最佳、還可作藥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華,順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裡有茶順為茗品。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中國巴蜀之地被稱為茶葉和茶文化的搖籃。
  • 一茶一酒一人生,缺一不可……
    懂你的就是好茶。歲月如歌,有人飲酒,有人品茶,亦有人皆愛之。茶,不品它,卻清香自來;酒,不醉人,卻人人自醉。喝酒是浪漫的事,品茶是風雅的事。喝酒後,似乎變成外向的孤獨患者。喝茶剛好相反,茶不喜鬧,但絕非獨孤。一個人喝茶,品茗入喉,冗雜的心事,在茶煙裡也會慢慢被吹散。
  • 古代詩人的一詩一茶一人生
    在我們的印象裡,詩人的人生似乎都與詩酒茶無法脫離,事實也的確如此,我們所看到的詩人無不與茶與酒有關。尤其是在唐代,茶與詩人的關係最為密切,浙江新昌一帶曾被譽為「唐詩之路」,在那裡只要元稹、白居易的新詩一寫出,就有人轉抄紙上,拿到集市上去換新茶。以茶換詩,以詩得茶,茶與詩「聯姻」構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奇特景觀。
  • 周作人先生的茶趣,苦茶與閒適人生是人生一大樂趣
    品若似乎又是品味人生,不只是飲茶藝術與生活的結合,而且蘊含著人生哲理。品著是一種生活享受,也是一種文化薰陶,一杯在手,神馳八極,苦澀的茶味宛如漫長的人生道路。這使人不禁想起一幅古老的茶聯來:「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碗酒來。」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
  • 茶·禪·人生
    人生是一場修行,且行且珍惜,且行且參悟。洗過後的第一泡茶水,茶香濃鬱,味澀。我常常把杯蓋拿下,留出些許縫隙,茶就不那麼澀了,為的是讓茶葉出來透口氣,芳香由此加倍。讓心情出來透口氣呢?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不要總是悶著,應該常常把小我的心拿出來,融入無邊的宇宙,就會得到一顆佛心。  第二泡水,茶香氤氳,味甘。那甘,是品味苦澀後覺察的甘甜。
  • 「千卷藏書一盞茶」小罐茶伴你度過午後的閒暇時光!
    自從茶從藥用到食用,最終演變為飲用之後,中國人就把飲茶作為了一件大雅之事,茶無貧富,也無貴賤,可以素樸簡約,也可以堂皇精緻,大俗大雅,盡在日常點滴之中。是以茶解渴清心,還是以茶明性修行,表達了每個人對茶的不同態度,其實境界各異,談不上高下分別,每個人在茶中都有自己的訴求與安頓,能否得道,全憑悟性。
  • 品茗—在讀書中品茶
    品茗—在讀書中品茶品茗是飲茶,喝茶,品茶,雅稱品茗。出自《世說新語·任誕》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莫倒載歸,茗苆無所知。這是魏晉名士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現。我不想成為什麼名士,我只是喜歡他們的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回歸自然的這種心態與狀態,這才是我喝茶看書時最想要的。魯迅先生說:「有好茶喝是人生的清福」。喝一泡老茶,以茶為媒,感受歲月,品味經典」。
  • 茗茶悟人生
    自古以來,國人就喜歡品茶,而且對茶情有獨鍾,文人雅士創作出了許多頌茶詩句。諸如唐文學家徐寅:「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大詩人杜枚:「雲暖採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愛茶之情,溢於言表。不僅如此,人們對茗茶還賦予了文化和人生的含義。所謂: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年世界。
  • 六首詠茶《喝火令》:炎炎夏日品茶茗,淡淡香嫋洗禪心
    何不捧一杯苦茶,拈一指光陰,將這一世清淺的人生安然的飲下。把盞烏龍躍,懸壺綠雪紛。古典君分享六首詠茶《喝火令》,炎炎夏日品茶茗,淡淡香嫋洗禪心。——皛玊題記品茶天易變,茶易涼。人生的際遇,無法擺脫的是變幻無常。花易逝,魂易殤。高山轉頭,流水無方。蘭情慧意,幾度炎涼,人間何時又滄桑?
  • 人生一盞茶,世間一壺酒
    人生一盞茶,世間一壺酒。我敬歲月一杯酒,再無往事可回頭。人生就像品茶,歲月就是喝酒,快意且恩仇。有人說生活就是一盞茶,入口就是苦澀,就像剛出生的嬰兒,總是希望自己可以快快長大,快快學會走路,去掙脫父母的懷抱,去翱翔九州天空。茶味總是先苦後甜到甘醇,就像我們的人生一般。少年和青春時代我們總是美好的,就像茶水的甘甜,總是美好而勇敢。
  • 一個人一杯茶的心情說說_一個人靜靜喝茶的句子
    2、一個人這樣靜靜的坐著,沏上一杯茶,在氤氳的茶香裡想一些事情,只是不曾想起什麼。  3、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很好的過,一杯茶,一本書,一個耳機,一份心情。  4、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奉一杯茶,你是我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5、忽然喜歡上了獨處,一桌,一椅、一茶杯、一個人,就這樣靜靜的靜靜的發呆。
  • 人生如茶,淡定從容,靜心以對
    人生如茶,頭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華、四道清甜韻味暇。人的少年時期是頭道茶,茶水渾濁,應該屏棄泡沫,衝洗茶具,才能讓後敘的茶湯清澈見底,韻味有神!人生中年時期是第三道茶,品茶時的第三道茶水,才是真正的茶葉好壞的韻味體現,這道茶湯最醇,最甘甜,是最有韻味的,所以用這道茶來形容人生中年後的成果收穫期是最恰當不過的。人的老年時期是第四道茶,茶葉衝泡到第四道茶湯時,茶水清淡韻暇,會讓人回味留戀前一道的神韻清爽。
  • 朋友小聚敘舊宜品茶
    冷雨福建人愛喝茶,尤其愛喝「安溪鐵觀音」茶。瑞家公寓前臺,傅老闆經常與朋友圍坐泡茶聊天。他們的雅興讓我想起「茶香伴琴韻,沐風聽月吟;曲幽人亦醉,品茶解心音」的優雅詩句。有道是「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由此可見,那一味的禪茶,其真正的妙用卻是在於指點人生的修行。品茶人注視著杯中的琥珀綠,思緒被那縷溫柔輕輕地吹拂著,泛著一圈一圈的光暈,最後傾瀉在清茶那聚攏還散的縹緲遙遠中,想著生活在這喧囂的浮世,若能夠做到心淡如茶多好,在平常、平凡、平淡的淡淡人生中,讓自己擁有一份淡淡的情愫,淡然而閒適、恬靜而致遠。
  • 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
    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作者:徐俊霞父親抽菸喝酒,一天一包煙,一天兩頓酒,與父親不同,母親沒有什麼燒錢的嗜好,最奢侈的莫過於喝茶。母親平日裡喝的茶都是20元以下一斤的散裝茶,中午、晚上她都要泡一壺茶,坐下來慢慢地品,一直喝到茶沒了顏色。母親不像個女人,她和男人一樣下地幹活,甚至比男人幹活還不惜力氣。
  • 十首詩詞說「喝酒」: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隱娘說:李白真的很慘,有多慘,失意苦悶時喝酒,連個朋友都沒有,好在,李白想得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邀明月對影,聽著好浪漫,可實際那叫一個慘。為什麼,我好心疼李白,還好有那一壺酒,能讓他暫時忘記煩惱,幸好幸好!
  • 喝七碗茶,品人生七重境界,你在第幾重?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蘇軾得茶真味,誇讚飲茶的樂趣和妙用,講茶與丸藥對比。該首詩中,詩人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魏文帝曹丕曾有詩:「與我一丸朗,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體生羽翼。」另一個典故就是唐朝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七碗茶。蘇軾認為盧仝的「七碗茶」更神於這「一丸藥」。
  •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這杯「黃金葉」好茶你值得擁有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這杯「黃金葉」好茶你值得擁有!有人喜歡喝茶,有人喜歡喝酒。有人說,喝酒講的是大話,吹的是牛皮,越吹越厲害。喝酒越喝越糊塗,仿佛天下都是自己的,醒來後依然如舊,對生活沒有幫助,反而還會誤人誤事。
  • 茶道·茶文化——茶三酒四
    吃茶咯茶三酒四,其表示的意思是品茶時,人不宜多,以二三人為宜;而喝酒則不然,與品茶相比,人可以多一些。這是因為品茶追求的是幽雅清靜,注重細細品啜,慢慢體會,很多人都說,茶如人生:在慢下來的時間裡感受,茶的文化和茶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