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如品酒,牛飲般的品茶用於解渴是喝不出什麼茶味的,關鍵在品

2020-12-20 茶人小談

一杯清茶,曾被譽為使人青春永駐、返老還童的至寶,也曾被貶為使人上癮而喪失英雄氣概的毒藥;曾產生中國久遠而優雅的茶文化,也曾引起殘酷而慘烈的暴力競爭;曾開通了東西方的貿易之路,也曾導致最早的走私與掠奪……

很多外國友人一提及中國,最想聯想到的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咱們智慧的老祖宗們在這塊富有靈氣的土地上生活了千百萬年,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利用地球母親賜予的豐富自然資源,為人類後續的生存、文明與進步都做出了非常偉大的貢獻,例如世人皆知的「四大發發明」就給全世界的人民都帶來了福音。當然咱們中國人的智慧不止於四大發明,還有很多很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積累,例如「中國茶」,翻開我們中國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國茶都在這些篇章中不停的遨遊著,給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錦上添花!

茶在我國被譽為「國飲」。古話說:「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現代人也有一句俗語對接古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古往今來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可見一斑!都說茶通六藝,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喝茶乃是一件十分文雅的事情,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專利。盛唐時候流行文士茶道也許就是這個原因。

那麼咱們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茶呢?因為喝茶有益、喝茶有禮、喝茶有道。也因此,在中國諸多的優良傳統裡,有客到家都是需要以茶相敬的,這一點也是我們五十六個民族都基本統一的理解。無論你是身處鄉野還是躋身都市,茶的影子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並且喝法更是各有千秋。很難想像如果這個世界上突然沒有了茶,將會發生什麼景象。

喝茶重點在於品,所以茶有茶的文化。而我麼們的民族,也正是被茶文化浸淫了幾千年的民族。飲茶的哲學可以讓我們心神變得輕鬆、寧靜、自在,洗滌心中的煩擾和憂愁,既可以在清香味重自得其樂,也可以共通分享,藉助一欸清茗做一下心靈的溝通。在這喧鬧的都市中我們確實需要一杯好茶。

「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品茶亦如品詩,真正的妙處是用文字無法形容的。很多時候一個人喝茶是沒有什麼太大感覺的,就跟喝酒一樣,需要有三五好友一起品茗,相聚一堂煮茗敘舊、品茶抒情。現今很多人說在酒桌上面談成合作,但是很多人為了身體健康著想,更高端的方式出臺了——在茶桌上談成業務與合作!茶桌上很多人可以通過品茶的姿態從側面去了解品茶的人,再通過一些外在的談吐去知曉這個人的深淺,由此可見:學會品茶不僅是一種交際手法,也可能是一種業務剛需,更是一種文化傳承!

相關焦點

  • 品鑑書畫亦如品茶,會品方得其中真味
    品好茶,知好味書畫品鑑正如品茶。如西湖龍井,用作上品的不過是清明雨後的那一簇小尖兒,過時不候,太早太遲便都將成為劣等茶,講究的就是一個清高持久,香馥若蘭。再如洞庭碧螺,選作優等的更是百裡挑一,那炒揉並舉的手作技法更是一絕,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味鮮生津、展葉放香的極高品質。在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作者曹雪芹就對於品茶之道有著一套獨到的見解。在第四十一回中,他借妙玉之口,將他昔時貴為名門少爺的飲茶講究細目和盤託出。
  • 朋友小聚敘舊宜品茶
    如品茶一樣,苦中有甘,甜中藏澀,一切用平常心去看待,讓己心緬於沉靜,認真面對所遇的繁雜,細品人生的五味,便會獲得一份發自心底的釋然——累會不倦、煩會不惱、不溫不火,心欣然也。我喜歡品茶,也許是一份淡泊。
  • 品嘗第三要素——品茶味
    聞香之後,我們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拖著杯底,分3次將茶水細細品啜,這就是品茶的第三個要素——品茶味。清代大才子袁枚曾說過:「品茶應含英咀華,並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品茶時,應該將茶湯含在口中,像含著花瓣一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吞下去時還要感受茶湯經過喉嚨時是否爽滑。這正是教我們品茶的步驟,也特別強調了一個詞語:徐徐。
  • 喝茶重心態品茶文化心境
    喝茶也有一定的講究,每次喝茶,特別剛買回來的茶葉,不同心態在品的感覺上是不同的,如果心情不好,喝什麼茶就沒了滋味,而好心情是品好茶的關鍵,體味中國茶文化的心境能讓喝茶變成對身心都非常有幫助的習慣。 喝茶有利身體健康,現在人們食用酸性食品過多,茶鹼能起中和作用,加之茶葉還含有維生素、胺基酸等物質,甚至還含有許多目前科學尚未認識的有利人體的元素。
  • 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四溢飄香的茶能夠使人陶醉,品一杯清茗,樂在其中,惹人陶醉。而喝酒半杯卻摻進了半杯淚,酒摻淚啥滋味,只有飲者自己知道,恐怕是五味陳雜吧。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
  • 佛手茶 苦是人間正品_佛教_鳳凰網
    甚至還有機緣看到陸羽的《茶經》,在雲南看到古老的茶樹王,在杭州看到龍井茶樹和茶壠,連同龍井寺旁古人專一用來泡茶的龍井泉,連同工人炮製茶葉的整個過程。甚至還聽到很多關於茶的故事,和茶人們談茶道,觀賞茶藝表演。最玄的要算把禪和茶弄在一起的佛門中人了。他們說禪中有茶,茶中有禪,習禪如品茶,品茶如習禪,大家都這麼說,玄玄乎乎的,至於茶中怎麼個禪味,禪中怎麼個茶味,我至今沒有聽到,也沒有看到,更沒有體味到。
  • 25個品茶術語,讓你喝茶時更專業
    想必各位在喝茶的時候,常常聽聞層次感、收斂性、茶水分離等聽起來很「高大上」的說法,那它們到底都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茯茶道整理出史上最全的25個專業品茶術語,品茶的時候能夠理解並準確說出品茶術語瞬間讓自己專業起來。
  • 茶語艾說:用心泡茶,用心品茶
    1、用心泡茶,用心品茶,「用心」才能識得茶的芳心。第四次開湯品飲冰島地界,2013年,甜,韻上乘,迷人之處,一股濃烈的類似甘蔗的「甜韻」。2、冰心先生說,雨後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會讀書,會喝茶。這是清洗良心最有益的處方。
  • 品茶是一種心境——品茶需要禪定
    茶在佛教中佔有重要地位,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稱為禪茶。由於佛教寺院多在名山大川,這些地方一般適於種茶、飲茶而茶本性又清淡淳雅,具有醒腦寧神的功效。禪茶更多的是品味茶與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時,品味煩苦人生,參破「苦」諦;在品「靜」味的同時,品味遇事靜坐靜慮,保持平淡心態;在品「凡」味的同時,品味從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品茶需要禪定。佛門弟子在靜坐參禪之前,必須要品一味茶藉由茶進入禪定、修止觀。
  • 六大茶類茶品盤點:喝什麼茶,配什麼點心,別亂搭!
    《2》在回答上面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了解下什麼是「茶點」。茶點,是在茶道中份量較小的精雅的食物,是在茶的品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類點心。比如江西省贛北地區盛產茶,尤其以九江廬山雲霧茶聞名。當地居民居於本土茶品特性,開發出九江茶餅、酥糖、餈粑、艾米果等經典伴茶茶點。這些茶點大多以當地土產為原料,外形精緻小巧,口味清甜獨特,配合雲霧茶清香茶味,可謂相得益彰。
  • 學會這5個動作,讓你成為品茶高手
    品茶,有人說,品的是其中的禪意,有人說,品的是茶中的韻味,既然是品茶,那就不止「喝」這麼簡單了。品茶重在品鑑茶水的滋味,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品茶吧!揉捻不到位的茶條粗松,落入壺中幾乎沒有聲音,緊結成條的茶,放入壺中會有清晰的聲音,當然這也與茶壺的材質有關,用白瓷蓋碗聽聲音是最明顯的。
  • [品茶]-大友03原野香宋聘班禪緊茶品飲
    大成意堂閒話:本號為個人、業餘、純興趣運營發布,旨在分享品飲各種好茶經驗,及茶器、文玩、美食等各種好玩的東西…如無特殊聲明轉載,內容均為原創。轉載本號原創文字請註明本號來源,且不為任何第三方提供商業依據。
  • 品茶獨思語
    茶者,凝思提神,靜心修身,品茶者,神思飛揚,神遊天際。須臾間,山川靈秀,朔漠蒼茫,江海浮沉,盡收於目,盡歸於心。循跡為文,茶語飄香,韻味甚濃。品茶而觀子美之詩,沉鬱頓挫之風骨,蕭散自然之神韻,著墨於紙,深悟於心。
  • 品茗—在讀書中品茶
    名士們主張言行不必遵守禮法,憑稟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認為這樣才能回歸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風流。我不想成為什麼名士,我只是喜歡他們的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回歸自然的這種心態與狀態,這才是我喝茶看書時最想要的。魯迅先生說:「有好茶喝是人生的清福」。
  • 六首詠茶《喝火令》:炎炎夏日品茶茗,淡淡香嫋洗禪心
    原來,一個人的江湖,竟也是走不完的山高水遠。何不捧一杯苦茶,拈一指光陰,將這一世清淺的人生安然的飲下。把盞烏龍躍,懸壺綠雪紛。古典君分享六首詠茶《喝火令》,炎炎夏日品茶茗,淡淡香嫋洗禪心。——皛玊題記品茶人生如茶,一生修煉只為一份真。別讓手中的筆渲染憂傷,別讓心中的夢走進荒涼。別讓曾經的感動丟失最初的渴望,別讓時光的灰塵淹沒你微笑的面龐。
  • 茶的魅力:兩岸品茶會
    十多年前的一天,我也在廈門茶進出口公司工作,在茶文化大會期間,我獨自溜進了公司的茶葉評價室,我指著木架上保存多年的茶葉樣品,想嘗嘗最早的一壺保存樣品。當時還沒有喝老茶的風尚,更沒有珍稀老茶的概念,所以,我,茶葉協會的理事,實現了我的願望。
  • 理解這10個專業品茶術語,你也可以是「品茶高手」
    通常我們在品飲綠茶、白茶、普洱生茶等未發酵或者發酵還不完全的茶時,會在茶湯入口感覺到清甜微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苦澀味散去,滿口腔都是甜的味道。回甘是評價一款茶好壞的標準之一,尤其是年份不長滋味濃烈,苦澀味重的普洱生茶,如果這種苦澀味能很快散去,有回甘,那麼就是一款值得入手的茶;如果苦澀味在口中久久不化開,那肯定就是原料粗糙、極為普通的一款茶,可以想見後期的轉化也不會理想。
  • 精選作文 | 劉鎮滔 《品茶與顏回》
    而大人們口中的茶,給我的感覺又苦又澀,味道嗆人。上個星期三放學回家,在學校沒帶水壺,渴了一天。一進門看到一小杯水放在茶几上,我便快步衝過去,端起那杯水,就仰頭灌進肚裡;但是一品感覺味道不對,真是又苦又澀。可我已經吞了下去,吐不出來了,我噁心的皺起眉頭。
  • 茶室掛什麼字 品茶賞字畫,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茶室掛什麼字?愛喝茶的人,品味自然高雅,在如此文雅之地,當然少不了幾幅書法字畫的點綴。2.茶字書法——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千世界王國強行書書法《茶》作品選自:聚藝上品同樣一杯茶,教授品味出的是富有哲理的人生,畫家品味出的是富有色彩的人生,音樂家品味出的是富有節奏的人生,詩人品味出的是富有韻律的人生,醫生品味出的是富有健康的人生,我品味出的是富有價值的人生。
  • 查:日常喝巖茶,你們會發出聲音嗎?
    是以,在巖茶圈中,那些老江湖在喝巖茶時,常會啜出聲音。在鬥茶賽、品茶會上,啜茶聲更是此起彼伏,好不熱鬧。本來,麻花覺著,喝巖茶啜出聲音,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兒。直到前些天,和位斯文的姑娘一起喝茶。「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秀氣得像核桃般大小的品茶杯,在品嘗時,不適合一口悶,而是細細品。在喝巖茶時,細啜慢咽,仔細咀嚼出香氣和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