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佛教中佔有重要地位,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稱為禪茶。由於佛教寺院多在名山大川,這些地方一般適於種茶、飲茶而茶本性又清淡淳雅,具有醒腦寧神的功效。因而,種茶不僅成為僧人們體力勞動、調節日常單調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成了培養對自然、生命熱愛之情的重要手段,而飲茶則成為歷代僧侶漫漫青燈下面壁參禪、悟心見性的重要標誌。
禪茶是一種境界,也是一次心與茶的相通,它是指僧人在齋戒沐浴、虔心誦佛後,經過一整套嚴謹而神聖的茶道儀式的全過程,共有18道程序。禪茶屬於宗教茶藝,自古有「禪茶一味」之說。禪茶中有禪機,禪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啟迪佛性、昭示佛理。禪茶更多的是品味茶與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時,品味煩苦人生,參破「苦」諦;在品「靜」味的同時,品味遇事靜坐靜慮,保持平淡心態;在品「凡」味的同時,品味從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品茶需要禪定。佛門弟子在靜坐參禪之前,必須要品一味茶藉由茶進入禪定、修止觀。茶能防止昏沉散亂,有類似暢脈通經的效果,特別有助於「制心一處」的修行功夫。飲茶後的身體會特別舒暢,仿佛一股清氣已遊遍全身,再加上觀想或默持咒語,很容易「坐忘」,較快達到「心氣合一」的覺受。體內有茶氣,在念經修法時,因散發上品清光茶香,往往能感召較多的天人護法來護持修行人用功。
禪茶有許多好處,在品飲的時候其功效自然體現出來。首先,禪茶可以提神醒腦。出家僧眾要打坐用功,因五戒之一就是不準飲酒,二來夜裡不能用點心,三者打坐不可打盹,於是祖師們就提倡以茶來代替。茶能提神少睡、避免昏沉、除煩益思,有利修行人靜坐修法、養身修性。
另外禪茶還可以平衡人的心態。喜歡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的味道是平淡中帶有幽香,經常品茶就會使人的心境變得和茶一樣,平靜、灑脫、不帶一絲雜念,這樣有助於人們保持心態平衡。心理決定生理,當心態平衡了,身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都會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這樣的身體必然是健康的。
總體來說,禪定是修行之人的一種調心方法,它的目的就是淨化心靈,提升大智慧,以進入無為空靈的境界。若以這種佛家之心去品茶,我們一定能在茶香餘韻中體會人世間存在的諸多智慧,洞悉萬事萬物的實相,從而達到一種超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