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是一種心境——品茶需要禪定

2020-12-14 泓錦茶酒文化

茶在佛教中佔有重要地位,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稱為禪茶。由於佛教寺院多在名山大川,這些地方一般適於種茶、飲茶而茶本性又清淡淳雅,具有醒腦寧神的功效。因而,種茶不僅成為僧人們體力勞動、調節日常單調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成了培養對自然、生命熱愛之情的重要手段,而飲茶則成為歷代僧侶漫漫青燈下面壁參禪、悟心見性的重要標誌。

禪茶是一種境界,也是一次心與茶的相通,它是指僧人在齋戒沐浴、虔心誦佛後,經過一整套嚴謹而神聖的茶道儀式的全過程,共有18道程序。禪茶屬於宗教茶藝,自古有「禪茶一味」之說。禪茶中有禪機,禪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啟迪佛性、昭示佛理。禪茶更多的是品味茶與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時,品味煩苦人生,參破「苦」諦;在品「靜」味的同時,品味遇事靜坐靜慮,保持平淡心態;在品「凡」味的同時,品味從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品茶需要禪定。佛門弟子在靜坐參禪之前,必須要品一味茶藉由茶進入禪定、修止觀。茶能防止昏沉散亂,有類似暢脈通經的效果,特別有助於「制心一處」的修行功夫。飲茶後的身體會特別舒暢,仿佛一股清氣已遊遍全身,再加上觀想或默持咒語,很容易「坐忘」,較快達到「心氣合一」的覺受。體內有茶氣,在念經修法時,因散發上品清光茶香,往往能感召較多的天人護法來護持修行人用功。

禪茶有許多好處,在品飲的時候其功效自然體現出來。首先,禪茶可以提神醒腦。出家僧眾要打坐用功,因五戒之一就是不準飲酒,二來夜裡不能用點心,三者打坐不可打盹,於是祖師們就提倡以茶來代替。茶能提神少睡、避免昏沉、除煩益思,有利修行人靜坐修法、養身修性。

另外禪茶還可以平衡人的心態。喜歡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的味道是平淡中帶有幽香,經常品茶就會使人的心境變得和茶一樣,平靜、灑脫、不帶一絲雜念,這樣有助於人們保持心態平衡。心理決定生理,當心態平衡了,身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都會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這樣的身體必然是健康的。

總體來說,禪定是修行之人的一種調心方法,它的目的就是淨化心靈,提升大智慧,以進入無為空靈的境界。若以這種佛家之心去品茶,我們一定能在茶香餘韻中體會人世間存在的諸多智慧,洞悉萬事萬物的實相,從而達到一種超脫的境界。

相關焦點

  • 喝茶重心態品茶文化心境
    喝茶重心態品茶文化心境 喝茶也有一定的講究,每次喝茶,特別剛買回來的茶葉,不同心態在品的感覺上是不同的,如果心情不好,喝什麼茶就沒了滋味,而好心情是品好茶的關鍵,體味中國茶文化的心境能讓喝茶變成對身心都非常有幫助的習慣。 喝茶有利身體健康,現在人們食用酸性食品過多,茶鹼能起中和作用,加之茶葉還含有維生素、胺基酸等物質,甚至還含有許多目前科學尚未認識的有利人體的元素。
  • 九句唯美精闢的句子,喝茶是一種心情,品茶卻是一種心境
    1、喝茶是一種心情,品茶卻是一種心境。真我時刻,手執香茗,心素如簡,人淡如茶。人需要一種淡然、樸實、淡名利、淡世繪、淡榮辱、淡誘惑,雖無蝶來,清香依舊。2、從容不迫的舉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態度,更能令人心折。
  • 品茗—在讀書中品茶
    品茗—在讀書中品茶品茗是飲茶,喝茶,品茶,雅稱品茗。出自《世說新語·任誕》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莫倒載歸,茗苆無所知。這是魏晉名士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現。所以,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我喜歡存茶,這也是為了給多年後的自己存下更多樂趣。尤其是在看書之時,能有喜歡的茶相伴,尤如與老友一起,看著一片片茶葉,在水中翩躚起舞,如同一個個靈魂在水中遊走。斟上一杯,杯中茶洋溢著誘人的清香,呷上一口,細細品味,那味道真是妙極了。
  • 朋友小聚敘舊宜品茶
    如品茶一樣,苦中有甘,甜中藏澀,一切用平常心去看待,讓己心緬於沉靜,認真面對所遇的繁雜,細品人生的五味,便會獲得一份發自心底的釋然——累會不倦、煩會不惱、不溫不火,心欣然也。我喜歡品茶,也許是一份淡泊。
  • 品茶獨思語
    茶者,凝思提神,靜心修身,品茶者,神思飛揚,神遊天際。須臾間,山川靈秀,朔漠蒼茫,江海浮沉,盡收於目,盡歸於心。循跡為文,茶語飄香,韻味甚濃。品茶而觀子美之詩,沉鬱頓挫之風骨,蕭散自然之神韻,著墨於紙,深悟於心。
  • 品嘗第三要素——品茶味
    聞香之後,我們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拖著杯底,分3次將茶水細細品啜,這就是品茶的第三個要素——品茶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品茶時,應該將茶湯含在口中,像含著花瓣一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吞下去時還要感受茶湯經過喉嚨時是否爽滑。這正是教我們品茶的步驟,也特別強調了一個詞語:徐徐。茶湯入口時,可能有或濃或淡的苦澀味,但這並不需要擔心,因為茶味總是先苦後甜的。
  • 品茶如品酒,牛飲般的品茶用於解渴是喝不出什麼茶味的,關鍵在品
    也因此,在中國諸多的優良傳統裡,有客到家都是需要以茶相敬的,這一點也是我們五十六個民族都基本統一的理解。無論你是身處鄉野還是躋身都市,茶的影子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並且喝法更是各有千秋。很難想像如果這個世界上突然沒有了茶,將會發生什麼景象。喝茶重點在於品,所以茶有茶的文化。而我麼們的民族,也正是被茶文化浸淫了幾千年的民族。
  • 《風物人間》:讀書寫作,品茶與種花,這樣的生活何嘗不讓人羨慕
    作者雪小禪有自己的小院,種種菜,讀讀書,品品茶,養養貓,再畫幅畫,這樣的生活方式,估計是每一個快節奏的你我,都想過的一種生活方式吧,但真的好難。尤其是現在,社會的快速發展,就像是一根皮鞭在催促著我們快點進步,不然就要落後。稍微慢一點,可能就跟不上進度了,就會面臨著各種問題,被裁員,下崗,找不到工作等,都可能會是將會面臨的窘境。
  • 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一杯青茗詩意濃!紫砂極品一枝梅一壺茶香滿壺醉,沒有生命的事物,人們的心境不同,所賦予它的生命就不一樣。人生苦短,沒有永遠的苦,亦沒有永遠的甜,苦中有樂,樂在其中。
  • 品茶,即是品心!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
    品茶,即是品心!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仙人板板滾刀肉人說:飲酒可以成仙,品茶可以成道。到底成仙好,還是成道行?這要看各人的喜好。想成仙者,喝酒去!想成道者,吃茶來!茶,應是人間極品。酒和茶都是一種文化。但是,品茶是一門學問:清茶一杯,始是淺淺苦澀,爾後悠悠一絲清甜從喉中溢出。品茶之道,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品茶之理,在於境,在於人,在於品。
  • 茶的魅力:兩岸品茶會
    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老茶開始發力,並開始成為各方追捧和收藏的熱門話題,2013,「海峽兩岸老茶品評會」頂級茶商「海峽兩岸老茶品評會」品茶會於在2013的「海峽兩岸老茶品評會」品茶新加坡公司大樓舉行。據說這可能是海峽兩岸茶業史上第一次品茶會。
  • 理解這10個專業品茶術語,你也可以是「品茶高手」
    相信許多初次接觸茶的朋友都有這樣的體驗,一群人圍坐在一起品茶,只見老茶客端起茶杯,一口下去便連連讚嘆:這款茶不錯,茶氣足!只見眾人紛紛應聲附和,於是你心中竊喜遇到了好茶,也迫不及待地一飲而盡,卻沒想到又濃又苦,簡直有些「難以下咽」。看到大家侃侃而談,只有你自己一臉懵逼,滿臉疑問:這茶到底好在哪裡?
  • 25個品茶術語,讓你喝茶時更專業
    今天茯茶道整理出史上最全的25個專業品茶術語,品茶的時候能夠理解並準確說出品茶術語瞬間讓自己專業起來。 4、苦、澀 苦是一種味道,澀是一種感覺。苦是由茶葉內含物中的茶鹼產生,澀是口腔中細嫩組織收斂的表現。 5、收斂性 品茶後,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現的緊繃感,多為澀感的表現。
  • 在文物建築裡品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文物活化利用讓「老」沙面煥發...
    室外放置幾張長桌、圓桌,讓客人在露天環境品茶。老闆娘告訴小e,店鋪特意設置了看上去像吧檯的長桌,「沙面具有歐陸風情,所以設計時候,我們增加了一些歐式元素,讓客人可以在歐陸的環境下品嘗中式的茶種,讓中西元素相結合。」而室內裝潢以木色為主。原木色的桌椅、暖白色的燈光,木窗上倒映著斑駁的樹影。
  • 茶語艾說:用心泡茶,用心品茶
    1、用心泡茶,用心品茶,「用心」才能識得茶的芳心。第四次開湯品飲冰島地界,2013年,甜,韻上乘,迷人之處,一股濃烈的類似甘蔗的「甜韻」。2、冰心先生說,雨後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會讀書,會喝茶。這是清洗良心最有益的處方。
  • 學會這5個動作,讓你成為品茶高手
    品茶,有人說,品的是其中的禪意,有人說,品的是茶中的韻味,既然是品茶,那就不止「喝」這麼簡單了。品茶重在品鑑茶水的滋味,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品茶吧!2聽一聽聽講解 當別人給我們泡茶前,一般會先講解一下茶的信息,讓我們對茶先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包括茶葉的名稱、產地、工藝、特色等,這樣在品茶的時候就可以留意與其描述是否一致
  • 品茶•悅課——記仲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茶藝課
    茶,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品茶,是傳統與時尚結合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追求恬靜、淡雅與健康的生活態度!「茶」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需要走進「教育」,讓孩子們識茶、品茶、懂茶、愛茶,從而傳承和發揚這種傳統文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教育發展的新時代要求,更是發展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平臺!
  • 茶葉的功效與作用及行業資訊_品茶無憂網
    品茶無憂網 - 是一個全面的茶葉知識普及網站,提供關於茶葉知識、茶葉品種、茶具知識、茶葉文化、茶葉風俗等豐富的茶葉知識大全,以及茶葉品種的詳細內容介紹,讓您全面的了解中國茶道的文化內含。致力於為有茶葉相關需求的廣大朋友提供專業的茶葉知識、茶葉品種、茶具知識、茶葉文化、茶葉風俗等豐富的茶葉知識大全及資訊,倡導健康快樂的飲茶及品茶理念。努力成為茶葉相關資訊獲取的首選網站,也為各類優秀茶葉產品提供最佳展示平臺及戰略合作需求。
  • 「白茶回甘」修竹亦修行,品茶如品心
    從砍竹子,到修竹子,用自己做的茶荷來盛茶、賞茶,最後品茶的那一口回甘,我突然由衷感謝自己做出這一選擇。鋸竹需小心鋸竹子前,還需要好好思量,要做什麼樣的茶荷,量好尺寸標記,才可動工。盛茶賞茶拿出寺院友人送的白茶,置於茶荷,一縷清香撲鼻而來,茶香與竹香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愈發勾起了我認真品茶的樂趣。
  • 《重慶採茶地圖》發布 跟著地圖去品茶
    《重慶採茶地圖》發布 跟著地圖去品茶 2018年03月16日 12:52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日前,重慶市規劃局、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推出《重慶採茶地圖》,這個春天,讓我們跟著地圖,去茶園採茶、制茶,品茶,來一次充滿浪漫情調的尋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