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曾稱拾翠洲,形似鵝蛋,是珠江衝積而成的沙洲。作為廣州的重要商埠,歷經百年,曾設立十多個國家的領事館,建有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形成了獨特的露天建築「博物館」。這些充滿歐式風情的建築,體現了中式與西式文化的和諧融合。
近來,沙面街加強文物的活化利用,深入思考沙面「老」的魅力與「新」的時代活力,進一步展現沙面歐陸風情,打造廣州人的「會客廳、後花園」。小e了解到,沙面街道以整島綜合提升工程為契機,在文物保護的基礎上,引進高端商業、文化特色產業,由民間資本介入將其租下,對建築核心價值要素進行妥善保護,實施有機更新。
沙面大街38號正是這一努力方向的成果結晶 ——
沙面大街38號,是國家級文物建築(B類)。露天的廊道放置了兩張長桌,看上去有點像吧檯。旁邊,一把大傘遮蓋了兩張圓桌,為坐在這裡的客人遮風擋雨。驟眼看,會誤以為是咖啡館,其實,這是一間茶室。
茶室分為室內、室外兩個區域。室外放置幾張長桌、圓桌,讓客人在露天環境品茶。老闆娘告訴小e,店鋪特意設置了看上去像吧檯的長桌,「沙面具有歐陸風情,所以設計時候,我們增加了一些歐式元素,讓客人可以在歐陸的環境下品嘗中式的茶種,讓中西元素相結合。」
而室內裝潢以木色為主。原木色的桌椅、暖白色的燈光,木窗上倒映著斑駁的樹影。一架子的茶餅、充滿傳統元素的書畫,則讓整個環境顯得清幽又帶著點文藝範,讓人感覺格外舒適愜意。老闆娘介紹,客人品茶時,統一著茶服的茶小妹會介紹大益茶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等茶文化,「客人來到沙面品茶,不僅僅是拍照留念的遊玩,還能學習到茶的知識。」
裝修風格看似簡約,卻十分有設計感,看得出老闆娘花了不少心思。老闆娘告訴小e,客人品茶時,會有攝影師免費給客人拍照,讓客人在這個獨特的文物建築留下記憶。「喝茶喝得多了,但是試過在在文物建築裡喝茶嗎?試過在具有歐陸風情的文物建築喝茶嗎?」老闆娘介紹,未來將會把這裡打造成「網紅」打卡點,讓沙面大街38號成為沙面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老闆娘告訴小e,接手經營茶室前,這裡被劃分為多間住宅。接手後,按照建築文物的規定,修舊如舊的方式,對室內進行了裝飾,儘量恢復舊時模樣。
如今,坐在沙面大街38號品茶,可目睹沙面大街上長長的花壇美景,學生、遊客、居民共處,各自迎著陽光漫步,安靜悠然。還能聆聽附近住宅主人在廚房料理的聲響傳出,外表歐式典雅的建築頓時添上煙火氣。
在這裡慢悠悠地品茶、閒聊、拍照,才是沙面遊的精髓。「我喜歡這樣的時光,三、五知己坐在這裡,聊聊天吹吹水,美好的時光將留在我們深深的腦海裡。」客人梁先生說。
部分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