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公布晉江會館等七處文物將啟動活化利用

2020-12-22 北京市人民政府

  日前,從區名城委辦公室了解到,西城區面向公眾發布了第一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一共推出7處文物活化利用項目。規模推出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在本市還是第一次,目的是廣集社會各方智慧,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尋求文物項目更好利用和保護。

  我區第一批發布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有7處文物項目,包括體現會館及名人文化的歙縣會館和晉江會館(林海音故居),體現商業文化的錢業同業公會、西單飯店舊址、聚順和棧南貨老店舊址等,體現戲曲文化的梨園公會,體現北京城市近代發展進程的新市區泰安裡。每一處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精彩故事,傳遞著北京獨特的歷史文化信息。

  據了解,這7處文物建築,單項佔地面積372至1404平方米,均已完成騰退,並列入政府文物修繕計劃,首批發布文物建築均具備歷史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佳、周邊資源好等特點。西城區將進一步完善文物合理利用機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引入第三方服務平臺,保障文物合理利用更加規範、有序。

  目前,共有97家社會機構諮詢接觸,最終33家機構提交了53份利用方案,我區相關部門已經對利用方案進行預審。項目對申報機構提出了文物利用原則,要保護及體現文物建築的文化歷史內涵和價值,促進文商旅融合的同時,讓市民最大程度享受文化發展成果。申報的機構必須遵循公共屬性,不得以各種名義對公眾參觀設置門檻;堅持自主運營,不得將建築作為轉租、承包、轉讓、抵押等資產運營。此外,每處項目都要單闢展室,充分展示文物建築的歷史文化內涵,並對外開放。根據要求,所有參與單位都要接受監督和考核,對於違反合作協議、績效考核不達標或者在保護利用中出現嚴重違法違規的,將終止合作協議,並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責任。

相關焦點

  • 這七處文物將啟動活化利用
    北京文旅資訊【這七處文物將啟動活化利用】晉江會館,林海音寫作《城南舊事》的藍本之一;梨園公會,尚小雲、荀慧生等在京戲曲界人士曾在這裡組班、邀角;西單飯店舊址,曾見證過蔡鍔與袁世凱周旋的歲月……西城區正在對七處文物的活化利用方案進行預審,這些文物建築有望變身文化、旅遊、非遺傳承的場所,在講述城市過去的同時,重新走入市民的生活。
  • 北京市西城區推出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 市場化運作加強文物保護
    12月5日,在西城區召開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2020年會上,記者獲悉今年,西城區面向公眾發布了第一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一共推出7處文物活化利用項目,規模推出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在本市還是第一次,目的是廣集社會各方智慧,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尋求文物項目更好利用和保護。
  • 西城首批文物活化利用項目預審,林海音故居等7處文物入選
    今天,西城區召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2020年會。記者了解到,今年,西城區面向公眾發布了第一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推出歙縣會館、晉江會館(林海音故居)、西單飯店舊址等7處文物活化利用項目,規模推出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在北京還是第一次。
  • 北京:西城首批文物活化利用項目完成騰退共涉及7處
    來源:北京青年報圖集 西城首批文物活化利用項目完成騰退共涉及7處 方案已進入預審 每個項目均將單闢展室對外開放昨日,西城區召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西城區發布了第一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共推出7處文物活化利用項目。目前,共有97家社會機構諮詢接觸,最終33家機構提交了53份利用方案,西城區相關部門已經對利用方案進行預審。記者了解到,西城區第一批發布的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有7處文物項目,均具備歷史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佳、周邊資源好等特點。
  • 深圳啟動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推介活動,將公布首批案例清單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夏和順△深圳古建築之一記者獲悉,經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批准,深圳市古蹟保護協會等單位日前正式啟動「深圳市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宣傳推介活動」,將遵照公平△深圳古建築之二深圳目前具有保存價值的各類不可移動文物共1116處,其中國家級、省級和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35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981處。
  • 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公布 晉江三處入選
    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保護範圍,全省共有65處(含6處擴展保護單位)保護單位入列。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有3處入選該名單及保護範圍。之前,圍頭村已有毓秀樓、達屋樓、安業民烈士紀念碑、一號防炮洞、一號碉堡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次擴展項目入選的是圍頭八二.三炮戰遺蹟戰地坑道、1—4號炮臺;位於圍頭半島面向金門的濱海地帶,均由花崗巖條石砌築,坑道長度400多米,炮臺呈喇叭口,圍頭民兵哨所為附屬文物。
  • 西板橋等8處老建築躋身西城「文保」
    近日,記者從西城區文化委獲悉,該區有8處歷史建築被新認定為區級文保單位。這8處分別是西板橋、山左會館、嵩雲草堂、金井胡同3號、武定胡同23號、真武廟、恭儉胡同三官廟和永泉庵。加上這新增的8處區級文保單位,西城區級及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89處,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數達到388處。
  • 《廣州市文物活化利用試行辦法》政策解讀
    第六、第七條為活化利用的具體要求,依次包括:闡明文物保護與利用的關係、明確在活化利用中確保文物安全的內容和要求、從正反兩個方面將合理利用原則具體化、指明在社會效益優先的前提下活化利用的重點領域、路徑以及要求。第八至十一在尊重現有文物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和流程的前提下,依照文物活化利用的基本原則,規劃和設計文物活化利用的管理與服務機制。第十二條為本《辦法》的立法期限。
  • 歷時數年騰退工作終迎實質性進展 北京晉江邑館「老樹將逢春」
    書中種種,與林海音故居——坐落在北京西城區南柳巷40-42號的晉江邑館有著不解之緣。­  近日,這座已長年作為民居大宅院使用的會館建築,再次引發各方關注。因由始於5月20日,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文物局、東城區、西城區聯合召開「以疏解促文物騰退」新聞發布會,明確北京將以會館建築的保護利用作為突破口,嘗試與原籍政府合作,由多方投資,推動不合理佔用文物騰退,利於後續整治及管理使用。
  • 北京東西城32處文物古建即將騰退保護
    2017年,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方案將完成初稿。北京市文物局6月6日表示,中軸線短期內暫無衝擊世遺打算,目前仍處於準備階段,中軸線及兩側的文物古建將啟動騰退保護,其中東西城32處不可移動文物的騰退工作年內啟動。
  • 雁翅樓變身書店 "活化"古建築
    [摘要]古建築裡開不打烊書店,既構建了一個新的閱讀空間,又保護了文物資源,是「活化」利用古建的有益嘗試。這個昔日明清皇城的後衛哨所,華麗變身為一家24小時營業的中國書店,這也是西城區第一家通宵營業書店。24小時書店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開在有600年歷史的古建築裡,卻是頭一遭聽說。近日北京地安門附近雁翅樓24小時書店開門迎客,古建築裡開不打烊書店,既構建了一個新的閱讀空間,又保護了文物資源,是「活化」利用古建的有益嘗試。
  • 上海交通大學調研組來閩調研文物活化利用工作
    2019年11月,福建省文物局與上海交通大學就「文物數字傳播合作基地」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今年6月,福建省文物局與上海交通大學籤訂了《建設「遇見福建文物,發現福建故事」文物內容資料庫委託合同》。福建省文物局對此次上海交通大學來閩調研高度重視,福建省文旅廳黨組成員、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專門聽取童清豔的「遇見福建文物,看見福建故事」內容資料庫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傅柒生就雙方合作中如何做好福建文物活化利用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了後續工作的努力方向。
  • 實名舉報劉老根會館者多次遭毆打恐嚇(組圖)
    【北京會館現狀】   西城區大吉片登記在冊的會館有60多處,現在一多半呈滅失狀態  京華時報:你多年關注會館的保護,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曾一智:一是公布項目與實際數量不符。《中國文物地圖集·北京分冊》中有很多會館被確定為不可移動文物的記錄,但目前正式公布的文物普查登記項目中卻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城市的各種改造項目中,大批歷史建築在推土機下消失。還有一種是以遷建的名義破壞。比如南橫東街131號會同四譯館(公布名稱為華嚴庵)的鬥拱,我看到他們直接用鎬去撬,轟然一聲摔在地上。摔得我的心都疼。還有文物普查登記項目菜市口胡同84號潮州會館也是被砸毀的。
  • 成都已認定314處歷史建築,這些老建築該如何活化利用? 有機更新,讓...
    今年,《成都城市有機更新實施辦法》出臺,明確要求對歷史建築進行全方位保護,提出「在城市有機更新中融入現代城市發展理念,推動歷史文化保護與文化、旅遊、體育、商業等行業融合發展,鼓勵、支持對保護保留建築進行活化利用」。時光荏苒,歲月滄桑,這些從歷史煙塵中走來的老建築,如何在當下綻放新生?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幾處老建築,探尋城市有機更新究竟是如何再次賦予它們全新生命力的。
  • 一座歙縣會館,看盡數百年觀念博弈
    從清代後期起,歙縣會館日漸衰落。據2002年出版的《宣南鴻雪圖志》載,其遺址「基本保留,只是沿宣武門外大街的一排房屋已被拆改」。近日,西城區面向公眾發布了第一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共7處),這是北京市首次規模推出文物建築活化利用項目,歙縣會館也在其中。
  • 廣州推介首批15個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
    為總結數年來全市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有效做法,樹立典型,4月15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文物局)主辦,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廣州市建築遺產保護協會等單位協辦,正式啟動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推介活動。
  • 全國新增762處國保單位,北京火車站、天津北站入選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加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繼續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今年還要準備召開全國革命文物工作會議,對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傳承進行具體部署。」他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次召開革命文物工作會,上一次要追溯到1997年。
  • 深度挖掘、活化利用馬家浜文化 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影響力
    ◆馬家浜遺址於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列入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2017年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良渚古城申遺成功後需要重新認識馬家浜文化,對其開展深度挖掘、闡釋、研究和活化利用。
  • 梁啓超故居「飲冰室」因不夠文物級別面臨拆遷
    粉房社區會館名錄  粉房琉璃街:29號龍錦會館、69號廉新會館、85號萍鄉會館、104號河南會館、109號解梁會館、115號新會會館、117號陽江會館。此外還有福慶寺、理化會館、汶水會館、晉江會館、吉安會館、廬陵會館、萬載會館、天津會館、懷寧會館、延平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