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區名城委辦公室了解到,西城區面向公眾發布了第一批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一共推出7處文物活化利用項目。規模推出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在本市還是第一次,目的是廣集社會各方智慧,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尋求文物項目更好利用和保護。
我區第一批發布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計劃有7處文物項目,包括體現會館及名人文化的歙縣會館和晉江會館(林海音故居),體現商業文化的錢業同業公會、西單飯店舊址、聚順和棧南貨老店舊址等,體現戲曲文化的梨園公會,體現北京城市近代發展進程的新市區泰安裡。每一處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精彩故事,傳遞著北京獨特的歷史文化信息。
據了解,這7處文物建築,單項佔地面積372至1404平方米,均已完成騰退,並列入政府文物修繕計劃,首批發布文物建築均具備歷史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佳、周邊資源好等特點。西城區將進一步完善文物合理利用機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引入第三方服務平臺,保障文物合理利用更加規範、有序。
目前,共有97家社會機構諮詢接觸,最終33家機構提交了53份利用方案,我區相關部門已經對利用方案進行預審。項目對申報機構提出了文物利用原則,要保護及體現文物建築的文化歷史內涵和價值,促進文商旅融合的同時,讓市民最大程度享受文化發展成果。申報的機構必須遵循公共屬性,不得以各種名義對公眾參觀設置門檻;堅持自主運營,不得將建築作為轉租、承包、轉讓、抵押等資產運營。此外,每處項目都要單闢展室,充分展示文物建築的歷史文化內涵,並對外開放。根據要求,所有參與單位都要接受監督和考核,對於違反合作協議、績效考核不達標或者在保護利用中出現嚴重違法違規的,將終止合作協議,並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