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重心態品茶文化心境

2020-12-16 騰訊網

喝茶重心態品茶文化心境

中國人愛茶,就像西方人愛咖啡一樣。喝茶也有一定的講究,每次喝茶,特別剛買回來的茶葉,不同心態在品的感覺上是不同的,如果心情不好,喝什麼茶就沒了滋味,而好心情是品好茶的關鍵,體味中國茶文化的心境能讓喝茶變成對身心都非常有幫助的習慣。

喝茶有利身體健康,現在人們食用酸性食品過多,茶鹼能起中和作用,加之茶葉還含有維生素、胺基酸等物質,甚至還含有許多目前科學尚未認識的有利人體的元素。要不,每天喝一百杯茶的老茶人張天福,不僅動作利索,思維敏捷,而且一百零一歲了還娶妻結婚哩!

前幾天一個外地朋友反饋意見來,說喝茶今天感覺好,昨天感覺不好,同樣的茶為什么喝的感覺不一樣呢,原來昨天茶葉剛收到,心情急切就衝泡,擔心茶葉質量,因為心境比較著急、煩躁和擔憂,導致品茶時候口感總是有點不滿意,今天他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喝同樣的茶,感覺非常值得,越喝越值,這樣的情況您是不是也有過?

喝茶心態非常重要,用平和心去品茶,才能品出茶的清香,而不穩定的心情是喝茶的大忌,想品茶先平靜心態,喝好茶要有好心情就是這個道理,微閉著雙眼品味茶香,是每個品茶者都愛做的習慣,可見心態對喝茶來說是多麼重要。

同樣喝茶喝的是口感,而品的是茶文化,茶葉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感恩、包容、分享、結緣」這八個字上,最為恰當;既理事圓融,又雅俗同歸,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實和操作的現實意義。

喝茶對身體好另外也可以培養氣質,以前都是老人愛喝茶,現在中年人喝茶的更多,就消費者統計來看,愛喝茶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而真的去品茶的卻很少,一般年輕人喝茶目的明確,利用茶的功效與作用,比如減肥,美白,抗輻射等等,這樣就歪曲了喝茶的真實涵義。

喝茶是對一個人心態調整的培養,是對生活態度的轉變,是對憂慮和煩惱的控制,不論什麼茶,其味苦澀香甜,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一定是喝出不同的味道,品出不同的意會。而在人際管理裡,倒茶禮儀能培養一個人的交際能力,常喝茶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

茶,一種樹葉、大眾飲料、天然飲品而已,是喝的,甚至可以說茶就是為喝茶的人服務的。而平常的心情就是喝茶最好的時間,心態的調整是喝茶最能讓人轉變的動力,喝茶不是非要喝出來茶文化,只要喝出來好心情其實也就把喝茶已經當成了文化。

一般用結緣的心態來喝這杯茶,如果有朋友就分享,這樣都培養我們推己及人的仁愛胸懷,喝茶心態很重要,喝茶是為人體健康服務的,不要太累,特別不要對茶要求太多,在要求的同時,你心態已經有點憂慮,而憂慮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來源:茶可載道,圖片來源:說茶網圖庫)

相關焦點

  • 品茶是一種心境——品茶需要禪定
    禪茶更多的是品味茶與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時,品味煩苦人生,參破「苦」諦;在品「靜」味的同時,品味遇事靜坐靜慮,保持平淡心態;在品「凡」味的同時,品味從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品茶需要禪定。佛門弟子在靜坐參禪之前,必須要品一味茶藉由茶進入禪定、修止觀。
  • 九句唯美精闢的句子,喝茶是一種心情,品茶卻是一種心境
    1、喝茶是一種心情,品茶卻是一種心境。真我時刻,手執香茗,心素如簡,人淡如茶。人需要一種淡然、樸實、淡名利、淡世繪、淡榮辱、淡誘惑,雖無蝶來,清香依舊。2、從容不迫的舉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態度,更能令人心折。
  • 品茗—在讀書中品茶
    品茗—在讀書中品茶品茗是飲茶,喝茶,品茶,雅稱品茗。出自《世說新語·任誕》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莫倒載歸,茗苆無所知。這是魏晉名士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現。我不想成為什麼名士,我只是喜歡他們的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回歸自然的這種心態與狀態,這才是我喝茶看書時最想要的。魯迅先生說:「有好茶喝是人生的清福」。喝一泡老茶,以茶為媒,感受歲月,品味經典」。
  • 朋友小聚敘舊宜品茶
    冷雨福建人愛喝茶,尤其愛喝「安溪鐵觀音」茶。瑞家公寓前臺,傅老闆經常與朋友圍坐泡茶聊天。他們的雅興讓我想起「茶香伴琴韻,沐風聽月吟;曲幽人亦醉,品茶解心音」的優雅詩句。在物慾橫流的滾滾紅塵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謝絕繁華,回歸簡樸。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一顆靜心,看清涼世界。忙時喝茶,少了些品味,更多是一種自然的需要罷。尤其是大暑天裡,又渴又燥,一杯熱茶下去,汗出了,心靜了,頓覺得通體清快。而在偷得一時之空,就喜歡那種高衝淺呷的愜意,那功夫茶的舒逸,淡淡的茗香,伴著恬靜安怡的心情。
  • 品茶如品酒,牛飲般的品茶用於解渴是喝不出什麼茶味的,關鍵在品
    當然咱們中國人的智慧不止於四大發明,還有很多很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積累,例如「中國茶」,翻開我們中國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國茶都在這些篇章中不停的遨遊著,給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錦上添花!茶在我國被譽為「國飲」。古話說:「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現代人也有一句俗語對接古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古往今來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 25個品茶術語,讓你喝茶時更專業
    想必各位在喝茶的時候,常常聽聞層次感、收斂性、茶水分離等聽起來很「高大上」的說法,那它們到底都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茯茶道整理出史上最全的25個專業品茶術語,品茶的時候能夠理解並準確說出品茶術語瞬間讓自己專業起來。
  • 建盞喝茶的好處有什麼?怎麼選擇茶盞?挑選之時需注意哪些?
    很多經常喝茶的朋友都明白,品茶之時講究,察色、嗅香、品味和觀形,要想要完成這些,就必須選對合適的茶器。有人疑惑:不就是喝茶嘛,為什麼非要選擇建盞,其他杯子也可以啊?其實選擇一隻好的茶盞,足以影響到品茶時得到感覺。
  • 喝七碗茶,品人生七重境界,你在第幾重?
    故此,蘇東坡對於美食、美景都有獨到而深邃的理解, 也留下很多描寫美食美景的精美詩句,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絢麗的一章。比如他寫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他寫江魚和竹筍,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他寫橘子,「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我們的大文豪還真是妥妥的吃貨一枚。對於茶,蘇東坡更是深知此中妙道。
  • 網絡文化狂歡心態解讀:無聊的心境下無聊的表達
    無聊的心境下無聊的表達:一種追尋「無意義」表達的主張   2009年7月16日上午11時左右,網際網路上(百度貼吧-魔獸世界吧)發表的一個名為「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帖子,帖中內容只有「rt」二個字母,意思為「如題」,發帖者的IP位址為「222.94.255.」。
  • 喝茶為何要分三口?你真的了解嗎
    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自神農時代開始,便已經有人喝茶,經過四千多年的傳承與文化積澱,如今飲茶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並衍生出了雅致的品茶文化。我們常說,喝茶講究徐徐慢飲,且一杯茶要分三口飲盡。喝茶為什麼要分三口呢?
  • 竊以為,喝茶只為解「渴」,養壺才為怡情!
    魯迅先生的喝茶境界叫人膜拜。國人喜歡喝茶,但只是一種自然隨意的飲茶而已,網上有人給喝茶分了十八層境界。從不喝茶到愛茶再到戒茶,每一層都是一個煉獄,但其實喝茶很簡單。竊以為,喝茶只為解「渴」,養壺才為怡情!
  • 這樣真的很沒禮貌,成年人在喝茶時的大忌是什麼?
    人人都說品茶就如品人生。而有句話叫做: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克制自己糾正別人的欲望。年輕人最煩長者,煩的是長者總是要對年輕人的生活指指點點,以過來人的姿態,憂心忡忡,說教沒完。那麼這跟喝茶時大的大忌有什麼關係呢?
  • 品茶、喝茶、愛茶,三界西壺煮器讓你體驗全新茶文化
    我平時很喜歡喝茶,對喝茶的煮茶器也有一定要求。作為21世紀新一代,對煮茶器的要求不單局限於它單純的煮茶功能,而同時希望擁有一款高顏值又好用的煮茶器。今天我就來上手體驗一款三界的西壺煮茶套裝,作為三界茶具品牌精心打造的產品,這款套裝到底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三界西壺煮茶套裝的包裝盒通身為白色,設計簡約大方,整體看起來品質感十足。
  • 常喝茶竟然會讓人變成這樣……
    一個人一旦開始喝茶,身體從內到外都會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茶的飲用價值提升了我們的生活質量,茶的保健價值提升了我們的健康水平,茶的文化價值提升了我們的人格魅力。品茶,同樣需要對嗅覺、味覺進行辨別和鍛鍊,喝茶喝得久的男人,往往比不喝茶的人要敏銳。男人喝茶,更成熟喝茶能讓人在繁忙的生活中靜下心來,品味這一杯茶,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 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一杯青茗詩意濃!——01——喝茶的最佳境界是品,一個品字,意味深長。三口為品,是指慢慢飲,一口一口地啜。古有七分茶八分酒之說。茶倒七分剛好,酒飲八分正妙。七分茶是對客人和茶的尊敬。
  • 這是關於茶與古代詩人,茶與詩的故事,做個自在喝茶人
    芷韻說茶張樹昌:訴說茶的故事,讓茶更有文化,這是講訴古代詩人與茶的故事,執著,喜愛,簡單與自在的心境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無法做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心境閒適,任運自在。一生愛酒的陶淵明,同樣擁有一顆茶一般的「素人之心」。寫出「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這般靈動詩句的蘇東坡,則是真正的自在喝茶人。都知曉他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 品茶,即是品心!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
    品茶,即是品心!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仙人板板滾刀肉人說:飲酒可以成仙,品茶可以成道。到底成仙好,還是成道行?這要看各人的喜好。想成仙者,喝酒去!想成道者,吃茶來!茶,應是人間極品。「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是喝茶的感覺。茶屬於淡泊,屬於寧靜,屬於古典文化,屬於底蘊深厚的東方神韻。酒和茶都是一種文化。但是,品茶是一門學問:清茶一杯,始是淺淺苦澀,爾後悠悠一絲清甜從喉中溢出。品茶之道,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品茶之理,在於境,在於人,在於品。
  • 茶語艾說:用心泡茶,用心品茶
    1、用心泡茶,用心品茶,「用心」才能識得茶的芳心。第四次開湯品飲冰島地界,2013年,甜,韻上乘,迷人之處,一股濃烈的類似甘蔗的「甜韻」。2、冰心先生說,雨後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會讀書,會喝茶。這是清洗良心最有益的處方。
  • 喝茶的技巧與注意事項
          中國人對喝茶很講究,無論在茶具上的選擇、泡茶所用水的來源、茶葉在日常生活中的保養等多方面,也是有很大的講究,這些我相信各位茶友,對此都有很深的感受。
  • 茶人的氣質藏不住,尤其是女人喝茶,獨有的氣質,是深到骨子的美
    幾乎所有女人都在喝茶,其中妙玉更是對茶道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從曹雪芹先生對妙玉的描寫情景可以看出,也能感受到喝茶女人的獨有氣質,這種氣質是深入骨子裡的美。「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絕非虛言。古人喝茶品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古人多以煮茶多。我們現代人喝茶,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套喝法。可以找個空閒時間,放放自己喜歡的音樂,燒水,泡茶。然後洗茶沏茶,慢慢感受古人詩中說的感覺。3、如何品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