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日常喝巖茶,你們會發出聲音嗎?

2020-12-17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淅淅瀝瀝的春雨下著,又降溫了。

天氣一冷,午飯就想著吃碗牛肉熱湯麵,喝湯吃麵,驅寒效果特別好。

在麵館等餐的麻花,百無聊賴,一旁幾桌食客,都在安靜的吃麵。

突然間意識到,大伙兒吃麵,好像都沒有發出聲音。

轉念一想,也對,畢竟這又不是在日本吃拉麵,發出哧溜哧溜的吸面聲,是不太禮貌的。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著,吃飯不能吧唧嘴,喝湯不能有聲音,不然會顯得沒家教。

然,喝巖茶不同。品嘗巖茶,啜飲法,是喝懂巖茶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

是以,在巖茶圈中,那些老江湖在喝巖茶時,常會啜出聲音。

在鬥茶賽、品茶會上,啜茶聲更是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本來,麻花覺著,喝巖茶啜出聲音,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兒。直到前些天,和位斯文的姑娘一起喝茶。

在閒談過程中,那位姑娘問了個有意思的問題,喝巖茶,一定要發出聲音嗎?感覺怪不好意思的。

不知,列位看官們,在喝巖茶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苦惱?喝茶聲音一定要大嗎?

在這作個小調查,在日常喝巖茶過程中,你們會發出聲音嗎?

《2》

什麼是啜飲法喝巖茶?

在聊喝巖茶發出聲音這個話題前,先來聊聊,什麼是啜飲法?

啜飲法喝茶,其實很簡單:

一、自然的吸入小口茶湯,用舌尖輕輕的抵住上顎。

(這一步的技術要領是,嘟起嘴唇,豎成O型,咻的一下,輕輕將茶湯吸入口中,速度不宜過快,容易嗆到自己,茶湯量不宜多,留足茶湯在口腔內迴旋的空間)

二、在茶湯吸入口腔同時,小口的吸氣,用腹部呼吸,吸入適量空氣。

三、用舌頭推動茶湯,讓茶湯在口腔內激蕩迴旋,充分利用味蕾,感受茶湯的香氣和口感,再將茶湯咽下。

用啜飲法喝巖茶,更能感受到巖茶散發出來的香氣。

細啜慢咽,是啜飲法喝茶的精髓。

清代的吃貨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裡,親自秀了番,啜飲法喝巖茶如何操作。

「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

秀氣得像核桃般大小的品茶杯,在品嘗時,不適合一口悶,而是細細品。

在喝巖茶時,細啜慢咽,仔細咀嚼出香氣和滋味。

品嘗巖茶,若是用一口悶,大口牛飲的方式,茶湯穿喉而過,掀不起任何波瀾,無法全面準確感受一款巖茶的好壞。

這時,哪怕喝山場再好的巖茶,色香味醇的美好韻味,都難以品出來。

大口喝酒,是豪情的大俠;

而大口喝茶,則是村姥姥。

《3》

巖茶鬥茶賽上,為什麼大伙兒都在大聲啜茶?

上文提及到,啜飲法喝巖茶,精髓要訣,在於細啜慢咽。

至於啜飲巖茶過程中,聲音是不是越大越好,要看情況定。

麻花以為,在巖茶鬥茶賽等場合上,大聲啜茶,是鬥茶賽裝逼必備的一門技能。

你想啊,在鬥茶會的現場,啜茶聲此起彼伏,場面特別壯觀。現場的茶農、專家、或是資深茶友,沒有一個人不大聲啜茶的。

入鄉要隨俗,到日本吃拉麵要吸溜出聲,能表示對廚師的尊敬。

到了鬥茶賽這樣的場合,喝巖茶大聲啜出聲,更能表現出參與感。

在鬥茶賽這樣特定場合下,可不要覺得喝茶啜太大聲,不好意思,大伙兒都這樣幹,沒人會笑話你。

喝茶啜出聲,更能融入一個氛圍。

若是悄悄的小口喝茶,別人反倒覺得你喝茶不專業呢!

在巖茶的鬥茶賽上,大伙兒都在大聲啜茶,發出咻咻咻的喝茶聲,除了特定場合的氛圍需要,還和實際需求有關。

首先,這樣大聲啜茶,能使得茶水快速的在第一時間,打擊整個口腔,驚濤拍岸般,讓人更全面的品嘗香氣滋味。

其次,鬥茶賽上,啜入茶湯後,茶水再口腔內充分激蕩,反覆咀嚼,確認多次後,很快就會被吐出來,不需要吞進肚子裡。

鬥茶賽上喝巖茶,是個特定的場合,一組巖茶在鬥茶比賽過程中,規模大點的,同時間一字排開茶碗,能達到上百碗之多。

在一輪輪的嘗茶過程中,若都將茶湯喝下肚,是讓人承受不了的,不僅傷胃,還容易引起茶醉。

是以,將茶湯大聲啜入口,大聲咀嚼,再將茶湯吐出來,是鬥茶賽特定場合的實際需要,如此方能「快狠準」的在眾多巖茶中,評出優劣。

在日常喝茶過程中,喝巖茶,講究的是個慢慢品味的過程。

在日常啜飲巖茶過程中,啜茶聲音,不一定要越大越好,而是要細啜慢咽,準確品嘗巖茶風味。

《4》

日常喝巖茶,啜吸要發出聲音嗎?

日常品茶時,喝巖茶,在啜吸過程中,該不該發出聲音?看個人喜好來定的。

喝茶品嘗,是個隨意悠閒的事,不需要特意大聲啜出聲。

在巖茶衝泡時,茶湯倒入杯中後,先細細嗅聞茶香,觀賞茶水的湯色。(為了方便聞香,可以選用開口小,便於聚香的品茗杯。)

聞香觀色,賞玩過後,再將茶湯,小口小口的慢慢啜飲,將茶水含在嘴裡,用舌尖舔嘗。

將茶湯均勻的分布口腔,細細的感受巖茶的落水香,再將茶緩緩吞咽下肚,徹底的享用,一杯好巖茶,承載的魅力。

在這細細品味過程中,喝巖茶需不需要啜吸出聲,就悉聽尊便了。

講究斯文點的,細啜慢咽的品茶,能避免喝茶發出聲,帶來尷尬。

遇上一款好的巖茶,在品嘗過程中,除了要用對啜飲的方式,還可以用本子多記錄。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喝茶品茶過程中,及時記錄,一款巖茶,不同衝泡次數下,香氣和口感的變化,更為方便全面的了解一款茶的魅力!

《5》

日常生活中,喝巖茶,是件隨心自在的事。

啜飲法品茶,在掌握好技巧後,可以兼顧優雅和全面品嘗茶味。

在日常生活中,啜飲巖茶,是件賞心樂事。

啜出聲音,是品茶過程中的小伴奏曲。

安靜細啜慢咽,是悠閒雅致的過程。

列位看官們,日常生活喝巖茶,你們會發出聲音嗎?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巖茶新茶喝了會上火嗎?如果您是這種體質,請小心
    在試茶前,點了2份12寸的披薩,畢竟喝巖茶這件事,村姑陳是認真的!喝上十幾泡的巖茶,一定會茶醉。若你們平常也喜歡試茶,千萬別忘記給自己準備點心。朋友圈一曬出村姑陳在試新茶,茶友們十分暖心發來慰問:「陳,你喝這麼多新巖茶,不會上火嗎?」「喝巖茶會不會上火?」
  • 喝巖茶真的容易上火嗎?
    葉底如此巖茶如何能叫人不喜歡呢,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巖茶,令武夷巖茶聞名全國,卻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喝巖茶是否會上火?茶湯巖茶上火?為什麼會有人有這樣的問題呢?小貳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下巖茶的特性!在這期間,茶葉也是不一蹴而就的,輕火碳焙,可能需要經過兩道火的時間沉澱,而這時,我們便是要給吃火的茶葉退一退火(經過炭火烘焙過的茶葉本身都會有一些火氣,所以必須自然陳放一段時間,時間長短可由焙火程度而定),這正是讓人覺得喝巖茶會上火的主要原因。而有些品質的中足火茶葉,在焙火與退火時間可能要持續6個月時間!
  • 喝巖茶茶醉?喝巖茶翻江倒海?喝巖茶滿口煙味?村姑陳給你支支招
    有茶友說,我喝巖茶會茶醉,一喝就翻江倒海。瞬間就浮想起蘇軾的詞: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喝茶喝到飢腸漉漉,那股難受勁,真真是古今皆同。不獨大詩人蘇軾有,我們現代的茶友也有。其實,喝巖茶容易感覺到飢餓,是很正常的。它殺青,又發酵,還焙火,刮油的效果自然好。那麼,如何喝巖茶,才不會讓自己感覺到飢餓難受呢?如何才能一方面體會好巖茶的滋味,一方面又不那麼難受呢?
  • 5月速成的武夷巖茶,到底能不能喝?
    文/小陳茶事《01》如果村姑陳問大家:如果現在就有巖茶新茶,你們買嗎?哇,看到今年巖茶有新茶了,估計不少人管他二五八萬,先買了喝。村姑陳眾多茶友裡的阿四就是這樣。3月,阿四聽說已經有白茶上市了,就心動不已,趕緊招呼村姑陳一起去買茶。呃……3月白茶才開始採摘,哪裡來的新茶。
  • 細說大紅袍、水仙、肉桂,巖茶第幾泡最好喝?
    而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正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武夷巖茶。作為烏龍茶中重要的一個代表,現如今的武夷巖茶,可謂茶界紅人。《2》在品嘗武夷巖茶時,我們往往會關注巖茶的香氣和滋味,而巖茶之所以會吸引我們的眼球,它的香氣和滋味功不可沒。
  • 你家的狗狗會發出嗚嗚聲音嗎?你了解狗狗發出嗚嗚聲音的含義嗎?
    你家的狗狗會發出嗚嗚的聲音嗎?狗狗發出嗚嗚的聲音有哪些含義,你了解嗎?人類有語言,狗狗也有它們的專屬語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狗狗,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呢,這些狗狗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會發出嗚嗚這樣的聲音來。有時候是會在狗狗睡覺的時候聽到它發出嗚嗚的聲音,有時候是會在白天聽到它發出嗚嗚的聲音,那麼它們為什麼發出這樣的聲音來呢?狗狗發出嗚嗚的聲音有哪些含義,你了解嗎?一起來看看詳細介紹吧!
  • 從一片白紙,到略懂巖茶,你會遇到的這些28條經典巖茶語錄
    巖茶,它不論怎么喝,都只是茶的一種。當你喝習慣了它,會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那種焙火後獨特的巖骨花香。讓巖茶成為生活裡的日常,就不會再覺得它有什麼特殊的神秘感!任何新手小白,從一片白紙,到略懂巖茶。那些喝起來像麻辣火鍋那樣,濃重煞口重滋味的肉桂,往往是爛茶。7、水仙是巖茶嗎?當然是啊。其實不能這麼說。武夷水仙,是巖茶的當家品種。但水仙這個茶樹品種,是個多面手。
  • 武夷巖茶十大名叢——喝懂巖茶的金鑰匙
    武夷巖茶十大名叢——喝懂巖茶的金鑰匙01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樹品種爭奇鬥豔,不斷推陳出新,有人形容說:「江山代有名茶出,各領風騷數十年」。經歷了品飲鐵觀音、武夷巖茶、人參烏龍、臺灣包種、東方美人、各式普洱茶、鳳凰單叢、安吉白茶、福鼎白茶等一波又一波品茗熱潮之後,越來越多的茶人迷戀上了「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的武夷巖茶,但是苦於武夷巖茶的韻味神奇,實在難以喝懂。
  •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喝巖茶前,需要進行提前透氣或醒茶嗎?
    第一,為什麼你們家的茶包8克? 第二,巖茶為什麼口味這麼重? 第三,暫且歸為今天的主題。 有茶友問,「巖茶要不要提前開出來,透透氣醒醒茶?」 我驚訝於他的腦洞,連忙問他為何如此想不開。
  • 張冠李戴,把喝普洱茶的經驗盲目套給巖茶?結果只能邯鄲學步了!
    「你們這才幾十年樹齡的茶,就敢賣這麼貴?」 「我平時喝3、400百年的古樹,價格也不過幾百 。 「你們賣巖茶的真心黑。」 *&%¥#@! 一時無語凝噎,而後,閨蜜在群裡和我們吐槽。
  • 喝大紅袍、水仙、肉桂時,不要把巖茶的焦味,當成是熟香!
    而如果是茶葉,特別是焙火後的巖茶。當巖茶條索被烤焦時,也會出現焦味,很不好聞。什麼是巖茶的焦味?焦味是由於茶葉焙火溫度、時間掌握不當,焙火不均勻出現的味道。當鮮活的植物被燒烤,被燒焦時,往往就容易發出這樣不好聞的味道。喝巖茶,喝的是它的香清甘活,巖骨花香。如果是一泡徹底被燒焦的茶,條索內的芳香分子和養分物質受損嚴重。幹茶徹底焙成炭,已經被焙死的巖茶,沒有任何的生機與活力,形容枯槁。
  • 金佛、嶺上梅、金萱,新版十二金釵出爐,教你一次喝懂武夷巖茶
    而今天入選《巖茶十二金釵》的金萱,是以武夷巖茶,也就是閩北烏龍的工藝加工的,搖了青,發了酵,還焙了火,並且,焙的不止一道火。 焙成了中火。 現在的它,與市場上流行的它,會是截然相反的兩種面貌嗎? 敬請期待,閩北烏龍的近親,臺灣烏龍金萱的閃亮登場。
  • 醒茶與紫砂罐存茶,只會拿來主義的武夷巖茶,未來還能走多遠?
    我把蓋碗遞給李麻花,示意她聞幹茶香,一邊聽瑩老師的故事: 「有一個外行,原來喝普洱茶的,手上套著大手串,梳道士頭。 有一天在香格裡拉邊上遇到我們,加進來一起喝巖茶。我們習慣性地燙壺溫杯,聞幹茶香,當蓋碗傳遞到他手上的時候,他說,我知道你們這是什麼程序了,這是你們巖茶的醒茶!
  • 武夷巖茶探秘:正巖肉桂,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坊間有句話說:會喝乾白的人,一定是懂酒、懂情調的人。這話,同樣適用於巖茶。喜歡喝巖茶的人,是個懂茶,懂生活的人。巖茶,它的風格多變,似風情萬種的法國女郎,即便是在美女如雲的歐洲,也能鶴立雞群,翩若驚鴻。縱使在好茶如雲的六大茶類中,武夷巖茶,可獨挑大梁。
  • 聽說,巖茶入門要選擇肉桂?
    如果說是新手吧,豈不是對不起這些年喝進肚子裡的茶?顯然,用喜歡喝肉桂作為「新茶友」、「老茶鬼」的判斷標準,有失偏頗。新手還是老茶鬼,只在一念之間。有部分時候喝巖茶,全靠情懷。但,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考慮一二。肉桂,適合作為入門茶嗎?
  • 要喝懂武夷巖茶,不得不讀的15個巖茶詞彙
    《1》對於武夷巖茶來說,身上背的詞彙是在太多了。諸如「山場」、「巖骨花香」、「肉桂」、「桂皮香」、「牛肉」、「馬肉」、「羊肉」……武夷巖茶作為烏龍茶的代表之一,既是烏龍茶的頂級之作,也是中國六大茶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於茶友們來說,尤其是巖茶新茶友來說,武夷巖茶實在是難以喝懂。
  • 武夷巖茶,什麼時候最好喝?這裡有喝茶攻略!
    這個道理,用在喝巖茶上,也是一樣。巖茶剛焙好,尤為燥熱,仿佛剛剛從油鍋而起的炸豬手,雖然美味,香飄十裡,但不能馬上吃,否則會上火。老前輩周亮工也說了:「雨前雖好但嫌新, 火氣未除莫接唇」。他老人家這是在勸誡大家:剛做好的巖茶,別急著喝,火氣重。
  • 喝武夷巖茶為什麼嘴唇和舌頭會麻
  • 喝巖茶的兩大技巧,大紅袍、水仙、肉桂同樣適用,簡單上手!
    一款好喝的巖茶,註定了會在茶桌上與你我相遇。《2》常有茶友和村姑成分享自己初識武夷巖茶時的心得與體會,剛開始喝巖茶時,往往會覺得茶湯的滋味濃鬱、刺激,甚至有些駕馭不了,差一點就要放棄巖茶了。好在,我們都有一個倔強的性格,越難喝明白的茶,越要認真喝。
  • 什麼是武夷巖茶的水味,一篇文章說明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巖茶課堂丨作者:李麻花《1》在品種眾多的烏龍茶當中,唯有巖茶徹底打動了麻花。初遇巖茶,宛若與知音相會。電光火石間,周圍的一切聲音都消失了,只留下巖茶的香與水。所謂的初戀,就是這種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