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巖茶茶醉?喝巖茶翻江倒海?喝巖茶滿口煙味?村姑陳給你支支招

2020-12-11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清靜的周末,有朋友來喝茶。

坐著閒聊。

說起去成都出差,早晨起來跑步,呀,黑乎乎一片,一看時間,七點,嚇死。

福州的七點,已經是人山人海,車堵滿路,電動車滿街亂竄。

這裡的七點,還是清風明月,一派冬日的清靜。冷寂寥然中,偶爾有幾片金黃的銀杏樹葉,隨風飄落。

街燈昏黃,樹影孤傲。

跑著跑著,有本地人出來跑了。

基本上都是老頭,中年人偶爾一兩個,並不多。年輕人幾乎沒有。

想起在上海外灘晨跑,遇上的都是年輕人和老外,老年人反而少見。

可見,少不入川,老不出關,是人生至理。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2》

翻看後臺的留言,比較有意思。

有茶友說,我喝巖茶會茶醉,一喝就翻江倒海。

瞬間就浮想起蘇軾的詞: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喝茶喝到飢腸漉漉,那股難受勁,真真是古今皆同。不獨大詩人蘇軾有,我們現代的茶友也有。

其實,喝巖茶容易感覺到飢餓,是很正常的。

它殺青,又發酵,還焙火,刮油的效果自然好。

那麼,如何喝巖茶,才不會讓自己感覺到飢餓難受呢?如何才能一方面體會好巖茶的滋味,一方面又不那麼難受呢?

畢竟,武夷巖茶一枝獨秀於青茶之林,如果因為易醉就放棄它,那就太遺憾了。

村姑陳有三個小方法,分享給列位看官:

1.喝茶之前,先吃幾塊蘇打餅乾。蘇打餅乾能中和胃酸,能緩解巖茶對胃的消化促進。

2.泡巖茶的時候不要坐杯悶泡,前五衝,每衝都快進快出,水注入蓋碗,馬上就合蓋倒出來。這樣可以避免過量的茶多酚浸入茶湯,刺激胃部。

3.喝完第四衝,吃七八粒福州特產白曬花生,補充一些油脂、一些蛋白質。讓胃裡面有食物消化,從而抵消掉巖茶當中的刮油物質對胃黏膜的刺激。

另外,白曬花生是花生的原味,不會影響到味蕾對巖茶的感知度。

若是外省茶友,沒有白曬花生,那選擇鹽味淡的腰果,杏仁,核桃,瓜子。

如此這般之後,列位看官就可以愉快地跟巖茶唇舌交融了。

《3》

另外一個茶友,老在朋友圈跟我留言。

今天又是跟往常說過很多遍的一句話:巖茶我老是喝不習慣,我只喜歡你的白茶。

這也不獨是這位茶友一個人的困惑。

很多從來沒有喝過武夷巖茶的茶友,也會產生這種想法:白茶香清甘活,容易接受。巖茶苦澀厚重,難以下咽。

一來二去,就給巖茶貼上了「難喝」的標籤。

從此再不碰它。

而其實,白茶自有白茶的魅力,巖茶也自有巖茶的風骨。萬紫千紅,這麼好的一朵花,就在手邊,不欣賞它,豈不暴殄天哉?

那麼,新茶友該如何摘下武夷巖茶這朵花,還不被小刺所傷呢?

村姑陳也來給茶友支幾個小妙招:

1.從正巖茶開始喝。

外山茶,見過它們的種植方式的人都知道,那是成片成片的,滿山遍野的種植的。

這種環境,讓外山的巖茶,比正巖的茶,接受了更多的陽光照射,在光照強度和時長上,都遠高於正巖茶。

於是就讓外山茶擁有了比正巖茶更多的多酚類和咖啡鹼類物質。

這些物質如果在加工工藝上沒有被處理掉的話,就有可能大量殘留在茶葉中,在衝泡時,釋放到茶湯裡,讓人喝下去。

如此一來,新茶友就會覺得巖茶苦、澀,不好喝,就此打消了喝巖茶的念頭。

因此,為了讓新茶友對巖茶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大家還是喝先天苦澀味淡的正巖茶吧。

巖骨花香,雖然新茶友可能喝不懂,但至少,不會留下苦澀難耐的印象。

好的開始,才擁有了成功的可能。

2.從火功輕的巖茶開始喝。

火功,決定了一款巖茶的適喝程度。

輕火茶,花香清鮮,湯水清純,入口甘香。

中火茶,香氣醇和,花香成熟,湯水綿柔,回味悠長。

高火茶,香氣內斂,花香落水,渾厚凝重,綿柔清長。

輕火的、中輕火的,新人一般都能接受。而中足火的、足火的、高火的,則需要耐受力更強一些的味蕾,以及喝正巖巖茶經驗超過三五年的老茶客,才能有福消受。

當然有一些人天賦異稟,只喝了半年就擁有老茶客一般的味覺。但這只是少多,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喝吧。

如果一開始就喝中火、高火的巖茶,對於這些簇新的味蕾來說,不但絲毫不會感覺到武夷巖茶巖骨花香之美,還會帶來反作用——無數個新茶友來投訴,巖茶一股煙味,滿口火味,喝完嗓子在冒煙——這就是新人冒進嘗試中火和高火巖茶所帶來的後果。

從輕火或者中輕火的正巖巖茶開始喝起,先感受巖茶的花香,再喝中足火和高火的正巖巖茶,去感受巖茶的巖骨。

是最適合新手茶客的巖茶進階之路。

3.泡巖茶時切忌坐杯悶泡。

巖茶的味道,在六大茶類裡,跟清鮮的綠茶,跟花香嫋嫋的白茶,跟花果香的紅茶相比,無疑是重的。

既是如此,新茶友在衝泡巖茶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坐杯悶泡。

把茶放在蓋碗裡,沸水衝入之後,盒上蓋子,讓茶葉在蓋碗中呆上三十秒,一分鐘,再倒出來,便是坐杯悶泡。

這種方式,讓茶葉過度地與沸水接觸,讓茶葉當中的大量呈苦澀味的物質浸出到茶湯中,給新手喝下肚子去。

那感覺,跟喝中藥,也沒差多少了。

這種感覺當然不好,於是,新手茶客自然就不愛喝巖茶了,愁眉苦臉地發來表情包——刮舌頭,不好喝!

嗯,前段還有人說,這種感覺很好,像是把舌頭放巖石上摩擦,真不知道怎麼想的!

我也同意,刮舌頭的巖茶,不好喝。

尤其是新手,坐杯悶泡後,巖茶呈現出來的,根本不是它本來的樣子,但這種苦澀味重的茶湯,卻極容易讓茶友以為,這就是巖茶的口感,這就是標準的、正常的巖茶的口感。

於是,只喝過一款巖茶,只因為坐杯悶泡把它給坐苦了悶澀了,新茶友就會一竿子打翻一船茶,認定所有巖茶都是苦澀的。

從此放棄巖茶。

故而,我們泡巖茶,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都不應該坐杯悶泡——除非味覺實在是需要重口味才能刺激——當然這種人不多。

快出水,才是最適合新人的泡茶之道。

《4》

任何事物,都應該循序漸進。

任何事物,都有其獨到的規律,掌握它,才會無往面不利。

學做茶如是,學喝茶亦如是。

新人就得嘗試著來,才能獲得進階級的興趣和良好的體驗。

有了好的開始,新人才會學會喜歡巖茶,愛上巖茶。

掌握了喝巖茶的小技巧,才會在喝茶的路上,走得更加順暢、愉悅。

不知不覺,就從新茶友晉升成了味覺超凡的老茶客。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巖茶新茶喝了會上火嗎?如果您是這種體質,請小心
    在試茶前,點了2份12寸的披薩,畢竟喝巖茶這件事,村姑陳是認真的!喝上十幾泡的巖茶,一定會茶醉。若你們平常也喜歡試茶,千萬別忘記給自己準備點心。朋友圈一曬出村姑陳在試新茶,茶友們十分暖心發來慰問:「陳,你喝這麼多新巖茶,不會上火嗎?」「喝巖茶會不會上火?」
  • 5月速成的武夷巖茶,到底能不能喝?
    文/小陳茶事《01》如果村姑陳問大家:如果現在就有巖茶新茶,你們買嗎?哇,看到今年巖茶有新茶了,估計不少人管他二五八萬,先買了喝。村姑陳眾多茶友裡的阿四就是這樣。3月,阿四聽說已經有白茶上市了,就心動不已,趕緊招呼村姑陳一起去買茶。呃……3月白茶才開始採摘,哪裡來的新茶。
  • 查:日常喝巖茶,你們會發出聲音嗎?
    然,喝巖茶不同。品嘗巖茶,啜飲法,是喝懂巖茶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是以,在巖茶圈中,那些老江湖在喝巖茶時,常會啜出聲音。在鬥茶賽、品茶會上,啜茶聲更是此起彼伏,好不熱鬧。本來,麻花覺著,喝巖茶啜出聲音,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兒。
  • 喝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頭道茶湯是倒是留?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初遇,是許多故事的開端,美好的初次印象,讓人難以忘懷。有經驗的巖茶客,把巖茶的頭道茶湯衝出來後,有個講究,那就是先不喝,讓它放涼。從第二衝開始喝,一直喝到第十幾衝,淡了之後,再回過頭來喝頭道茶湯。此時,你的舌頭已經適應了巖茶尾水上那淡而飄渺的香氣和滋味。像是在舌頭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朦朧似仙境般清雅。
  • 喝武夷巖茶為什麼嘴唇和舌頭會麻
  • 喝巖茶的兩大技巧,大紅袍、水仙、肉桂同樣適用,簡單上手!
    最近茶農又給村姑陳送了不少巖茶的茶樣,又到了寵幸巖茶的好時光。冬日裡暖洋洋的陽光,與既清香又醇厚的巖茶,般配極了,尤其是遇到一款品質好的巖茶,更是能讓人歡呼雀躍,心情好到飛起來。如昨日喝到的牛欄坑水仙,這茶早早就到了村姑陳的茶桌上,礙於要喝的茶太多,排著隊,終於要試喝它了。
  • 細說大紅袍、水仙、肉桂,巖茶第幾泡最好喝?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而巖茶在製作時,經過揉捻,使細胞壁結構被破壞,一些內含物質溢出附著在茶葉表面,再經過烘焙,內含物質仿佛穿上了枷鎖,一經沸水作用,這些附著在茶葉上的物質開始剝落,溶於水中。那麼第一泡茶,喝還是不喝?這還得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若是第一泡衝泡後,香氣正常,茶湯清冽不渾濁,這樣的第一泡是可以喝的,反之,不建議茶友們喝。
  • 武夷巖茶十大名叢——喝懂巖茶的金鑰匙
    武夷巖茶十大名叢——喝懂巖茶的金鑰匙01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樹品種爭奇鬥豔,不斷推陳出新,有人形容說:「江山代有名茶出,各領風騷數十年」。經歷了品飲鐵觀音、武夷巖茶、人參烏龍、臺灣包種、東方美人、各式普洱茶、鳳凰單叢、安吉白茶、福鼎白茶等一波又一波品茗熱潮之後,越來越多的茶人迷戀上了「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的武夷巖茶,但是苦於武夷巖茶的韻味神奇,實在難以喝懂。
  • 金佛、嶺上梅、金萱,新版十二金釵出爐,教你一次喝懂武夷巖茶
    下次如果有人評價村姑陳,說,「你算哪棵蔥」的時候,我再也不生氣了。 確實,我連蔥的基準線,還差了一釐米呢..... 想當蔥,先量過身高再來。
  • 綠茶喝新茶?白茶、普洱喝老茶?巖茶、紅茶喝隔年茶?誤會大了
    又一回,遇到有人分享他的喝茶心得體會:「綠茶喝新,白茶喝老茶,巖茶喝隔年陳,紅茶三年以內都能喝。」到底,從茶界裡縱橫來看,這樣的說法合不合理呢?《2》綠茶喝新茶沒錯,但不是喝越早越鮮。許多人在喝白茶時,容易陷入到一個誤區。那就是,用年份的高低作為衡量茶葉品質的標準。你能拿出七年陳的老茶,我就得亮出年份更高的,達到十幾年陳的老白茶來壓場面。或者,在茶桌上交流彼此的喝茶感受。
  • 武夷巖茶,什麼時候最好喝?這裡有喝茶攻略!
    這個道理,用在喝巖茶上,也是一樣。巖茶剛焙好,尤為燥熱,仿佛剛剛從油鍋而起的炸豬手,雖然美味,香飄十裡,但不能馬上吃,否則會上火。老前輩周亮工也說了:「雨前雖好但嫌新, 火氣未除莫接唇」。他老人家這是在勸誡大家:剛做好的巖茶,別急著喝,火氣重。
  • 綠茶當年喝、巖茶隔年喝、白茶存老喝?六大茶類什麼時候喝才準確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其中焙火是成就巖茶風味卓絕的工藝之一,讓茶葉將火吃進去,形成屬於武夷巖茶的巖骨花香。 沒有經歷過這一步驟,成就不了武夷巖茶的風華。 有些新茶友在初次認識巖茶的時候,聽聞其吃了火進去,便認為喝巖茶時得等火褪完後,第二年才可以泡茶享用。
  • 綠茶、白茶、紅茶、巖茶的最佳飲用期來了,趁著假期的尾巴喝一杯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轉眼間,就到了國慶小長假的尾巴。同時,也是村姑陳茶桌上的老朋友。作為最早誕生的一類紅茶,在正山小種身上,具有不少紅茶的典型性。它的茶湯滋味鮮醇,清甜爽口,絲毫不會膩人。雖然,和綠茶相比,紅茶的保存時間相對較長。
  • 喝巖茶真的容易上火嗎?
    葉底如此巖茶如何能叫人不喜歡呢,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巖茶,令武夷巖茶聞名全國,卻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喝巖茶是否會上火?九龍窠大紅袍巖茶屬於半發酵茶類,其有著綠茶之清香與紅茶之甘甜的特點,之所以被人覺得喝了容易上火,在於其製作特點!
  • 從天價拍賣的茶園,到57萬一斤的巖茶,武夷巖茶還能炒出什麼新梗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又是雨天。上面林林總總寫了數十種巖茶的價格,最低的幾千元,最高的,破了五十萬元大關。因為數學不好,村姑陳細細地放大圖片,認真地用手指頭點著屏幕,數了好幾遍,確認「0」沒有數錯,方才確信。李麻花吃魚長大,心算極好,她看我將信將疑的眼神,湊過來看了一眼,就肯定地說:「你沒看錯,最貴的一款巖茶,一斤是人民幣¥576000元。」
  • 小寒到,氣溫低,白茶、巖茶、紅茶怎麼選?來聽聽村姑陳的建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月初寒尚小,為小寒。小寒往後,還有大寒。值此時節,大江南北,寒意徹骨。天地清冷,萬物雪藏,數九隆冬。北方有千山暮雪,萬裡雪飄。南國溼冷,東風吹雨,千山月淡,萬裡塵清。
  • 要喝懂武夷巖茶,不得不讀的15個巖茶詞彙
    《1》對於武夷巖茶來說,身上背的詞彙是在太多了。諸如「山場」、「巖骨花香」、「肉桂」、「桂皮香」、「牛肉」、「馬肉」、「羊肉」……武夷巖茶作為烏龍茶的代表之一,既是烏龍茶的頂級之作,也是中國六大茶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於茶友們來說,尤其是巖茶新茶友來說,武夷巖茶實在是難以喝懂。
  • 武夷巖茶探秘:正巖肉桂,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這話,同樣適用於巖茶。喜歡喝巖茶的人,是個懂茶,懂生活的人。巖茶,它的風格多變,似風情萬種的法國女郎,即便是在美女如雲的歐洲,也能鶴立雞群,翩若驚鴻。縱使在好茶如雲的六大茶類中,武夷巖茶,可獨挑大梁。在喝肉桂這條路上,巖茶粉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喝正巖肉桂,喝優質正巖肉桂。讓一眾巖茶愛好者心心念念的正巖肉桂,究竟是何滋味,它真的值得我們窮經畢生心血去研究它嗎?正巖肉桂的高貴氣質,始於幹茶,陷於香氣,終於湯水。
  • 綠茶炒青易,紅茶發酵繁,武夷巖茶焙火是最難!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度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01>有的茶友在第一次接觸巖茶時,總會反應說,燒嗓子、煙火味重,就棄之不喝。但也有茶友會如此評價巖茶:野性十足、入口燒,回甘甜,炭火味讓人上癮。村姑陳第一次喝巖茶時,是驚奇的,奇於巖茶的火味;之後便是驚喜了,喜的是對茶葉又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巖茶為什麼有火味,相信每一個喝巖茶的人都會冒出這樣一個疑問。無論是白茶、綠茶、紅茶,都是一種鮮香、清甜的味覺體驗,但是巖茶,卻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 有的茶越喝越上火,是喝茶方式不對,還是白茶、巖茶、紅茶沒選對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九月將至,眼下的天氣,火氣未全退,燥氣已漸起來。快到傍晚的時候,到外面陪朋友走了一會。再回來時,嗓子裡卻幹到不行。連忙燒沸了水,喝幾杯白牡丹,解燥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