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炒青易,紅茶發酵繁,武夷巖茶焙火是最難!

2020-12-2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度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01>

有的茶友在第一次接觸巖茶時,總會反應說,燒嗓子、煙火味重,就棄之不喝。

但也有茶友會如此評價巖茶:野性十足、入口燒,回甘甜,炭火味讓人上癮。

村姑陳第一次喝巖茶時,是驚奇的,奇於巖茶的火味;之後便是驚喜了,喜的是對茶葉又有了一種新的認識。

巖茶為什麼有火味,相信每一個喝巖茶的人都會冒出這樣一個疑問。

無論是白茶、綠茶、紅茶,都是一種鮮香、清甜的味覺體驗,但是巖茶,卻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那麼巖茶中的火味到底從哪裡來?

這正是巖茶最本真的特點,從綠茶的炒青,小種紅茶的烘焙技法上,傳承和創新出來的新工藝。

<02>

各位看官先來看看武夷巖茶的制茶工藝:採青、萎凋、搖青、殺青、揉捻、焙火。

我們會發現前五個步驟在制茶工藝中都比較常見,只有焙火,是不常接觸的。

其實,焙火是巖茶製作工藝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工序之一。

曾有清代學者梁章鉅讚嘆道:「武夷焙法,實甲天下。」

焙火是巖茶在初制形成毛茶後,撿去茶梗和黃片,用炭火或者電,對茶葉進行烘製一道工序。

巖茶中的煙火味就是從這而來的。

<03>

焙火工藝是形成武夷巖茶特有香韻的關鍵工藝。

最初焙火是為了起到保存巖茶的作用。

古代,交通運輸不發達,常常茶葉在路途中就受潮了,發黴了,吸進雜味,壞掉變質了。

那時候焙火的程度就要以精確計算出巖茶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和銷茶的時間來烘製。

焙火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令巖茶性狀穩定的效果。

然而,從巖茶自身來看,其實焙火還有其他的作用:

1、延長保質期

由於巖茶有較強的吸溼性,當茶葉中的水分過多,就會出現黴菌,導致茶葉發黴變質。而焙火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蒸發水分,使茶葉充分乾燥,達到有效的保存作用。

2、殺菌

巖茶由於需要重度發酵,容易存在微生物細菌包括黴菌、蘑菇菌、酵母菌等,一般溫度達到160度以上就可以殺滅黴菌,高溫殺菌之後,喝起來更加放心,也更加健康。

3、增進巖茶的香韻

初制茶葉中常常會伴有苦味、澀味,焙火能使巖茶在火功的過程中,去除苦味、臭味等不好的氣味,使滋味變的純正,增加醇厚感。

<04>

巖茶講究「文火慢焙」,要求火候足而不露,用以襯託巖韻。

根據焙火的程度,巖茶可分為輕火茶、中火茶、足火茶和高火茶四類。

又因隨著火功的逐漸增高,巖茶的外形、香氣也不一樣。

1、輕火茶

顧名思義,焙火時的火功是最低的,是最好辨認的一種巖茶。

輕火茶的幹茶色澤偏青色,青褐色夾雜著黃褐色,整體較為花雜。

除了外形顏色,輕火茶的茶葉中保留的香氣是最外露的,多為花香,常見的有梔子花香、蘭花香等。

2、中火茶

中火茶的焙火程度就比輕火茶高。

幹茶的顏色更深,均勻有致,整體上看是墨綠色,帶有一點褐色。

中火茶的香氣就跟輕火茶不一樣了,微微內斂一點,帶有果香,花香中帶著果香,香氣馥鬱濃烈。

3、足火茶

足火茶的幹茶顏色就只有一種深褐色了,色澤深厚。

焙火很足,巖茶的香氣會帶著點菸火味,等到火味退掉,它會溢出絲絲花香或者果香,但香氣細幽,不外放,不張揚,湯水醇厚,內容豐富,擁有所謂的「巖韻」和「巖骨」,這 正是武夷巖茶的魅力所在。

4、高火茶

巖茶經過高火的烤制,幹茶外形呈現出黑褐色,顏色濃重,頗有古代名琴焦尾琴的感覺。

高火茶幹茶香多為焦糖香,是炒瓜子,炒堅果的味道,可是又帶著點香味,這種香氣有點像果子熟了的香,但果香容易被火氣所掩蓋,只有等火退掉一部分之後,才會顯現出來。

被重火烤過的巖茶,煙火氣重,需要放置一段時間,至少3個月才能喝,不然就會感覺火味很重,喝進去,一股子咖啡豆的香氣。

舉個例子:平時宵夜吃燒烤時,就會明顯感覺到,鐵板燒烤和炭火燒烤出來的食物,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

鐵板燒烤的食物,吃下去就會感覺比較柔和,沒有焦味。

而碳烤的食物,就會帶著點菸火氣,如果炭火很足,食物的火味就更濃重。

<05>

介紹了半天武夷巖茶的火工,那看官們該如何挑選武夷巖茶呢?

如果你是剛接觸巖茶,那麼村姑陳推薦你先喝輕火茶。

因為輕火茶的火味是最小的,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

等到適應後,不妨就可以嘗試中火茶或者足火茶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新巖茶,最好要放置2-3個月,等到退火後再喝,不然火氣太重,會有濃烈的燒嗓的感覺。

學會喝巖茶,感受輕微的煙火在嗓子輾轉,香氣隨後縈繞的感覺,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相信村姑陳,巖茶一定能帶給你一個全新的喝茶體驗。

等到適應後,不妨就可以嘗試中火茶或者足火茶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剛焙過火的巖茶,最好要放置2-3個月,等到退火後再喝,不然火氣太重,會有濃烈的燒嗓的感覺。

學會喝巖茶,感受輕微的煙火在嗓子輾轉,香氣隨後縈繞的感覺,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相信村姑陳,巖茶一定能帶給你一個全新的喝茶體驗。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白茶知識,歡迎關注【小陳茶事】

版權聲明:版權歸小陳茶事所有,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一語道破,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什麼時候才適合喝?
    綠茶。包括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在內,都屬於這個範圍內。炒青綠茶可謂綠茶市場的主流,茶青鮮葉採下後,經過了高溫炒青等特定工藝,然後製作而成。像龍井、毛尖、毛峰、碧螺春等,都在這個範圍內。製作花茶的茶坯,可以是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普洱等,並無固定。市面上茶友們最熟悉的花茶,非茉莉花茶莫屬。但包括桂花龍井、玫瑰紅茶、七窨銀針(白茶為茶坯)等,都在這個範圍內。
  • 綠茶、白茶、紅茶、巖茶的最佳飲用期來了,趁著假期的尾巴喝一杯
    剛完成加工不久的新茶,尤其是當中的炒青綠茶,初入茅廬時的火氣已褪。而面對驕陽似火,酷暑難捱的夏日,喝上清清爽爽的綠茶。不僅爽口,還能消減少暑熱和煩悶。提神醒腦,一身輕鬆。《5》喝巖茶,後及早飲用。半發酵的烏龍茶裡,武夷巖茶是閩北烏龍裡的一枝花。它最大的特點,可以用巖骨花香四字高度概括。
  • 一句話輕鬆解讀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巖茶的不同特性,一學就會!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黃茶屬於輕發酵茶,白茶屬於微發酵茶,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因為發酵程度的不同,使得茶葉的茶性、口感與滋味大有不同。茶,一片神奇的東方樹葉,因為有了茶,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那這六大茶類,又有何特點呢?一句話輕鬆解讀,不同茶葉的不同特性。
  • 冬日煮茶,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該怎麼選?
    在以這兩大條標準進行一番刪繁就簡後,最終適合煮著喝的茶類如下:一、有年份白茶二、焙火足的武夷巖茶三、黑茶四、紅茶為什麼這些茶能拿來煮著喝對於白茶來說,由於制茶工藝特殊,不炒青、不揉捻、保留了大量的天然本味,在新茶時期,白茶同樣具有豐富的茶多酚等物質,風味清爽。
  • 綠茶喝新茶?白茶、普洱喝老茶?巖茶、紅茶喝隔年茶?誤會大了
    尤其是,經過炒青的綠茶,剛製成不久時,新茶內部還保留著不少的火氣,綠茶本身的清香風味不能得到完整發揮。為了嘗到最好的茶湯風味,建議是先放一放,放上十天半個月後,再去喝新茶嘗鮮。那時,才是一款優質綠茶的最佳風華展現期。
  • 「中國十大名茶」之武夷巖茶的起源和品質特點
    武夷巖茶的形態特徵:葉端扭曲,似蜻蜓頭,色澤鐵青油潤,內質活、甘、清、香,有明顯的巖骨花香,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中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首先,武夷巖茶的起源。
  • 巖茶、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別都放冰箱儲存,不然代價很貴
    像是紅茶鼻祖裡的正山小種,它的幹茶條索上就看不到絲毫綠意,而是以深褐,黑褐二色為主基調。相對不發酵的綠茶而言,經過全發酵的紅茶,整體的色、香、味等外在表現,一定要更穩定不少。所以,在絕大部分的情況下,紅茶壓根不需要放進冰箱冷藏。
  • 綠茶、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它們的適飲期在這裡,別耽誤了
    烏龍茶, 它屬於半發酵茶,最常見的特徵,是它保留了綠茶的鮮爽,及紅茶的醇厚,是一款較為中庸的茶,加上產地多,工藝多變,更給烏龍茶平添了幾分趣味性。紅茶,全發酵茶,經過全發酵後,茶葉當中的茶多酚被大量氧化分解,最大的特點是茶湯醇厚,香氣方面,像正山小種一類,擁有獨特的桂圓香,傳統煙燻工藝的小種紅茶,還有一股松煙香。
  • 白茶、巖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六大茶類裡,哪一泡茶好喝?
    並且在不同的泡茶方法下,綠茶、白茶、紅茶、黑茶、烏龍茶的滋味呈現又不太一樣。所以,還得看具體的情況而定。玻璃杯泡的綠茶,第一泡最好喝。不發酵的綠茶,以玻璃杯泡法常見。普通品質的紅茶,第一/二泡的口感,相對更好。內質豐富的好茶,耐泡程度優異,三泡/四泡更好喝。紅茶,屬於全發酵茶。按基礎分類區分,可分為小種紅茶,功夫紅茶,紅碎茶。福建省內的桐木關,是世界紅茶發源地。
  • 紅茶巖茶普洱茶重口味,白茶綠茶小清新?老茶客:別以偏概全了
    《4》紅茶,鮮甜爽口。曾經有段時間,流行過「紅茶熱」。當時,有不少人都喜歡喝紅茶。大學時最喜歡的消遣之一,就是到紅茶屋裡喝下午茶。《5》巖茶,巖骨花香。武夷巖茶,是六大茶類裡的青茶代表。在巖茶的陣營裡,它有三大麾下大將,分別是大紅袍,水仙,肉桂。然而,巖茶是焙火茶。
  • 存萃的武夷巖茶,從焙製做起(下)
    在武夷巖茶的焙制(上)中,我們聊到了茶的萎凋、做青、炒青、揉捻。那麼在這篇中我們來談談的接下來的烘焙,烘焙可謂是武夷巖茶的製作的獨特工序。首先就從茶為什麼要烘焙開始吧!茶葉焙火為半發酵烏龍茶精製重要部分。焙茶中最常聽到「三分茶七分火或七分茶三分火;」誰是君、誰是臣?
  • 要喝懂武夷巖茶,不得不讀的15個巖茶詞彙
    武夷巖茶就像是武夷山一樣,靜靜地矗立在你面前,而你卻不知如何下手。這篇文章就著手解決新茶友們的喝茶痛點,給大家梳理一下武夷巖茶的方方面面,以期能助茶友們喝懂武夷巖茶。《2》1、武夷巖茶武夷巖茶,是一個統稱,產自福建武夷山一帶,是介於全發酵的紅茶和不發酵的綠茶之前的半發酵的烏龍茶,包含大紅袍、水仙、肉桂、名樅等。
  • 巖茶產生酸味,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別盡想著扯上武夷酸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當巖茶的陳茶,存出了酸味時,大家都很緊張。茶葉出酸,肯定是不對滴。因為啊,任何茶的加工,紅茶綠茶白茶巖茶,它們的制茶原理都是將茶葉做幹。乾燥,是一種最原始的食物保存方式。
  • 綠茶當年喝、巖茶隔年喝、白茶存老喝?六大茶類什麼時候喝才準確
    焙火的巖茶,不少人會對其產生誤會,認為它需要隔年喝,滋味才好。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武夷巖茶都能放到第二年。 武夷巖茶,是烏龍茶中閩北烏龍的代表茶。 其中包含的種類很多,知名的有大紅袍、水仙、肉桂,不太被人知道的奇種、名叢還有不少,像水金龜,鐵羅漢等。
  • 鐵觀音屬於武夷巖茶嗎?有什麼不一樣?
    鐵觀音並不是武夷巖茶,鐵觀音和武夷巖茶都歸屬於烏龍類,而鐵觀音和武夷巖茶是不一樣的兩種茶。鐵觀音茶葉是閩南地區烏龍茶的代表,武夷巖茶是福建武夷山烏龍茶的代表,相關詳細介紹如下。1、採摘標準不一樣:武夷巖茶在採摘茶過程中,武夷巖茶的採摘標準是採摘大開面到中開面的茶,茶枝的第一葉與第二葉的比例必須維持在1:1到1:2之間的;鐵觀音茶葉的採摘標準是採摘小開面到中開面的茶,第一葉和第二葉之間的比例略小。
  • 十大閩茶之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獨具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是中國青茶中之極品。品中王小編今天來介紹咱們的福建茶武夷巖茶。什麼是武夷巖茶?武夷巖茶屬於烏龍茶,產自武夷山市風景區範圍,由當地傳統樹種,經過武夷巖茶加工工藝製作而成。
  • 夏天喝綠茶、白茶,冬天喝紅茶、烏龍茶,這樣的喝茶說法靠譜嗎?
    (綠茶不發酵,白茶輕微發酵)。故而,在茶葉內部保留下數量較豐富的茶氨酸,養分豐富。滋味清甜鮮爽,花香馥鬱,香清如蘭的綠茶與白茶,可以安撫夏燥。平定夏天易躁動、紛亂的情緒。夏天多喝幾杯清心的綠茶與新白茶,無風自清涼。
  • 它竟結合紅茶與綠茶的優點,這是什麼茶?
    烏龍茶更是植根於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吸收融合了紅茶和綠茶的加工技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人們通常將龍鳳團茶視為烏龍茶的前身,這是不無原因的。宋元時期,當時的貢茶一直為龍鳳團茶,但到了明朝,由於明太祖朱元璋覺得龍鳳團茶工藝繁複,徒耗民力,因而下令罷貢,龍鳳團茶也隨之消失。不過此段時期後,中國的茶葉仍在發展。
  • 2019,無論白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巖茶,請對自己好一點,喝杯茶吧!
    有清新爽口的綠茶,清雅淳和的白茶, 溫暖如小太陽的紅茶,沉穩低調的黑茶,香清甘活的武夷巖茶,當然還有最近新淘來的普洱茶……好吧,茶類之多,難怪讓人看花了眼,想破了腦袋。其實,茶類的選擇哪有那麼多複雜之處,不過一個訣竅:跟著心走。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怎麼泡好喝?請掌握正確投茶量
    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六大類茶之間,加工方式不同,發酵程度不同,口感滋味特色不同。所以,衝泡六大茶類時,要實事求是,要具體分析。要按不同的茶葉特性,確定投茶數量。《4》綠茶、黃茶的投茶建議六大茶類裡,綠茶與黃茶工藝相近。只不過,相比較綠茶,黃茶多了一道發酵悶黃的工序。兩者之間的泡茶方法,常用的是玻璃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