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白茶、紅茶、巖茶的最佳飲用期來了,趁著假期的尾巴喝一杯

2020-12-2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轉眼間,就到了國慶小長假的尾巴。

假日裡,徹底打亂了節奏的生活與作息,讓人悵然若失。

為了讓接下來的工作生活,不受假日症候群的影響。

這兩天已有不少朋友,開始尋找調整狀態的方法。

以免得被頭昏腦漲,睡眠紊亂等狀況,徹底打亂節奏。

話說,假期餘額告急,該如何準備節後的「收心」呢?

毫無疑問,喝茶是很好的調節做法。

茶,大俗大雅。

既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所需,又是琴棋書畫詩酒茶裡的高雅消遣。

飲茶,能靜心養氣,舒緩身心。

更何況,小長假結束後,正式進入深秋。

茶圈裡的熱門茶類,綠茶、紅茶、白茶、巖茶等。

從新茶上市一路至今,它們正進入香氣滋味表現力頗佳的時期,達到了小巔峰。

古人云,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喝好茶,自然少不了抓住一款茶葉的最佳適飲期。

如此,可以更好的調整狀態。

不負韶華,不負當下的好時光!

《2》

喝綠茶,要掌握它的鮮爽期。

過了十月,進入深秋後,當年的綠茶要儘早飲用。

畢竟,喝綠茶「嘗鮮」為主。

這一點,早已經深入人心。

綠茶身上最大的標籤,在於「殺青」,以及「不發酵」。

新鮮採下來的茶青要及時殺青,阻止茶多酚的氧化,讓綠茶的清香鮮爽風味得以保留。

歷來,作為茶界的「小鮮肉」,綠茶尤為注重外形和色澤。

風味上,追求清純清香,淡雅清芬。

如此個性特點,決定了綠茶壓根不適合久存,而是趁早喝新茶嘗鮮。

不然,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綠茶內部的茶多酚容易被氧化。

導致它本身的鮮爽口感賣點,大受挫折。

一年的時間範圍裡,當年春季的綠茶新茶,它的最佳飲用時機在於夏季。

剛完成加工不久的新茶,尤其是當中的炒青綠茶,初入茅廬時的火氣已褪。

而面對驕陽似火,酷暑難捱的夏日,喝上清清爽爽的綠茶。

不僅爽口,還能消減少暑熱和煩悶。

提神醒腦,一身輕鬆。

只要腸胃沒有毛病,沒有胃不好的問題,便可以放心喝綠茶。

等到秋季後,要趁著綠茶的鮮味尾巴,儘早將當年的新茶喝完。

不然等到放到隔年後,綠茶的新鮮勁一過,特色全無。

外觀上的綠意青蔥,消失不見,色香味全變。

這隔年綠茶麵臨的尷尬局面,不亞於老蘇筆下寫的「明日黃花蝶也愁。」

入秋後,雖然主流上歷來提倡溫補。

喝茶宜喝紅茶、老白茶、熟普、巖茶等性味溫和的茶葉。

但是,當假期大餐過後,消食解膩時分。

泡上一杯清香的綠茶為伴,也是不錯的選擇!

《3》

喝白茶,喝茶時機選擇豐富。

傳統的六大茶類中,白茶身上最為特色的標籤,在於簡約。

不揉捻,不殺青,不焙火。

總之,採用傳統工藝形式加工出來的白茶,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原有的原汁原味。

和綠茶相比,沒有殺青的白茶,它本身可保存的時間顯然要更長。

在工藝達標,幹度合格,儲存到位的前提下,白茶可以不斷發生良好的風味轉化。

越存放,越吃香,風味越迷人。

按儲存的時間區分,白茶可以分為新白茶、陳白茶、老白茶。

其中,儲存時間未滿一年,是新茶。

而存放時間不低於三年,是老白茶。

陳白茶,則介於兩者之間。

白茶,該什麼時候喝茶比較好?

對此給不出標準的答案建議,需要看個人的口味來定。

新白茶,花香毫香張揚,鮮爽無比。

而老白茶,甘香醇厚,藥香陳香盈盈,個性沉穩。

從喝茶的選擇面看,飲茶時機不像是綠茶那般緊迫。

秋季貼膘進補後,可以泡杯新茶裡的白牡丹、春壽眉,解膩潤口。

降溫後,天氣又冷又乾燥,適合多喝老白茶,暖身驅寒防感冒。

總之,白茶只要保存妥當,不愁體會不到它的鮮醇甘爽韻味!

《4》

喝紅茶,一兩年內飲用完畢為佳。

紅茶的發酵程度,相對較高。

伴隨著制茶發酵的進程,茶葉內部的茶多酚逐漸被分解成茶黃素、茶紅素等物質。

衝泡出來的茶湯,湯色略深,滋味甘醇。

紅茶的主要品種分類,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等。

其中,發源至武夷山桐木高山的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的鼻祖。

同時,也是村姑陳茶桌上的老朋友。

作為最早誕生的一類紅茶,在正山小種身上,具有不少紅茶的典型性。

它的茶湯滋味鮮醇,清甜爽口,絲毫不會膩人。

雖然,和綠茶相比,紅茶的保存時間相對較長。

但從紅茶的保質期看,包括正山小種在內,絕大部分的紅茶保質期不過是在兩三年間。

同時,從喝茶的風味起見,紅茶沒有長期儲存的價值和必要。

及早飲用,及時喝完。

當年上新紅茶,最好是及時飲用,在一年內飲用。

最好,也不要超過兩三年。

不然存放時間越久,紅茶的鮮醇特點越容易消失。

到最後,反倒容易失去飲用價值,實在可惜!

《5》

喝巖茶,後及早飲用。

半發酵的烏龍茶裡,武夷巖茶是閩北烏龍裡的一枝花。

它最大的特點,可以用巖骨花香四字高度概括。

從工藝上看,巖茶的加工過程,必不可少的是焙火。

而在品質風味看,堪當「巖茶」二字的肉桂、水仙等,它們注重山場環境影響。

巖巖有茶,非巖不茶。

脫離了正巖山場的獨特小氣候環境滋養,所加工出來的茶葉,絲毫不具備巖骨的靈魂。

回到正題,聊起巖茶的最佳飲用期,少不了關注它的焙火程度。

按火功劃分,巖茶大致可分為輕火、中輕火、中火、中足火、足火等。

輕火,中輕火的巖茶,在加工完畢後,視個人對新茶火氣的敏感度,放上大半個月至兩個月左右,便可以放心喝。

而中火、中足火的巖茶,等到深秋後的這段時間,剛好是它們的適飲階段。

最近在試新茶時,已經遇到不少款令人驚豔的正巖肉桂和水仙。

它們色香味醇的風味,在人嘗入湯水的瞬間,就分外過癮。

綿柔勁道,清爽有內容,回味美妙不堪!

至於足火的巖茶,新茶褪火需要數個月。

再過一小段時間,到了深秋初冬時節左右,這類焙火程度較足的巖茶,能讓一眾巖茶老饕直呼過癮。

一般而言,焙火程度越重,巖茶需要的時間越長。

不然直接喝一款剛下焙的新茶,火氣重,煙燻火燎。

不僅會遇到火味徹底壓過茶味,領略不到巖茶的活甘清香本色,還很容易直接喝茶上火。

所以,在喝經過焙火的巖茶時,不能太心急。

等後喝,更妥。

並且,從巖茶的風味特性看,經過焙火後才能獲得獨特焦糖香、堅果香等烘焙氣息的巖茶,不適合長期存放。

不然放到最後時,巖茶內部好不容易焙進去的火,徹底散盡,修為已失。

再去喝茶,遇到茶葉返青變質的風險高,滋味並不美妙!

《6》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到如今,小長假即將結束,霜林盡染,秋桂飄香。

光陰匆匆如流水,一轉眼小半年的時光,會讓一款茶的風味發生變化。

俗話裡都說,歲月是一把殺豬刀。

言語雖糙,但誰又說不是呢。

喝茶,要是錯過了最佳飲用期。

將綠茶一放,直接耽擱了一年半載,原本的清香四溢風味不再。

而本應活甘清香,巖骨花香盡顯的武夷巖茶。

也會隨著存放時間的無限拖延,悄然返青變質,生出青味,變得面目可憎。

至於一向以清甜、醇厚著稱的紅茶,在放到過期後,本應具有鮮醇特徵消失,不再具有讓你怦然心動的美好風味。

可見,種種前車之鑑在前,不宜在喝茶這件事上重蹈覆轍。

往直接了去說,喝茶的時間要恰巧。

不早也不晚,趁著最佳飲用期去喝茶,更為心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綠茶喝新茶?白茶、普洱喝老茶?巖茶、紅茶喝隔年茶?誤會大了
    又一回,遇到有人分享他的喝茶心得體會:「綠茶喝新,白茶喝老茶,巖茶喝隔年陳,紅茶三年以內都能喝。」到底,從茶界裡縱橫來看,這樣的說法合不合理呢?《2》綠茶喝新茶沒錯,但不是喝越早越鮮。傳統的六大茶類裡,不發酵的綠茶,歷來倡導喝新茶。原則上,當年生產的綠茶,存放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年。趁著新茶風味正鮮美的時候,及時飲用,才不浪費。不然,存放到後面時。
  • 綠茶、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它們的適飲期在這裡,別耽誤了
    烏龍茶, 它屬於半發酵茶,最常見的特徵,是它保留了綠茶的鮮爽,及紅茶的醇厚,是一款較為中庸的茶,加上產地多,工藝多變,更給烏龍茶平添了幾分趣味性。紅茶,全發酵茶,經過全發酵後,茶葉當中的茶多酚被大量氧化分解,最大的特點是茶湯醇厚,香氣方面,像正山小種一類,擁有獨特的桂圓香,傳統煙燻工藝的小種紅茶,還有一股松煙香。
  • 2019,無論白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巖茶,請對自己好一點,喝杯茶吧!
    吃一頓美食,喝一杯美酒,又或者是煮一壺老茶。新年新氣象,當然要對自己好一點。每每這個時候,好學茶友上線,面對家裡琳琅滿目的茶葉,犯了難:這麼多茶,喝哪一種最好?看看哪些茶讓人陷入了苦惱。三九天氣,喝一杯溫暖為主旋律的紅茶,以驅趕寒冷。且溫和的紅茶,適合大部分人飲用,這一特點,又為它積攢下不少的粉絲基礎。【第四、陳年普洱茶】冬季喝陳年普洱茶,還有消食、解膩的作用。尤其是熟普,在後發酵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質。
  • 紅茶巖茶普洱茶重口味,白茶綠茶小清新?老茶客:別以偏概全了
    簡而言之就是六大茶類裡,紅茶巖茶口味重,白茶綠茶口味輕。經無數茶客點評後,觀點日益相近。紛紛以「輕重」二字囊括原本參差百態的茶滋味。喝茶越來越多,疑惑也日愈增多。喝習慣綠茶的人,轉身過去喝紅茶時,疑慮重重。「會不會太重口味?」「紅茶是不是不鮮?」而喝了兩三年熟普後,偶有幾回喝白茶。「白茶也就那樣嘛,太清淡。」
  • 一語道破,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什麼時候才適合喝?
    第一種,綠茶,鐵觀音,茉莉花茶,喝越早越好。第二種,巖茶,紅茶,褪火兩三年後喝。第三種,白茶,普洱,黑茶,久存無妨。到底這份大神喝茶秘籍是對,還是不對?下面就來細細道來,一款茶究竟該什麼時候喝?《2》第一種,趁早嘗鮮型需要及時飲用為好的茶,羅列起來有不少。1. 綠茶。
  • 一句話輕鬆解讀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巖茶的不同特性,一學就會!
    《2》綠茶,清新淡雅、春茶為好綠茶,一款以清新、鮮爽著稱的茶,因其屬於不發酵茶,茶葉中的各種物質被鎖定,茶湯微帶綠色,湯水清澈,備受茶友們的喜愛。喝綠茶的朋友也知道,綠茶以明前茶為好,有著明前春茶貴如油的特點,在清明節前採摘的綠茶,鮮爽可口。這樣一款鮮爽的茶,對保存也有著高要求。
  • 夏天喝綠茶、白茶,冬天喝紅茶、烏龍茶,這樣的喝茶說法靠譜嗎?
    這時候,能喝上一杯餘味悠長的清茶是最大的消遣。提到夏天喝茶,茶圈內有種說法很常見——冬紅夏綠。指夏天喝綠茶,冬天喝紅茶。將喝茶的選擇範圍,擴散到六大茶類。尤其是在中午小憩後,泡上一杯茶喝,特別的舒坦與愜意。不過,這適合夏天喝的茶,當真只有綠茶和新白茶嗎?未必見得。這樣的喝茶建議,太過絕對!從物候特點看,夏天高溫,陽氣外放。
  • 首次披露,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它們一次究竟能衝泡幾次?
    「喝茶這麼久以來,覺得綠茶能泡兩三次,紅茶白茶泡五六回,普洱巖茶最耐泡。」「這壓成餅的白茶用玻璃杯泡三、兩杯,也算正常吧。」不過在我看來,傳統的六大茶類之間,它們的耐泡次數可不是這樣。那在綠茶,紅茶,白茶,巖茶裡,它們能究竟泡幾次?《2》綠茶用玻璃杯能泡兩三次,真的是不耐泡嗎?還真不是。
  • 白茶、巖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六大茶類裡,哪一泡茶好喝?
    並且在不同的泡茶方法下,綠茶、白茶、紅茶、黑茶、烏龍茶的滋味呈現又不太一樣。所以,還得看具體的情況而定。玻璃杯泡的綠茶,第一泡最好喝。不發酵的綠茶,以玻璃杯泡法常見。往往用玻璃杯泡出來的綠茶,第一泡的香氣、滋味是最佳的。等到後續再加水,繼續泡茶時。使用玻璃杯泡過2-4回後,一泡綠茶的滋味就會變淡了。故而,第一泡茶要更要細品,才不錯過一泡好茶的最美芳華!
  • 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如果過了包裝上的保質期,可以喝嗎?
    趁著一泡茶還沒過期,風味最佳的時候飲用,體驗感更好。任何的一款茶,都有著它的生命黃金期,或稱為它的最佳飲用期。在這個黃金期裡,它的活力十足,香氣滋味湯感都處在最佳的狀態。嘗過一口,便念念難忘。故而,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等,它們的保質期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過從市面上的常見情況看,能從茶葉的外包裝上看到標註的保質期要求不同。不發酵的綠茶,以及發酵程度較輕的黃茶,外包裝上的標註的保質期一般是18個月左右。
  • 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偶爾來個小高溫,豔陽高照,讓人重新又回到了那如溫暖和煦的春風般的季節。午後,正在刷著茶友們的留言,突然收到了一條新消息,「泡茶要用什麼水溫才好喝?」「綠茶和白茶都很嫩,水溫是不是要降低到85℃?巖茶和紅茶可以用沸水嗎?」
  • 綠茶、黑茶、白茶、紅茶查起來!
    如有的茶友就會選擇將綠茶、黃茶保存在冰箱裡,冰箱的低溫環境,可延緩內在物質的氧化,從而保證茶葉在短時間內不變質。而其他茶類,則是的根據茶葉的特性存放。紅茶、白茶、武夷巖茶放在一個陰涼、乾燥、遮光、無異味的地方存放。
  • 簡單零失敗,掌握出水時間,巖茶、白茶、紅茶、綠茶都能輕鬆衝泡
    喝下一口茶湯,感覺身心都放鬆了下來。茶葉種類有很多,紅茶、巖茶、白茶、綠茶等等。每一類,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陪伴。前幾天,茶農寄來了不少小品種巖茶,準備試喝。於是,便約上了好幾位朋友一同品鑑。試茶時,選的是間較小的茶室,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捕捉茶葉香氣。
  • 綠茶當年喝、巖茶隔年喝、白茶存老喝?六大茶類什麼時候喝才準確
    冬天,在室內的暖光燈下,周身暖洋洋的,再來杯好茶,很是妙哉。 冬天喝茶,喝杯熱熱的,香香的,醇厚稠滑的茶湯,心情都會非常美好。 說到喝茶,想到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問題: 有人說,綠茶當年喝,巖茶隔年喝,那白茶什麼時候喝?
  • 黑茶、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的最佳喝法,你做對了嗎?
    綠茶的鮮爽,黃茶的清香,白茶的清雅,黑茶的醇厚,烏龍茶的芬芳,紅茶的甘醇,也滿足了我們口腔的需求。但你們知道嗎?不同的茶類,喝法是不同的,快看看,你的喝法是否正確。若是錯誤那我們就及時改正,無則加勉。《2》綠茶、黃茶的正確喝法之所以把綠茶和黃茶歸為一類,只因為它們屬於近親,唯一的差別在於黃茶在加工過程中多了一個悶黃的步驟,使得茶湯變化,茶葉變黃,與綠茶有了區別。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多數喝普洱茶的朋友,必然會準備一個紫砂罐,還會有多種型號。一種是圓柱體,容量大,用於存放普洱茶茶餅,這些茶餅一餅一餅地堆疊好,像搭積木一樣。然後在放在角落,坐等普洱茶陳化。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保存,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武夷巖茶保存的主旋律。換言之,若是它們在存茶過程中,有異味生成,是保存不當,品質也受到損害,屬於問題產品,這類茶,也沒有繼續喝茶的必要。那麼,沒有異味的茶,還有醒茶的必要嗎?
  • 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巖茶,哪些適合放在冰箱保存?
    一類,不管自己買的是紅茶、綠茶、黑茶還是普洱茶、武夷巖茶,通通往冰箱裡一扔,萬事大吉。仿佛像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放在冰箱裡,可永葆青春,鎖住新鮮,鎖住營養。然,茶不是青菜,也不是水果,放在冰箱裡,反倒增加了吸收水分和異味的風險。且低溫的環境,未必就是最適合茶葉的。
  • 喝綠茶、白茶、紅茶、巖茶、普洱茶時,洗茶能洗去什麼?別浪費了
    但結合白茶風味的釋放規律看, 頭道茶湯作為幹茶與沸水相遇的產物,各風味物質釋放充裕。尤其是,高山白毫銀針的頭道茶湯,端起公道杯。湯水內的白毫浮動,像滿天的燦爛星河。將這樣一杯白毫豐富,堪稱為「精華」的頭道茶湯倒掉,確實是浪費!
  • 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在南方,備受秋老虎「折磨」的茶友,仍舊喝著新白茶,當年的春壽眉,剛上市不久的立秋壽眉……豐富的茶多酚、胺基酸,可達到清熱解毒、消炎殺菌防秋燥等目的。泡新白茶,有講究。一是用玻璃杯衝泡,大杯喝茶,不必一衝一衝地泡著,可解放雙手。
  • 綠茶、紅茶、白茶、黑茶請留心這些味道!
    所以大多數家庭都有存茶的習慣,那問題來了,家裡存的茶如果"過期"了還能不能喝?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不是所有的茶都要在短時間內喝完。不同的茶葉屬性,註定了它們可保存的時間長短不一。在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中,根據保存時間長短,可劃分為三大類。一是要在短期內喝完。二是長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