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茶種類繁多,各類茗茶猶如春天的百花園,萬紫千紅,競相爭豔。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特點:其一,風格獨特,茶葉的色、香、味、形俱全,近乎完美。如安溪的鐵觀音茶就以"色綠、香鬱、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嶽陽的君山銀針,芽頭肥實,茸毫披露,色澤鮮亮,衝泡時芽尖直挺豎立,雀舌含珠,錯落有致,堪稱奇觀。其二,商品屬性。名茶系飲品,其價值主要體現在流通中,在流通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其三,社會文化價值。名茶的價值是人們通過多年品評公認的,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
自古以來,國人就喜歡品茶,而且對茶情有獨鍾,文人雅士創作出了許多頌茶詩句。諸如唐文學家徐寅:「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大詩人杜枚:「雲暖採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愛茶之情,溢於言表。
不僅如此,人們對茗茶還賦予了文化和人生的含義。所謂: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年世界。
閒暇之餘,衝一杯清茶,細細品嘗,好不愜意。前些年,喝綠茶居多,備一玻璃杯,放入茶葉,衝泡之後,茶芽朵朵,葉脈綠色,似片片翡翠起舞,顆顆葉片臥底後,飲之唇齒留香,回味無窮。隨著年齡增長,胃腸功能減弱,漸漸開始改為飲紅茶、普洱茶。我最喜歡喝碎銀子,屬普洱類。早晨上班,備好電熱杯,放入八、九粒碎銀子,沸水衝泡,初始無色,漸漸色濃,茶香溢出,撲鼻而來,溫度始終保持在55度,有時出門,有時下鄉,回來時喝上幾口,美哉美哉。
茶味人生,人生如茶,其真諦大抵就在或苦或甜、或濃或淡、各色味交織當中,需仔細品嘗,慢慢回味,品出一種淡然的人生,一種雲淡風輕的人生,一種雲捲雲舒的情感。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澀,第三口甜。回味一下,甘甜清香。清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醇香是它的饋贈。
品茶是品茶人心的享受,心的暫歇,因此,品茶首先要心靜、心空、心誠,感覺身體被淨化,剔除浮躁,沉澱內心,所謂心境要好。如此才會真正體味到茶的真諦。茶是一種情調,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一種回味無窮的醇香。還有一絲淡淡的憂傷。
記得有人說過:「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茶如隱逸,酒如豪士;酒以結友,茶當靜品。」。喝酒講究呼朋喚友、觥籌交措,喜鬧不喜靜。而喝茶講究三五知己,淺嘗輒止,喜靜不喜鬧。
泡茶講究水溫適宜,時間剛好,溫度高了,茶易爛,溫度低了,茶不熟,時間久了,茶易苦。茶無功利思想,始終如一。好茶,不管遇到何人,都能盡顯本味;不管順境逆境,都能盡釋芳香。其實何嘗不似人生,人生一世,總是伴隨春夏秋冬、風花雪月,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歡笑,也有眼淚;有順境,也有逆境;悲喜交加,酸甜苦辣,生活百味,全在你自己的把味。
人生不易,似茶,香中帶苦、帶澀,從少年時的懵懂,青年時的奮進,中年時的苦盡甘來,最後到老年時的平平淡淡。成功也好,平淡也罷,名和利,都不過是過眼雲煙,最終都逃不過駕鶴西去,還不如,看淡、想開,忙裡偷閒,且喝一杯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