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文章標題下,日期旁的藍色字體: dinglinsi就可以關注南京方山定林寺公眾號咯!
八一悟:人生平靜便是福
人生風風雨雨、榮辱坎坷,走過了年輕睦的胸懷大志,自命不凡,走過了中年時的轟轟烈烈,拼搏奮鬥;乃至退休,自然應該看淡一切,平靜生活,不要想入非非。
平靜生活,真實而灑脫。沒有喧鬧,沒有吹捧,沒有鮮花,沒有掌聲。然而,正是沒有了那些熱鬧場面的幹擾,才不必必去言不由衷地迎合。歸於平靜,生活就像那汩汩的溪流,自己和周圍都有沒有假面具,花開花落由它去,雲捲雲舒任自由。在平靜中過著屬於自己的真實生活。平靜是福,平靜源於真實。
平靜生活,方能抵制誘感,人生能遇到形形色色的誘感,有的人在誘感中失了節,毀了家,丟了命。這些被誘感擊倒的人,多不安於平靜。心清意靜,更能顯出理智和高尚。
平靜生活,也是老年人的一大特長。人們羨慕老年人的幸福與安詳,不是看你在風雲激蕩的股票市場如何遊刃有餘,也不看在變幻莫測的彩卷公司如何縱橫馳騁,而是羨慕你歷盡人生坎坷之後那種淡泊名利、與世無爭、默默無聞、充實豐富的平靜生活。
平靜的生活,如同健康和幸福,還是理智地享受平靜生活吧,她會帶給你健康與純真,帶給你幸福與歡樂!它使人捨棄了人生中的另類東西,卻得到了人生永恆的財富;捨棄了虛浮的追名奪利,卻懂得了人生的真諦。
八二悟:人生要有好心情
人生的旅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總是充滿坎坷,充滿挫折,只要有快樂的心境,才能坦然面對困難的挑戰,化憂為樂。人的情緒好與壞直接影響人體生理活動和健康狀況。好心情可以益壽延年,而愁腸百結可積鬱成疾,怒髮衝冠可導致猝死。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確有道理,心情愉快氣血通暢,消除煩惱,促進健康。
科學研究發現,人在心心情愉快時,機體可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醯膽鹼,這些活性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以及臟器的代謝活動調節到最佳狀態,關可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馬克思說:「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藥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憊和痛苦。」穩定的情緒,愉快的心境,關鍵靠自己去把握,去控制,去調節。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樂觀的情緒,做到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胸懷寬廣,氣量豁達,對生活充滿自信,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精神有所寄託。廣交朋友,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做到不思聲色,不思勝負,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惱,形無勞倦,保持體內環境的穩定,就能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處事坦然,使之達到心氣順,機體和,身心健。
時光如梭,人生苦短,幾十年如同行雲流水,生命不可能周而復始,要珍惜生命,快樂地生活,善待每一天、每個小時。每當想到這些,你的心情就會變得晴朗,當困難、煩惱襲來時,你就會坦然處之。
八三悟:人生無價是自尊
人生在世有許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種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頂峰,這就是自尊。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我們感悟生活的意義,首先要體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為人所需要的,並且這種價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認可與欣賞。一般來說,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在生活中,我們人又都可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比如長得不漂亮,甚至有生理缺陷,只要我們不氣餒,不灰心,不放棄,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們就可以通過自己進一步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感受自尊的快樂。
自尊無價,做人不能沒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恥的人。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惟有自重,才有自尊。如果一個人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不知道慚愧,不感到難為情,那就是不知羞恥,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有自尊。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人有缺點並不可怕,關鍵是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將缺點轉換為優點。為了自尊,我們也需要藉助他人的眼睛作為鏡子,來更好地認識自己,然後把我們感受到的他人給予的美好,再轉達給他人。這樣,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納,共同在自尊的快樂中成長。
八四悟:人生要與時俱進
人生要與時俱進。所謂「與時俱進」,是說一種思想理論要永葆青春,不失其生命力,就必須與時代共同前進,亦即符合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從義理上講,「與時俱進」與我國古代的「時變」思想相契合。所謂「時變」,即因時而變,根據具體的客觀情況而改變一定的思想與行為。
尚變是儒家的一貫立場。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即認為變化是世得以永存的契機和原因。「時」是儒家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是指客觀情況的總和。在職孔子看來,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固定之規,客觀情況才是思想行為變化的最終根據。它本身是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動的,不是僵死的,所以它又和「時」分不開。君子必須因時而不斷調整自己,這樣才能永遠保持中道。中道猶如兩端之間的中點,要保持站在這個中點的位置,必須要有「權」,即根據客觀情況而變通。因為客觀情況是變化的,中點也隨之在變。如果一次保持了中道而一勞永逸,不再變化,則必失去中道。
與時俱進主要是指人們的思想觀念,意識形態、行為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與時代前進的步伐保持同步。我們黨的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其本質在於「進」而不是「退」,在於發展而不是停止,在於改革創新而不是墨守成規,在於實幹而不是空談。
八五悟:人生難免有挫折
人生的道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人們難免會碰釘子,碰釘子之後就會產生緊張、消極、煩躁、傷心、氣憤等心理反應。所謂「釘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挫折,即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困難和阻礙等。
人的活動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因此,人們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造成挫折的原因有許多,例如不能預測和及時防範的天災人禍。雖然人人希望時時幸運、事事順利,但是,「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畢竟只是人們的一種良好願望。從古到今,沒有哪一個人能不經歷挫折和失敗。相反,人們正是在不斷地認識挫折、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在挫折面前,不同的態度,不同的結果。面對困難和挫折,大致有三種人:第一種是膽怯、懦弱的人。他們一遇到挫折和困難,就放棄目標,其結果必然是一事無成。第二種是意志不堅定或者容易滿足的人。他們在困難面前也能拼搏一陣,但是,要麼滿足於已有的成績,要麼屈服於新的困難和挫折,不能堅持到底,這樣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第三種是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他們勇敢地面對挫折,向困難發出挑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們善於把前進道路上的拌腳石除掉,從而獲得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一方面使人們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從而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另一方面也磨鍊意志,增強才幹和智慧。
八六悟:人生要有平常心
人生能有一顆清風徐來、水波不起的平常心,非常難得可貴,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如北大老校長,人口專家馬寅初老先生,因其提倡節制生育的「新人口論「遭無理批判,乃至被革職罷官。當他兒子把被罷黜一事告知他時,他只是漫不經心地「噢」了一聲,全然不放在心上。數十年後,他兒子再把平反的喜訊告訴他時,他又「噢」了一聲,好像什麼也不曾發生,這就叫寵辱不驚。在喧器紛雜的人世間,馬老心隨朗月高,志如秋霜潔,他疏於功名利祿,淡泊明志,將人間煙雲靜而化之,是人生的一種修身,一種豁達,一種境界,也成為生命的一個支點。他活了101歲的高齡,是人人尊崇的人瑞。
另一位活到95歲高齡的人瑞是哲學家梁漱溟。他一生坎坷,幾經大起大落的磨難。他在任何境遇中不矜名利,不滯流俗,視利祿權位之類於超然物外。「文革」中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打倒。在那種性命攸關時刻,他還泰然自若地寫了一首題為《詠臭老九》的打油詩:「九儒十丐古已有,而今又有臭老九。古之老九猶如人,今之老九不如狗。專政全憑知識無,反動皆因文化有。假如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滿街走。」諧趣!辛辣!深刻!一個處在逆境和人生危難時刻的不屈的老者,一種懷揣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梁老朗朗上口的打油詩同馬老漫不經心的一聲「澳」,有異曲同工之妙,是益壽延年的靈丹妙藥。
八七悟:人生有友方是福
人生不是孤立的,需要與他人相互依存。就我們老年人來說,有老伴兒相隨,有兒孫繞膝,這種悠閒恬適的家庭氛圍自然不會感到
孤寂,也不失為晚年的幸福。
然而,這些似乎都替代不了友情給人帶來的歡悅。試想,夫妻再恩愛,總不會有朋友相聚時那般暢敘友情的淋漓盡致;兒孫再孝順,也抵不上朋友相處時那分隨意自在。那種寬鬆,只有朋友相聚時才會有。因為,在家庭成員中,你再隨意再隨便,身份束身也不便沒老沒少,而在朋友之間你儘管口無遮攔。這種開心,常使人忘卻年齡,淡煞費苦心身份,這番感受惟有朋友之間交往時才會得到。
「人生有友方是福」,這是現今越來越多老年朋友的共識。然而交朋友不同於買東西,只要有錢就能辦到。友情就像養花栽樹,需歷經時間的培育,經歷細心的呵護,它才能綻綠吐蕊。人與人之間關係有時是很複雜的,交友也是如此,處理得好收穫的是快樂,反之就難免有遺憾。交友首先要交心,以心換心,善良誠懇,自然會迎得人們的尊重和友愛。老來有友,會內心充實、精神愉快。
一個人倘若沒有朋友,那麼他會感到孤獨,心理就會產生障礙,生活也就不會有多少快樂。如今在老年群體中盛行「四老」之說,即老窩、老伴、老底、老友。在這「四老」中,我想前「三老」因人而異,惟獨老友實屬難得。人老了,要想心態永不老,朋友是個寶。
八八悟:人生要有所追求
人生要有所追求,歷史的車輪,就是靠人類不懈的追求來推動。沒有追求,社會可能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時代;沒有追求,我們可能還在黑暗中徘徊。
山澗溪流,千迴百轉,百轉千回,追求的目標是海洋;金色葵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追求的目標是太陽;滄桑人生,歷經坎坷,不懈奮鬥,追求的目標是既定的理想。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追求也有高低之分,美醜之別。有的人追求藝術的完美,像達?芬奇、貝多芬、惠特曼、徐悲鴻等,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為人類社會創造出了無數藝術瑰寶。有的人追求科學的發展於是才有了哥白尼創立的《天體運行論》,才有了比薩斜塔實驗的成功,才有了弗來明青黴素的發現、琴納免疫學的誕生。
高尚的追求,描繪出社會五彩斑讕的圖案,使精神變得富有。庸俗的追求,遮住了人生蓬勃明媚的春光,使青春變得猥瑣;有人追求不義之財,靈魂深處泛起層層銅鏽;有人追求虛榮,虛假光環緊緊纏身;有人追求享樂,燈紅酒綠醉生夢死。不同的世界觀決定不同追求。
八九悟:人生一笑百病消
人生一笑百病消,笑對人生永不老。匆匆的人生中,誰不喜歡純真的笑臉;短暫的人生旅途中,誰不嚮往開懷大笑的日子。笑是幸福的源泉,笑是健康的鑰匙,笑是人生的回歸,笑是友誼的橋梁;人類對笑推崇至極,把善意的笑容看得特別珍貴。
笑是人生的一縷陽光,既照耀著別人,也照耀著自己,它能穿透人心的隔膜,衝破人性的險惡,以豁達與摯愛,使彼此擁有更多的信任與愛戴。
笑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微微一笑」是一幅動人的畫面,「莞爾一笑」勾勒出一個美麗的輪廓。顧客從售貨員的笑容中找到了親切,學生從老師的笑容中找到了慈愛,妻子從丈夫的笑容中找到了溫馨。有笑的世界便有了萬花齊放,有笑的人生才絢麗多彩。
笑是一種無窮的力量,人的一生中憂愁、痛苦、悲傷隨時都會襲擊你,只要笑一笑,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你就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生活便有了轉機,「笑比哭好」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許多人不懂得笑的價值,於是社會上才有了許多冷若冰霜的臉,人與人之間才有了許多樊籬和隔閡。捨棄了笑就是捨棄了你自己,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比起整日在煩惱和憂慮中煎熬要容易得多,人生載不動許多愁。要得到別人的笑,別忘了先露出你的笑,要讓人生充滿笑,須胸懷開闊的笑對人生。
九十悟:人生幽默是個寶
人生相處實在不易,夫妻相伴為生,由青絲而鬢白。其間,既有歡樂和幸福的時光,也難免有苦澀和痛苦的歲月。如果有幽默相伴,不僅會使你輕鬆愉悅,而且還可解除許多煩惱和鬱悶。有一個文人就曾是一位遠近聞名的幽默大師,他常用幽默的語言來密切夫妻關係,一次在與妻子的笑談中蹦出了一句:「把我們的結婚證燒掉吧,結證婚只有離婚才用得著。」其妻會意,便把大紅的結婚證書拿來,讓丈夫付之一炬。數十年來,他們相愛甚篤,身心健康,思維敏捷,精神矍鑠,被譽為「金玉良緣。」
幽默,實在是一門獨到的藝術。同樣一件事,談論的形式和語調不同,所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譬如,一位大男子主義者對妻子說:「你什麼都得聽我的。」這時,其妻若以「沒門,我又吃不著你喝不著你的,憑什麼都得聽你的?」針鋒相對,恐怕「舌戰」是難免的。但妻子若以雍容得體的幽默來「敬奉」,我想,她那位傲慢的丈夫定會被妻子含情脈脈的輕柔語言變得謙和許多,沉悶的氣氛也會變得活躍起來。家庭的寬容和諧,經過歲月和感情的衝刷洗禮後便可領悟到相親、相敬、相師的重要。我國民間流傳一名俗語,「清官難斷家務事」,說明家庭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本來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事情,何必為一句話、一件小事去大動幹戈,弄個「你負我勝」或辨個「你是我非」不可呢?或許,「幽上一默」效果會更好些。
九一悟:人生七十古來稀
人生七十古來稀,古稀之人經歷了七十年的風霜雨雪,嘗遍了人生的苦辣酸甜,因此,對養生之道也自有特殊的感悟與見解。
依照經驗:「而立」之年是浪漫之年,「不感」之年凡事過於執著,「知天命」到「花甲」之年趨向現實了,對人生比較看透,不再有解不開的心結,能平安清淡的過日子,以保晚節。
古稀之後,對於那些充滿誘惑之事,懂得自控,點到即止;對於欲望能用「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之名鞭策之。不耿耿於以往的挫折,不迷戀過去的燦爛,面對現實,知老、服老、認老、不懼老。人總是要老的,這是規律,但對老的理解卻各不相同。同是唐代大詩人的李商隱與劉禹錫,李的名句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老年只有無奈的衰嘆,故李商隱就壽短;而一生坎坷的劉禹錫卻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讀此詩是何等令人歡欣鼓舞,雖是老年,仍可奮發。近代的朱自清一反前人心態作詩曰:「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顯見朱公對老看法比古人更積極。
九二悟:人生活著要會玩
人生不能無玩,玩,隨心、快樂。馬立三說了一輩子相聲,高齡走後,給世人留下三個字「逗你玩。」無獨有偶,陳省身走後,也留下同樣有意思的話「好玩。」他是當有人告訴他天上有一顆小行星用他名字命名時說的。他說有意思,好玩,而且緊跟著又解釋了一句:好玩就是不怎麼要緊。
一個在世界被稱為中國相聲界的泰鬥,一個在世時世界級的數學大師。兩個在各自業界獨領風騷的人物,在給人們留下不同的精華的同時,卻給人們留下一種同樣的心態:活著,有些事情,別太當真,當玩。
「玩」是走過一生後,流過血,流過淚,有過名,有過利,經歷過滄桑、榮辱、起落、沉浮,而後進入的一種境界,一種詮釋,一種了知,抑或也是一種徹、悟、覺。是老了之後,看世界,看世事,南南北北、東東西西、生生死死、起起落落,什麼全明白了之後,悟出的一個字。
圍棋界有個叫王元的人,經常講棋。他的棋,在中國下得不是最好,但棋講得清楚、入道,很有意思,常常在談論一個邊角或者腹地的廝殺後,合起手說一句「挺好玩。」開始以為這是黑白世界下棋遺興之詞,即使輸贏獎金上下幾萬元,也是玩,後來我才想到這是棋界一句偈語。其實,王元這個名字的組合一邊是王,一邊是元,就是玩。
九三悟:人生四老不可少
人生到了晚年,要想生活幸福,必須要有「四老」作保證。所謂「四老」即老伴、老友、老本、老底。
一是有個老伴——常言道:「少年夫妻老來伴。」在家中就是子女都很孝順,他們得終日忙自己的工作,照顧孩子。一對年輕夫妻還要贍養、陪伴雙方四位老人,哪顧得許多?而有老伴在旁,一起生活幾十年,相愛相知,知冷知熱,啥事都說得了,做得來。人到了晚年有個白頭老伴是晚年最大幸事。
二是有群老友——人活著,除了需要家庭的溫暖,還需要有社會的關懷,也需要有友誼的慰藉。這就要有一些知心朋友。老朋友經常見一見,或街頭巷尾嘮一嘮,玩一玩;有什麼喜怒哀樂,衷情一訴,心中得以宣洩,心理得以平衡和舒展。心中有朋友,在精神上就會遠離孤獨,而孤獨感是對老人不利的。
三是有好老本——身體是人生的本錢,這話說得很對。人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有個好身體,也就有了可靠的「老本。」這不可使自己歡度幸福晚年,也可為家庭和社會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晚年生活充實幸福。
四是留足老底——亦即老了要留有足夠的錢,不要依靠子女。無論子女是否孝順,總是自己有的好,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不受牽制。俗話說:「爹有兒有不如自己有。」這就叫手中有錢,遇事不慌。
九四悟:人生微笑不可少
人生微笑不可少。微笑,是一種快慰,溢自於心,流露於情,感染他人的友好行為。在諸多笑聲、笑姿中,我特別喜歡微
我讚美微笑,因這它有迷人的魅力;我歌頌微笑,因為它有神奇的功效。它像三月的春風,能將臉上的陰雲掃掉;它像明媚的陽光,能把心頭的冰雪融消;它像神妙的靈丹,能使人變得年輕美貌;它像人間的彩虹,能架起友誼的親善之橋。
微笑,是美德的表露。善良的人,會發出誠意的微笑;忠厚的人,會發出純潔的微笑;樂觀的人,會發出甜蜜的微笑……這種從內心發出的真誠的微笑,能使人感到溫馨;給予者也會得到美好的回報。美好的微笑產生在一剎那間,但卻給人留下了永久的回憶。
微笑,可以使自己變得富有朝氣。它可以使人輕鬆愉快、心情開朗、精神振奮、克服孤獨、防止衰老、延年益壽。
微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同事間的微笑可以傳達友情,縮短距離,創造寬鬆愉快的氣氛,激發人們對工作的熱情。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微笑更決定著工作質量和成敗。世界上一流的服務行業,取得事業成功的法寶,就是把服務人員臉上的微笑變成顧客臉上的陽光,不但使生意興隆,而且贏得良好的信譽。為官者臉上的微笑,有助於協調各方面的關係,親近群眾,取得人們對自己的支持……總之,微笑有助於事業的成功,有助於構建和諧和的內部關係。
九五悟:人生平和便是金
人生平和,不僅是一種優良的品性,更是一種處世智慧。性格平和的人,一切都看得開,對名利地位、榮辱得失,都能坦然處之。他們總是心無旁騖地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即使遇到挫折和不幸,也能一如既往地執著向前。相,我們之中許多人,對人生得失、榮辱沉浮看得太重,因此整天忙忙碌碌,處於高強度的竟爭之中,惟恐稍有閃失。一旦達不到目的,就暴跳如雷,怨天尤人,消極悲觀而又忿忿不平。在他們眼中,只有烏雲密布,永遠發現不了生活中的七彩陽光。因而,他們有的只是張狂和衝動,缺少冷靜和堅韌,因而總是與成功無緣。他們有著無窮無盡的煩惱和憂愁,生命是多麼的脆弱,靈魂又是多麼的空虛。
性格平和的人,必定是一個寬宏大量、與人為善、豁達快樂的人。他們心地善良,善於寬容體諒他人,具有極大的克制力和忍耐心。他們容易與人相處,樂善好施,令人愉悅,更不會遭人嫉恨。他們既不強人所難,也不苛求於己,平和地看待世界,淡泊地對待自己,眼裡總是閃爍著愉快睿智的光芒。因而他們總是顯得歡快、達觀而又朝氣蓬勃。只有知足的人,才是世界最富有的人。只有知足的人,才有一顆知足的心,是一顆平和的心。
不做那裂岸驚濤,也不做那九天飛曝,那樣不是短瞬即逝,就是兩敗俱傷。所以,平和是金,平和得福,平和者壽。
九六悟:人生和諧便是美
人生一個重要而艱難的課題,即在共同點上尋找自己。人來到世間不容易。母親的孕育、哺育、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培養,多麼複雜而艱難的過程。如何在社會大家庭和諧相處?如何發揮各人的聰明才智促進社會向前發展?這是人人希求的、為之奮鬥的主題。
一個人能發現別人的優點,發現別人的長處,這是可貴的貢獻。一個人孤芳自賞,只關愛自己,只珍惜自己,就會被別人拋棄。
世界的美麗,因為是絕大多數人愛世界。社會美好,是因為人們和諧相依、相愛、相處,照顧別人,幫助別人;人既是照顧、幫助別人的人,也是得到別人關照的人。
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一個國家乃至全球,和平、民主、發展是人類的共同願望。讓我們彼此間在發現別人優點和長處中作貢獻,在幫助別人、照顧人中作貢獻。
高唱貝多芬第九交響樂中的「歡樂頌」吧!在歌聲中我們尋找相處的共同點。
尋找共同點——現在是、過去是、將來也是我們的主題。人們一定會在彼此間尋找共同點中,認識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一定會在尋找共同點中發現別人的美,完善別人的美,創造渴望的美,實現你我他的和諧美。
九七悟:人生歲月最公平
人生在世,財產、榮譽等皆身外之的,惟一忠誠陪伴的,是那些平凡而難忘的歲月。
歲月,是一條彎彎的小河、償是河上一介漁夫收穫肥美魚蝦的同時,也經受風浪的的錘鍊。歲月是你撒開的大網,希望和失望都在網下掙扎。
歲月,是永遠走不完的路,時窄時寬,時平坦地坎坷,直至把你的雙腳磨出老繭,雙腿累得發酸,而前方的路依然沒有盡頭……
歲月,是你碗中的一日三餐。把日子一段段切開煎炒烹炸,便可以品嘗多味的人生。
歲月,是晴朗夜空的點點星光,不管你隨意瀏覽還是認真觀望,總是撲朔迷離、若隱若現,但每一顆星星都真實地存在。
歲月,是你掛在門口的一串紅辣椒,看起來那麼美麗,吃起來卻又辣得你咧嘴。然而不久,你又會饞得慌,心甘情願地掰幾枚。
歲月,是最公平的,年輕時會讓你擁有一段壯美的青春歲月,不管貧窮還是富貴。老了,便會化作你箱底的日記和嫁衣,化作你菸袋鍋裡的嫋嫋青煙。
人生太短,歲月太長。你常常被歲月折磨得精疲力竭,厭其太長。然而,你又會覺得人生太短,極想延長歲月。在你的生命旅途上,一切都會陳舊,只有歲月常新。迎接你的,每天都是一個鮮活的日子。
九八悟:人生在世無坦途
人生在世無坦途,青年之時,創業艱難,苦字當頭。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的事太多太多,這其中有許多甘苦,也有許多誘惑,比如名,比如利,比如權勢等等。對於這些東西,如果我們太過執著,看得太重,就難免作繭自縛,讓自己深陷在這些身外之物中難以自拔,從而喪失了許多的人生樂趣。
人生在世無坦途,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與挫折搏鬥的一生,無論你貴為一國之君,或是布衣百姓,都會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環境裡遭受挫折、失敗,這是人生的必修課。面對挫折,有的人痛苦、沮喪,甚至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就顯得樂觀、硬朗。
其實,人世間的風雨,就是這個世界賜給我們的智慧,你越是經風雨見世面,你的閱歷就越廣,而你的閱歷越廣,你大腦開發程度就越高,而你大腦的開發程式度越高,你擁有的智慧就越多。西方諺語講得更淺顯:聰明來自於見多識廣。因此,一個人一生中的坎坷,不是苦難,而是財富。每一次挫折與失敗,都是一次痛苦的記憶和教訓,但也是燈塔、航標,是未來人生路上的指南針。
人生到了老年,看人看事不像過去那樣簡單。他們明白,人生一世,無論成功與失敗,歡樂與痛苦,盛衰與榮辱,都自然如流水,該來的總要來,不來的求也不到。才真正領悟到什麼叫百川歸海,什麼叫萬物歸一。
九九悟:人生一世就三天
人生一世,無一例外地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經營好這三天,就能經營好一生。
昨天的日子很長,只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將來。比如昨天貧困潦倒的人將來可能會變成富翁;昨天錦衣華食的人將來可能淪為乞丐;昨天打工的人將來可能會變成老闆。因此,我們不必為昨天的挫折而萎靡不振,也不必為昨天的輝煌而狂妄自大。只有把過去的挫折和輝煌都作為今天的墊腳石,才能攀登美好的明天。
今天的日子很短,而且正在自己的腳下。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處,接力棒接得好,便會愈走愈輝煌;接力棒沒接好,則很可能會前功盡棄。我們只有從零開始,腳踏實地,全身心地經營好今天,才會結出豐碩的果實。今天的事一定要今天完成,絕不能推到明天。因此,不善於經營今天,明天必將悄悄地溜走。
明天的日子還有多長?誰也說不清。明天是輝煌,還是落敗?誰也道不白。明天既是我們顯示機遇,又向我們發出挑戰。希望是美好的,但走向希望的路途是不平坦的,它將荊棘滿布。欲想明天花好月圓,今天註定要奮鬥不息。
成功的人生之路就是要善於汲取昨天的經驗和教訓,利用今天做好新跨越的準備,鬥志昂揚地支挑戰明天。如此,才能為人一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百悟:人生最後要走好
人生是一個過程,每個人都要坦然面對,人老了,這是自然規律;退休了,這是政策規定,誰也不可抗拒。退休後,雖然失去了「昨天」但還有「今天」和「明天」。只要把握好「今天」,珍惜「明天」,夕陽會更加燦爛。生死有規律,人人都會老,把握「今天」,過好「明天」才是最會生活的人。
面對人生的最後旅程,不管回憶起來是欣慰,是甜蜜,是心酸,還是苦澀,在我這個心靈帳本的扉頁上寫出著這樣一行人生體驗:少一點私心,多一點公心;少一點沉重,多一點瀟灑!進入人生最後一段旅程,首先要正確對待死亡,應採取唯物主義的態度,在身體尚好的時候,全力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業,豐富生活,充分顯示生命的價值。當身患重症時,應積極配合治療。若知道死亡即將來臨,及時安排好後事,冷靜地等待生命最後一刻。我國有十三億人口,天天都有生與死。生者要為社會發展而成長、奉獻,死者也應該為社會做奉獻,諸如不搞墓葬,把遺體捐獻給國家。捐獻給醫學院用作救治他人或作為病理研究等。同時可以破除幾千年來舊的殯葬觀念以樹葬、水葬等形式回歸自然。
飄飄悠落,隨風而逝,在一片清風中,消逝,即使不舍,即使依戀,即使有再多的理由,卻依然離開,沒有辦法阻止,枯敗的樹葉,再怎麼變成翠綠,卻依舊被寒風吹成了枯黃,沒有辦法,那是規律,那是必然……
過往就好比一步電影,有激情四射的,色彩繽紛的,有黑白分明的,有斑駁參雜的,模糊的,清晰的,一切,都已經成為歷史,即使,回頭去觀看,也只是不斷的重複,思考,那一瞬間的辛酸,快樂,高興,失落,即使,如何的真實,如何的期待,依舊,是過去,依然是歷史,不會改變……
人生,也只不過是一瞬間而已,做過的,別後悔,想做的,別猶豫,失去了,別傷心,得到了,別丟下,只有的失去,得到,猶豫,傷心等等丟失了的時候,才會知道,過去,也和未來一樣,是模糊的,是未知的,是規律,也是必然,因為,那已經是過往了!
有時候,總是在感慨,人生啊人生!卻不知道,在感慨的同時,人生也在感慨著自我,卻永遠不會明白,就好比水中倒映著自己,看著水中的自己,有何嘗不是水中的自己在看著自己,那麼鏡像是真,還是自己是真,何謂真,何謂假,又有什麼方法來識別呢,誠然,沒有辦法,因為人在現實的理念,決定了自己的想法,決定了自己的認識,取決於現實!
都說現實殘酷,妄想改變自己的現實,卻不知道自己就是現實的一部分,又如何去改變現實呢!
都說過去回憶,懊惱過去自己的一切,卻不知道自己也只是過去的記憶,又怎能去放棄過去呢!
都說未來美好,期待未來自己的幸福,卻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一片模糊,又何必去期待未來呢!
人生啊人生,也只不過是自己的一瞬,自己也只不過是人生的一霎,生命的規律不是你我可以改變,我們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但是,那一絲絲細微的信念,我想,不是寒風可以吹落的,那註定的過去,即使是黑白的模糊,我想也不是空白的回憶,那期待的未來,即使不是幸福的彼岸,我想也不是那黑色的幻想,所以,現實的殘酷,不是現在模糊,也不是現在的彼岸,模糊,是因為我們沒有目的,彼岸就在我們的信念,在規律中,我們努力,去找尋那模糊的回憶,期待那幸福的彼岸! 現實,殘酷,即使是規律,即使是註定,卻依然充滿生機,讓自己努力,在未來,在現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