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8期(總第1091期)

2021-01-10 深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2019年1月18日在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深圳市財政委員會主任   湯暑葵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託,現將2018年深圳市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預算草案提請大會審議,並請各位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預算收支情況

  2018年,全市各級財政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順利完成了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

  (一)2018年預算收支情況。

  1.全市和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2018年,來源於深圳轄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9102.4億元,比2017年增長5.5%。其中,中央級收入5564億元,增長5.1%;地方級收入3538.4億元,增長6.2%。地方級收入中,稅收收入2899.6億元,增長9.2%;非稅收入638.8億元,下降5.7%。

  2018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各項轉移性收入,預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069.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282.5億元,考慮與上級財政體制關係後,預計公共預算總支出4949.6億元。收支相抵後,結轉結餘120億元。

  2018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0億元,增長5%,加上各項轉移性收入,預計公共預算總收入321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15.5億元,考慮與上下級財政體制關係後,預計公共預算總支出3124億元。收支相抵後,結轉結餘92億元。

  2.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2018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為812.4億元,加上上級補助收入6.6億元,上年滾存結餘410.1億元,預計總收入1229.2億元。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預計為331.1億元;補助區支出463.6億元,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各區分成部分。按我市現行管理體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統一先列市本級收入,屬區分成部分再按市區財政體制規定轉移支付各區;調出資金273.7億元,主要是政府性基金按規定調出至一般公共預算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支出31億元。本級支出加上補助區支出和調出資金,預計總支出1099.5億元。收支相抵後,結轉結餘129.7億元,按規定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3.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

  2018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為40.6億元,增長4.4%,加上上年結轉收入,預計總收入54.9億元。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預計為37.4億元,下降9.2%;按規定調出資金10.8億元至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收支結餘6.7億元,按規定結轉至2019年繼續使用。

  4.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我市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市級統籌。2018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為1748.9億元,增長15.1%;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預計為753.3億元,增長39.1%。收支相抵,2018年社會保險基金結餘預計為995.6億元。到2018年末,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餘6405.1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數據均為預計執行數,待中央財政正式批覆我市2018年決算後將有所調整,屆時我們將在年度決算報告中依法另行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2018年預算執行的特點。

  1.堅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財稅收入增長有所放緩。一是全面落實中央新出臺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實施增值稅稅率降低1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月度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5000元,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擴圍提標等政策,全年落實新出臺減稅政策減負200億元。主動推出深圳工商業用電降成本措施,在國家降電價的政策基礎上,對工商業平均用電成本再降10%、規上高端製造業再降20%,全年為企業減負21.3億元,預計三年合計減負125億元。二是受減稅降費等政策影響,我市財稅收入增長有所放緩,2018年深圳轄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9102億元、增長5.5%,增速明顯低於2016年的9.1%和2017年的9.2%;每平方公裡財稅收入產出4.6億元,繼續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居於首位;與轄區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稅收實現5880億元、增長7.5%,與GDP基本保持同步;對中央財政貢獻力度較大,實現中央級收入5564億元,佔轄區收入比重達61.1%;地方財政收入中稅收佔比穩定在80%以上,達到82.1%,高於全國地方級和全省平均水平。

  2.強力推動打好三大攻堅戰,重點領域攻堅取得新突破。一是支持打好防範重大風險攻堅戰,切實防範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成立我市政府性債務管理領導小組,建立跨部門聯合監測工作機制,全口徑監測我市政府性債務和隱性債務情況。做好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成功發行2018年深圳市政府一般債券13億元和專項債券39.4億元,認購倍數分別高達24倍和26倍,其中4支債券全國首創分期償付本金條款,獲市場高度認可,對有效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推動專項債管理市場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二是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全力保障援疆援藏、廣西百色、河池扶貧協作以及汕尾、河源幫扶工作。制定《深圳市對口支援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切實加強對口支援資金管理。增加對省貢獻20億元,用於支持粵東西北加快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三是支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支持水汙染治理提速,新建汙水管網2855公裡,新改擴建、提標拓能水質淨化廠16座,出臺並實施市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方案。強力推進「深圳藍」可持續計劃,通過預算調整安排老舊車提前淘汰補貼6.6億元、推動淘汰老舊車12.9萬輛,新推廣新能源汽車7萬輛。

  3.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做好民生實事和重大民生工程資金保障,2018年,全市教育、醫療衛生和就業等九大類民生領域支出達到2772億元,佔財政支出的比重達65%。二是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一步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市實現教育支出584.4億元,增長14.8%,全年新增幼兒園學位2.3萬個、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6.3萬個。三是推動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全市實現醫療衛生支出281.5億元,增長15.3%,新增三甲和三級醫院7家、床位2555張,新引進高層次醫學團隊57個,新增社康機構39家。四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最低工資標準提高至2200元/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1070元/月,新增養老床位1000張。五是加大人才和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支持構建「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2018年向人才安居集團注資100億元,累計已完成人才安居集團1000億元註冊資本金注入,推動新開工建設及籌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8.9萬套、供應4.6萬套。

  4.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全力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一是支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力支持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科技重點領域發展,推動加快建設一批基礎性、原創性科技重大項目,全市實現科學技術支出555億元,增長57.7%。二是改革科技研發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等使用機制,形成事前資助、事後補貼、擔保貸款等多元化支持方式,進一步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益,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三是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積極擴大政府投資,帶動固定資產投資突破6100億元,增長20.6%,有效發揮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四是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預算執行中通過統籌支出進度慢的資金籌集55億元,提前將2019年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落實資金撥付到位,將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規模從20億元擴大到50億元,融資擔保基金到位資金從5億元擴大到30億元。五是加大天使投資扶持力度,市政府出資組建的50億元天使母基金正式啟動運作,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天使類項目,助力深圳打造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

  5.深入推動財政預算管理改革創新,建設現代財政制度走在全國前列。一是加強預算管理改革頂層設計,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制定實施《關於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強化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從轉變理財用財理念、鞏固強化預算管理主體責任、深化預算編制改革、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健全預算監督管理體系等五個方面,推動深圳財政預算管理走在全國全省前列。二是預決算公開繼續領先全國,在財政部發布的2017年度地方預決算公開度排行榜中,我市在全國36個省級財政中排名第二,是繼2015年度排名第二和2016年度排名第三以來,唯一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前三的地區。三是以走在全國最前列標準謀劃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出臺實施《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和改進市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堅持激勵到位、優化管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原則,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四是高標準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革,出臺《關於深化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革的指導意見》和《深圳市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按照「一個部門、一個專項」原則清理整合專項資金,重點改革資金投入方式、項目審批方式、預算編制方式、資金績效管理和資金監管方式。五是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首次向市人大報告國有資產家底,推動提升國有資產管理公開透明度和公信力,制定實施《深圳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政府物業出租管理辦法》,修訂政府資產配置標準體系。

  2018年,我市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但也面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受中央財稅體制改革、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明顯放緩;對照「四個走在前列」要求,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出需求加大,財政支出緊約束的特徵日益凸顯;預算執行效率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仍有提高空間;財政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改革舉措落地見效需要下更大功夫。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三)落實市人民代表大會預算決議和市人大常委會預算調整決議情況。

  2018年1月21日,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批准了市本級預算,並作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強預算執行監督等五個方面決議。市財政委高度重視,認真牽頭貫徹落實。一是深入推進財政預算改革。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加強和改進市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深化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革,各項財政改革向縱深推進,財政資金供給效率和使用效益進一步提升。二是強化預算執行約束。嚴格遵守先有預算、後有支出的原則,嚴格按照市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的預算執行;涉及預算調整事項,均嚴格按《預算法》規定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查批准。2018年8月、10月,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二十八次會議分別審議批准了市本級預算調整方案,共涉及資金調整216億元,發行地方政府債券52.4億元。三是進一步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市政府常務會議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通報,市財政委從9月份起對支出進度實行雙周通報,督促落實「一把手」責任制。狠抓重點項目支出,加大資金統籌使用力度,及時盤活支出進度慢的資金用於其他急需資金支持的領域。2018年,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進度在財政部支出進度考核通報中,一直保持在全國前列,多月位於前4位。四是大力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紮實推進績效目標管理,2018年首次將12個部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作為參閱材料提交市人大審議。加快建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完成市屬預算單位個性化指標體系建設,形成4000多個指標、139個項目分類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深入開展重點績效評價,完成公共綠地與行道樹管養、網際網路、新材料產業發展資金等四個重點績效評價報告,開展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績效評價工作。五是加強預算執行監督。深入落實中央、省關於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要求,細化完善預算、決算草案及報告,建立與人大、審計等部門協同監管機制,積極配合人大開展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和數據報送工作,加大問責力度,嚴格責任追究。六是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2018年,市財政部門共受理並按時辦結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代表建議109件。辦理過程中,市財政部門始終堅持責任到位、質量到位、溝通到位,以辦理建議為契機,紮實改進財政管理和服務工作,代表均表示滿意。

  (四)2018年我市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截至2018年底,我市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45.9億元,其中市本級93.9億元,區級52億元。按照債務類型劃分,政府一般債務餘額86.5億元,其中市本級65.5億元,區級21億元;政府專項債務59.4億元,其中市本級28.4億元,區級31億元。此外,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餘額為0.35億元。

  2018年,我市共償還地方政府債務23億元,核銷債務0.7億元;新增政府債務52.4億元,其中一般債券13億元,專項債券39.4億元。

  二、2019年本級預算草案總體安排

  (一)2019年本級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

  2019年本級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大財力統籌力度,政府帶頭過「緊日子」,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投入力度,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更加積極有效地服務和推動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更好發揮財政在政府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提供堅強財力保障和體制機制支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二)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情況。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代編數為3768億元,比2018年實現數(下同)增長6.5%,其中,稅收收入3174億元,增長9.5%;非稅收入594億元,下降7%。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各項轉移性收入,公共預算總收入5039.6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相應代編全市公共預算總支出5039.6億元。需要說明的是,各行政區預算由區人民政府提交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准,新區預算與市本級預算一併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准。全市預算收支匯總數以市區兩級人民代表大會分別審議通過的預算為準。

  2019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2210億元,增長1%,其中稅收收入1678.5億元,增長4%;非稅收入531.5億元,下降7.7%。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上年結轉結餘收入92億元、上級補助收入258.5億元、與區體制結算收入70億元、中央預下達地方政府一般債券9億元、調入資金420.5億元等轉移性收入後,公共預算總收入3060億元。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2019年市本級公共預算總支出3060億元,其中: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39.7億元,上解中央和省支出340億元、補助區支出650億元、政府債券還本支出30.3億元。

  (三)2019年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的主要方面。

  2019年,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重點突出四個方面(具體情況詳見市本級預算草案):

  1.政府帶頭過「緊日子」。一是落實厲行節約、勤儉辦事業,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對部門新增一般性項目經費一律壓減5%,年度預算執行中還將再壓減會議費的20%、壓減「三公」經費預算的3%。二是清理整合壓減產業資金,按照「一個部門不超過一個專項」的原則清理整合專項資金,大力壓減預算執行進度慢、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產業資金。三是將預算安排與預算執行相掛鈎,對年度預算調整頻繁、支出進度嚴重滯後的部門新增一般性項目一律壓減10%,督促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切實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和財政資金效益。四是立足市區財政體制,進一步強化市區兩級預算主體責任和預算約束意識,市區兩級分別統籌用好各項財力,對自身收支缺口,分別通過優化支出結構、調入存量資金以及合理加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力度等措施,確保財政預算平衡。

  2.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促進各類教育資源優質發展,安排教育支出274.3億元,加上對區級學前教育轉移支付34億元,共安排308.3億元,增長19.3%。按照現行市區財政體制劃分,學前教育屬於區級事權,所需經費主要由區財政負責保障。為加大力度支持區級補齊學前教育短板,市財政統籌本級教育資金34億元,通過2018年市區財政體制結算一次性轉移支付各區,相關資金將於2019年兌現,預計到2020年各區需新增公辦幼兒園930所,平均每個公辦幼兒園補助293萬元,達到其開辦費的近60%。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加大基礎教育學位供給,推動校內午餐午休率達到90%左右;加快補齊高等教育短板,支持創建「雙一流」大學和學科,推進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等建設。二是加大醫療衛生投入力度,安排154億元,增長22%,加快推進市新華醫院、第二兒童醫院、大鵬醫院和急救血液信息三中心等項目建設;提高市屬公立醫療機構基本醫療服務補助標準,對開業運營初期的新建、擴建醫院予以專項補助;新增疫苗智能冷鏈建設、少兒近視防治、脊柱側彎篩查等公共衛生項目,提高財政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補助標準。三是進一步推進實施交通便民措施,堅持公交優先,安排全市公交、燃油等公用事業補貼、高速公路回購等資金,切實降低交通出行成本。四是推動持續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堅決支持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攻堅戰,推進「雪亮工程」,構建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化安全生產領域專項整治,全面提高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3.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入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全力推動落實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四個千億」工程,新增對中小微企業升規模以上企業獎勵補貼,提前將2019年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落實資金撥付到位,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和融資擔保基金作用,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二是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安排市本級政府投資計劃610億元,轉移支付各區220億元,切實增強我市基礎設施供給能力,提升城市建設發展水平。三是大力支持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加大扶持力度助力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蓬勃發展,深入落實「技改倍增」計劃,推動實現技術改造投資規模倍增和工業投資結構優化,促進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四是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支持外貿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完善企業「走出去」服務體系,大力支持總部企業發展,擴大現代物流業發展資助範圍,兌現對新落戶金融機構的各項扶持政策。五是有效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安排地方政府債券還本支出30.3億元、付息和發行費支出4.1億元,確保按時還本付息,適當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騰出資金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六是落實精準扶貧攻堅戰部署,堅決完成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任務,市本級安排對口扶持資金25.1億元,增長40%。此外,市本級還通過轉移支付上解省支援西藏和四川甘孜專項資金2億元。七是支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較大幅度增加對區轉移支付,重點支持各區全面落實治水提質計劃,加快推進優質飲用水入戶、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社區管網改造等工程,支持深入實施「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

  4.推動構建高水平科技創新體系。一是全力支持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增量提質行動,安排科技研發資金87億元,比上年增加19億元,進一步加大企業研發補助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扶持力度。二是持續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投入佔財政科技經費比例不低於30%。安排十大專項行動計劃資金22.6億元,比上年增加14億元,重點加大對諾貝爾獎實驗室、新設基礎研究機構投入力度。三是重點投向關鍵共性技術和前沿引領技術創新,安排高新技術重大項目專項資金13億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地方配套資金3億元,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四是支持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安排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獎、人才安居工程等各類人才專項資金76.7億元、增長43.6%,加大人才住房投入力度,全力保障「鵬城英才計劃」「鵬城孔雀計劃」等人才工程實施,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更具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

  2019年,在做好年度預算安排的同時,我市將認真落實《預算法》要求,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全面落實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各環節主體責任,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和質量;建立全面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推動深圳財政預算管理繼續走在全國最前列。

  (四)2019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對各區(新區)轉移支付情況。

  按照第五輪市區財政體制方案,2019年市本級安排對各區(新區)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650億元,較上年增加150億元。主要支出包括:一是教育費附加、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教育資金等教育專項轉移支付預計155億元;二是安排市投區建項目轉移支付220億元,比上年增加60億元,重點加大對治水提質、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補短板領域投入力度;三是新增安排對區轉移支付80億元,重點用於城中村綜合治理,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完善城中村配套公共服務,健全「城中村」市容環境保障體系;四是優質飲用水入戶、汙水處理費支出、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央和省專項補助中分配各區使用的部分等各類專項轉移支付預計130億元。五是安排稅收返還、第五輪體制定額結算補助等一般性轉移支付65億元。

  (五)2018年市本級「三公」經費預計執行和2019年預算控制數情況。

  2018年,我市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市本級「三公」經費預算控制數3.7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控制數0.65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維護費控制數2.6億元、公務接待費控制數0.46億元。

  經初步統計,2018年市本級各預算單位用當年財政撥款開支的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合計2.7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0.4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維護費2億元、公務接待費0.3億元,都在預算控制數以內。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支出為初步統計數,2018年「三公」經費決算數將另行在決算草案中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2019年市本級繼續嚴控「三公」經費支出,「三公」經費預算控制數3.7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預算控制數0.65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維護費預算控制數2.6億元、公務接待費預算控制數0.46億元,有關經費指標繼續實行封閉管理,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經費開支標準執行。同時,年度執行中將按照中央有關厲行節約要求,在控制數基礎上再按3%比例壓縮「三公」經費。

  (六)2019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

  2019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90.8億元,主要是國土基金收入740.1億元,以及財政部擬提前下達我市部分專項債券126億元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使用。當年收入加上上年結餘收入和政府性基金補助收入139.1億元後,預算總收入1029.9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2019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1029.9億元,其中本級支出352.5億元(主要是國土基金支出268.8億元),轉移性支出677.4億元。具體收支詳見市本級預算草案。

  (七)2019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2019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57.5億元,當年收入加上上年結轉收入6.7億元,預算總收入64.2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2019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支出64.2億元,其中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9.3億元,轉移性支出24.9億元。具體收支詳見市本級預算草案。

  (八)2019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2019年,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850.4億元,預算支出1069.5億元,收支相抵,2019年社會保險基金預計結餘780.9億元。到2019年末,預計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餘7186億元,其中統籌基金結餘2960.7億元,個人帳戶結餘4225.3億元。具體收支詳見市本級預算草案。

  (九)落實市人大計劃預算委員會初審2019年預算初步方案意見建議的情況。

  2018年12月28日至29日,市人大計劃預算委邀請人大代表和專家,依法對市本級2019年預算草案初步方案、教育支出預算和政策等進行了初步審查。各位代表和專家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主要是建議科學編制預算、大力組織收入確保收支平衡、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預算監督和資金監管等。市財政部門高度重視初審意見,認真研究並及時回應代表和專家關切,合理吸收採納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 相關財政預算安排在預算報告和草案中予以體現。主要落實情況如下:

  1.進一步完善預算草案編制。一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支持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二是細化完善預算編制和內容,對上下年度預算增減變動幅度超過30%的公共預算支出款級科目進行解釋說明,對代表關注的市投區建等對區轉移支付預算作出進一步說明,對市本級公共預算支出全部按支出經濟分類科目編制,如實完整反映政府債務規模、結構、使用和償還情況。三是編早編細編實年初預算,大幅提前預算編制時間,2018年1月份開放部門預算項目庫,比往年大幅提前5個月,推動各類專項資金提前一年發布申報指南,提早儲備資助項目,市本級年初部門預算到位率達到91.5%,比上年提高9.5個百分點。

  2.大力組織收入,確保收支平衡。一是落實國家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深入實施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28條,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二是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地安排收入預算,科學研判財政經濟形勢,充分考慮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影響,強化四本預算財力統籌。三是積極向中央爭取新增政府債券額度,合理加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力度,嚴格控制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3.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一是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2019年市本級財政安排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農林水等支出增幅均明顯高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幅,有力保障了重點民生支出;按照市區事權劃分規定做好學前教育保障工作,將研究制訂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的意見,大力發展新型公辦幼兒園,重點扶持非盈利普惠園;壓減用於綠化、道路等方面的預算安排,將相關資金重點用於城中村綜合治理,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完善城中村配套公共服務,健全城中村市容環境保障體系。二是支持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為加快落實《關於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前將2019年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落實資金撥付到位。2019年,市本級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安排401.5億元用於支持經濟和產業發展。三是優化財政扶持產業發展方式,按照「一個部門不超過一個專項」的原則清理整合專項資金,充分運用市場化運作或市場機制評審方式,加大對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力度,全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四是進一步加大轉移支付力度,考慮各區在治水提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面臨較大資金壓力,2019年市本級進一步加大政府投資財力下放力度,安排各區市投區建項目轉移支付220億元,提前完成第五輪市區財政體制規定目標。加快完善財政激勵引導機制,促進區級加大對民生事業和基層管理投入,確保下放財力接得住,用得好。

  4.關於強化預算監督和資金監管。一是硬化預算約束,堅持先有預算後有支出,無預算和未批准的項目不得支出。年度預算執行中,嚴格執行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的預算,嚴控預算調整和調劑事項。二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2019年首次實現部門預算一般公共預算經費項目的績效目標申報全覆蓋,選取30個部門預算項目的績效目標,以及6個重點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報告作為參閱材料,提交市人民代表大會。強化重點績效評價力度,有重點地選擇民生支出項目、重點支出項目開展績效評價。三是繼續深入推進預算公開,加大預決算公開工作力度,指導、督促各區各部門牢固樹立依法公開理念,切實履行公開主體責任,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和範圍及時主動公開預決算信息,推動建設陽光政府、責任政府。

  三、2019年大鵬新區和前海管理局預算草案的主要情況

  大鵬新區管委會屬市政府派出機構,享有準一級財政管理權限。年度財政預算收支單列,與本級財政預算一併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准。前海管理局作為法定機構試點單位,其財政收支規模在市本級財政收支中匯總體現,但需單列編制年度財政收支預算草案,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准。

  (一)2019年大鵬新區預算草案。

  2019年,大鵬新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預算為66.5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3億元,上級補助收入32.6億元,調入資金7.4億元,上年結轉結餘收入1.2億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相應安排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66.5億元。

  2019年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收入為8.5億元,其中,補助收入4.1億元,上年結餘收入4.4億元;相應安排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8.5 億元。

  (二)2019年前海管理局預算草案。

  2019年,前海管理局經費預算收入48.9億元,其中財政預算撥款48.9億元。包括:人員支出0.7億元,公用支出0.2億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0.3億元,項目支出47.7億元。

  2019年前海合作區土地出讓收入計劃為169.5億元,剔除返還上年調用25.5億元,以及按規定應從土地出讓收入中計提的水利建設資金、教育資金等38.4億元後,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為105.6億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相應安排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105.6億元,扣除政策性剛性支出20.26億元後,一般性支出預算85.32億元。其中,徵地和拆遷支出1.42億元,土地開發支出1.13億元,城市建設支出31.2億元,調出至一般公共預算48.6億元,前海控股基礎設施建設補償收益支出2.5億元,應急保障預備金0.47億元。

  四、奮發進取,紮實做好2019年財政管理工作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深圳建市40周年。我們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提供堅強財力保障和體制機制支撐。

  (一)主動適應新形勢,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一是組織收入方面,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優環境行動,密切關注和積極配合中央財稅體制改革。積極拓寬財力統籌渠道,加大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公共預算的力度。用好地方政府債券,對有現金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優先通過發行專項債券解決。二是財政支出方面,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優先足額保障重點民生領域投入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清理整合使用方向相同或類似的預算資金,及時調整執行情況不理想、使用效益低下、政策效果不明顯的資金,使有限的財政資金髮揮更大效益。切實強化預算約束,增強市、區兩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約束剛性,強化各預算單位的預算編制執行主體責任。落實預算安排與執行掛鈎機制,督促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三是財政管理方面,樹立財政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支出政策事前評估論證管理,正確把握政府和市場關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推進智慧財政建設。圍繞深圳智慧城市戰略,瞄準未來財政改革趨勢,繼續推進智慧財政的整體規劃和設計,推動深圳財政信息化走在全國前列。

  (二)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全力服務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一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支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切實做好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強化對口幫扶資金管理;支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強力推進治水提質、「深圳藍」等行動計劃。二是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按照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的原則,完善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政府財力水平相適應的民生財政保障機制,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努力讓群眾享有更優質的教育、更高水平的醫療、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優美的生態環境。三是支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統籌運用各類財政資金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支持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建設,促進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四是推動構建高水平科技創新體系,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確保基礎研究投入佔財政科技經費比例不低於30%,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完善財政科技創新投入機制,深入推進科研項目資金改革,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三)健全預算監督管理體系,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一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完善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探索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鈎的激勵約束機制。二是強化部門決算管理,各預算單位對本部門決算數據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建立決算報告行政首長籤名負責制,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健全預算與決算相互約束、相互銜接的協同機制。逐步推進部門決算提交人大重點審查制度。三是全面提高預算透明度,完善預算公開考核機制,推進預算公開平臺建設,大力推動重大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績效自評以及重點績效評價結果隨同預決算報送人大,並依法予以公開,將預算績效管理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範疇,完善預算公開輿情應對機制,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四是強化預算監督合力,加大對財政經濟領域違紀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對資金二次分配的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加強審計監督力度,構建完善防控預算管理運行風險、廉政風險的全方位監督體系。

  (四)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奮力開創財政黨建新局面。一是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實落地,以走在最前列的標準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二是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財政工作的全面領導,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確保財政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更好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三是努力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財政幹部隊伍,進一步激勵廣大財政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為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四是全面提升財政部門黨的建設質量,夯實黨建工作機制,強化基層黨支部建設,著力加強作風建設,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抓好巡視巡查整改,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落到實處。

  各位代表,做好2019年財政管理工作任務繁重、意義重大,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指導監督,虛心聽取人民政協意見建議,紮實做好各項財政工作,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提供堅強財力保障和體制機制支撐。

相關焦點

  • 《閩南》2019年第5期總第73期
    據《薌城區文史資料》第13輯(總第31輯)——薌城區寺廟宮觀專輯中《官園習益宮(志)》載:習益宮,亦稱禪師公廟;原址在漳州城東官園社。該宮於嘉慶十二年(1807年)重修;宮內主祀池王爺神像。池王爺名然,字逢春,原籍江蘇南京,明萬曆武進士出身。相傳池為官清廉公正。
  • 新刊預告 |《傳記文學》2020年第4期總第359期
    1944年8月,沈祖棻在聽聞「衡陽保衛戰」之慘烈狀況後創作的《一萼紅》,更被詞壇譽為「千古一嘆」。她在小序中寫道:「守土將士誓以身殉,有來生再見之語。南服英靈,錦城絲管,愴怏相對,不可為懷,因賦此闕,亦長歌當哭之意也。」歷經戰亂時期顛沛流離之苦的沈祖棻,總不忘隨身攜帶著她的詞稿。
  • 2019年第20期(下冊)(總第1103期)
    (1997年2月26日深圳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6月25日深圳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深圳經濟特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若干規定〉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6月28日深圳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關於修改〈深圳經濟特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 新刊預告 |《傳記文學》2020年第9期總第364期
    我刊2020年第9期特別策劃「傳記文學課:在歷史與文學之間」封面專題,特別邀請韓兆琦、陳蘭村、楊正潤、趙白生四位傳記文學研究著名學者,親自講述他們與傳記文學研究相伴相隨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歲月。主要著作結集為《徐惟誠文集》13卷,201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因為截止到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有關徐惟誠的任何傳記著作,《徐惟誠文集》中也沒有關於他自己的傳記文章。因此,現在想要了解徐惟誠的人生經歷,尤其是他在幹校期間工作生活的最重要的資料,可能還是要依據黃湖農場的史料搜集。根據資料記載,1969年至1972年,時任團中央候補書記的徐惟誠在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黃湖農場共青團中央「五七」幹校下放勞動。
  • 2019年第31期(總第1114期)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  第323號  《深圳市校外託管機構管理辦法》已經2019年8月8日市政府六屆一百七十九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長 陳如桂  2019年8月20日  深圳市校外託管機構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範深圳市校外託管機構的管理,促進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以下簡稱學生)身心健康和安全成長
  • 2019年第3期
    2019年第3期 5| 媒體7/編讀往來8/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開啟中國發展新徵程12/2019
  • 新刊| 《山花》2019年第11期
    關注我,過一種與文學相伴的生活 2019年第11期(總第600期)目錄特 稿 王劍平地圖上的標記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向世界100所著名大學圖書館贈閱《山花》 Contents No.11, November 2019
  • 同題詩《雪》定襄縣詩歌協會2019年第48期(總第98期)
    定襄縣詩歌協會2019年第48期(總第98期)同題詩《雪》
  • 清華國關新知論壇總第66期——雲端系列第7期活動簡報
    清華國關新知論壇總第66期——雲端系列第7期活動簡報 2020-12-14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門衛生健康宣傳工作簡報2019年第7期(總第7期)
    江門衛生健康宣傳工作簡報2019年第7期(總第7期)本期目錄1.  我市舉辦第一期醫養結合人才培訓班8.年8月27-28日,市衛生健康局組團到澳門交流醫療衛生工作。
  • 臘梅花【冬韻】詩詞專輯(20首)II青湖文苑2021年第4期(總第169期)
    1978年從教,曾任過中小學許多科目教師,最後十多年在六師101糰子校任中學語文教師。由於愛好古詩詞,退休後2016年加入「國學與書法"群,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寫格律詩詞,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滿足自己的業餘愛好,達到陶情養生的目的,寫的詩詞曾在《五家渠文藝》刋物上發表過、在《兵團詩詞楹聯》微刊發表專輯。現為六師五家渠市詩詞楹聯家協會理事。
  • (2019-7-11) 問題與解答 (第16期)
    第1課:2017年7月24日(講義);2017年10月11日(課文朗讀) 7.問:老師,想自學新概念英語,有相關的教學視頻嗎?答:課程講義有音頻,沒有視頻。國際音標有視頻講座。 8.問:單詞答:單詞有什麼問題嗎?
  • 水利信息化工作簡報2020年第9期(總第170期)
    智慧水利先行先試工作專題(第3期)寧夏「水利雲」助力解決農村飲水問題  近期,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導了寧夏彭陽縣利用「水利雲」解決農村飲水問題。鄂竟平部長對此報導作出批示:彭陽就是我們工作的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7月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思路打開,寧夏著力搭建「水利雲」平臺,彭陽著力探索用好這個平臺。
  • 2019年第29期(總第1112期)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深圳市財政局  2019年8月12日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九條  市發展改革部門在專項資金存續期限屆滿1年之前進行績效評價和專項審計,並將評價和審計結果報送市財政部門。經研究認為專項資金確需續期的,市發展改革部門在專項資金存續期限屆滿6個月前向市財政部門提出續期申請,並提交績效評價報告。經市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按照設立程序報請市政府審議。
  • 陽穀詩詞楹聯微刊 2021年第1期(總第三十六期)歲杪集韻
    往期回顧陽穀詩詞楹聯微刊 2020年第26期(總第三十五期)冬至陽穀詩詞楹聯微刊 2020年第25期(總第三十四期)辛丑春聯專輯陽穀詩詞楹聯微刊 2020年第24期(總第三十三期)蚩尤文化採風活動專輯陽穀詩詞楹聯微刊 2020年第23期(總第三十二期)走進陽穀福康醫養院陽穀詩詞楹聯微刊 2020年第22期(總第三十一期
  • 《槐鄉大地》電子版 2020年12月 總第2881期
    《槐鄉大地》電子版 2020年12月 總第2881期 2020-12-20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西運輸協調工作簡報第2期(總第2期)
    江西運輸協調工作簡報第2期(總第2期) 4月份全省綜合運輸情況通報 一、交通運輸總體情況  4月,全省交通運輸平穩有序,客運量、貨運量均保持增長態勢。鐵路總裝車70665車,日均裝車2356車,增長3.8%。  2.公路運輸。公路完成客運量5410萬人、同比增長13.2%,旅客周轉量26.4億人公裡、增長23.0%;完成貨運量7792萬噸、增長32.5%,貨物周轉量163.0億噸公裡、增長30.6%。   3.水路運輸。
  • 國際金融通訊(2021年第1期,總第17期)
    點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輕鬆關注 國際金融通訊 (2021年第1期,總第17期) ■編譯:賀怡源
  • 2019小升初家長徵文精選第23期—曉寶家的小升初
    第23期:曉寶家的小升初作者:wmangelwm  六年前,曾經寫過一篇長文,記錄曉寶家的幼升小,記錄了曉寶從朝陽跨到西城的經歷。六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轉眼間,中學的通知書到手了,小升初落下帷幕,憶往昔,美好歲月,望前方,繼續風雨兼程,只為記錄一下曉寶的小升初經歷,也為感興趣家長以參考。
  • 2020年第35期總第408期
    (供稿:縣民宗局 曾維欣)10月11日,縣財政局組織財會人員赴攀枝花開展「2020年鄉城縣財會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共計34人參加。培訓主要從《政府會計準則與制度解讀》《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職業素養和陽光心態養成》《會計基礎工作規範》五個方面開展為期三天的學習授課,並利用一天的時間對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米易縣鄉村振興實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