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0年到2008年,在這段長達18年的時空跨度當中,趙本山用他的18部小品年年為觀眾送出了歡樂。他信手拈來的表演、風趣的語言讓人們逐漸開始對他產生依戀,直到「過年、春晚、看趙本山」在中國已經被上升成為一個民俗的時候,他卻宣布將告別這個舞臺。難道這是他的「陰謀」嗎?目的僅僅是讓我們總是沉浸在對他的懷念中?無奈地說,即便明知道他打的那點小算盤,但我們還是無法避免地開始懷念他,懷念他每年新春之夜帶給我們的那些歡樂與感動,誰讓他是趙本山呢?
1990年中國觀眾今天能享受到趙本山小品藝術,據說應該感謝的是姜昆。
1987年,姜昆在遼寧鐵嶺偶然地看到趙本山的一場演出,之後他極力向中央電視臺導演推薦趙本山,當時他說,遼寧有一名演員非常不錯,他表演節目,現場觀眾有的笑昏過去、有的笑岔了氣,他的舞臺即興和現場調動觀眾情緒都相當出色,相當有魅力,這個人叫趙本山。
1990年趙本山終於走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小品《相親》的成功從此奠定了這位小品「大腕」的江湖地位。因為黑土地文化滋養出來的趙本山,骨子裡天生的都是那種喜劇感覺,他能把一切生活中的東西拿過來,經嘴一說出來,就是笑話,初次亮相便讓人驚豔。
趙本山小品的語言看似輕鬆,卻耐人尋味,「就興你們年青人連蹦帶跳,又摟又抱,我們老年人就只能幹靠?」《相親》裡徐老蔫一句話說到觀眾心坎裡,讓人捧腹大笑的同時,心裡還有種酸溜溜的感覺。趙本山以自己對生活、對人生、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準確地抓住了各種人物的轉折關係,也準確地抓住觀眾心理和情緒,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能和觀眾心理合上拍。
經典臺詞馬丫問什麼叫「傻樣」,徐老蔫答:「這還不懂,搞過對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況下,說出傻樣這個詞,那就百分之八十了。」
幸福是什麼?遭罪。這是趙本山第二次亮相春晚,搭檔換成了在《產房門前》(1987年春晚節目)中有出色表演的楊蕾。《小九老樂》講述的是怕老婆的老樂瞞著老婆借了500塊錢給前女友,結果被老婆發現的故事。這部小品是趙本山第一次、也許也是最後一次在春晚的表演過程中走下舞臺,到觀眾當中表演。據說當時被安排在觀眾群中與趙本山搭訕、並故意起鬨的人就是後來央視著名的主持人——畢福劍。
經典臺詞 怕就是愛,愛就是怕。《我想有個家》是與《相親》、《小九老樂》一起號稱趙本山「蔫哏系列」的三部曲,三部小品連續三年在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上炸響,成為了趙本山小品藝術的一個裡程碑。小品講述的是一對中年男女去電視臺做徵婚廣告的時候,在候播室一見傾心的故事。
經典臺詞小品講述一個「二人轉」老藝術家退休之後想找點事幹,偏偏徒弟們都不買他的帳,在和開酒店的二徒弟一番折騰之後,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卻又不得不從。直到突然接到了美國發來的邀請函,邀請他去擔任藝術顧問,方才雨過天晴。
經典臺詞1994年趙本山因為沒有趕上春晚的直播,最終放棄了在那一年與觀眾見面。不過休息了一年之後,1995年的春晚,趙本山令人驚喜地完成了由一個喜劇小品演員到藝術家的蛻變。這一年他演出的《牛大叔「提幹」》是一部極具社會諷刺意味的作品,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吃喝風」、「浮誇風」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著實讓人刮目相看。這部小品也被認為是趙本山在藝術修養上升華的一個坐標,對他之後的小品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此同時,他嚴格意義上的第一任男搭檔——範偉,也開始在大場面下開始展頭露臉。
經典臺詞1996年趙本山繼續與範偉搭檔演出了小品《三鞭子》,這次他儼然化身成了山區農民的代言人。小品歌頌「為鄉親修路」的縣長,成功地將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與當下的執政黨聯接起來,使人民群眾陶醉於歷史上黨民魚水親情的美好回憶之中,並將修路歌頌成了造福於人民的一件大事好事。時至今日,我國的各級政府都將「修路」當做是發展地方經濟的首要條件之一,這裡邊也有趙本山一份功勞。
經典臺詞這是趙本山所有小品當中演員最多的一次,除範偉外,還動用了13名演員一起組成了紅高粱模特隊做陪練。小品套用當年時興的模特行業,歌頌改革開放下中國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大聲疾呼農民在黨的領導下雖然過上了富裕的物質生活,但還需要豐富的精神生活。
經典臺詞表現幹群關係及抨擊不正之風但又流露出「青天意識」的小品《拜年》,凝聚了趙本山此階段小品敘事策略的核心判斷。其創作緊扣「主旋律」,得到了社會主流意識的認可,它將正義批判發揮到了極致,他的小品笑聲裡永遠包含著社會正義和人文價值關懷。
經典臺詞這是趙本山最被觀眾所津津樂道的「白雲黑土」系列的開山之作。除了新搭檔宋丹丹之外,這也是趙本山第一次在小品中安插當紅的央視主持人。小品借央視當時最火的節目——崔永元的《實話實說》做故事場景,將一對農民夫婦般上螢屏,以他們的生活為參照,對比當時國際上正爆發的海灣戰爭等國際事件,歌頌我國百姓安居樂業「風景這邊獨好」的和諧景象。這部小品之中,白雲要寫書等情節,也為後來的白雲黑土系列小品打下了故事伏筆。
經典臺詞趙本山延續了上一年大受歡迎的「山丹丹」組合,從《鐘點工》開始,趙本山開始大量地在小品中插入笑話的變體——「腦筋急轉彎」,並將它發展成了小品的主要賣點,這是趙本山小品的獨有創造,豐富了其話語形式。
《鐘點工》的小品提醒人們在物質生活逐步提高的今天,要更加關注老年人、特別是都市打工人群的老年父母在精神生活上的缺乏。
經典臺詞與《昨天、今天、明天》一樣,《賣拐》之於趙本山又是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賣拐》沒有深刻的社會諷刺,也沒有華麗的歌頌,趙本山返璞歸真將他最擅長的丑角藝術般上了舞臺,也開始了他的「大忽悠」系列。
經典臺詞深具品牌意識的趙本山繼續打造「大忽悠」系列,繼去年「賣拐」之後,當年又賣起了輪椅車。不同的是,這回趙本山將前一年摸索出來的「腦筋急轉彎」大量地運用到小品當中,成為了小品的主打。所以那一年的《賣車》,在一部分觀眾看來,完全是「腦筋急轉彎」的堆砌。話雖如此,「大忽悠」趙本山的形象,經其兩年連續推廣,已經開始深入人心,成為了他本人一個經典造型。
經典臺詞玩了兩年純娛樂的丑角小品,趙本山適時的又高大了一回。《心病》講述的是心理醫生趙大寶為中了三百萬大獎的村民化解心理疾病的故事。小品通過詼諧的表演為當年社會上流行的拜金主義敲響了警鐘,提醒人們更要注重精神生活層面上的健康。這也是趙本山、高秀敏、範偉三人組的連續第三次亮相春晚,不過相比於前兩次,這次趙本山將自己的御用老伴高秀敏讓給了範偉當媳婦。
經典臺詞趙、高、範組合的第四次亮相,這次趙本山變身成了一位送水工,而高秀敏成了範偉的媽。也許是感於三人的固定組合,在人物關係上的變化已經到了一個極致,這也是這一經典組合最後一次在春晚的舞臺上亮相。由於小品是結合當時社會的留學熱來頌揚偉大的母愛,主題定得甚高:為了幫助一個母親編織美麗的謊言,讓出國留學的兒子安心讀書,他佯裝富裕的後爹,鬧出了很多笑話。因此並沒有太多給趙本山施展喜劇細胞的空間,因此對這部小品觀眾的反應相對比較平淡。
經典臺詞忽悠系列的最後一部,「大忽悠」來到範廚師成立的「防忽悠熱線諮詢公司」,忽悠手段最終被戳穿,小品結局熱鬧而圓滿。這也是趙本山所有小品當中懸念性最大的一部,不到最後一刻觀眾都不知道這場智鬥到底鹿死誰手,娛樂效應大獲成功。
經典臺詞6年之後,崔永元從《實話實說》轉成主持《小崔說事》,當年的白雲和黑土也重新走進了演播廳。81歲的黑土與老伴之間的矛盾衝突始於物是人非,最後精彩的二人轉表演,為這一年的節目作了精彩結尾。
經典臺詞《策劃》的題材有反諷現實的意味,以「公雞下蛋」為由頭,將博客、假廣告、耍大牌、狗仔隊、炒作等熱門話題在笑聲中揭開。難得的是,趙本山這次把已經離開舞臺很久並且已經從政了的牛群請回了舞臺。在提到牛群的時候,他坦誠地表示「就是想幫他一把」。
經典臺詞故事很簡單,黑土和白雲爭當奧運火炬手,最終,黑土成為火炬手。儘管趙本山依然蟬聯了這一年春晚的小品王,但這部小品還是成為了他所有小品當中唯一一部受到爭議的作品。不僅有前搭檔跳出來評價該作品抖的包裹不足,還被觀眾質疑,趙本山在其中的一系列表現手法都源自於其徒弟。
經典臺詞趙本山的18年春晚歷程一共產生了6位主要搭檔,為感謝這些帶給我們歡樂的藝術家,我們特別為這些在趙本山身邊的人一一頒獎,以示敬意。
最受歡迎女搭檔 宋丹丹1999年,趙本山首部「白雲黑土系列」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推出之後,人們記住了宋丹丹扮演的「白雲」,那個沒了兩顆門牙、言行舉止均土到掉渣卻偏偏不時蹦出幾個新潮詞彙的老太太。觀眾們甚至以為,宋丹丹肯定年紀不小了,不然不可能將一個老太太演得那麼傳神。其實宋丹丹當時才38歲,有著豐富表演經驗的她原本就有一身紮實的表演功底,再經趙本山一番點撥,才成就了白雲黑土系列當中經典的角色。在隨後《鐘點工》、《說事兒》、《策劃》、《火炬手》四部春晚小品當中,她已經完全表現得駕輕就熟了,是趙本山小品生涯後期最主要的一片「綠葉」,被觀眾一致認定為是趙本山的「最佳搭檔」。
最受歡迎男搭檔 範偉1995年的《牛大叔「提幹」》讓觀眾們認識了範偉。一開始,在《牛大叔「提幹」》、《三鞭子》等作品當中,範偉是以「正常人」的身份出現,並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之所以將他所扮演的角色用「正常人」與「非正常人」區分開,主要還是要歸功於他與趙本山後來的「大忽悠」系列。2001年的《賣拐》、2002年的《賣車》以及2005年的《功夫》是範偉小品生涯真正產生質變的階段,趙本山為他量身定做的「範大廚子」的形象瞬間就扣住了人們的笑穴,讓人們記住了他。他與趙本山、高秀敏組成了讓觀眾喜聞樂道的春晚「鐵三角」,連續4年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時至今日,範偉仍然在一系列的影視作品中與趙本山秤不離砣,是趙本山名副其實的「御用搭檔」。
最可惜的女搭檔 高秀敏高秀敏是當年春晚「鐵三角」當中不可或缺的一角,相信如果不是2005年8月18日她那場突然到來的心臟病,她與趙本山的合作還將繼續下去。憨厚的儀態與爽朗的笑聲是她在小品當中的標誌,在「大忽悠」系列中,她的這些特質總能最恰當地反襯到「大忽悠」趙本山的狡猾,並將之放大,是趙本山所有女搭檔中唯一一個甘心以「丑角」形象示人的女搭檔。她的早逝,無論是對趙本山還是對觀眾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最具氣質女搭檔 黃曉娟黃曉娟是趙本山初次亮相春晚時候的搭檔,1990年趙本山就是憑藉與她一起演出的小品《相親》而一炮而紅。不過跟趙本山之後的一些女搭檔相比較而言,黃曉娟最大優點也是她最大的缺點,因為五官端莊的黃曉娟本身就氣質不俗,即便一身農民打扮也掩蓋不了一身城市人氣息,這一點促使她在鄉土氣息濃厚的趙氏小品中顯得並不出彩,在1992年的《我想有個家》之後,即於趙本山從此分道揚鑣。
最驚鴻一瞥的搭檔 閻淑萍《老拜年》中的閻淑萍長得很黃曉娟,這一點讓人在翻看趙本山舊作時,往往會以為她們是同一個人。這反映了趙本山個人早年的一種審美觀,不過由於很多原因,閻淑萍註定只是趙本山春晚歷程上的一個過渡性搭檔。
最無疾而終女搭檔 楊蕾在與趙本山合作之前,楊蕾便已經在1987年的春晚當中憑藉與郭達的《產房門前》小有名氣。事實證明她完全是那種拿到哪裡哪裡亮的「萬金油式」的全天候演員,她與趙本山表演的小品《小九老樂》是趙本山鞏固自身春晚地位的關鍵一環,整個表演過程中對角色的拿捏以及和趙本山的配合都堪稱上佳。但令人遺憾的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趙本山僅僅只與她合作了一次,之後兩人就再也沒有過交集,實在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