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敘文寫作中,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基本功,以後進行複雜的敘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清楚了。」那麼,怎樣才能寫好一件簡單的事呢?
一、選材
相信有不少同學在寫記事作文時,都為不知道寫什麼而糾結、痛苦過。我們都知道「藝術源於生活」,卻又覺得自己生活中的這些事不足以作為一篇文章來寫。這時我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角度新穎
如:別人都寫媽媽冒雨送傘,你可以寫媽媽嚴厲,在嚴厲中體現深深的愛。
(2)選取典型小事
如:一件修鞋的小事,送小鳥回歸大自然的小事…
(3)正反面事例對比
如:爸爸「摳門」不捨得給自己買新衣服,卻給「我」買新衣服。
二、交代清楚事情的六要素
寫事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這六要素,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地表現出來。
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
三、把事情經過寫具體,重點突出
在記敘文六要素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怎麼將事情交代得具體明了呢?我們可以運用兩個「法寶」:
一個是「詳略得當」,突出事情的重點部分:
一個是「點面結合」,在聚焦描寫重要的人、事的同時,將整個場面進行概括性描寫。
四、安排好記敘的順序,條理清楚
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得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
那麼,怎樣安排記敘的順序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呢?
(1)運用順敘
順敘有以時間為順序的,有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也有以空間變換為順序的,敘事性的文章大多是以時間和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
(2)運用倒敘
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突出片斷提在前面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截止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3)運用插敘
插敘是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敘述,插入一段相關片段的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插敘片段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這樣,文章的結構不僅富有變化,而且敘述事情的條理也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見同學寫出一些好文章來,便驚嘆道:「這些內容,我也熟悉的,怎麼我沒能把它們寫出來!」那是因為他們缺乏從小事中寫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驚天動地的事情是少見的,一般人所經歷的大多是平凡的、細小的事情。《紅樓夢》寫的是封建社會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瑣事,這些生活瑣事在那樣的門第中可以說是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義卻是深刻的,成為舉世公認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