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豚「佳佳」揭開』2020中國(張家港)長江文化藝術節精彩序幕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弘揚長江文化、謳歌時代精神、逐夢幸福小康」,10月16日,』2020中國(張家港)長江文化藝術節暨金秋經貿周新聞發布會召開。本屆長江文化藝術節間將舉辦12項文化活動和8項經貿活動,為聚焦聚力「三標杆一率先」、推動張家港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更為強大的精神動力。發布會現場,以江豚為原型創作的藝術節全新「IP」形象發布,活潑可愛的小江豚「佳佳」正式亮相,瞬間「圈粉」。

十七年的堅守 一座文明城市的文化自覺

17年前,江邊小城張家港的一個巧妙創意,「無中生有」創辦了長江文化藝術節,拉開了長江流域文化融合的序幕。17年來,張家港攜手長江流域的1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積極建構開放聯動的發展機制,重塑長江文化形象,再顯長江文化魅力,共創長江文化輝煌,讓一脈長江文化,在文明之城交匯出耀眼光芒,也讓長江文化藝術節成為激活長江流域各類文化資源,展示、研究、交流長江文化的平臺。

如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長江文化藝術節這一亮眼的文化「IP」又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

張家港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韓衛表示,今年的長江文化藝術節將以「一體化」和「高質量」為引領,全方位演繹長江文化、展示港城魅力,致力打造以文化交流帶動經貿合作、以城市互動帶動區域聯動的共贏盛典。

彰顯大時代背景 拓寬大視野辦節

7月1日,一條滬蘇通鐵路的開通,一座長江公鐵大橋的啟用,瞬間重塑了張家港這座全國明星城市的空間坐標。新坐標帶來新格局,更為長江文化藝術節拓寬了大視野。今年長江文化藝術節緊扣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在開幕式等活動中大量融入了新發展理念,充分彰顯大時代背景,展現奮鬥不止、創新競逐的時代精神,謳歌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年代,描繪全面小康、幸福美滿的壯麗畫卷。

本屆藝術節在弘揚燦爛悠久長江文化的基礎上,舉辦生態長江「張家港灣」高峰會、創「益」無限設計大賽、舉辦上海大世界「張家港日」等活動,全力拓寬辦節思路和視野。聚焦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將特別舉行新疆鞏留風情文化節和貴州沿河風情文化節,深入推進張家港與鞏留、沿河兩地的文旅資源交流。

本次經貿活動將以「1+7」的模式舉辦,1場主會場活動是2020張家港金秋經貿周暨產業鏈合作峰會;7個分會場活動分別是:張家港市氫能產業推介會、中日智能製造圓桌會議、中國(張家港)生物醫藥產業峰會暨產業園規劃發布會、高端金屬新材料專場推介會、張家港市產業招商白皮書發布儀式暨張家港市-畢馬威中國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研討會、進口汽車高端定製產業論壇,預計屆時將有280餘名重要客商嘉賓參加,活動期間還將籤約一批重點合作項目。

引進社會化力量 強化數位化傳播

「以『生態文明、文化藝術、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立足港城建設,放眼長江流域,服務經濟發展,全力做精做優長江文化藝術節。」張家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豔介紹,本屆藝術節還積極探索新的運作模式,全面強化數位化傳播,圍繞「生態文化繪長江」「藝術文化頌長江」「數字文化興長江」三個板塊,精心設計線上線下活動。結合文化與旅遊的融合和夜經濟活動,策劃推出「藝城E江——數說港城」今日頭條宣推系列活動,通過線上搭建藝城E江頭條專題,發起藝城E江抖音挑戰賽、尋找23℃張家港大V採風行、「沙洲之夜,追光之旅」探營張家港夜經濟等活動,探索貼近百姓生活、貼近青年群體的宣傳方式,為長江文化藝術節宣傳賦入新的能量。在開展好現場演藝、展覽、研討等活動的同時,開展網絡攝影大賽、抖音挑戰賽等線上活動,實現「雲傳播」「雲互動」,提升張家港城市人文形象和長江文化藝術節傳播力。

長江文化藝術節走過了華彩綻放的16年,也步入了多元化展現品牌內容的2.0時代。全新的長江文化藝術節「IP」形象在新聞發布會上正式發布,吉祥物「佳佳」取自「張家港市」家字的諧音,蘊含對於長江文化藝術節越辦越好、長江文化傳承越來越佳的美好期許。張家港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藝術節期間還將為吉祥物「佳佳」設計表情包和人氣海報,並開展線上線下主題系列推廣活動,讓小江豚「佳佳」的可愛形象深入人心,建立藝術節與大眾之間的有效連結,助力活動品牌的識別與宣傳。

2020中國(張家港)長江文化藝術節暨金秋經貿周系列活動安排一覽表

10月16日, 2020中國(張家港)長江文化藝術節暨金...

相關焦點

  • 張家港長江文化論壇:願拾起被"遺忘"的長江文化
    「長江從頭到尾一共流經多少個省?」……24日,在張家港舉辦的「尋找長江文化的十個符號」高峰論壇上,首先發言的著名學者錢文忠將一個個有關長江的問題拋給了其面前的觀眾。  論壇上,著名導演李少紅、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張建亞、著名學者錢文忠等嘉賓與張家港市宣傳部部長楊芳一同分享了各自心中能代表長江文化的各種符號,並談及長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 長江江豚有了「專屬名字」 對江豚保護意義重大
    科學揭秘 我們不一樣長江江豚和海江豚只是長得像楊光教授告訴記者,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一直在進行鯨豚類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長江江豚種群研究是大方向中的一個小課題,但是就是這個課題卻取得了重大的發現。
  • 2018天津國際少兒文化藝術節精彩集錦
    7月27日晚,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天津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8天津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在華夏未來兒童公園正式拉開帷幕。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50餘支優秀少兒藝術團體的2000餘名少年兒童參加此次藝術節。
  • 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2020-06-23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經濟帶首次聯合考察採訪「張家港篇」:打造最美「第一灣」
    2010年起,張家港市委市政府開始著手恢復雙山島生態,將「長江大保護」寫入港城擔當,「生態島」的理念開始萌芽、紮根。十年間,雙山島結合「萬頃良田工程」,投資近15億元,利用三年時間,加快推進以路、綠、水為主要內容的島內基礎設施建設。如今的雙山島已煥發新顏,張家港人懷念的蘆葦蕩又重現了,野鴨、小螃蜞隨處可見。
  • 張家港:多彩文化繪就幸福港城
    生活,因文化而精彩。沐浴著市委、市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無論身處市區還是農村,港城的百姓們都能沐浴文化的陽光雨露,一個個「文化網格」將人們內心的文化訴求變為現實。現如今,張家港市的文化事業已逐步形成了小節目烘託大氛圍、小舞臺演繹大精彩、小社區帶活大城區的喜人局面。
  • 九江人的動畫電影《江豚》笑笑來了!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九江發布」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或收藏本頁精彩內容【公眾號】微信名稱:九江發布 微信ID:jjfb20147月21日晚上6點,南昌市新建區新城吾悅廣場5樓的星軼影院人頭攢動,233個座位的放映廳,大家兩兩隔坐,文演影視「江豚影迷會」首場觀影活動,在動畫電影
  • 中科院水生物所白暨豚館王丁教授:江豚保護是長江大保護的抓手
    他帶領的鯨類保護生物學學科組,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長期從事白鱀豚、江豚和其他珍稀水生野生動物的行為學、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研究。現任水生所學位委員會主任、鯨類保護生物學學科組組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等。
  • 候鳥、江豚、秋沙鴨...長江沿岸的綠會保護地,第二波來襲(未完待續)
    候鳥、江豚、秋沙鴨......長江沿岸的綠會保護地,第二波來襲(未完待續) 2020-10-09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鱘、長江江豚、中華鱘,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
    由於受人類活動的長期影響,長江水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水生生物資源呈現急劇衰退趨勢,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珍稀瀕危物種的自然棲息生境遭到破壞,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形勢嚴峻。近年來,為全面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農業農村部先後發布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多個物種的拯救行動計劃,並以這些旗艦物種為抓手,完善保護制度、推進常年禁捕、構建保護網絡、規範經營利用,取得明顯成效。
  • 胃裡全是不容易消化的螺絲 長江江豚無食果腹面臨滅絕
    在八方食客頻頻為「江鮮」舉箸感嘆人間美味的同時,被譽為「微笑天使」的長江江豚卻大都無食裹腹,陷入了饑荒。這些聰明而且特別重感情的天使們因飢餓難忍,無奈之下常常泥沙充飢。作為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由於人類對生態的過度破壞,長江江豚目前正在快速進入「斷香火」的局面。
  • 東明縣第一中學舉辦2020年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之「話劇講壇」活動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近日,東明縣第一中學2020年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之「話劇講壇」在東明縣第一中學新校區第二報告廳舉行。活動現場  講壇以師生互動問答拉開序幕,在「話劇知識知多少」環節後,李豔梅老師首先用一張圖片吸引了學生的興趣。
  • 中國啟動黃渤海江豚種群調查
    新華社青島5月21日電(記者蘇萬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21日在青島宣布,啟動黃渤海江豚種群數量和洄遊分布及其保護調查,為黃渤海江豚保護區規劃和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和科學依據。為順利完成項目調查任務,黃海水產研究所「中漁科102」號漁業資源調查船將於5月24日赴黃海南部開展江豚種群數量與分布調查,航期預計10天,出海調查期間將採用截線抽樣目視調查的方法對江豚進行觀察,同時採用挪威SIMRAD EK60和可攜式EY60科學探魚儀,取得魚類空間分布數據,並採用YSI儀器現場測量表層水溫、鹽度、溶解氧、PH值,為有效開展中國近海江豚生態多樣性保護提供科學基礎資料
  • 臺北藝術節揭幕 藝術家期待小劇場文化復興
    信息 臺北藝術節揭幕 藝術家期待小劇場文化復興 2016-09-08 21:20: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國際淡水豚日——一騎點亮江豚的微笑
    它們通常以長江中的其他魚類為食,對於水質的要求頗高。而隨著過度捕撈、非法捕撈、通航壓力和汙染排放等人類活動日益增多,長江中可以作為江豚食物的魚類在減少,導致許多江豚常常飢餓難耐,不得不去追隨漁船,撿拾漁民漏下的小魚。
  • 守護江豚公益——我們與江豚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在2020年第一期「江豚保護益行者」重磅回歸後,噢啦於5月底開始招募志願者,邀請大家一起前往鄱陽湖江豚保護地——江西省上饒市康山鄉江豚灣進行江豚保護的線下志願體驗活動。我們希望譜寫每一個熱心公益的你,和江豚之間的故事。招募海報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全國各地近400名小夥伴的報名申請。
  • 2020瀋北新區文化藝術節
    7月24日晚,瀋北新區蒲河之畔錫伯族文化廣場,「蒲韻華章」蒲河之夜民族交響音樂會曲聲悠揚,觀眾無不陶醉其中。這是蒲河之夜——2020瀋北新區文化藝術節的首場演出,也標誌著本屆文化藝術節正式拉開帷幕。繼「炫動瀋北」2020(燕京啤酒)文化嘉年華活動火爆開幕以後,本次活動瀋北新區將高雅音樂等文化藝術形式送到瀋陽市民身邊,以多元和多層次的文化探索,為市民帶來多彩的夏夜文化生活,共享文化建設成果。本次文化藝術節由中共瀋北新區委員會、瀋北新區人民政府主辦,自7月24日至9月4日,大師級國粹盛宴、流光溢彩的燈光秀、愛國情懷露天電影都將在這裡輪番上演。
  • 南粵經典誦讀文化藝術節精彩匯演圓滿落幕
    本次藝術節以「品經繹典·青春築夢」為主題,旨在彰顯中華語言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深入發掘嶺南文化基質,培養和激發當代大學生和中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演出在動感的開場舞中拉開了序幕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那佳和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運華分别致辭講話。
  • 中國銀行張家港港區支行職工文化建設工作紀實
    2020年11月,中國銀行張家港港區支行被評為2020年江蘇省金融系統「十佳模範職工小家」,這背後是張家港中行始終秉承的「要把黨政所需、職工所急、群團組織所能的事辦好、辦實」的工作理念。近年來,張家港中行以職工為中心,把職工文化建設做出溫度、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引領著張家港中行有質量、可持續發展。完善體系,讓職工文化更有溫度「夏送清涼,冬送溫暖,張家港中行對基層員工的關心,讓咱們心裡暖暖的。」談到張家港中行職工文化建設,一位在基層工作多年的老員工不經豎起大拇指。
  • 百餘場精彩演出將亮相臺北兒童藝術節
    臺灣「偶偶偶劇團」帶來的《好鼻師》1日晚拉開了第十七屆臺北兒童藝術節的序幕。當晚,千餘觀眾冒雨來到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穿著雨衣觀看演出,把公園變為巨大的親子舞臺。   臺北兒童藝術節由臺北市政府主辦。